「這『大坦克』還真行,威力顯現出來了,一個月進了277米,這在過去連想都不敢想……」3月30日,在貴州豫能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稱貴州豫能)糯東煤礦單頭掘進創紀錄慶祝大會現場,操作「大坦克」的掘二隊職工們興奮地議論道。
職工們說的這個「大坦克」,是貴州豫能調整糯東煤礦採掘失調而引進的EBZ-318綜掘機,2019年初一投入使用,就發揮了大作用,直至今年3月份單頭掘進進尺277米,使工效提高了5倍,跑出採掘接替 「加速度」。
初試牛刀 「嘗甜頭」
貴州豫能糯東煤礦地處黔西南州境內,礦井年設計生產能力240萬噸,一期120萬噸;井田面積為67.3平方公裡,總資源量為4.28億噸,可採儲量為1.7億噸。作為貴州豫能設計產能最大的煤礦,由於諸多因素,該礦處在採掘脫節一直未達產的困局。
2018年4月,貴州豫能在綜合會診的基礎上,為改變這一現狀,規劃糯東煤礦3年採掘調整規劃,並決定上重裝,加快採區布局。
為此,糯東煤礦投入資金2.7億元,開拓礦井二採區,上巖巷作業線,對設備進行升級。2019年2月和9月份,糯東煤礦先後在12000迴風底抽巷和12000運輸底抽巷引進EBZ-318綜掘機。
318綜掘機下井後,由掘進二隊自主安裝並投入使用。安裝過程中,細心的掘進二隊隊長胡建武發現,318綜掘機使用及維護與之前使用過的132綜掘機基本一樣。
綜掘機出現故障,胡建武就照貓畫虎,自己主修、工人做助手,在檢修工到來之前,便提前「開工」,為修理工作爭取了寶貴時間。檢修人員來到現場看到已經基本「康復」的設備,稱他是「一專多能」,就是這樣,胡建武用自己所學的檢修知識,保證生產進度沒有因綜掘機故障而落下一尺。
318綜掘機一上「戰場」就衝鋒陷陣所向披靡,月度單進水平逐步提高到120米,後至191米,人均工效較炮掘提高3倍,綜合成本降低了560元/m。12000底抽巷工程結束日期比原計劃提前5個月,為瓦斯治理贏得時間,縮短了礦井採掘接替失調時間。
管理創新 「再發威」
「這傢伙,是我們的寶貝,我們要充分挖掘出它的最大效能,讓我們早日擺脫當前生產接替困局。」胡建武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實施的。
先從勞動組織上下手。胡建武把現場管理以崗位責任制和分工負責制為中心來劃分,採用的是「五定」的勞動組織方式,即:定時(在規定時間進行工作)、定位(各工種崗位不變)、定量(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所定的工作量)、定質(達到所定的質量標準)、定責(責任到組、層層分解、人定崗、崗定責、責定分)。將12000運輸底抽巷勞動組織採用三八製作業,每個掘進班配18人。各崗位按照工序和循環要求完成自己的工作,使人員分工專業化、 井然有序、忙而不亂,最大程度地發揮機械和人工效率。
科技攻關解難題。隊裡成立了12000運輸底抽巷巖巷綜掘技術攻關小組,對層位選擇及控制、綜掘機安裝調試、人員培訓、支護設計及優化等進行重點協調,確保各項工作精準落實。以「守住底線、解放思想、大膽創新」為原則,以實現「割得快、運得出、支得牢、層位穩」為目標,以解決「臨時支護選擇、最大控頂距確定、巷道圍巖觀測、除塵風機除塵效果優化、預防綜掘機趴窩」等13個具體攻關項目為抓手,每周定時召開攻關會議,協調解決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做到「小事不過班、大事不過天」。
在現場管理上,「重點加大安全風控和隱患排查力度,確保在安全管理上提效率。我們隊的綜掘機專機專人使用,其他人員不允許操作。現場司機與司機交班,交班保證設備的完好,中夜班由機電副隊長在地面負責值守,有異常立即下井維護。」 胡建武介紹說。
為確保巷道施工質量和施工速度,掘進二隊把重心「前移」,把好質量驗收關,實行跟班和盯班制,確保工程質量動態管理,使得掘進二隊在巷道掘進提效上創新高。3月份創出277米的好成績。獲得貴州豫能嘉獎100000元。「希望通過規範操作,提高人機契合度,力爭一至兩年內,培養成為過硬的王牌隊伍。」前去祝賀的貴州豫能董事長楊青松鼓勵該隊時說道。
「277米不是最終目標,解決好瓦斯治理,打好開拓掘進『閃電戰』,為貴州豫能各生產礦井樹立一個開拓進尺新標杆。」糯東煤礦礦長崔玉攀表示。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王霽雯
通訊員 張培軍 周杰 劉敏淑
編輯 馮倩
編審 李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