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興紙寮黃煥章拓展保存傳統手抄紙技術獲讚賞

2021-01-15 華夏經緯網藝術

華夏經緯網1月14日訊: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位於臺灣南投縣埔裡鎮鐵山裡的廣興紙寮歷史悠久,負責人黃煥章努力保存手工紙技術,並多元發展觀光工廠,創造出連藝術名家都讚賞的紙,他希望用一輩子的時間,再次發揚先人智慧和文化遺產。

位於南投縣埔裡鎮鐵山裡的廣興紙寮歷史悠久,負責人黃煥章(黃立傑攝)

手工紙,又稱手抄紙。2020埔裡手抄紙文化獲得肯定,被指定為南投縣傳統工藝無形文化資產,廣興紙寮是一大推手,負責人黃煥彰非常謙虛,他說,應歸功所有廣興紙寮手抄紙職人,師傅們一生鑽研手抄紙工藝,將技術保存並升華。

埔裡鎮手工製紙成為南投縣傳統工藝文化資產。(廖志晃攝)

廣興紙寮負責人黃煥彰為手抄紙技藝保存者,他說最古老的造紙術在中國稱為手工造紙,就是大家熟悉蔡倫造紙的故事,埔裡地區慣以「手抄紙」稱之,手工造紙的方法延續二千年,經過搗、抄、烘等工藝完成一張張紙,在漢字文化圈中如中國、日本等都發展出十分精湛的造紙產業。

廣興紙寮手抄紙文化保存調查成果特展活動現場。(黃立傑攝)

黃煥彰指出,天時、地利、人和下,埔裡成為臺灣手工紙生產重鎮,一度輝煌,讓在地經濟十分活絡,但隨時代演變,機器生產的紙取而代之。但無論如何,他都想保留這個產業。

不只保留,更要轉型。回憶剛開始時,黃煥彰說,相當辛苦。他參考中國大陸部分紙商的失敗經驗,是因為他們將紙廠力圖轉型為大量生產的金紙,卻始終敵不過大工廠。因此發展觀光工廠之初,他鎖定在文化面,讓手工紙和文人雅士創作結合,專注在製作創作者喜歡用的紙,以樹皮加入生產,新生產的手工紙纖維獨一無二,無論是毛筆臨摹、國畫創作,都能達到最高水平的藝術展現。

廣興紙寮傳承手工造紙文化與技藝。(廖志晃攝)

手工紙不如白紙快速,其文化底蘊卻無可取代,黃金年代或許已成雲煙。以天然樹材與職人精神交織,手工紙的經典年代,黃煥彰如今正努力創造。(高楊)

相關焦點

  • 拓展柔性機器手爪應用場景,Soft Robotics 獲 2000 萬美元融資
    與傳統生產線上堅硬的機械抓手不同,軟抓手內部充滿空氣,外部使用彈性材料,可以解決目前工業機器人領域面臨的採摘和抓放上的困難。Soft Robotics 也是最早進行相關研究和商業化嘗試的企業。軟機器能在不少領域發揮作用,包括食品、農業、日化、物流等等。
  • 地磁卡個人首專登陸日本發售 獲「大注目佳作」讚賞
    網易娛樂12月25日報導 2019年12月18日,來自明堂唱片的節奏藍調超新星地磁卡Dizkar首張個人專輯《SEARCH FOR NOTHING | __ 即是空》日本獨佔版,正式登陸日本發售並獲得「大注目作」讚賞
  • 揭秘宣紙造紙工藝:製作檀樹皮紙漿的過程,抄紙工序加獼猴桃汁
    檀皮經過蒸、洗、曬等程序,就成為了製造宣紙的重要原料 配好料後就開始抄紙。抄紙是造紙工藝中最關鍵的一環,其工序的第一步是調料,即將配好比例的紙漿放入清水中,然後放入一定比例的獼猴桃汁,攪拌原料,使之充分融合。抄紙必須由廠裡非常有經驗的工人完成,他們的待遇比一般工人高獼猴桃汁的作用在於在分開紙張。
  • 東方糧倉攻克米糠保存技術難題
    科技日報訊 (記者李麗雲 實習生孫寶光)作為稻穀碾制大米過程中產生的一種副產物,米糠在過去由於難以保存、無法食用,只能當作價格低廉的動物飼料。記者近日從東方糧倉有限公司獲悉,該公司在全國率先攻克新鮮米糠無法長期保鮮的技術難題,將米糠的保質期從4—6小時延長到10個月,經專家鑑定,該項「低溫擠壓酶解穩定化全脂米糠關鍵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並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據悉,該公司科研人員採用自主研發低溫擠壓反應器,併集合生物技術、酶解技術,首次實現了對現有傳統米糠穩定技術上質的突破,目前已獲3項國家專利。
  • 賦思頭環母公司另一產品BrainCo智能假肢獲人民日報點讚
    賦思頭環母公司另一產品BrainCo智能假肢獲人民日報點讚 11 月 11 日的最新一期《人民日報》科技版用半個版的重頭版面關注人工智慧,引發人工智慧行業高度關注,報導對應用了
  • 9大揭秘:牛津疫苗獲全球最高讚賞,威廉王子也打call
    原創 陳局 英倫靠譜局牛津新冠疫苗不是第一名,有效率也不是最高的,但連日來卻獲得最高讚賞,被認為將結束新冠大流行,對全球產生真正重大的影響,簡直就是最牛疫苗的節奏。牛津疫苗研發的突破被譽為英國科學界的偉大成功案例。
  • 《神力科莎:競速》洲際GT拓展包DLC現已上線Steam
    遊戲現已更新洲際GT拓展包,Steam國區售價為58元。神力科莎:競速Assetto Corsa Competizione》洲際GT拓展包收錄了橫跨四大洲的國際著名賽道:  ·卡亞拉米大獎賽賽道 (南非)  ·鈴鹿賽道 (日本)  ·Weathertech賽道拉古納塞卡 (美國)  ·巴瑟斯特全景山賽道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  擁有這些賽道的玩家可將GT系列賽拓展至「倍耐力」洲際GT
  • 鍋爐水除垢設備贛州廠家設備技術介紹
    EDI裝置是應用有反滲透系統之後,取代混合離子交換床的成熟技術具有產水品質穩定,運行費用低,操作管理方便。軟化水設備應用範圍:系列全自動軟水器:可廣泛應用於蒸汽鍋爐熱水鍋爐交換器蒸發冷凝器空調直燃機等系統的補給水的軟化。保存的膜元件進行重新包裝之後,保存條件與新的膜元件的致。因此,食品工業廢水的特點是有機物質和懸浮物含量高易,除此之外,一般無大的毒性。
  • 中國首例人體低溫保存完成,人體冷凍技術獲重大突破,是真的嗎?
    什麼是人體冷凍技術?按照科幻小說和電影設定,在極低溫的環境下,促使人體進入低能耗或零能耗的冬眠狀態,等到數十年之後再喚醒復活。長期以來,人體冷凍技術僅停留在科幻層次,現階段的醫療技術水平遠遠不及。然而,令黑科君詫異的是,最近網絡上突然掀起「中國首例人體低溫保存完成」、「人體冷凍技術獲重大突破」熱潮,鋪天蓋地的報導誇得天花亂墜,實際上卻只是博個噱頭而已,並沒有什麼用!
  • 微流場反應技術:為傳統化工搭建「桌面工廠」 | ...
    微流場反應技術:為傳統化工搭建「桌面工廠」 | ...曾獲2017年度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的基於微流場反應技術的生物基無毒增塑劑及其衍生物連續綠色製造項目,有效解決了生物基無毒增塑劑傳統間歇工藝存在的生產安全性差、過程難以控制、產品質量差等問題,實現了環氧增塑劑衍生產品生物基聚氨酯硬泡多元醇的高效製備,為增塑劑產業無毒化轉型升級及衍生應用提供技術支撐。
  • 雷射咬花為何優於傳統咬花技術
    DMG Lasertec Shape的核心技術為雷射蝕刻(雷射咬花),是近年受到高度關注的技術,原因在於DMG Lasertec Shape數位化所帶來的優勢,傳統的咬花技術大多僅能呈現預設的、單純的紋路與圖騰,例如皮革、磨砂、線型紋理、同心圓紋理等,設計的彈性多元,是雷射咬花大受關注的主因。
  • 肯維捷斯:手機顯微相機可拓展傳統教學顯微鏡應用場景
    肯維捷斯總經理黃凱表示,傳統的顯微鏡和望遠鏡,要麼沒有拍照的功能,要麼圖像不清晰,要麼價格貴。公司針對該市場痛點,將光學成像技術轉化到光學消費電子產品中,現已推出基於手機鏡頭的便攜顯微鏡,未來還將推出顯微相機和望遠相機,其中顯微相機可拓展傳統教學顯微鏡應用場景。
  • 我國科學家拓展冷凍電鏡解析生物大分子結構的分辨極限
    冷凍電鏡(cryo-EM)單顆粒分析技術已經成為結構生物學眾多結構解析方法中異軍突起的一支,在膜蛋白的結構解析中更是發揮著與日俱增的作用。目前的冷凍電鏡單顆粒技術已經能較容易地將分子量大於300千道爾頓且生化性質穩定的蛋白質解析至近原子解析度(約3 埃水平)。但由於小分子量蛋白質(一般為小於200千道爾頓)顆粒在冷凍樣品中襯度不足等原因,小分子量蛋白質的高分辨解析工作對目前的技術手段而言仍然是很大的挑戰。
  • 知識拓展:盤點常見的手衝咖啡濾杯,從此在手衝圈兒裡不再迷糊
    文/咖啡小芝士知識拓展:盤點常見的手衝咖啡濾杯,從此在手衝圈兒裡不再迷糊隨著精品咖啡的興起,手衝咖啡越來越受到很多人的喜愛,各式各樣的手衝器具也大量湧入市場。很多剛入門的咖友們面對琳琅滿目的手衝器具不知道從何下手。你有這樣的困擾嗎?
  • 技術決定論批判——傳統媒體如何善用善治數位技術?(上)
    媒體(本文用「媒體」均指傳統媒體)要善用善治數位技術,必須批判技術決定論。本文上篇批技術自主論,側重論善用;下篇批技術統治論,側重論善治。 一、「死亡論」的理論誤區 「死亡論」即傳統媒體死亡論,從上世紀嗡嗡營營到如今,其理論支撐正是技術自主論。
  • 大北農轉基因玉米品種再獲生物安全證書,應用範圍拓展至全國
    大北農轉基因玉米品種再獲生物安全證書,應用範圍拓展至全國 澎湃新聞記者 陳凌瑤 2021-01-12 21:12 來源:澎湃新聞
  • 應有科技獲北京中科銘創生態技術研究中心支持開啟數據零售之路
    應有科技獲北京中科銘創生態技術研究中心支持開啟數據零售之路 深圳應有科技有限公司獲北京中科銘創生態技術研究中心支持,為應有產品形態添加大數據元素
  • 香港校園 | 港科大再獲越秀集團慷慨捐款八千萬元 支持大學拓展
    香港科技大學(港科大)繼2019年獲內地大型綜合性企業越秀集團(越秀)捐贈港幣一億元後,2020年再獲慷慨捐贈港幣八千萬元,用於支持大學在「港科大一體
  • 大腦記憶永久保存?
    大腦是人類最重要的器官,有可能永久保存,把記憶上傳到網絡雲端嗎?美國一間新創公司正在研發這種保存大腦記憶的技術,不過想參加的人得三思,因為一旦開刀,實驗者死亡後恐怕永遠無法復活。科幻電影中,快要因癌症而死的富豪將他的大腦轉移到一具健康的無名屍上重獲新生,這個劇情在現實生活中正一步步付諸實行。外媒報導,一間由2位MIT畢業生成立的新創公司要給大眾一個機會來永久保存記憶,但首先他們要先把你殺了。加州的新創公司Nectome推出保存大腦計劃,他們稱你喜歡書本上那些章節、蘋果派的經驗、跟家人朋友一起吃飯的回憶等等,都能透過低溫防腐技術保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