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宣紙造紙工藝:製作檀樹皮紙漿的過程,抄紙工序加獼猴桃汁

2021-01-09 此觀東方既白

造紙藝人之所以鍾情於檀皮,是因為它的皮層中包含有特殊的韌皮纖維。韌皮纖維位於檀皮的表皮層下,由纖維素纖維和樹膠交疊膠著成束,使檀樹的枝幹堅固。此外,韌皮纖維潔白修長,做出來的宣紙白淨不易斷裂。正因為檀皮有上述優點,才被認為是製造宣紙不可替代的原料。

抄好的紙擠幹水分再晾乾,包裝後半年以後才會出廠上市

在輔助原料中,還有一種是龍鬚草。但龍鬚草纖維不及沙田稻草,因此主要用於低端紙,宣紙中幾乎不用。

檀皮經過蒸、洗、曬等程序,就成為了製造宣紙的重要原料

檀樹皮在正式進入造紙程序前有一個準備過程,那就是剝皮,要經過五個步驟:砍條—水蒸—水浸—剝皮—曬乾。檀樹枝的砍伐一般選擇在10月至次年2月份左右,砍伐好的枝條去掉枝椏和枯枝,按一定的長度紮成捆,以備蒸用。水蒸和水浸的目的都是為了使檀樹皮更容易剝下來。剝好皮後曬乾、綑紮待用。

舂碾機古法造紙的必備機械,如今已成為供人參觀的文物

「皮料」是以檀皮為原料的紙漿,與之相對的是「草料」,即以稻草為原料的紙漿。制皮料就是製作檀皮紙漿的過程,具體如下:

一、按以前的方法鹼蒸。其目的是繼續去掉纖維中的有色或膠質物,並繼續清揀纖維中的木骨、石粒等雜質。

二、洗皮。這次洗皮方法與之前的洗皮法不一樣,因為到這一步程序時纖維已經比較純了,要儘量減少纖維的損失。因此要在洗滌前放置一條麻布在水中,以便保留洗滌時飄落的細碎纖維。皮洗好後紮成小把,將水榨乾。

古法榨水是將洗好的皮放在乾淨的石板上,用腳踩,或石頭壓。現在多不用這一方法,而是賓館酒店使用的甩幹機。

三、打皮。即將檀皮纖維擊散,其法古今變化較大。古法打皮是將皮分成小束,用人工和水碓,將皮擊打成皮餅,直到纖維不成結為止。人工碓力氣小,費時長。機碓力氣大,費時短。

四、切皮。將打好的皮切成很細的碎塊,越細越好,以避免纖維在紙上成塊。

五、踩料。將切好的皮放在裝了清水的水缸中,赤腳翻踩,使纖維散得更均勻。

六、袋料。將細小的纖維料裝在麻袋裡,放在清水中洗滌,直到不見白色的濁水為止。

至此,以檀皮為原料的紙漿做成了,整個工序完成需費時兩年左右。

檀皮經過蒸、洗、曬等程序,就成為了製造宣紙的重要原料

配好料後就開始抄紙。

抄紙是造紙工藝中最關鍵的一環,其工序的第一步是調料,即將配好比例的紙漿放入清水中,然後放入一定比例的獼猴桃汁,攪拌原料,使之充分融合。

抄紙必須由廠裡非常有經驗的工人完成,他們的待遇比一般工人高

獼猴桃汁的作用在於在分開紙張。它留在紙上有礙紙的柔軟性,以及吸墨性,因此在獼猴桃汁完成了它的使命之後要想辦法去掉。其辦法非常簡單,只需要加熱即可,因為獼猴桃汁遇熱後會蒸發掉。

在製作中的元書紙

抄紙工人是造紙廠裡的技術工,非常需要經驗,因此待遇比一般工人高。當天抄完紙後要將竹簾及其他使用工具全部清洗乾淨晾好。當榨板上的溼紙疊放到一定數額時就架上榨槓,緩緩地將榨槓壓下去,將溼紙上的水分慢慢擠出來。

擠幹水分的紙堆裡飽含獼猴桃汁,要去掉獼猴桃汁才能將疊加在一起的紙分開。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是加熱。具體做法是將溼紙放在淺水炕上加熱,當一面乾燥後,再加水淋溼並繼續烘,當烘乾到一定程度時抬至焙房內,直到紙完全乾透。此時的紙雖然烘乾了,但不能直接使用,因為紙性還不能完全得到體現,需要再一次曬紙。

檀皮經過蒸、洗、曬等程序,就成為了製造宣紙的重要原料

曬好紙後,後續工作就是選紙、剪紙、蓋印字號、包裝。宣紙包裝完後,一般不會馬上出廠,要靜放至少半年以上才出廠,以去掉新紙的火氣。熟悉紙性的人則會讓宣紙存放更長的時間,等到火氣完全褪盡,植物的本色靜靜呈現出來後再慢慢畫。

擇紙如擇友,貴在相得益彰。訪宣紙就如同訪故友,必定乘興而去,興盡而歸。

相關焦點

  • ...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項目之宣紙製作...
    ,添加進用獼猴桃藤汁做成的紙藥,抄制出不同品種的宣紙,整個生產過程有一百多道工序。 原料加工:宣紙在製作之前,要經過一道皮料製作的工序和一道草料製作的工序。其中皮料製作主要指對檀皮纖維等製紙原料的加工,其中又包含了三十多道煩瑣的小工序,如剝皮、踩皮、攤曬成燎皮、鞭皮洗皮、漂白成檀皮纖維料等。
  • 古老的造紙工藝——手抄古紙
    而就在這油菜花附近的村落,卻存留著一種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一種古老的造紙工藝——手抄古紙,而且還有一個手抄紙博物館。造紙術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在騰衝市界頭鎮至今仍然沿用傳統的古法造紙,當地人稱「手抄紙」。經過搗、抄、烘等工藝製造的紙很好地傳承了東漢時期蔡倫的造紙技術。
  • 紙壽千年,安徽宣紙
    這幅《五牛圖》就是畫在宣紙上的作品。能夠存世千年的紙張,簡直太神奇了。這麼好的紙張,大家肯定會充滿了好奇,想了解一下宣紙的歷史。宣紙的「宣」字來源於產地,涇縣歸屬於宣城。古時候,造紙工人在涇縣生產,商人帶到宣城販賣。由此有了這個名字。宣紙起源於什麼時候,已經很難考證了。不過在宣城一帶流傳著一個美麗的傳說。
  • 唐代造紙工藝延續千餘年 石橋古法造紙技藝讓人大開眼界
    到貴州旅遊的時候,去了幾個苗寨,還有貴州博物館,有個景點印象深刻,就是丹寨縣石橋黔山古法造紙專業合作社,在這裡我看到了傳統造紙工藝的流程。石橋白皮紙就是在這個非常簡陋的作坊裡生產出來的,讓人難以置信,但同時佩服古人的智慧。
  • 安徽涇縣:探秘宣紙傳統製作工藝
    00:58↑5月12日清晨,安徽省涇縣宣紙廠工人在山坡上攤曬宣紙製作原料——稻草、檀皮(無人機照片)。 宣紙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悠久歷史,因其具備耐老化、不變色、少蟲蛀、壽命長等特點,故有「國之瑰寶」、「紙壽千年」之譽。宣紙的傳統製作工藝在2006年被列入我國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又入選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再生紙的製作過程,再生紙的做法
    把模具放到攪勻的紙漿中,輕輕的晃動模具直到其表面的紙漿看起來平坦,然後將模具以水平之姿勢,慢慢地拿出來。4. 將模具放在有充足陽光的平坦地面上風乾。風乾過程中,可用顏料輕輕著色或將花、葉、飾物貼到紙漿上。最後把紙張輕輕的從模具上揭下, 一副作品就完成了。
  • 宣紙:紙壽千年 墨韻萬變
    【宣紙小檔案】宣紙,文房四寶之首,迄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宣紙製作技藝於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宣紙以青檀皮為主料,按比例配入沙田稻草漿,整個生產過程由攤曬宣紙原料、錘皮、撈紙等一百四十多道工序組成。造出的宣紙品種繁多,在生產過程中又不斷創新,1949年後成功制出了「丈二」、「二丈」等新品。
  • 造紙過程這樣講,誰還能聽不明白?
    紙和紙板操作的方法,可以分為幹法造紙和溼法造紙兩大類,其主要區別在於溼法造紙以水作為介質,幹法造紙則以空氣作為介質。
  • 匠心記|安徽宣紙:草木為漿載春秋
    「傳承不僅是物質上的,還有精神上的,宣紙製作需要百折不撓的精神,才能讓它生生不息。」安徽省級宣紙製作傳統技藝傳承人曹建勤說。曹家是宣紙世家。據介紹,曹氏宣紙始於宋代,利用當地獨特的造紙原料,加以世代相傳的精湛工藝,逐漸成為宣紙中的佼佼者。曹建勤的爺爺曹一清曾是涇縣宣紙廠的股東之一,也是當時小嶺頗有名氣的撈紙師傅。
  • FG型消泡器在紙漿造紙工業中的應用
    在生產施膠、加填的紙張時,若漿料鹼性過大,松香膠的施膠條件不適當時,也會引起泡沫。另外,天氣炎熱時,漿料在輸送、貯存系統中,容易產生發酵、腐爛作用, 。也會產生泡沫。  泡沫的大量產生,嚴重地影響洗滌、篩選、打漿操作的正常進行和設備效能的發揮,而且會汙染環境。最麻煩的是在抄紙工段,泡沫往往積聚在長網紙機的網前箱內,有時隨著漿料上網,在紙面上產生色斑、孔眼等紙病。
  • 紙漿是什麼?聚焦造紙原材料
    很多人都好奇造紙過程中的原材料問題,今天,中國紙業網的小編就帶領大家一同走進造紙原材料之一的——紙漿。紙漿是以某些植物為原料加工而成的,它是造紙的基本原料。通常用以製漿原料的植物可分為4大類:莖幹纖維類、韌皮纖維類、種毛纖維類和木材纖維類。
  • 練毛筆字用什麼紙好(附毛邊紙、宣紙、元書紙的區別)
    毛邊紙和書紙有什麼區別,這二者和宣紙又有什麼不同,今天小編綜合網上的資料及我個人的經驗,將這些問題統一做個整理,希望能幫助到初學書法的朋友們。 一、儘量不要用報紙 書法作品一般都寫在宣紙上,因為宣紙最善於表現墨色的枯溼濃淡。但宣紙原料為檀樹皮,製作工藝複雜。古人有「片紙非容易,措手七十二」之說,故宣紙價格昂貴。初學毛筆字一般用書紙、毛邊紙等價格低廉的紙。
  • 為什麼青檀被稱為「宣紙的靈魂」?
    青檀是宣紙的靈魂傳說,東漢時期有個宣州人叫孔丹,他師從造紙術之父蔡倫學習造紙方法。返鄉後,他想為恩師畫像,無奈當時缺乏合適的造紙材料。一天,孔丹偶然發現一棵青檀樹倒伏入水,樹皮散成絲綹,潔白如雪。他受到啟發,心生靈感,隨即多次利用檀皮造紙,反覆嘗試,終得質地上乘、流芳百世的宣紙。
  • 起良古法造紙:108道工序製成一張「蔡侯紙」
    博物館中展示蔡侯紙製作工藝。四大發明之一的造紙術,徹底改變了中國人的生活。周至起良村,這個供奉蔡倫的村子,據傳從漢代起就從事手工造紙。村裡家家戶戶用構樹皮純手工36道大工序造出的「蔡侯紙」 又稱漢麻紙,因無公害用途廣供不應求。受工業造紙衝擊等原因,千年碾砸構樹皮的聲音,在1984年戛然而止。退休前是小學校長的劉曉東,不忍看到祖先留下的文化遺產消失,退休後他舉債開啟另一番「奮鬥史」。7年前行,悲喜交加。
  • 安徽又一古村走紅,位於宣城的「造紙村」,宣紙從這裡誕生
    古時的人們就開始造紙寫字了,在不少地方都有自己傳統的製紙工藝。但為什麼我們在學習寫字和繪畫時,老師總是建議我們買宣紙呢?別的地方產的紙為什麼就不行呢?其實,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所用的紙,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宣紙,只是因為宣紙的名氣比較大,所以就成為了書畫用紙的專有名稱。
  • 廣興紙寮黃煥章拓展保存傳統手抄紙技術獲讚賞
    2020埔裡手抄紙文化獲得肯定,被指定為南投縣傳統工藝無形文化資產,廣興紙寮是一大推手,負責人黃煥彰非常謙虛,他說,應歸功所有廣興紙寮手抄紙職人,師傅們一生鑽研手抄紙工藝,將技術保存並升華。埔裡鎮手工製紙成為南投縣傳統工藝文化資產。
  • 紙漿的生產流程和應用
    一、紙漿的生產流程木材製成紙漿的過程工藝可大致分為機械、化學或半化學三類。根據不同工藝所得紙漿分別稱為機械漿、化學漿和化學機械漿。化學製漿法將木片浸入適當化學品的水溶液中,以高溫高壓進行蒸煮,使木片中的木素溶出,從而得到完整的纖維素,經後續工序後製成紙漿,該種方法製得紙漿稱為化學漿。硫酸鹽法和亞硫酸鹽法是兩種基本的化學製漿方法,由硫酸鹽法製得的紙漿稱為硫酸鹽木漿,由亞硫酸鹽法製得的紙漿稱為亞硫酸鹽木漿。
  • 造紙紙漿頻繁起泡,你可能需要紙漿消泡劑
    現今造紙行業因為社會的需求,需要不斷的提高紙張的質量。而造紙過程中產生的泡沫問題便是最影響紙張質量的因素。大量的泡沫使得紙漿的質量不斷的降低,對此許多造紙廠都十分的頭疼。那麼造紙廠應該如何去解決造紙時產生的泡沫問題呢?為了解決造紙泡沫問題,造紙廠選擇試試寶中寶紙漿消泡劑。
  • 造紙助劑的種類 幹法造紙化學助劑
    ——二氧化氯、 雙氧水 (4) 紙漿漂白助劑——氨基磺酸、二氧化硫脲 (5) 絨毛漿松解劑—季銨鹽類的復配物 B、造紙過程化學品 (1)助留助濾劑——陽離子澱粉、聚丙烯醯胺、聚乙烯亞胺(PEI)、陰離子澱粉 及多
  • 小學生紙漿畫亮相吉慶街
    記者今天獲悉,在上周末舉行的吉慶街民俗文化旅遊節上,該校20餘名學生帶著他們自製的紙漿畫,以及仿古法造紙工藝,吸引了不少中外遊客。在吳家山三小的紙漿樂展臺上,小朋友們分工明確,碎紙、浸溼、調色、風乾、作畫……不一會兒,小朋友們腦洞大開的作品就完成了。三(5)班陳田語說,她從一年級開始學紙漿畫,可以動手製作成各種各樣的造型,有烏龜、兔子等動物,也有顏色各異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