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不帶頭盔闖紅燈!市區最近這兩起交通事故警醒你!

2021-01-08 網易

2020-12-08 23:23:06 來源: 掌控滄州

舉報

  

  11月27日中捷產業園區發生了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一輛小型轎車撞上一輛電動三輪後,肇事司機棄車逃逸了。隨後,渤海新區交警二大隊僅用不到兩個小時便抓獲了嫌疑人。

  當日14時15分許,大隊民警接到報警:「在中捷化工大道經二路附近發生一起交通事故。」接警後,值班民警迅速趕到事故現場。經初步勘察,事故現場散落了大量碎片,在路邊停放車一輛車牌號為冀J3VW**的機動車,車輛左前側受損嚴重。民警一邊通過交管平臺查詢車主信息,一邊展開現場勘查、摸排線索。由於因事故現場較為偏僻,沒有監控錄像,民警通過大量走訪最終最終確定了肇事逃逸者為車主郭某。

  

  事發僅兩個小時後,民警在醫院找到了郭某。面對民警的詢問,郭某謊稱當時是鄭某開的車,但在法律的震懾下,郭某最終承認肇事逃逸的事實。民警對其進行了血樣抽取,經檢測其血液中酒精含量為57.76mg/100ml,屬於酒後駕駛。

  經查:當日郭某與朋友在一起吃飯喝了一杯白酒。在送朋友的路上途經該路段時由於困意便直接撞到了前方的電動三輪車。事發後,郭某害怕自己酒駕行為被交警查處,於是逃離現場。

  目前,郭某因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條第一款、第四十三條、第二十二條第二款造成交通事故後逃逸及飲酒後駕駛機動車的行為,負此次事故的全部責任,並被合併處以駕駛記扣24分,暫扣駕駛證6個月、罰款3000元的處罰。

  

  11月22日上午8點15分左右,長蘆大道與解放路交叉口,一輛白色電動車由東向西闖紅燈過馬路,與由北向南停在待轉區的一輛轎車相撞,事故導致兩輛車不同程度損壞,由於電動車主未佩戴安全頭盔,導致電動車主頭部受傷。

  

  依據《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六十條第一款第二項之規定認定:電動車主闖紅燈是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電動車主負事故的全部責任。

  電動自行車騎行人如果嚴格遵守交通信號燈通行就不至於發生道路交通事故;如果在騎行過程中佩戴安全頭盔就不至於受傷。轎車駕駛人如果按照操作規範安全駕駛就不至於發生道路交通事故。

  滄州交警提示您:騎電動三輪車、摩託車時要嚴格遵守交通規則,正確佩戴安全頭盔,千萬不要存在僥倖心理,機動車駕駛人經過路口時要減速慢行,注意觀察行人動態。

  來源:滄州交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交通事故醫藥費,肇事方無法定墊付義務?
    在與陶子鮮的妻子蔡花美交涉事故賠償事宜時,蔡花美情緒激動,非要慄子甜墊付醫藥費,不然就給陶子鮮「拔管子」,慄子甜也是語塞,無法應承蔡花美的要求。自覺理虧的慄子甜遂諮詢律師,如果自己不墊付 醫不上藥費會不會加重責任?案例解答在這起事故中慄子甜雖負全責,但其並沒有法定的義務墊付醫藥費,所以也不會因為其未墊付醫藥費而導致責任加重的情況。
  • 分心駕駛、電動車事故、老人安全意識薄弱 針對三大交通安全關鍵詞...
    相關專家指出,交通危險來自違法行為、交通陋習及疏忽大意,超速超載、闖紅燈、疲勞駕駛等嚴重交通違法行為固然會導致重大交通事故,而分心駕駛、麻痺大意等交通陋習同樣隱藏極大危險。近日,杭州交警還公布了11月全市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指標,其中城市道路機動車斑馬線禮讓率96.23%、行人遵守交通信號燈率98.60%、電動自行車頭盔佩戴率93.82%、汽車安全帶使用率98.83%,各項數據均表現良好。 事實上,對於交通安全的重視,杭州一直走在前頭。
  • 凡有接觸,必留痕跡--島津電子探針助力交通肇事逃逸偵破
    這句話經過現代法證學之父埃德蒙•羅卡的反覆例證後,被業內人士視為公理,並成為法庭科學,特別是物證學的一塊基石。羅卡定律告訴我們,物質都是由無數的微粒組成的,當嫌疑人進出現場、動手作案時,所接觸過的物體表面就會和他的身體之間發生微粒的交換,從而留下一些痕跡。隨著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數量日益增加,微量物證作為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突破口,可為此類案件提供堅實可信的科學依據,對案件的偵破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 法學女研究生肇事逃逸的弔詭之處
    2015年10月29日 17:16 來源:廣西新聞網 作者:喬志峰 編輯:莫一科 法學女研究生肇事逃逸,稱學過法律但不懂交通法。
  • 男子騎電動車肇事逃逸 交警通過車牌定位抓獲嫌疑人
    那麼,究竟這名女子發生了什麼?這到底是一起交通事故還是其他案件呢?受傷女子很快被120急救車拉去救治,陳鵬和同事由於在現場沒有搜集到線索,便向大隊做了匯報,事故中隊馬上接手處理。事故中隊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弄清楚受傷女子究竟是怎麼摔倒的,是否還有另一方肇事者?受傷女子說不清,現場又沒有任何線索的的情況下,事故中隊民警只得調取周圍監控,來還原當時情況。
  • 事故發生時未發現耳部傷,肇事方拒賠耳部費用,怎麼辦?
    按該條規定,駕駛人——立即停車——迅速報告執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也就是說,法律規定肇事司機應當立即報案。《道路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二條是這樣規定的:發生交通事故後當事人逃逸的,逃逸的當事人承擔全部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對方當事人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責任。
  • 肇慶一小車肇事逃逸,結果司機和車主都被抓……
    而近日在肇慶四會一路段 一小車碰撞行人 而肇事的小車竟然選擇迅速逃逸 以為能夠逃得掉 近日,在肇慶四會市城中街道南門直街路段發生一起小型轎車碰撞行人的道路交通事故。
  • 湖北男子撞人致死後逃逸,將肇事車藏進山中
    通訊員 陳洪清一男子深夜酒後駕車將路旁兩行人撞飛,導致一人死亡,一人受傷,肇事司機非但沒有停車,反而心存僥倖駕車逃逸,並將車藏進山上小樹林中的紅薯窖。昨日,從湖北省宜城市公安局交警大隊獲悉,民警縝密偵查鎖定嫌疑車輛,肇事司機迫於壓力投案自首。
  • 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不服咋辦?推翻「交通事故認定書」的法律指引來...
    結合《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對交通事故認定書的具體內容和事故認定工作具體要求的規定,可以明確,如果交通事故認定書存在「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確實充分、責任劃分不公正」等情形,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在事故認定工作中存在「調查及認定違反法定程序」情形的,如果有相應證據予以證明,通過覆核程序得到糾正的可能性較大。
  • 臨沂警方從「導流罩」入手 偵破肇事逃逸案
    9日凌晨3點左右,在國道223線太平羅官莊路段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貨車司機被撞身亡,肇事車輛逃逸,民警從現場遺落的一個「導流罩」入手,經過不懈努力,將犯罪嫌疑人抓獲。
  • 交通事故後肇事司機不願墊付醫藥費,怎麼辦?
    我爸在一個沒有紅綠燈的十字路口被小車撞傷住院了,左腿膝蓋韌帶斷了,需要手術,肇事司機不願墊付醫藥費,怎麼辦?寫 信 人:永存信念寫信時間:2020-12-30 13:17:25信件回覆:您好,來信收悉,現就您反映的問題回復如下:《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八十四條規定, 當事人可以採取以下方式解決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爭議:(一)申請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二)申請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三)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 一起普通追尾事故,司機卻肇事逃逸,還找人「頂包」?
    10月10日23時許,在海口金盤路海南日報社附近路段發生一起兩車刮蹭的交通事故。一方當事人當場駕車逃逸,海口公安交警接到報案後立即開展事故調查行動,於次日成功破獲該起交通事故逃逸案件。事故發生後,該車已駛離並被遺棄在距事故現場約200米處的道路上。當民警正在開展事故現場勘查時,一名女子、一名男子先後匆匆趕至現場,自稱是來處理該起交通事故的,經民警詢問證實,該女子許某君(駕駛人朋友之妻)和男子郭某(駕駛人侄子)均承認並非該車駕駛人。當晚,辦案民警連夜開展調查取證,成功鎖定該事故逃逸車輛駕駛人,並將其傳喚到辦案區作進一步調查處理。
  •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不能直接作為責任認定依據
    交警部門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劉某妍駕駛制動系、燈光系不合格的,未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登記的機動車上路行駛,發生交通事故後逃逸,其行為是造成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劉某妍承擔本次事故的主要責任,曾某為承擔本次事故的次要責任。該案於2017年5月23日作出一審判決。
  • 喬裝駕車撞人 燒車毀滅證據 細心民警揭開「肇事逃逸」真相
    警方供片一次看似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案件,一輛不明原因起火的白色捷達車,二者之間有何聯繫?死者情人的前夫案發期間曾到當地,他與死者又有何關係?……細心民警勘查肇事現場發現疑點,進而層層剝繭,揭開了一樁仇殺案的真相。
  • 各地頻現非法電動三輪車引發的交通事故 如何打擊、規範?
    有的是快遞小哥的交通工具,有的是用來接送小孩的老年代步車,也有的是電動三輪車經過自行改裝之後開展載客營運業務。電動三輪車、四輪車在給人們帶來便捷的同時,也存在極大的交通安全隱患。一些非法電動三輪車引發的交通事故也頻頻出現。進入2021年,包括北京、廣東、山西、安徽等多地交管部門、市場監管部門都出臺新規,從源頭入手,嚴厲打擊生產、銷售未經國家許可的非法電動三輪、四輪機動車違法行為。
  • 什麼交通事故將墊付搶救費用?《菏澤市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
    《暫行細則》提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救助基金管理機構及時墊付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人身傷亡的喪葬費用、部分或者全部搶救費用,具體包括搶救費用超過交強險責任限額的;肇事機動車未參加交強險的;機動車肇事後逃逸的。現《暫行細則》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 肇事致人死亡報假警,二次碾壓拒不承認……2名司機被抓...
    女子肇事致人死亡報假警男子二次碾壓拒不承認這起肇事致人死亡逃逸案件的2名駕駛員請看石嘴山交警是幾小時抓獲的?接到指令後,事故勘查民警迅速趕赴事發現場,發現有一名男子橫臥在路面,經120急救人員現場確認,受害者已死亡,肇事車輛逃逸。
  • 交通肇事後移置被害人行為定性分析
    (下稱移置行為)是指交通肇事後,行為人為逃避法律追究,將被害人帶離現場隱藏或遺棄,致使被害人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重傷的行為。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6條對其法律適用作了規定,但司法實踐中仍有不少爭議,有些理論上的問題需要進一步探析。  一、 移置行為的法律本質  從客觀方面看,移置行為都要表現出諸如搬運、轉移、隱藏、棄置等行為特徵,反映出人體的運動,對外界事物起動態的變更或影響。
  • 交通事故中的醫療費用該由誰來墊付?
    肇事車輛參加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的,由保險公司在責任限額範圍內支付搶救費用;搶救費用超過責任限額的,未參加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或者肇事後逃逸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先行墊付部分或者全部搶救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