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室腹腔分流術失敗,可改為腦室輸尿管分流術

2021-02-22 神外資訊


如欲投稿請點擊   神外資訊-歡迎賜稿


【Ref: Pillai A, et al. J Neurosurg. 2016 Nov 11:1-5. [Epub ahead of print]】

腦室腹腔分流術(VP)失敗是神經外科經常碰到的棘手問題,原因眾多。VP分流多次失敗後需考慮將腦脊液分流至腹腔外臟器。印度Amrita Vishwa Vidyapeetham大學神經外科的Ashok Pillai等報導1例腦室輸尿管分流術(VU),發表於2016年11月《Journal of Neurosurgery》在線上。

 

46歲女性患者,16年前患結核性腦膜炎,後繼發慢性腦積水,進行VP分流術。術後多次分流管反覆堵塞,改為穿刺左側腦室枕角VP分流、2次腹腔端重置術、腦室心房分流和腦室胸腔分流各1次,仍不解決問題(圖1)。在排除腹部和泌尿生殖系統結核、確認腎盂腎盞解剖、腎功能正常和尿培養陰性後,給患者做腦室輸尿管分流術。術中在逆行腎盂靜脈造影下,經皮腎造瘻,將腦脊液分流管遠端植入輸尿管內(圖2)。術後,患者腦積水症狀得以穩定,恢復正常生活。3年隨訪期內,僅發生一過性電解質紊亂和腹瀉後脫水,經調整後好轉。


圖1. 左圖示入院時CT顯示腦室擴大,左側腦室額角內為無功能的分流管頭端。右圖示胸片顯示腦室胸腔分流術10天後,右側胸腔積液。


圖2. A.左腎逆行腎盂靜脈造影以明確腎盂腎盞位置,選擇導管入路;B.穿刺腎盂中盞,引入導絲;C.通過中盞植入分流管至輸尿管中段;皮膚縫合釘為10天前分流管腹腔端重置術所留。D.經皮腎造瘻-腦室輸尿管分流術示意圖。

 

作者指出,在多次VP分流失敗後,VU分流術是臨床醫生可選擇的一種腦脊液分流方法。

(德國科隆大學醫學院鄭鋒編譯,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花瑋博士審校,《神外資訊》主編、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陳銜城教授終審)


相關回顧


神外資訊微信公眾訂閱號可以置頂啦!!!打開手機微信(6.3.16以上版本),找到訂閱號中的神外資訊公眾號,打開並點擊右上角頭像,進入神外資訊詳細信息頁面後,選擇置頂公眾號,這樣您就可以將神外資訊置頂啦!從此,重要信息不再錯過哦!

《神外資訊》,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如希望轉載,請聯繫「神外助手」。請各微信公眾號、網站及客戶端尊重《神外資訊》版權,經許可轉載文章時請清楚註明來源為「神外資訊」。《神外資訊》,歡迎您轉發朋友圈。


相關焦點

  • 腦積水診治現狀及問題_腦積水_第三腦室造瘻術_神經外科_醫脈通
    第三腦室造瘻術(Endoscopic third ventriculostomy,ETV)是目前在臨床中應用最廣泛的造瘻術,該術式所構建的腦脊液循環更接近於生理循環,具有手術時間短、創傷小、能避免分流管相關併發症且術中可同時處理腦積水梗阻病因等優點,是一種理想的術式,對梗阻性腦積水有效率高達90%以上,但對交通性腦積水僅有67%左右。
  • 腦積水可引起老年痴呆,神經內鏡應用廣泛
    如果不進行治療任其發展,老年腦積水引起病理改變,表現為腦室系統逐漸擴大,第三腦室向下方隆起壓迫垂體及視神經交叉部,透明隔可穿破,腦實質變薄,以額葉處最明顯,甚至穿破側腦室與蛛網膜下腔相通。使得腦中胼胝體、錐體束、基底節、四疊體、脈絡叢及腦幹等處均可因長期受壓而萎縮,導致白質脫髓鞘變、神經軸受壓變形、膠質增生及神經細胞退行性變等,進而出現一系列腦積水症候群,危害很大。
  • 腦室內腦膜瘤能治好嗎?
    本文將分析2例腦室內腦膜瘤,討論這一病理實體的臨床、影像學表現和外科治療。  案例1  1例17歲女性,表現為顱內壓增高症候群,嚴重頭痛,嘔吐,1級視乳頭狀水腫。病人沒有任何感覺或運動障礙。CT和MRI顯示右側腦室枕角有一個巨大的腦室內病變(圖1)。病人接受了心室分流術,第二次切除了腫瘤。
  • 腦室鑄型血腫及其微創手術治療的研究進展
    因開顱腦室血腫清除術對患者的損傷較大,術後併發症多,因此臨床上不推薦施行該手術治療。目前主要採用微創手術治療腦室鑄型血腫,包括側腦室穿刺外引流術及神經內鏡輔助下腦室鑄型血腫清除術。 3.1腦室穿刺外引流術 取冠狀縫前方2.5cm、中線(血腫側腦室)旁開2.5cm為穿刺點,縱行切開頭皮,長約4cm;顱鑽鑽孔,做一直徑約為2cm的骨窗,「十」字剪開硬腦膜。
  • 成人腦室內出血並發慢性腦積水的研究進展
    此外,CHEN等建立兼具顱內出血和IVH特點的動物模型,更加符合臨床病人的發病過程,其對腦內血腫在PHH發展中的作用進行研究,發現腦內血腫會加劇鐵在腦組織和腦脊液中的積累,加重腦積水。近期臨床研究發現:腦出血合併腦室擴張行去除閥門的直管分流效果顯著。
  • 鞘內/腦室內注射萬古黴素:你應該了解的知識乾貨!
    (3)為什麼要鞘內/腦室給藥? 對於常規靜脈注射抗生素和手術無法控制的醫療相關性腦室炎和腦膜炎,IVT或腰大池注射給藥是很好的選擇。藥物可不通過血腦屏障直接注射到CSF中達到很高的濃度以獲得更可靠的殺菌作用,還可避免靜脈注射引起的全身不良反應。圖1顯示的為IVT及鞘內注射經典位置[3]。
  • 【推薦】一文讀懂:腦室擴張的原因
    常因側腦室病變所致,包括室管膜內出血、腦膜瘤和脈絡膜從乳頭狀瘤等,也可為側腦室三角區周圍病變壓迫所致。 當一側室間孔阻塞時,同側側腦室脈絡膜叢產生的腦脊液不能進入三腦室,腦脊液在側腦室內聚積,CT和MR檢查表現為一側側腦室擴大,擴大明顯時可有中線結構向對側移位,主要原因有室間孔附近的腫瘤、囊腫、囊蟲及炎性粘連。
  • 透明隔腔、透明隔腔增寬、透明隔囊腫、五腦室、六腦室如何區別?
    透明隔腔、透明隔腔增寬、透明隔囊腫、五腦室、六腦室如何區別?在解剖與影像中我們常見到透明隔腔、透明隔腔增寬、透明隔囊腫、五腦室、六腦室描述,不少臨床醫生很懵,那該如何區別呢?1透明隔腔透明隔是兩側側腦室中間的間隔,由兩層垂直分割的薄板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