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著支架強勢的國產化進程 中國心血管介入器械行業走到何處了?

2020-12-06 健康界

火石創造此次發布《中國心血管介入器械產業圖譜》,對國內心血管行業市場現狀和創新發展趨勢做了一個快速掃描,同時對國內代表性企業進行了重點介紹。本文為此次報告中部分內容的摘錄,詳細內容請關注火石創造發布的相關信息。

文 | 趙成龍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現已成為全球範圍內人類的頭號死因,據WHO統計,2012年有1750萬人死於CVD,佔全球死亡總數的31%以上。在中國,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尤其是社會老齡化進程的加速,心血管病危險因素流行趨勢愈發明顯,發病人數持續增長,在未來10年內仍將快速增長,心血管病死亡佔城鄉居民總死亡原因首位。

2015年中國農村和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因構成比(%)

數據來源:《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6》

近年來,心血管介入治療因其微創、快速、安全有效等優勢得到了快速發展,成為了介入治療中相對成熟和具有代表性的技術之一。該領域內的介入器械也成為研發和生產的熱點。

心血管介入器械包括心臟介入器械、腦血管介入器械、外周血管介入器械和電生理介入器械等,主要有血管支架、球囊導管、封堵器、射頻消融導管以及配套的導管導絲、栓塞等。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和臨床應用的不斷成熟,全球介入器械行業的市場規模在2014年已經突破了200億美元的大關,截至2016年達到了298億美元。

全球心血管介入器械行業市場份額(單位:億美元)

數據來源:智研諮詢

2014年我國心血管介入器械市場規模約265.4億元,同比2013年的212.2億元增長了25.07%,到2015年我國心血管介入器械市場規模達到了320.5億元。

中國心血管介入器械行業市場規模(單位:億元人民幣)

數據來源:智研諮詢

血管支架,尤其是冠脈支架,是心血管介入器械中最具代表性的部件,也是研究的重點領域。在國內市場大部分產品尤其是高精尖技術處於外資壟斷的格局下,我國的血管支架產品發展成熟,基本實現了進口替代。

可降解支架(BVS)是目前的主要研發方向,但其臨床應用的效果有待驗證,隨著雅培宣布在全球停止可降解支架的銷售,波士頓科學放棄BVS項目,市場上第三代冠脈藥物洗脫支架(DES)幾乎佔據了全部的市場份額,國內DES支架的主流洗脫藥物有雷帕黴素、紫杉醇和三氧化二砷等。

根據HSMAP的不完全統計,國內共有200餘家從事心血管介入器械研發和生產的國內註冊企業,其中,截至2017年9月,共有81家企業的不同產品獲得了CFDA的審批。

中國心血管介入器械企業圖譜

國內代表性的企業多為上市公司,包括多家港股上市公司和新三板公司,如微創醫療、樂普醫療、先健科技、垠藝生物、美中雙和等,也有吉威醫療等領先的非上市公司。

國內部分心血管介入器械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中,微創醫療的冠脈藥物支架是第一個國產藥物支架系統,自2004年上市以來持續保持國內市場佔有率領先,2014年推出的全球首個藥物靶向洗脫支架系統更是使微創醫療在冠脈支架領域完成了從追隨者到引領者的跨越;樂普醫療通過一系列的外延式併購,建立起了初具規模的心血管醫療全產業鏈,全降解支架和左心耳封堵器也有望在2018年獲批;港股上市公司先健科技在封堵器產品中擁有明顯技術優勢,周邊血管業務收入增長迅速。

融資方面,根據HSMAP統計,截至2017年9月,國內該領域公司公開披露的融資總金額超過18億元人民幣,主要集中在A輪和B輪,最早期風險投資佔比較小,行業布局初步形成,業內領先的公司已建立起相對明顯的競爭優勢,大公司多通過併購、參股等方式進行布局,行業集中度逐漸提高。

心血管介入器械領域融資情況(萬元)

數據來源:HSMAP

創新方面,截至目前,已經有33家企業的42個心血管介入治療相關產品進入了CFDA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通道,包括上海微創電生理的「三維心臟電生理標測系統」和北京先瑞達的「藥物洗脫外周球囊擴張導管」等多款產品已經獲批上市。

此外,從論文發表和專利的申請情況來看,心血管介入領域的研究熱度也在快速上升,各類型支架中,可降解支架的增長趨勢明顯。除企業之外,醫學院校、科研機構和醫療機構等,是介入器械創新發展的另外一股重要力量。

各類型產品專利分布情況

在完全可降解支架的研發中,樂普醫療的研發進度走在國內前列。樂普醫療的NeoVas 已經完成RCT 試驗造影隨訪,隨訪數據證明該支架具有優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1 年的非劣效結果證明NeoVas 支架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與金屬支架臨床效果類似,充分證實其安全性和有效性,2017年8月CFDA受理了該產品的註冊申請,按照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程序予以優先辦理,有望於2018年拿到全國首個全降解支架註冊證。另外,同樣進入CFDA創新醫療器械審批通道的華安生物的Xinsorb 和微創醫療FireSorb進度緊隨其後,Xinsorb 目前已完成400 例患者的RCT 入組,在2017 年CIT會議期間公布的試驗初步隨訪結果驗證了Xinsorb的安全有效性;FireSorb 的FUTURE I試驗6個月及12個月隨訪結果證實了其臨床應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並已於2017年8月啟動了FUTURE II試驗,FUTURE III臨床試驗預計在2018年第二季度開展。


相關焦點

  • 高瓴、紅杉紛紛押注的神經介入賽道,能否複製心血管介入成功?
    從規模和增速來看,根據中國醫療器械藍皮書、弗若斯特沙利文和中國卒中學會神經介入分會第五屆學術年會(CINS2020)中的數據,2019年我國神經介入器械市場規模為63億,取栓例數達4萬例,2015-2019年複合增長率高達30%,神經介入正迎來蓬勃發展的時期。
  • 火鷹支架破解心血管介入治療難題
    英國時間9月3日晚,醫學雜誌《柳葉刀》全文刊登了中國自主研發的Firehawk(火鷹)冠脈雷帕黴素靶向洗脫支架系統(以下簡稱火鷹支架)在歐洲大規模臨床試驗的研究結果,該研究破解了困擾世界心血管介入領域10多年的重大難題。這是《柳葉刀》創刊近200年來首次出現中國醫療器械的身影。
  • 神經介入之機械取栓行業研究|醫療器械|取栓|機械|神經|支架|血栓|...
    二、行業發展現狀分析1、國內腦血管介入治療處於行業發展初期,成長性強由於腦血管結構複雜,神經介入治療方案操作難度大、相關器械技術要求高,進入中國的時間顯著晚於冠狀動脈介入治療。—2018年CAGR達到29.70%,全球神經介入器械市場CARG為8.3%,中國市場顯著高於全球發展速度。
  • 「行業深度」醫療器械研究之醫用耗材篇:醫用耗材產業鏈深度梳理
    由於我國在材料技術、產品設計和加工等方面的快速發展,高值耗材行業各個細分領域湧現了一批優秀企業,包括骨科植入物、血管介入器械、眼科耗材和生物活性材料等。目前,已有6家骨科植入物耗材企業、7家血管介入器械企業和5家眼科等其他高值耗材企業,共計17家公司(微創醫療主營業務包括骨科和血管介入)在A股和港股上市。
  • 破解心血管世界難題!《柳葉刀》發布中國自主研發心臟支架試驗結果
    北京時間9月4日,世界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The Lancet》)全文刊登Firehawk(火鷹)冠脈雷帕黴素靶向洗脫支架系統(以下簡稱「火鷹支架」)在歐洲大規模臨床試驗(TARGET AC)的研究結果,並稱該研究破解了困擾世界心血管介入領域10多年的重大難題。
  • 行業深度】生物醫藥行業之心血管耗材篇——關注行業龍頭擴張及...
    ■ 心血管高值耗材市場需求巨大,細分領域發展階段各有不同。國內心血管疾病患者數已達到2.9億人次,每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數佔比高達43%,患者治療需求潛力巨大。心血管高值耗材為該疾病手術治療主要產品,2018年市場規模389億元,增速高於醫療器械整體水平。
  • 神經介入行業深度報告:介入手術皇冠上的明珠,百億藍海即將起航
    較高的技術壁壘導致目前 80%以上的介入治療器械依賴於進口。目前僅有冠脈支架類產品基本完成了進口替代任務,整體介入行業仍呈現外資壟斷的格局,國產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隨著國內高精尖器械的生產技術的進一步提高,有望在未來逐步完成國產替代。
  • 行業|國產替代?自主崛起?天價醫療器械的破局之路在哪裡?
    對冠心病患者來說,國際上放支架和做搭橋手術的比例是7:1,在中國則高達12:1。這多出來的幾成,在我國1.2億心血管患者和兩萬一個支架的背景下,足夠養活幾百家醫療器械流通商。2009年全民醫保落地以來,頂層上下都在探討打擊醫療器械高價格的政策,但藥品有一定工業積累,市場競爭足夠充分,頂層尚可利用行政力量去博弈。
  • 冠脈支架集採「殺價」後,從樂普醫療看國產高值耗材的未來
    2004年以前,中國心臟支架市場主要被外資公司產品佔據。樂普醫療是國內最早做心血管支架的公司,在2000年以H-Stent裸金屬支架起家,起初產品技術含量低、團隊沒有名氣,加上純國內背景,樂普的發展並不順利,連連虧損。
  • 微創火鷹支架引發關注 投資資金加快布局醫療器械
    上周末,正當米歇爾·歐巴馬在北大演講中如此慨嘆之時,在千裡之外上海舉行的中國介入心臟病學大會(CIT)上,上海微創醫療推出的一款名為火鷹的心臟支架產品Firehawk®冠脈雷帕黴素靶向洗脫支架系統,正以其獨有的創新技術,開啟著世界的大門——經過8年的自主創新和研發,火鷹在獲得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的上市批准後,正式宣布投放市場。
  • ...介入手術 首位 介入治療技術 藥物支架 EURO-PCR 高潤霖 心臟病...
    東方網3月19日消息:記者19日從2009中國介入心臟病學大會上獲悉,2008年我國完成介入手術18.8萬例,在亞洲位居首位。  心血管介入治療技術的誕生,是現代醫學治療方式中最具革命性的突破之一。
  • 《柳葉刀》報導中國智造「火鷹支架」
    英國時間2018年9月3日晚,世界頂級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The Lancet》)全文刊登了中國自主研發的Firehawk(火鷹)冠脈雷帕黴素靶向洗脫支架系統(以下簡稱「火鷹支架」)在歐洲大規模臨床試驗(TARGET AC)的研究結果,該研究破解了困擾世界心血管介入領域10多年的重大難題。
  • 『重磅』火鷹支架登上柳葉刀
    中國醫療器械登上》儘管已是北京時間9月4日早晨,但微創執行長常兆華坦言自己一夜未眠,為這則來自英國的消息守了個通宵,因為這是上海醫療器械行業近年來罕見的巨大榮譽,「能夠代表中國智造在國際舞臺上得到權威認可,太自豪了!」
  • 紅海泛舟,DES支架市場是否已成熟?
    樂普醫療成立於1999年9月,2009年10月在深交所掛牌上市,現已建立心血管領域的「器械+藥品+醫療服務+新型醫療」四大業務板塊,逐步成為我國領先的心血管大健康平臺型企業。支架系統、外科器械產品等業務是公司器械板塊發展的基石,可降解支架、藥物球囊等重磅新品為該板塊的增長提供較大動力。
  • 醫療器械行業深度報告:強勁增長依舊,技術與渠道定成敗
    根據《中國醫療器械 行業發展藍皮書》的統計,我國高值耗材市場總體空間約為 1050 億,其中骨科植 入物和血管介入和骨科植入物屬於其中兩個市場空間最大的子領域,目前分別有約 400 億元和 300 億元的空間。
  • 微光醫療國產心血管光學相干斷層成像系統獲準上市
    團隊歷時8年研發之久的國產OCT系統正式獲批上市,將用於臨床需要進行腔內介入治療的患者,尤其在支架植入術中應用較廣。近年以來,隨著國家醫療技術進步以及配套產業鏈的成熟,包括醫改、分級診療、國家大基金等宏觀政策的推動,醫療器械領域的「國產替代進口」正呈逐年遞增的趨勢。從規模上看,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二大醫療市場。
  • 冠脈支架驟降95%背後,一個支架如何吃掉1萬塊錢回扣?
    PS支架上市後一度供不應求,使用量超過百萬,直接奠定了強生在冠心病介入治療領域的壟斷地位。在2018年歐洲心臟病協會大會上,PS支架被評為過去五十年中的「十大醫療器械專利」之一。據北京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洪濤回憶,國內最早做造影手術的是北京醫科大學(現北京大學醫學部)的朱國英教授。
  • 冠脈支架驟降95%的背後,一個支架如何吃掉1萬塊錢回扣?
    《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19》顯示,中國心血管病患病人數達3.3億,冠狀動脈介入手術(PCI)量從2009年的23萬例已經發展到2019年的近100萬例,年增長速度10%-20%。國內任何一家綜合醫院中,心內科幾乎都是醫生最多、患者最多的科室,收入一般也是全院最高的科室之一。
  • 樂普醫療深度解析:布局心血管醫療全產業鏈,不斷創新發展
    前言:論樂普醫療的投資邏輯樂普醫療是國內創新醫療器械領軍企業之一,也是國內唯一的心血管醫療全產業鏈布局 者,近年來創新器械管線不斷擴張,產品接連報產/獲批,是醫藥行業長期以來的優質個 股之一;自 2019 年以來,公司經歷了可降解支架獲批、聯盟藥品集採中標,支架集採中 標等一系列事件,未來公司業績有望繼續保持快速增長。
  • 首個國產心血管OCT系統上市 系微光醫療自主研發
    北京商報訊(記者 姚倩)7月21日,中科微光醫療器械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微光醫療」)宣布,其打造的首個國產心血管OCT (光學相干斷層成像技術)系統日前正式上市,其介入成像導管微小光學器件等關鍵零部件已實現完全國產化,打破進口壟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