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探測衛星Goce繪出首幅地球重力場圖

2021-01-21 中國科學院

歐洲航天局6月29日說,該機構日前根據地球重力場和海洋環流探測衛星(Goce)傳回的數據,繪出了首幅地球重力場圖。

歐航局當天發表公報說,這幅圖是根據Goce衛星去年11月和12月收集的數據繪製的,它內容精確,能夠反映地球重力場極其微小的變化。

Goce項目顧問團主席賴納·魯梅爾說,圖像為科學家們提供了很多前所未知的新信息,可以說,Goce正在改變人們對地球重力場的認識。

歐航局說,為獲得精確數據,Goce被安置在距地面僅254.9公裡的低軌道上,軌道周圍的空氣對衛星的運行造成了很大障礙,但其裝備的離子推進器能夠通過燃燒氙氣燃料克服空氣阻力,從而維持衛星的正常運轉。

Goce衛星是歐航局近年來發射的最先進的探測衛星之一,它重約1噸,裝備有多套靈敏度極高的探測設備,獲得的數據將有助於科學家更深入了解地球內部結構,對人類研究海洋和氣候變化也將有所幫助。

相關焦點

  • 歐洲探測衛星繪出首幅地球重力場圖 將有助於研究氣候變化
    歐洲探測衛星繪出首幅地球重力場圖 將有助於研究氣候變化 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發布時間:2010年06月30日10:14   新華網巴黎
  • 歐洲航天局普朗克衛星繪出首幅宇宙全景(圖)
    宇宙全景新華網巴黎7月5日電(記者 李學梅)歐洲航天局5日宣布,該機構的宇宙探測衛星「普朗克」根據此前收集的數據,繪出了首幅宇宙全景。它將有助於科學家了解宇宙大爆炸後各種天體的形成過程。歐航局當天發表公報說,這幅圖的珍貴之處在於捕捉到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它形成於宇宙大爆炸時期,經過137億年的漫長旅行才到達地球,對研究人員而言,它就是研究星系起源的活化石。
  • 人類首幅宇宙全景圖問世
    圖像正中明亮的銀河,由大量恆星構成,其中包括地球所在的銀河系  冷塵埃形成的纖維狀物質區域,這片區域是恆星形成的地方  這是歐洲航天局在其網站上公布的宇宙全景圖  歐洲航天局5日宣布,該機構的宇宙探測衛星「普朗克」根據此前收集的數據,繪出了首幅宇宙全景圖。這是宇宙首次以全景的方式展現在人類面前,它將有助於科學家了解宇宙大爆炸後各種天體的形成過程。  這張歷時6個月繪製完成的圖像,為人類勾畫出一張137億年前大爆炸後新生宇宙的藍圖。
  • 圖文:歐洲航天局公布首張宇宙全景圖
    歐洲航天局5日宣布,該機構的宇宙探測衛星「普朗克」根據此前收集的數據,繪出了首幅宇宙全景。它將有助於科學家了解宇宙大爆炸後各種天體的形成過程。  歐航局當天發表公報說,這幅圖的珍貴之處在於捕捉到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它形成於宇宙大爆炸時期,經過137億年的漫長旅行才到達地球,對研究人員而言,它就是研究星系起源的活化石。  圖像正中是地球所在的銀河系,其周圍布滿了冷塵埃形成的纖維狀物質,研究人員分析說,這片區域正是恆星形成的地方,而「普朗克」衛星拍下正在誕生的星體以及尚處在萌芽狀的恆星。
  • 歐洲GOCE衛星殘骸入海 重力探測行動完美收場
    2013年11月11日報導,歐洲地球重力場和海洋環流探測衛星(GOCE衛星)殘骸已墜入海洋,該衛星不僅獲得迄今為止最精確的地球重力場分布圖,並且以安全方式返回地球,堪稱完美收場。 (來源:CFP視覺中心)【環球時報駐美國特派記者 陳一鳴】「當你讀到這段話時,『地球重力場和穩態海洋環流探測衛星(GOCE)』令人驚異的太空飛行很可能已經結束。」
  • 美探測器助科學家繪製出極精確月球重力場圖
    美探測器助科學家繪製出極精確月球重力場圖 >  物理學家組織網12月5日報導,最近,一個由美國和法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利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重力恢復與內部實驗室(GRAIL)的一對地球軌道衛星探測的數據,繪製出了迄今解析度最高的月球重力場圖,揭示了許多以往沒見過的細節特徵,如構造結構、火山地形、盆地環、隕石坑中心山峰,以及大量簡單的碗狀隕石坑。
  • 日本月亮女神繪首幅高精度月球全球地形(圖)
    資料圖片:日本「月亮女神」繞月衛星。新華網東京2月13日電(記者 錢錚) 由日本國立天文臺和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等部門科學家組成的科研團隊在13日出版的美國《科學》雜誌上報告說,他們利用日本繞月探測衛星「月亮女神」搭載的雷射高度計,對月球全球677萬個地點進行了觀測,並根據獲得的數據繪製出了世界首幅高精確度月球全球地形圖。
  • 歐洲地球重力場和海洋環流探測衛星發射升空
    衛星在測試中 [資料圖片]在軌飛行示意圖 [資料圖片]  新華網莫斯科3月17日電(記者 聶雲鵬)俄羅斯航天兵新聞局局長佐洛圖欣17日宣布,俄羅斯當日用「轟鳴」運載火箭將歐洲地球重力場和海洋環流探測衛星(Goce
  • 歐洲公布宇宙嬰兒照 計算準確年齡為138.2億年
    核心提示:歐洲航天局21日在其巴黎總部公布了根據「普朗克」太空探測器傳回數據繪製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圖,這幅迄今最精確的反映宇宙誕生初期情形的全景圖幾近完美地驗證了宇宙標準模型,並準確計算出宇宙年齡為138.2億年。
  • 美探測器助專家繪製極精確月球重力場圖—新聞—科學網
    圖片來源:NASA/ARC/MIT美國航天局12月5日宣布,藉助繞月運行的姊妹探測器——「埃布」和「弗洛」提供的信息,專家們繪製出了極其精確的月球重力場圖,這將有助於科研人員更詳細地研究月球內部結構及其成分
  • 【人民日報】碳衛星獲得首幅全球葉綠素螢光反演圖
    日前,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劉良雲研究員科研團隊利用2017年7月—12月的二氧化碳監測科學實驗衛星的數據,開展了全球植被葉綠素螢光衛星反演研究,成功獲得2017年下半年的全球葉綠素螢光產品。
  • 我國碳衛星獲得首幅全球葉綠素螢光反演圖
    圖為我國TanSat衛星首幅全球葉綠素螢光產品(2017年7月,左;2017年12月,右)新華網北京3月1日電(王瑩)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中科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劉良雲研究員科研團隊利用2017年7月——12月的TanSat衛星數據,開展了全球植被葉綠素螢光衛星反演研究,於近日成功獲得首幅全球葉綠素螢光反演圖
  • 承德:用手抄報繪出心目中的氣象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於超報導 四季的變化、風雷雨雪、地球與衛星……一幅幅多彩的圖畫繪出孩子們心目中的氣象,為河北省承德市氣象局今年的氣象科普進校園活動增添了一大亮點。
  • 重力場圖:用「培樂多」捏成的地球
    歐空局衛星繪製的地球重力場圖譜。一個上了顏色的土豆,還是用培樂多彩泥捏成的足球,無論如何,你絕對不會想到這就是地球! 如今,經過入軌頭兩年期間超過7000萬次的觀測,一顆轎車般大小的人造衛星已經向科學家們提供了迄今為止最為詳細的地球重力場圖譜。
  • 中國首顆極地遙感小衛星已獲取2500多幅影像
    9月12日11時26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資源一號02D衛星(又稱5米光學衛星)發射升空。新華社發(鄭逃 攝)新華社北京9月13日電(記者車雲龍 劉欣)中國首顆極地遙感小衛星「京師一號」12日在軌運行一周年,迄今為止已獲取影像2501幅,其中南極冰蓋影像850幅,北極影像1025幅。研發團隊12日在京發布的該衛星數據顯示,自發射入軌以來,「京師一號」已生產高質量少雲南北極1級遙感數據產品超過240景,產品解析度為80米。
  • 中國首顆暗物質探測衛星「悟空」上演哪些「大片」?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1月30日電 題:中國首顆暗物質探測衛星「悟空」上演哪些「大片」?  中新網記者 張素  從2015年12月17日成功發射,到2017年11月30日公布首批成果,中國首顆暗物質探測衛星「悟空」翱翔宇宙取「真經」。不知不覺間,「悟空」演繹了三部「大片」。
  • 繪出宇宙最極端能量分布圖
    美太空望遠鏡繪出宇宙中最極端能量分布圖 北京時間3月14日消息,據美國太空網報導,美國一個研究小組當地時間
  • 歐洲衛星數天內墜地球:沒人知道掉在哪兒
    歐洲空間局「重力場與穩態大洋環流探測器」GOCE預計在未來數天內墜落,但沒有人知道它的精確墜落坐標,相關研究人員稱墜落的衛星不可能掉到你的頭上,該事件發生的概率比被隕石擊中要低得多。GOCE衛星已經在軌運行了4年的時間,以難以置信的精確度繪製地球重力場分布圖,完成對地球的不間斷掃描探測,如今燃料消耗殆盡,衛星質量達到1.2噸,墜落後大部分殘骸將在大氣層中燒毀,大約只有25%左右會抵達落到地球上。
  • 歐航局普朗克太空望遠鏡繪出首幅宇宙全景圖
    在圖中的最右側,我們可以看到熟悉的獵戶座,而色彩斑駁的宇宙背景輻射則向天文學家提供了有關宇宙形成的最新線索北京時間7月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歐洲航天局公布了「普朗克」太空望遠鏡拍攝的首張整個宇宙的全景圖,圖中展現了宇宙中最古老的光
  • 暗物質衛星「悟空」新成果:精確繪出高能質子能譜
    星辰在線9月29日訊 據新華社(記者 王珏玢 蔣芳)報導,中國暗物質衛星項目團隊28日公布第二批科學成果。基於前兩年半的數據,「悟空」在國際上首次利用空間實驗精確繪出高能質子宇宙射線能譜,並觀察到能譜新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