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處都是坑的競業限制協議究竟該怎麼處理

2020-12-08 騰訊網

入職3件事:勞動合同、保密協議和競業限制協議,滄溟君建議所有人都籤署,具體後續的執行因人而異。不然等到公司發現不對勁想讓員工籤署的時候,基本都是籤不下來的。

保密協議是基於勞動合同產生的附隨義務,是不需要單獨支付所謂的保密費用。而競業限制是要支付費用的,一般是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平均工資的30%,只能高不能低。而且這個費用是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後發放,一些單位動歪腦筋,將員工的工資一部分單獨列為保密費或者競業限制費用,這一明目張胆鑽空子的做法基本都是徒勞無功了,真的出現了爭議法院是不會認可的。而且競業限制是有期限的,不可能要求別人一輩子不從事相同或者類似行業,法律規定的最高期限為兩年。

以上的種種限制讓公司經營者很頭痛,核心技術人員或者高管離職了公司原則上肯定是不想讓其繼續從事相同或者類似行業從而給公司經營造成影響和衝擊的。但是競業限制費用按標準發放又讓公司很捨不得,畢竟在老闆眼裡員工不幹活就拿30%工資還是很心痛的。關鍵是即使公司按規定發放了,員工真的的要從事相同或者類似行業公司也難知道或者很難獲取到法律意義上的證據,這就很頭痛了。想到員工一邊違反競業限制協議一邊拿著公司支付的競業限制費用,任何公司領導心情估計都美麗不起來。

競業限制協議,既然重點是限制,那麼不可能只限制員工不限制公司,雖然以上有著種種的限制,但是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公司還是能在各種限制中佔據主動地位的。首先、公司在競業限制協議中要約定高額的違約金100萬到500萬,老闆看著辦,以及高額的違約金計算方式。不管仲裁委或者法院最終支持多少,這個違約賠償金就要有足夠的震懾力,讓員工不敢越雷池一步。其次、競業限制補償金的具體發放方式法律沒有明確具體的規定,公司可以在競業限制協議中約定:在兩年期限內公司通知員工履行競業限制義務後5天內按月發放。這樣一來不用員工一離職就發放,在掌握員工違反敬業限制協議後通知其履行競業限制義務並且發放補償金,這一招就是逼迫員工離職,能有效達到競業限制目的。再次、如果員工還不離職或者採取隱蔽的方式繼續從事違反競業限制義務,公司在掌握初步線索後可依法向用人單位發函明確要求其辭退違反協議的員工,如果其不辭退員工,公司可以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起訴用人單位要求賠償,一般情況下用人單位還是會辭退員工的,如果堅持不辭退那就只有法院見了。最後、提起勞動仲裁要求員工繼續履行競業限制義務同時賠償公司高額的違約金以進一步震懾員工。

具體操作過程最好有專人的指導,要注意保留足夠的證據及時固定成法律意義上的證據,為後續的仲裁和訴訟做好充分的準備,以有心算無心的情況下,公司還是能佔據足夠的主動地位的。但萬事知易行難,具體到執行過程中還是會出現各種意料之外的棘手問題,長沙滄溟公司能提供全流程專業的商務諮詢服務,從最初的諮詢、收集整理資料、制定解決方案、商務調查落實以及後續的訴訟策略制定和責任追究均可以提供全面的服務。公司只需要按照要求提供相應的配合即可,既讓公司省心省事又能依法全面維護公司的合法權益,震懾心懷不軌的員工和競爭對手,增強公司競爭力。

相關焦點

  • 競業限制?保密協議?別慌,一次說清楚!
    競業限制的期限也不得超過兩年。勞動者履行了競業限制,單位應支付經濟補償,月補償標準為勞動者在離職前12個月月平均工資的30%競業限制協議履行期間,用人單位可以放棄對勞動者的競業限制要求並停付之後的補償金,但應當提前一個月通知勞動者。
  • 企業人事管理中,談員工違反競業限制協議該如何賠償?
    因此,競業限制協議應運而生。基本案情2017年10月9日,A老師與B培訓學校籤訂了期限為2017年10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間的書面勞動合同,約定了A老師的工作崗位和月工資標準,同時籤訂了一份《競業限制合同》。2018年11月13日,A老師提出辭職,次日被批准。
  • 競業限制是什麼意思競業限制補償金標準是多少?可以拒籤嗎
    所謂「競業限制」,是指用人單位對負有保守用人單位商業秘密的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智慧財產權權利歸屬協議或技術保密協議中約定的競業限制條款。  廈門一家貿易公司業務員汪某任職期間與公司自願籤訂《員工保密協議》,約定不得經營或投資與該公司類似或有關的事業,並約定若違約應支付違約金及賠償。汪某離職後自行創設新公司,與原先的客戶進行接觸並達成交易。原公司認為,客戶資源是自己的核心資源,汪某此舉違反了「競業限制」協議。思明區人民法院判決,汪某向原貿易公司支付違約金10萬元,並返還其領取的保密津貼。
  • 論競業限制的價值衝突與衡平
    但是,約定競業限制立法模式弊端很快凸顯出來,《勞動合同法》對經濟補償金的標準、方式支付及經濟補償金與競業限制關係等,採取迴避的態度,導致了各地各自出臺指導性意見、實施辦法和內部規定,以統一審判和仲裁口徑, 但各地的這些規定、辦法互不統一,各自為政,甚至與法律意旨不同或相反。在該類案件的處理中,各地法院判決尺度、標準不一,當事人對判決難以信服,從而導致司法權威受損,司法公信力受挫。
  • 競業限制補償金全攻略!
    3、競業限制的補償金:① 競業限制的人員雖然限於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但對於其他勞動者,只要協議中約定了競業禁止,除解除合同時另有約定,只要履行了競業限制的義務勞動者就可以要求經濟補償。
  • 和員工籤訂競業限制協議,卻不給任何補償,員工違約是否要賠償?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競業限制條款與保密協議都是為了保護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但是二者在法律規定和實踐中存在著較大的差別,用人單位應當注意區分,正確適用。
  • 關於競業限制條款或協議,在職期間與離職之後的區別和賠償
    近兩年來,競業限制勞動爭議的案件,環比基本以翻倍的速度在增加,增加的速度非常快。但是從整體的勞動爭議案件來看,我們上海市的整體勞動爭議案件的增速並不是很快,增幅不大。因此相對而言,競業限制的需求大幅增長,對於競業限制的研究就顯得尤為重要。第一、企業與員工約定了在職期間競業限制,是否有效?
  • 亞馬遜員工跳槽遭起訴:如何看待競業禁止與競業限制的區別?
    霍爾的律師表示,在他加入AWS的時候,亞馬遜AWS的直接主管曾經向他多次表示,不會用競業禁止協議來限制他。但等到霍爾真要離職的時候,亞馬遜就搬出了這一條款。 我國競業限制和競業禁止協議的差別 競業禁止,又稱為競業迴避、競業避讓,是用人單位對員工採取的以保護其商業秘密為目的一種法律措施,是根據法律規定或雙方約定,在勞動關係存續期間或勞動關係結束後的一定時期內,限制並禁止員工在本單位任職期間同時兼職於業務競爭單位。
  • 關於最近被熱議的「競業限制」,你應該知道的幾件事
    競業限制是指用人單位為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設立的義務,雙方通過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與勞動者規定競業限制條款,對競業限制的範圍、地域、期限進行約定。  適用法律不同  違反競業禁止適用《公司法》。  違反競業限制適用《勞動合同法》。
  • 人社隨身聽:競業限制的補償金的標準
    人社隨身聽上一期節目我們詳細解讀了「競業限制」的適用範圍和生效時間。作為員工來說,由於籤了「競業限制」協議,在自主擇業時受到了限制。那麼員工離職之後,「老東家」要如何對其進行補償呢?首先我們看看法律條文相關法律法規對於「競業限制」中的補償金數額並沒有明確規定。其實最好的情況是,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約定了競業限制條款,並對補償金和違約金的具體數額進行事先約定。
  • 保密費跟競業限制是一回事嗎?有什麼區別?離職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在離開公司之前,他找到了HR,他有一些問題想來詢問HR,他跟HR說我離職涉及到這份競業限制協議的履行問題。所以說我現在有幾個問題想來跟你確認:第一:這份協議是否有效。因為我之前聽說在勞動合同法出臺之後呢,有不少原來的協議都無效了,其中就包括競業限制協議。所以說我想知道,我們這份協議是否還有效?
  • 不分對象任意設限 競業條款沒有效力
    韓某於2018年5月入職A銀行做客服,雙方籤訂有保密及競業限制協議,約定韓某離職後2年內不得入職本省其他銀行工作;韓某若違反該協議,需向A銀行支付違約金4萬元。2020年5月,韓某因不滿其工資待遇,雙方解除勞動關係。
  • 經濟學人全球早報:常程未籤競業協議,李鐵出任國足主帥,直播業月薪...
    針對「聯想副總裁常程跳槽小米是否違反競業協議」一事,聯想集團發言人表示,公司與所有高管均籤有競業禁止條款,如確有違約,公司將在法律框架內尋求問題的妥善解決,共同營造尊重契約精神的人才流動空間。針對聯想所發布聲明,小米集團方面回應稱:「沒有競業條款,競業補償沒拿」。官宣!李鐵出任國足主帥,率隊徵戰世預賽40強賽1月2日消息,中國足球協會正式任命李鐵為中國國家男子足球隊主教練。李鐵在2019年12月已率領國足選拔隊出戰東亞杯,1-2不敵日本,0-1輸給韓國,2-0擊敗中國香港,基本完成了足協「比賽不難看」的任務。
  • 「萬磁王」常程離開聯想加盟小米 聯想回應:有競業禁止條款
    對於其跳槽去小米,相關人士一直表示常程未籤有競業禁止協議。不過,聯想集團剛剛回應稱,公司與所有高管均籤有競業禁止條款,如確有違約,公司將在法律框架內尋求問題的妥善解決。2019年12月31日,聯想中國區移動業務負責人常程微博宣布離職。不過,據知情人士向網易科技《態℃》欄目組記者透露,常程在2019年12月18日就已經離職,直到12月31日才進行的官宣。
  • 跳槽谷歌的前AWS營銷副總裁Brian Hall已同亞馬遜達成和解協議
    此前由於涉嫌違反競業禁止協議,跳槽谷歌雲的前 AWS 營銷副總裁 Brian Hall 被捲入了與前東家的法律糾紛。不過現在,雙方似乎已經達成了秘密和解。實際上,該案只是亞馬遜和華盛頓州其它企業所捲入的一系列競業禁止訴訟中的最新一例。這類處於風口浪尖的僱傭條款,早已在加利福尼亞州被基本禁止。華盛頓州在去年頒布了旨在限制競業禁止條款的新規定,但尚不適用於年收入超過 10 萬美元的僱員。儘管亞馬遜和其它科技企業將這些規定視作必要的保障措施,但批評人士指出,這將使得西雅圖地圖的科技行業在面對加州競爭時處於不利地位。
  • 股權投資協議條款解析之八:領售權
    領售股東為了順利實現領售權,通常在協議中會約定隨售股東不得轉讓或對其股權及股權權益進行處置或者將該等股權表決權作任何安排或協議,且應當配合併採取一切合理必要的行動完成共同出售交易,包括但不限於投票表決同意本次交易;與股權受讓方籤訂股權轉讓協議;如實向第三人披露公司基本情況;承擔股權交易的陳述與保證義務以及承擔與領售交易相關的必要費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