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發揮陸海統籌的戰略引領作用(人民觀察)

2020-11-23 人民網

  建設海洋強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堅持陸海統籌,加快建設海洋強國。」以陸海統籌推進海洋強國建設,要深入把握海洋強國建設的內涵和要求,進一步明確陸海統籌的主要任務,充分發揮陸海統籌對海洋強國建設的戰略引領作用,堅持走依海富國、以海強國、人海和諧、合作共贏的發展道路。

  把握海洋強國建設的內涵和要求

  習近平同志指出,「21世紀,人類進入了大規模開發利用海洋的時期。海洋在國家經濟發展格局和對外開放中的作用更加重要,在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在國家生態文明建設中的角色更加顯著,在國際政治、經濟、軍事、科技競爭中的戰略地位也明顯上升。」我國是一個陸海兼備的發展中大國,建設海洋強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組成部分。

  為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提供重要依託。世界海洋強國普遍高度重視海洋資源開發利用,正在走向深海、遠洋、極地,深海油氣、海底礦產、深海生物基因和遠洋漁業已成為國際海洋資源開發的熱點。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海洋經濟快速發展,為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作出了巨大貢獻。《2017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顯示,2017年全國海洋生產總值達77611億元,佔國內生產總值的9.4%。同時,我國絕大部分外貿運輸通過海運完成。以陸海統籌推進海洋強國建設,要不斷加強對深海、遠洋、極地的探索與開發,充分發揮海洋對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的重要作用。

  以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為目標。維護國家海洋戰略利益,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重要內容,對建設海洋強國意義重大。我國擁有300多萬平方公里海洋國土,維護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的使命光榮而神聖、任務繁重而艱巨。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在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維護國家海洋權益方面成就卓著。以陸海統籌推進海洋強國建設,必須以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為目標,堅定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尋求與相關國家利益匯合點,推動世界各國共享海洋。

  以綠色發展為引領。海洋為人類提供著豐富的物質財富,是人們生產、生活和運輸活動的重要空間和載體。海洋也是地球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維護全球生態平衡、實現可持續發展方面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近年來,伴隨深海環境、氣候變化等領域研究不斷取得新進展,人們對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價值的認識水平不斷提升,合理有度開發利用海洋資源、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已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以陸海統籌推進海洋強國建設,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牢固樹立發展和保護相統一的理念,建立完善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落實資源總量管理和全面節約制度、資源有償使用和生態補償制度,讓綠色發展理念從大陸向大洋延伸,守護好海洋這片藍色國土。

  以科技創新為引擎。習近平同志強調:「建設海洋強國,必須進一步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加快海洋科技創新步伐。」海洋科技發達,是海洋強國的重要標誌。可以說,海洋競爭實質上是高科技競爭,海洋開發的深度取決於科技水平的高度。近年來,圍繞海洋展開的國際競爭日益激烈,深海和極地探測,海底天然氣水合物、大洋多金屬結核等礦產資源勘查開發,海底隧道等海洋工程技術及裝備製造,海水種植和綜合利用,海底光纜和通信技術等,已成為全球高新技術競爭的新領域。以陸海統籌推進海洋強國建設,要搶佔關鍵領域的高新技術研發制高點,在全球高科技競爭中掌握主動權。

  明確陸海統籌的主要任務

  堅持陸海統籌,關鍵是要轉變以陸看海、以陸定海的傳統觀念,進一步明確陸海統籌的主要任務,既提升海洋經濟、軍事、科技等硬實力,又增強海洋意識、海洋文明等軟實力。要堅持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一起抓,在統籌推進陸地事業和海洋事業發展中加快建設海洋強國。

  促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海洋蘊藏著人類生存發展的寶貴財富,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地。近年來,雖然我國海洋經濟發展較快,但總體水平不高、區域發展不平衡、科技支撐能力不強等問題依然存在。堅持陸海統籌,促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就要不斷優化資源配置,確立多層次、大空間、海陸資源綜合利用的現代海洋經濟發展意識,構建陸海空間良性互動、陸海經濟一體化發展的新格局,推動海洋經濟向質量效益型轉變、海洋開發方式向循環利用型轉變、海洋科技向創新引領型轉變、海洋維權向統籌兼顧型轉變,實現從單一的海洋產業向三次產業融合發展、開放多元的大海洋現代產業體系跨越。

  開拓發展新空間。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早利用海洋的民族之一。但歷史上,由於受重陸輕海觀念的影響,人們缺乏海洋意識,以致未能實現向海發展、以海強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在發展外向型經濟過程中實現了快速發展。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地區已成為我國發展水平高、質量優、活力足的經濟中心地帶,成為新時代建設海洋強國的重要依託和引領力量。海洋是孕育新產業、引領新增長的重要領域,以陸海統籌推進海洋強國建設,就要大力優化近岸海域國土空間布局,拓展海洋經濟發展空間,推動海洋經濟由近岸海域、海島向深遠海、極地延伸。

  全方位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堅持陸海統籌,一項重要內容是構建陸海協調、人海和諧的海洋空間開發格局,全方位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黨的十九大報告將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進一步明確了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的總體要求。堅持陸海統籌,推進海洋生態文明建設,要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打破陸地與海洋之間的思維壁壘,準確把握陸域海域空間治理的整體性和聯動性。尤其要合理安排陸海資源開發利用的總量、時序和空間分布,建立陸海一體空間開發秩序,實現陸海空間資源保護、要素統籌、結構優化、效率提升和權利公平的有機統一,建立永續發展的空間系統,全方位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依託海洋構建人與自然的生命共同體。

  在陸海統籌中建設海洋強國

  以陸海統籌建設海洋強國,要充分發揮陸海統籌的引領作用,大力構建現代化海洋經濟體系,建立完善陸海統籌的空間規劃體系,協同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努力建設海洋經濟發達、海洋科技先進、海洋生態健康、海洋安全穩定、海洋管控有力的海洋強國。

  構建現代化海洋經濟體系。堅持陸海統籌,大力構建現代化海洋經濟體系,要以全國海洋經濟發展試點區為重點,發揮舟山群島新區、青島西海岸新區等以海洋經濟為主題的國家級新區的平臺作用,加快提升改造海洋漁業、船舶製造等傳統產業,穩步推進深遠海油氣資源開發。支持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高起點發展以旅遊業、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的海洋經濟,加快發展海洋休閒娛樂、涉海金融等新興海洋服務業,完善涉海金融服務體系。積極推進南海天然氣水合物、海底礦物商業化開採,加快培育海洋生物、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洋工程裝備研發與應用等新興產業,積極建設現代化海洋牧場。

  建立完善陸海統籌的空間規劃體系。堅持陸海統籌、建設海洋強國,要建立完善陸海統籌的空間規劃體系,牢固樹立大生態、大空間、大保護的理念。著眼於構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科學劃定生態紅線,嚴守生態功能保障基線、環境質量安全底線和自然資源利用上線。統籌陸域開發與海域利用,統籌推進海岸帶和海島開發建設,統籌近海與遠海開發利用,優化海洋開發和保護格局。明確海洋國土在空間規劃體系中的地位,探索規劃對象、規劃功能和規劃用途管制一體化格局,構建陸海統籌的國土空間開發與管制框架體系,建立陸海資源、產業、空間互動協調發展新格局。

  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堅持開放發展理念,協同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積極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習近平同志指出,「過去我國的開放基於沿海地區,面向海洋、面向發達國家,今後更多要考慮中西部地區和沿邊地區開放,進一步向西開放、向周邊國家開放。」這為堅持陸海統籌、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指明了方向。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推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要著力打通內陸開放、向西開放通道,暢通海上開放通道,在提升向東開放水平的同時,加快向西開放步伐,推動內陸沿邊地區成為開放前沿,實現開放空間逐步從沿海、沿江向內陸、沿邊延伸,構建全方位、多層次、複合型的互聯互通網絡,推動建立統一的全程運輸協調機制,促進國際通關、換裝、多式聯運有機銜接,逐步形成兼容規範的運輸規則,實現國際運輸便利化。大力推動口岸基礎設施建設,暢通陸水聯運通道,推進港口合作建設,增加海上航線和班次,加強海上物流信息化合作,形成陸海統籌、東西聯動的全面開放新格局。

  (作者為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 人民日報 》( 2018年07月01日 05 版)

相關焦點

  • 西部陸海新通道來了,明確四大戰略定位
    西部陸海新通道4大戰略定位——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戰略通道。發揮毗鄰東南亞的區位優勢,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協同銜接長江經濟帶,以全方位開放引領西部內陸、沿海、沿江、沿邊高質量開發開放。通過通道建設密切西北與西南地區的聯繫,促進產業合理布局和轉型升級,使西部陸海新通道成為推動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
  • 李永潔:陸海統籌構建省級國土空間規劃的若干思考
    隨著綜合國力的進一步增強和生態文明新時代「五位一體」戰略的提出,陸海統一謀劃、統籌協調發展成為時代的必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並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要堅持陸海統籌,優化國土空間結構和布局。
  • 深入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充分發揮宣教陣地作用
    張雨浦強調,我省建設國家安全暨保密警示教育基地,是省委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關於統籌發展和安全戰略部署,特別是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黑龍江維護國家「五大安全」重要要求的一項重要舉措。基地的建成,標誌著我省國家安全和保密教育有了全新的宣教陣地。要充分發揮陣地作用,增強全省黨員幹部群眾國家安全和保密意識,築牢國家安全人民防線。
  • 發揮科技創新在民族偉大復興中的支撐引領作用
    10月30日,中共中央就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舉行新聞發布會,科學技術部黨組書記、部長王志剛在會上給出了答案:科技創新曆來都在國家發展、人類進步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當前和今後這個作用將會更加凸顯、更加重要。  「中國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需要新的發展理念,構建新的發展格局。」
  • 陸海統籌,區域協調,生態環境部系統謀劃「十四五」海洋生態保護
    生態環境部要求,做好重點流域和海洋規劃的協調銜接,協同推進,在陸海統籌、區域綜合協調上發揮更大作用。  生態環境部海洋生態環境司副司長霍傳林表示,正在開展的全國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以「管用、好用、解決問題」為出發點,為新時期海洋生態環境保護進行頂層設計和系統謀劃。
  • 濱州市海洋發展漁業局:陸海統籌,開啟海洋強市建設新徵程
    強化陸海統籌,組建市、縣兩級現代海洋產業專班,舉辦第一期經略海洋培訓班,召開市委海洋委第二次全體會議,明確海洋發展3大攻堅、15項重點。保障重大基礎設施用海,秦濱高速、G228公路已申報海域使用手續獲批。海洋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舉辦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論壇,創建省級涉海新型研發機構2個。獲評省級現代海洋產業技術創新中心1處,全省共三處我市佔得一席。
  • 充分發揮標準在鞏固鋼鐵去產能成果過程中的「硬約束」作用
    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巡視員呂桂新近日表示,在鞏固鋼鐵去產能成果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標準「硬約束」作用,「對達不到標準要求的企業限期整改,整改後仍不達標的要堅決出清」。11月9日,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主辦的「2019(首屆)中國鋼鐵高質量發展標準化論壇」在北京召開。
  • 充分發揮重要平臺和有效載體作用
    推動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實現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要內容。特色小鎮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平臺和有效載體。建設特色小鎮,對於加速鄉村振興、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都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 充分發揮科技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
    學習貫徹落實十七大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要求科技工作把促進解決好「三農」問題、服務新農村建設作為重要戰略目標,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予以推進,充分發揮科技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   一、科技進步正在成為農業農村發展的主要動力和標誌   縱觀農業發展史,從傳統農業、近代農業到現代農業,每一個階段無不以技術變革為動力、以技術進步為標誌。
  • 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和政府調節兩種作用,推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
    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構建生態文明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2005年在浙江安吉考察時指出,如果能夠把這些生態環境優勢轉化為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旅遊等生態經濟的優勢,那麼綠水青山也就變成了金山銀山。可見,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推動生態產品價值轉化,是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的關鍵。
  • 充分發揮民主黨派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進程中的作用
    原標題:充分發揮民主黨派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進程中的作用 古語講:治國無法則亂,守法而弗變則悖,悖亂不可以持國。前半句的意思是治理國家必須依靠法律,後半句是警示「法若不能與時俱進則枉然」。
  • 如何讓水利工程充分發揮生態保護作用
    前不久,水利部部長鄂竟平指出,要深入研究以都江堰為代表的生態水利工程,使水利工程不僅發揮水資源開發、利用、配置功能,也能充分發揮生態保護作用。  都江堰的科學價值與生態理念何在?如何辯證看待水利工程之利弊?又該如何讓現代水利工程充分發揮生態保護作用?陳菁、陳茂山、譚徐明、王瑞芳、王忠靜、楊斌等六位專家圍繞這些話題暢談都江堰,希望為現代生態水利工程的發展提供更多思路。
  • 交通強國背景下中國水運發展戰略思考
    我國水運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基礎性、先導性作用進一步凸顯,有力支撐了「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在對外貿易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水運大國,具備了由量的積累轉向質的提升的物質基礎。站在新起點上,我國水運發展進入新階段。
  • 研究| 論新時代健全發揮界別作用的工作機制
    一個界別聯繫著一個領域、一個方面,團結著一方人士、一片群眾,充分體現了政協作為統一戰線組織大團結大聯合的本質要求,充分體現了政協開展群眾工作的獨特優勢。第三,界別是社會各界有序政治參與的基本途徑。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諦。
  • 發揮黨建引領作用 助推科技創新發展
    發揮黨建引領作用 助推科技創新發展 2020-08-12 07: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必須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不斷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必須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任何想把公有制經濟否定掉或者想把非公有制經濟否定掉的觀點,都是不符合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都是不符合我國改革發展要求的,因此也都是錯誤的。
  • 發揮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在區域協調發展中的帶動引領作用
    原標題:發揮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在區域協調發展中的帶動引領作用   當前,隨著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區域經濟發展格局和區域空間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城鎮化仍然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和重要動力之一。加強空間治理,只有以合理分工和優化發展的方式推進區域發展戰略,才能進一步釋放區域協調發展的新動能。
  • ...查志強:以新發展理念引領對外開放現代化先行 | 三個地·理論周刊
    「十四五」時期,進入新發展階段,浙江要全面準確把握新時代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新內涵,堅持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充分發揮在新發展格局中的節點和連結功能,展現探索構建新發展格局有效路徑的新擔當,打造國內大循環的戰略支點、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樞紐,充分發揮自身比較優勢,持續提升高端要素集聚、協同、聯動能力,持續推動擴大內需,持續推進以「一帶一路」統領全面開放,以更大力度、更高質量、更加包容、更加安全的開放為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