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規劃!西部陸海新通道來了,明確四大戰略定位

2020-12-05 北京日報客戶端

8月15日,國家發改委重磅發布《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簡稱《規劃》)。

《規劃》是作為深化陸海雙向開放、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重要舉措,加快通道和物流設施建設,提升運輸能力和物流發展質量效率,深化國際經濟貿易合作,促進交通、物流、商貿、產業深度融合,為推動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提供有力支撐。

規劃期為 2019—2025 年,展望到 2035 年。

西部陸海新通道,啥來頭?

西部陸海新通道位於我國西部地區腹地,北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南連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協同銜接長江經濟帶,在區域協調發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

近年來,重慶、廣西等西部省(區、市)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加強與新加坡等東南亞地區國家經貿合作,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持續推進,通道建設取得積極成效。基本形成重慶、成都分別經貴陽、懷化、百色至北部灣港(欽州港、北海港、防城港港)的三條鐵路運輸線路,實現貨櫃班列每日開行,並與中歐班列保持有效銜接;初步形成至中南半島的跨境公路班車和國際鐵路聯運等物流組織模式;北部灣港口設施條件持續改善,航線網絡不斷拓展,為促進西部地區經濟發展、外貿增長和產業轉型升級作出了重要貢獻。

但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擴大對外開放要求相比,既有通道仍存在交通運輸瓶頸制約、物流成本偏高、競爭能力不強、缺乏有效產業支撐、通關便利化有待提升等突出問題。國家發改委表示,亟需加強通道建設頂層設計,研究完善總體方案,明確各階段發展目標,協調推進國際合作,推動形成區域協調發展和對外開放新格局。

西部陸海新通道4大戰略定位

——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戰略通道。發揮毗鄰東南亞的區位優勢,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協同銜接長江經濟帶,以全方位開放引領西部內陸、沿海、沿江、沿邊高質量開發開放。通過通道建設密切西北與西南地區的聯繫,促進產業合理布局和轉型升級,使西部陸海新通道成為推動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

——連接「一帶」和「一路」的陸海聯動通道。縱貫我國西南地區,有機銜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加強中國—中南半島、孟中印緬、新亞歐大陸橋、中國—中亞—西亞等國際經濟走廊的聯繫互動,使西部陸海新通道成為促進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橋梁和紐帶。

——支撐西部地區參與國際經濟合作的陸海貿易通道。支持和促進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合作,帶動東協及相關國家和地區協商共建發展通道,共享通道資源,提升互利互惠水平,探索開拓第三方市場合作模式,深化國際經貿關係,使西部陸海新通道成為構建開放型經濟體系的重要支撐。

——促進交通物流經濟深度融合的綜合運輸通道。發揮交通支撐引領作用,以「全鏈條、大平臺、新業態」為指引,打造通道化、樞紐化物流網絡,大力發展多式聯運,匯聚物流、商流、信息流、 資金流等,創新「物流+貿易+產業」運行模式,使西部陸海新通道成為交通、物流與經濟深度融合的重要平臺。

建三條通路至北部灣出海口

《規劃》提出,要強化區域中心城市和物流節點城市的樞紐輻射作用,發揮鐵路在陸路運輸中的骨幹作用和港口在海上運輸中的門戶作用,促進形成通道引領、樞紐支撐、銜接高效、輻射帶動的發展格局。

——主通道。建設自重慶經貴陽、南寧至北部灣出海口(北部灣港、洋浦港),自重慶經懷化、柳州至北部灣出海口,以及自成都經瀘州(宜賓)、百色至北部灣出海口三條通路,共同形成西部陸海新通道的主通道。

——重要樞紐。著力打造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充分發揮重慶位於「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交匯點的區位優勢,建設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發揮成都國家重要商貿物流中心作用,增強對通道發展的引領帶動作用。建設廣西北部灣國際門戶港,發揮海南洋浦的區域國際貨櫃樞紐港作用,提升通道出海口功能。

——核心覆蓋區。圍繞主通道完善西南地區綜合交通運輸網絡,密切貴陽、南寧、昆明、遵義、柳州等西南地區重要節點城市和物流樞紐與主通道的聯繫,依託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國家級新區、自由貿易試驗區和重要口岸等,創新通道運行組織模式,提高通道整體效率和效益,有力支撐西南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輻射延展帶。強化主通道與西北地區綜合運輸通道的銜接, 聯通蘭州、西寧、烏魯木齊、西安、銀川等西北重要城市。結合西北地區稟賦和特點,充分發揮鐵路長距離運輸優勢,協調優化運輸組織,加強西部陸海新通道與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銜接,提升通道對西北地區的輻射聯動作用,有力促進西部地區開發開放。

同時,注重發揮西南地區傳統出海口湛江港的作用,加強通道與長江經濟帶的銜接。

打造重慶、成都至北部灣大能力鐵路通道

就加快運輸通道建設,《規劃》提出,提高幹線運輸能力,加快推進鐵路建設,打造重慶、成都至北部灣出海口大能力鐵路運輸通道,實施一批幹線鐵路擴能改造項目,新建局部支線和聯絡線,暢通能力緊張「卡脖子」路段,形成東、中、西線合理分工、相互補充的鐵路運輸網絡。

中線著力提升通道能力,加快貴陽至南寧等新線建設;東線著力加快既有鐵路改造提升,推進渝懷鐵路增建二線等項目建設;西線加強補齊通道短板,建設黃桶至百色等鐵路項目。研究建設雙層貨櫃運輸通道。

提升北部灣港在全國港口中的地位

加強港口分工協作方面,要完善廣西北部灣港功能,提升北部灣港在全國沿海港口布局中的地位,打造西部陸海新通道國際門戶。欽州港重點發展貨櫃運輸,防城港港重點發展大宗散貨和冷鏈貨櫃運輸,北海港重點發展國際郵輪、商貿和清潔型物資運輸。

加強與周邊國家設施聯通方面,《規劃》提出要加強連接口岸交通建設。對接中南半島鐵路網,加快推進大理至瑞麗、玉溪至磨憨等鐵路建設,實施湘桂線南寧—憑祥鐵路擴能改造,擴大連接口岸鐵路運輸能力。推動與境外交通設施互聯互通。加強與東協國家合作,做好與瀾滄江—湄公河、中越陸上基礎設施等合作機制銜接,按照東、中、 西三個方向,積極做好跨境交通基礎設施改造提升,重點建設中老鐵路,儘快實現設施互聯互通。

支持重慶建設內陸國際物流分撥中心

加強通道兩端物流樞紐建設。在通道兩端城市和港口,依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保稅港區等,按照陸港型、港口型、空港型、生產服務型、商貿服務型等不同物流樞紐功能定位,有序推進物流設施建設,著力提升國際物流功能。

支持重慶建設內陸國際物流分撥中心,提升國際物流集散、存儲、分撥、轉運等功能。提升港口服務 能力和鐵海聯運水平,完善廣西北部灣港和海南洋浦港倉儲、中轉、 分撥等物流功能。

圖片來源:《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截圖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作者:孫杰

監製:塗露芳

編輯:孫杰

流程編輯:孫昱傑

相關焦點

  • 廣西勇立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潮頭」
    一年來,廣西壯族自治區上下緊緊抓住重大歷史機遇,主動作為、超前謀劃,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在戰略提升、跨區域聯動、陸海聯運、通關提效、港口建設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總體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在8月25日舉行的廣西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新聞發布會上,廣西壯族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黃文川介紹:一年來,廣西以西部陸海新通道為引領,不斷深化對外開放合作。
  • 攜手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 「13+1」省區市出新招夯基礎
    核心提示2019年10月,在《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的框架下,西部所有12個省區市與海南省、廣東省湛江市一起,在渝籤署《合作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框架協議》。至此,西部陸海新通道形成「13+1」共建格局。
  • 《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出爐 看看昆明有哪些項目入選
    掌上春城訊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的《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以下稱《規劃》)顯示,到2035年全面建成西部陸海新通道,《規劃》制定了系列發展戰略定位、空間布局、發展目標等,包括重點培育雲南騰俊國際陸港、昆明王家營西等物流園區,以及重點建設昆明經濟技術開發區等樞紐經濟
  • 「陸海新通道」首批馬來西亞冷凍原粒帶殼榴槤抵渝
    「陸海新通道」首批馬來西亞冷凍原粒帶殼榴槤抵渝。本報訊(記者 喻慶 文/圖) 8月27日上午,「陸海新通道」首批馬來西亞冷凍原粒帶殼榴槤開箱儀式在位於沙坪垻區的重慶海運貨櫃運管中心舉行。榴槤貿易商王女士告訴記者,此次通過「陸海新通道」進口榴槤是對公司現有物流模式的嘗試和補充,對比後發現「陸海新通道」的成本和時間優勢非常明顯,「我們計劃將節約的成本讓利給客戶,讓更多人嘗到來自馬來西亞最純正的貓山王榴槤。我們也將藉助這條通道繼續測試進口來自東南亞、大洋洲、南美洲的其他產品,讓重慶人民坐在家中吃遍世界。」
  • 馬來西亞首批冷凍原粒帶殼榴槤經「西部陸海新通道」抵達重慶
    新華社重慶8月27日電(記者韓振)馬來西亞首批冷凍原粒帶殼榴槤經「西部陸海新通道」27日抵達重慶,此次進口的「貓山王」冷凍原粒帶殼榴槤也是國家海關總署發布《關於允許馬來西亞冷凍榴槤進口的公告》後,馬來西亞首批進口至中國內陸地區的冷凍原粒帶殼榴槤。
  • 推動水陸空齊頭並進 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拉近西部與世界距離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陸海新通道在增強我國西部與世界各國經濟交流,穩定全球企業產業鏈供應鏈中發揮了重要作用。2018年11月,中新兩國政府籤署了《關於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建設合作的諒解備忘錄》,將陸海新通道的內涵向更深、更高、更廣層面拓展,建設內容從物流、基礎設施等「硬聯通」,擴展到貿易、數據、金融等領域「軟聯通」,明確其建設目的除了重點打造中國西部與東協的利益共同體之外,還將帶動「一帶一路」沿線地區合作。
  • 充分發揮陸海統籌的戰略引領作用(人民觀察)
    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堅持陸海統籌,加快建設海洋強國。」以陸海統籌推進海洋強國建設,要深入把握海洋強國建設的內涵和要求,進一步明確陸海統籌的主要任務,充分發揮陸海統籌對海洋強國建設的戰略引領作用,堅持走依海富國、以海強國、人海和諧、合作共贏的發展道路。
  • 廣西首次下達陸海新通道產業合作資金820萬元
    來源: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近日,自治區財政廳首次下達陸海新通道產業合作資金820萬元,以進一步加強桂川產業合作。
  • 中國規劃新的出海通道:重慶—喀什—印度洋(瓜達爾港)
    《通知》明確,重慶要打造國際性交通樞紐。提升西部陸海新通道和中歐戰略通道能級,規劃建設重慶—喀什—印度洋(瓜達爾港)新通道。提升鐵路、公路、水運、航空互聯互通水平,構建國際性、區域性、地區性三級綜合樞紐體系。瓜達爾港位於巴基斯坦。
  • 李永潔:陸海統籌構建省級國土空間規劃的若干思考
    隨著綜合國力的進一步增強和生態文明新時代「五位一體」戰略的提出,陸海統一謀劃、統籌協調發展成為時代的必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並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要堅持陸海統籌,優化國土空間結構和布局。
  • 我區首次下達陸海新通道產業合作資金820萬元
    本報南寧訊 (記者/周紅梅)近日,自治區財政廳首次下達陸海新通道產業合作資金820萬元,以進一步加強桂川產業合作。
  • 「新北京.新格局」:一文看懂北京「四大中心」城市戰略定位
    【1】 北京定位「四大中心」 將成北京資源高度集中的板塊 在新版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中,第一條就是重點闡述了北京的未來戰略定位「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
  • 「綠巨人」帶紅古蜀道——從蘭渝鐵路沿線巨變看西部發展潛力
    從蜀道難到蜀道暢,從綠皮車到「綠巨人」,蘭渝鐵路的全線通車和不斷提速,見證了西部脫貧和發展駛入「快車道」,凸顯了西部發展大潛力。  一脈通,蜀道不再難  「過去,我都是乘飛機出行。現在乘火車蘭州到重慶不到7個小時,更加方便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