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文從理萊布尼茲,憑自己的熱忱鑽研二十年,發明四則運算計算器

2020-11-29 喬喬說知識

從文科生搖身一變為理科天才的萊布尼茲

萊布尼茲 1646 年出生於神聖羅馬帝國的萊比錫 (Leipzig) ,二十歲就憑著一篇法律論文取得博士學位,並獲聘為法學教授,不過卻被他婉拒,跑去當鍊金術學會的秘書。不久後,萊布尼茲轉而擔任美茵茨選侯國 (Mainz) 注一 前內閣大臣的個人助理。沒多久,萊布尼茲就憑著政治與法學的卓越見解,獲得美茵茨選帝侯的賞識,被派至高等法院任職。 1672 年,萊布尼茲被選帝侯派往巴黎進行外交任務,沒想到巴黎之行反而讓他在科學領域綻放光芒。

萊布尼茲肖像

當時法國不但是歐洲的軍事強國,新成立的法國科學院也匯聚了歐洲大陸知名的科學家,與英國皇家學會相互輝映。其實萊布尼茲原本就對科學相當有興趣,當初才會選擇去鍊金術學會,因此他這次奉派到巴黎,便把握機會,主動結識法國科學院的學者,包括從荷蘭移居巴黎的惠更斯 (Christiaan Huygens) 。在惠更斯的指導之下,萊布尼茲的物理與數學進步神速,竟在三年內就發明了微積分。

萊布尼茲也是到了巴黎才知道帕斯卡加法器。他研讀了帕斯卡的論文後,決心將加法器升級成也有乘除的功能,結果不到一年時間,他就於 1672 年底做出兩位數乘除的木製原型機。隔年萊布尼茲奉命出差倫敦,經由惠更斯的推薦,他順便於二月在英國皇家學會展示他的原型機。雖然兩位數的乘除根本沒必要用機器計算,但萊布尼茲宣稱他的機器擴充到更多位數也沒有問題,而在場人士顯然也相信了,所以四月他就獲選為英國皇家學會的一員。

二十年磨一劍,乘除功能終於實現

不過事實上萊布尼茲的原型機仍大有問題。它的乘法是以帕斯卡加法器為基礎累加而成,例如 45 x 23 就是先把代表被乘數的轉盤轉到 4 和 5 後,再讓個位數齒輪轉三圈,完成 45 + 45 + 45 = 135 後,接著轉十位數齒輪兩圈,就會把 135再加兩次 450 ,得到答案 1035 。這中間的聯動方式除了一般的齒輪嚙合,還要用到鏈條與」針形齒輪」;針形齒輪沒有鋸齒狀的輪齒,是靠盤面最外圍九根突起的短棒與其它齒輪聯動。由於結構問題,萊布尼茲在擴增齒輪後,就遇到與西卡爾德計算器一樣的問題,難以施力又容易損壞。

萊布尼茲花了二十年的時間,終於發明出解決方案——」步進滾筒」 (stepped drum) ,又稱」萊布尼茲輪」 (Leibniz Wheel) 。它的外觀是圓筒狀,表面有九條長度逐漸遞增的突起長條,用來控制齒輪轉動的次數。步進滾筒套在可以左右移動的轉軸上,先看乘數的個位數多少就轉幾圈,然後再往左移動,乘數的十位數多少就轉幾圈,接著百位、千位也都炮製,便能輕鬆完成相乘或相除,操作簡便,也更不容易損壞。

步進滾筒示意圖

1694 年,萊布尼茲正式發表」步進計算器」 (Stepped Reckoner) 。這是第一臺真正實用的四則計算機,而且似乎為了證明他當年宣稱」可一直擴充位數」並沒有唬人,一推出就可以計算高達八位數乘八位數,或十六位數除以八位數。萊布尼茲之後又打造了位數各有不同的計算器,不過估計一共只有十臺左右,比帕斯卡還少。這是因為他面臨與帕斯卡一樣的問題:造價太高、需求太少。

「步進計算器」生不逢時,」步進滾筒」流傳兩世紀

工業革命前的歐洲普遍用不到大量計算,社會上並沒有計算器的需求。就算萊布尼茲不顧這個無奈的現實,純粹出於熱情想繼續研發,也不再負擔得起請鐘錶匠打造零件的費用。因為牛頓指控萊布尼茲的微積分剽竊自他的」流數」,發動學術圈加以討伐。當時牛頓的地位如日中天,萊布尼茲完全難以抗衡,最後落得靠編寫王室的歷史賺取生活費,僅足餬口而已。(不過歷史終究站在萊布尼茲這邊,牛頓的流數早被淘汰,如今我們所用的微積分符號都是萊布尼茲的版本。)萊布尼茲三、四十年的心血因此無疾而終,不過他所獨創的步進滾筒並未隨之埋沒,日後將成為各種機械式計算器的核心零件。

萊布尼茲的步進計算器示意圖

在萊布尼茲之後,十八世紀又有十幾位發明家繼續改良計算器,主要是著眼於縮小體積,技術上並沒有什麼突破,也沒有造成什麼風潮。工業革命雖然於 1760 年代揭開序幕,但仍未帶來大量計算的需求。必須等到 1830 年代,煤氣燈、電報、火車等新的發明改變生活形態,產生新的產業與經濟活動,才逐漸用到大量的計算。更重要的,生產技術進步使得計算器的製造成本得以降低,法國發明家科爾馬 (Thomas de Colmar) 才能於 1851 年,開始大量生產他所設計的四則運算器 (Arithmometer) ,從此開啟了計算器的市場。

科爾馬的四則運算器直到 1915 年才停產,這六十年期間一共售出五千五百臺;全部的計算器市場當然不只如此,因為還有別國類似的仿製品也在到處販售。機械式計算器繼續不斷演進,例如有做成像打字機般的計算器,用按鍵取代轉盤,同時將算式與答案直接印在紙上,相當於收銀機的功能。

最極致也最成功的計算器,要屬奧地利工程師赫斯塔克 (Curt Herzstark) 於 1930 年代設計的 Curta 隨身計算器。它外形像個迷你易開罐,直徑六公分、長十公分,小巧玲瓏又堅固好用。Curta 從二次大戰後開始生產上市,一推出便大受歡迎,直到 1970 年代電子計算機問世才被淘汰,這期間估計一共生產了十四萬個。

Curta 隨身計算器小如易開罐,便於攜帶

這些五花八門的計算器,不管外型與構造如何變化,運算的核心都是使用步進滾筒。因此,得感謝萊布尼茲的發明,從十八世紀中葉到電子時代來臨前的兩百多年裡,人們才能使用機械式計算器做加減乘除。事實上,萊布尼茲的影響不僅在於機械式計算器,現代電腦使用的二進位制運算,也是他最早提出的。

註解:

神聖羅馬帝國原本就與羅馬帝國毫無瓜葛,而是十二世紀中葉時,德意志國王為了顯示承襲正統,才以此為國名。而到了十七世紀,更是徒有帝國之名,境內有大大小小三百多個領地各自為王。因為缺乏大家共同效忠的王室,皇帝並非世襲,而是從七個選侯國的統治者中選出,美茵茨便是其中一個選侯國。而這七位皇帝候選人則稱為選帝侯。

相關焦點

  • 我們都學過數學,可是你知道四則運算符號是誰發明的嗎
    我們都學過數學,都知道數字是阿拉伯人發明的。但是只有數字還不行,還得有一些數學運算符號,這樣計算起來才可以更加的方便。我們進行加、減、乘、除四則運算,已經好幾千年了,而使用+、-、×、÷這些數學運算符號則剛剛出現了幾百年而已。那這些大大簡便運算過程,提升運算效率的數學符號,到底是誰發明的呢?
  • 四則混合運算如何培養審題能力
    四則混合運算是計算教學中的難點內容,也是大家出錯率最高的題型之一。因此,四則混合運算的審題就非常重要,培養自己的審題能力要做到三個一。      一、「看」     「看」,就是先看一看題目裡有幾個什麼數。會有幾種運算符號;再看一看運算符號和數據有什麼特點,有什麼內在聯繫。
  • 在線計算器
    相關查詢:長度單位換算器科學計算器詳細說明科學型計算器。可進行乘方、開方、指數、對數、三角函數、統計等方面的運算,又稱函數計算器。科學計算器支持顯示24位數字,支持運算優先選擇模式、進位轉換功能、標準數學函數、百分比計算、方根計算、對數、次方、記憶等等功能。
  • 一位業餘愛好者的研究,原本是第一臺機械計算器,就這麼胎死腹中
    最終卻是由納皮爾這位業餘數學家另闢蹊徑,發明對數將計算簡化,算是解決了這一問題。而發明出的對數也幫助了克卜勒進而編制出星系表,克卜勒又激發西卡爾德這位毫無相關經驗的牧師,利用「納皮爾骨牌」原理投身發明計算器。
  • Python學習第114課——numpy中ndarray的四則運算
    這節我們學習numpy中數組的一些基本的四則運算。●numpy中數組的加法運算我們首先生成x和y兩個float類型的數組,然後把它們進行相加。代碼如下:運行結果:我們看到,x和y兩個數組相加,是把兩個數組的對應位置的元素進行相加,形成一個新的數組。
  • 現代計算機的「兩次發明」:萊布尼茨的齒輪計算器與巴貝奇差分機
    與此同時,古希臘著名思想家亞里斯多德關於邏輯作為運算的思想引發了一個問題:如何將這樣的過程自動化?德國的哲學家、數學家萊布尼茨創造了微積分、二進位數字系統等發明。1679年,他夢見了一臺機器,這臺機器用彈珠表達二進位數字,這些彈珠按打孔卡片來移動,操作卡片和彈珠,就可以完成自動化的機械計算。萊布尼茨假設任何計算機器都應該有可操作的移動部件,可以排序和計數。
  • 2021初中八年級數學公式:分式的四則運算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初中八年級數學公式:分式的四則運算,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分式的四則運算:   (1)同分母分式加減法則:同分母的分式相加減,分母不變,把分子相加減.  (2)異分母分式加減法則:異分母的分式相加減,先通分,化為同分母的分式,然後再按同分母分式的加減法法則進行計算.
  • 你多久沒用過電子計算器?計算器發明人馬瑞曼去世
    中新網3月6日電 綜合報導,你有多長時間沒使用過電子計算器?當地時間2月27日,手持電子計算器發明人之一馬瑞曼(Jerry Merryman)去世,享年86歲。據他的同事和友人表示,他絕頂聰明、記憶力驚人,還有人稱,馬瑞曼很有幽默感。
  • 小學知識點突破——分數的四則運算
    整數的四則運算之前已經學過,知道了相應的運算規則和技巧。整數的運算順序(運算優先級)是:先算乘除後算加減,有括號的先算括號裡面的。原理都是相通的,分數的加、減、乘、除運算也有一定的規則,這次我們將分別對分數的加、減、乘、除,逐一進行講解。
  • 四年級數學下冊《四則運算》及練習題,四年級的學生練起來吧
    大家好,我是王老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一單元《四則運算》。一開始學習這一單元,同學們都覺得比較簡單。數學知識就是個由易到難的過程。我們首先學習加減法的意義和各部分關係。其次有學習了乘除法意義和各部分關係。然後學習有關0的運算。學完這些我們學習四則運算的運算順序。
  • 運算過程全演示 iPad應用智能計算器
    運算過程全演示 iPad應用智能計算器 2012年09月08日 03:10作者:楊霏霏編輯:楊霏霏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泡泡網手機頻道9月
  • 連微積分都能算的計算器APP
    【PConline 應用】計算器可謂是被手機取代的一大電子產品了,不過手機上的APP是否真的有傳統的計算器好用?也並不一定。一來,手機上的計算器APP功能普遍偏弱,特別是手機ROM自帶的計算器;二來,計算器APP也算得上是流氓軟體的重災區,不少計算器APP都會加上亂七八糟的功能乃至廣告。那麼有沒有什麼良心而功能又不失強大的計算器APP?這就給大家介紹一款「Calci計算器」。
  • Excel VBA 無限次數生成小學數學四則混合運算,讓寶媽出題無憂
    大家好,經常聽到同事抱怨自己的家的小孩數學成績不太好,而自己又沒有時間去出題讓小盆友去練習。因為出題雖然很是很簡單,但是呢,會浪費大量的時間,所以我給他推薦了一個Excel可以自動出小學的數學題目,讓你出題不在發難。
  • 孫德利 | 「菲利克斯」手搖計算機:「奧德涅爾輪」的應用讓計算器...
    雖然這臺計算器只能做加法運算,卻被公認為是世界上第一臺實用的計算器。  帕斯卡加法器的發明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其中最著名的是德國數學家、哲學家、微積分的發明者之一戈特弗裡德·威廉·萊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1716)。1671年,萊布尼茨著手改進帕斯卡的加法器,並於1674年發明了乘法器。
  • 一種基於AT89C51單片機的十進位計算器系統
    本設計是基於AT89C51單片機進行的十進位計算器系統設計,可以完成計算器的鍵盤輸入,進行加、減、乘、除4位無符號數字的簡單四則運算,並在LED 上相應的顯示結果。
  • 四年級上冊數學小數乘小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專練及解析
    #四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1小數乘整數 1.意義:求幾個相同小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知識點3小數四則混合運算 1.積的近似值:求積的近似值時,首先明確要保留的小數位數,再看要保留的小數位數下一位上的數字是幾,然後按照「四捨五入法」求近似值 2.小數連乘的運算順序: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計算。
  • 只會四則運算的諾貝爾看不上數學
    諾貝爾是一位19世紀典型的、極賦天才的發明家,他的發明似乎更多地來自於其敏銳的直覺和非凡的創造力,而不需要藉助任何高等數學的知識,其具備的數學知識可能還不超過四則運算和比例率。而那時,也就是19世紀的下半葉,化學領域的研究也一般不需要高等數學,數學在化學的應用發生在諾貝爾去世以後。
  • 2019年中級將不能帶計算器進考場?看看聰明的考生都怎麼做
    此外,在接下來的大概40天裡,除了要認真備考,大家也要抓緊時間熟練使用掌握機考計算器。應考人員進入答題界面後,點擊「計算器」按鍵,打開計算器。通過鍵盤內容錄入區域敲擊相應的數字按鍵,並滑鼠點擊選擇運算符號或鍵盤快捷方式輸入運算符號,實現計算結果。如使用的鍵盤上有數字鍵盤區域,可以通過按NUMLOCK鍵激活數字鍵盤,通過數字鍵盤區域敲擊數字按鍵。如需要調取科學型計算器,可通過計算器中查看菜單內進行選擇。在計算器界面下,常見運算符號的快捷方式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