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學過數學,可是你知道四則運算符號是誰發明的嗎

2021-01-15 騰訊網

我們都學過數學,都知道數字是阿拉伯人發明的。但是只有數字還不行,還得有一些數學運算符號,這樣計算起來才可以更加的方便。我們進行加、減、乘、除四則運算,已經好幾千年了,而使用+、-、×、÷這些數學運算符號則剛剛出現了幾百年而已。那這些大大簡便運算過程,提升運算效率的數學符號,到底是誰發明的呢?

15世紀德國數學家魏德曼,首次使用加、減號(+、-)進行數學運算。他發明加(+)、減(-)號的思路是:在一個豎線上加個橫,表示加上一個;而去掉那個豎線,加(+)就變成了減(-),看起來一目了然,也可以自圓其說。所以加(+)和減(-)就很快的推廣開來。

乘(×),是17世紀的數學家歐德萊最先使用的,他是一個英國人。因為乘就是幾個數連續的加在一起,因此他就把加(+)旋轉90度代表了乘(×)。後來發明微積分的萊布尼茨認為乘(×)容易和字母「x」混淆,所以提出「.」也可以代表乘(×),現在使用的乘號的兩種表達方式,就這樣誕生啦。

除號(÷),是17世紀的瑞士一個叫做雷恩的數學家發明的。他用一根橫線把形似「:」的兩個點分開,用來表示分解的意思。後來又是萊布尼茲,他主張直接用「:」作除號,因為這和當時已經很流行的比號一致。

等號(=),是16世紀時的英國學者列科爾德發明的,他用兩條等長的平行線表示等於、可以說這個表法也是非常形象的,所以也很快流傳開來。

這些數學符號的發明和使用,極大的推動了數學的發展。數學是理科之母,隨著數學的發展,其他自然科學也蓬勃的發展起來。我們真的要感謝這些偉大的數學家們,沒有他們我們現在證明一個數學問題,用文字表述的話,將會多麼麻煩啊。

相關焦點

  • 數學符號,鮮為人知的偉大發明!
    你留意過數學符號嗎?我們現在可以用+、-、×、÷這樣的運算符號,很方便進行數學表達和運算,比如:3×2=? 4+15=19 21÷3=7可是你知道嗎?
  • 數學運算(四)——帶符號整數的運算
    數學運算(一)—— 無符號數加法器數學運算(二)——無符號數乘法器結構數學運算(三)——無符號數除法器
  • 數學運算(三)——無符號數除法器
    數學運算(一)—— 無符號數加法器數學運算(二)——無符號數乘法器結構數學運算(三)——無符號數除法器
  • 你知道「加、減、乘、除、等於」這些運算符號是怎麼來的嗎?
    原標題:你知道「加、減、乘、除、等於」這些運算符號是怎麼來的嗎? + 加號的由來 運算符號並不是隨著運算的產生而立即出現的。我國在商代就已經有加法、減法運算,但同埃及、希臘和印度等文明古國一樣,都還沒有加法符號,只是把兩個數字寫在一起來表示相加。公元6世紀,印度人開始把單詞的縮當成運算符號。後來歐洲人承襲印度人的做法,如16世紀,義大利科學家N·塔塔裡亞用義大利文"Più"(加的意思)的第一個字母表示加。1489年,德國數學家魏德曼首先使用「+」當加號,「+」是在橫線上加一豎來表示增加的意思。
  • 記憶 那些年我們一起學過的數學符號,你還記得嗎?
    「知道什麼叫三角嗎?」「笑話,怎麼會不造!」「哦,那你記得三角函數不?」
  • 【數學趣味】你知道「加、減、乘、除、等於」這些運算符號是怎麼來的嗎?
    運算符號並不是隨著運算的產生而立即出現的。
  • 數學運算(一)——無符號數加法器
    數學運算(一)—— 無符號數加法器數學運算(二)——無符號數乘法器結構(待更)數學運算(三)——無符號數除法器(待更
  • 棄文從理萊布尼茲,憑自己的熱忱鑽研二十年,發明四則運算計算器
    在惠更斯的指導之下,萊布尼茲的物理與數學進步神速,竟在三年內就發明了微積分。萊布尼茲也是到了巴黎才知道帕斯卡加法器。他研讀了帕斯卡的論文後,決心將加法器升級成也有乘除的功能,結果不到一年時間,他就於 1672 年底做出兩位數乘除的木製原型機。隔年萊布尼茲奉命出差倫敦,經由惠更斯的推薦,他順便於二月在英國皇家學會展示他的原型機。
  • 數學運算和它們的逆運算
    乘方的塔式結構表示法和對數的log表示法有兩個弊端,一是電腦書寫困難,二是與加減乘除相比有點混亂,不妨再發明兩種簡便的符號呢。高德納於1976年設計出高德納箭號表示法,不僅在表示乘方時簡化了乘方的塔式表示,還可以表示三級以上的運算。乘方用高德納箭頭表示為a b=c。給對數也發明一個符號,不妨用,c a表示以a為底c的對數。
  • 2021初中八年級數學公式:分式的四則運算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初中八年級數學公式:分式的四則運算,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分式的四則運算:   (1)同分母分式加減法則:同分母的分式相加減,分母不變,把分子相加減.  (2)異分母分式加減法則:異分母的分式相加減,先通分,化為同分母的分式,然後再按同分母分式的加減法法則進行計算.
  • 學Python編程為什麼會對學好數學有幫助呢?
    1、數值計算與編程同學們現在接觸最多的數學知識就是四則運算,四則運算也稱為數值計算,不過同學們現在接觸的都是簡單的數值計算,很容易利用筆算或口算來完成數值計算。複雜的數值計算包括解多元方程組、積分、微分等運算,這些複雜的數值計算,同學們在高中和大學才能接觸到。
  • 為什麼諾貝爾獎沒有數學獎?只會四則運算的諾貝爾看不上數學
    但是,諾貝爾獎居然缺少了科學的基石——數學獎,真是不可思議。過去有許多傳說。最早流行的說法是:腰纏萬貫的諾貝爾有一個女秘書,通曉12國文字,她的才貌深得諾貝爾的喜愛,但是後來卻與數學家米塔·列夫勒結了婚。
  • 四年級數學下冊《四則運算》及練習題,四年級的學生練起來吧
    大家好,我是王老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一單元《四則運算》。一開始學習這一單元,同學們都覺得比較簡單。數學知識就是個由易到難的過程。我們首先學習加減法的意義和各部分關係。其次有學習了乘除法意義和各部分關係。然後學習有關0的運算。學完這些我們學習四則運算的運算順序。
  • 四則混合運算如何培養審題能力
    四則混合運算是計算教學中的難點內容,也是大家出錯率最高的題型之一。因此,四則混合運算的審題就非常重要,培養自己的審題能力要做到三個一。      一、「看」     「看」,就是先看一看題目裡有幾個什麼數。會有幾種運算符號;再看一看運算符號和數據有什麼特點,有什麼內在聯繫。
  • Excel VBA 無限次數生成小學數學四則混合運算,讓寶媽出題無憂
    大家好,經常聽到同事抱怨自己的家的小孩數學成績不太好,而自己又沒有時間去出題讓小盆友去練習。因為出題雖然很是很簡單,但是呢,會浪費大量的時間,所以我給他推薦了一個Excel可以自動出小學的數學題目,讓你出題不在發難。
  • 【小姿勢】你知道「加、減、乘、除、等於」這些運算符號是怎麼來的嗎?
    運算符號並不是隨著運算的產生而立即出現的。我國在商代就已經有加法、減法運算,但同埃及、希臘和印度等文明古國一樣,都還沒有加法符號,只是把兩個數字寫在一起來表示相加。公元6世紀,印度人開始把單詞的縮當成運算符號。後來歐洲人承襲印度人的做法,如16世紀,義大利科學家N·塔塔裡亞用義大利文"Più"(加的意思)的第一個字母表示加。
  • 最令人著迷的數學公式,又名上帝公式!你知道是它是誰嗎
    雖然三大數學家沒有歐拉,但是高斯自己都承認,要想學數學必須看歐拉的著作。在數學界裡,歐拉已經超越所有人。數學界的另一個名人,數學專業的學生肯定不陌生,拉普拉斯。這個法國著名數學家皮埃爾-西蒙·拉普拉斯,對歐拉這樣評價道:「拜讀歐拉的著作吧,在任何意義上,他都是我們的大師!」
  • 數學怎樣學最簡單?淺談初中數學快速而紮實地提升計算能力的方法
    上小學的時候我就聽說過達文西畫蛋的故事,達文西的老師費羅基俄給他上的第一課就是教達文西怎樣將雞蛋畫得各具形態,惟妙惟肖。經過三年的努力,通過數千個雞蛋的練習,達文西對色彩的感覺敏感了,線條的把握準確了,手中的畫筆也能絕對服從自己的意志。我聽到這個故事之後很長時間都覺得不可置信,如此單一的教法能成功地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嗎?
  • 學了那麼多年數學,那麼算術和幾何從何而來,你了解嗎?
    (一)古埃及數學古埃及數學只古埃及的書吏所使用的數學風格和方法,主要從稀有的古代紙草書的發現而推斷出來,特別是蘭德紙草書、莫斯科紙草書,二者都似乎是數學教科書。根據莫斯科紙草書推斷,他們也許知道正四稜台體積的計算方法。埃及很早就用十進位計數法,但卻不知道位值制,每一個較高的單位是用特殊的符號來表示的。埃及算法主要是加法,而乘法是加法的重複,他們能解決一些一元一次方程的問題,並具備等差等比數列的初步知識。佔特別重要地位的是分數算法,即把所有分數都化成單位分數(即分子是1的分數)的和。
  • 小學數學為何這麼死板?
    我們太注重於計算的結果,但卻忽略了對四則運算的認知由於我們有九九乘法表,所以導致在運算乘除法時,其計算結果都是基於九九乘法表而背出來的,當然不止限於9x9之內的計算,而是所有乘除法,舉個例子,我們計算17×13,如果用手算,會列豎式,用13的個位3乘17,得51,再用13的十位1乘17,得17,然後再用51的1做結果的個位,用51的5加17的7,得12進1保留2,17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