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10月22日報導,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巴曙松22日在出席一個新經濟論壇時表示,港交所在改革上市新規後,香港很快成為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融資中心,令人欣慰;但更值得關注的是,圍繞上市平臺的生態系統在逐步形成。
巴曙松稱,圍繞生物科技上市平臺的生態系統正在香港逐步形成,更專業的投資人、投資機構、分析師及跨專業人才等開始在香港市場聚集,充分體現香港市場的活力,比融資金額排名世界第二更具價值。
對於內地推出科創板是否會對港交所構成影響,巴曙松認為,生物科技領域的投資非常專業,內地股市投資者群體以散戶為主導,風險比較大。香港市場上投資者群體更為多元,以機構投資者為主導,能很快對市場變化做出調整,是香港市場的獨特優勢。
巴曙松指出,當前全球面臨經濟增長的動力轉換問題,內地也面臨經濟結構轉型,房地產、基建等傳統經濟增長動力在減弱,製造業規模在萎縮,而以生物科技為代表的新經濟企業逐漸擴張,新舊行業交替。儘管現時內地經濟增長呈現減緩趨勢,但當新經濟企業趨於成熟時,內地經濟將釋放更大潛力。
他還表示,目前內地傳統融資渠道並未滿足新經濟企業發展的需求,約85%的初創企業靠自有資金作研發,只有約10%的企業從銀行系統融資,企業初期發展的資金需求未得到滿足,未來港交所及香港可服務此類企業。
來源: 商務部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