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盾光電:公司環境監測領域產品中包含了「大氣溫室氣體FTIR監測...

2021-01-10 金融界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

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12月22日訊,有投資者向藍盾光電(300862)提問, 【生態環境部:抓緊制定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加快建設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近日,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孫金龍主持召開部黨組會議。會議強調,科學謀劃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要把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堅定不移把降碳作為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的總抓手,抓緊制定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加快建設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請問公司是否涉及此領域呢?

公司回答表示,公司在《招股說明書》中披露了公司主要產品的基本情況,其中環境監測領域產品中包含了「大氣溫室氣體FTIR監測系統」,具體內容詳見《招股說明書》,謝謝您的關注!

相關焦點

  • ...光電技術有限公司參與共建大氣環境監測領域首個國家級工程實驗室
    12月24日上午,大氣環境汙染監測先進技術與裝備國家工程實驗室建設啟動大會在合肥圓滿召開,標誌著我國大氣環境監測領域唯一的國家級工程實驗室啟動建設。無錫中科光電技術有限公司作為國家工程實驗室共建單位,共同參與了此次盛會。
  • 新溫室氣體監測系統能區分大氣成分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報導,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一個研究小組開發出一種監測大氣成分變化的新型系統,可分析和比較陰暗大氣中人類燃燒化石燃料所排放的溫室氣體和微量氣體,其很可能作為未來監控溫室氣體排放的有效措施。相關研究論文發表在近日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出版的《地球物理研究雜誌》上。
  • 藍盾光電:我司氣象觀測領域業務主要是為各地氣象部門提供多種氣象...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9月8日訊,有投資者向藍盾光電(300862)提問, 親愛的董秘,您好!反覆通讀公司的《招股說明書》,其中第四章「發行人的主營業務情況」有涉及到:公司產品的應用領域由環境監測、交通管理、氣象觀測和軍工雷達部件四部分組成。環境監測和交通管理《招股說明書》都有大篇幅說明,軍工雷達部件屬涉密信息可不予披露。剩下氣象觀測領域尚不明了,在此請董秘向投資者再補充介紹?
  • 為大氣環境監測衛星研製「千裡眼」
    9月30日,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安光所承研的紫外高光譜大氣成分探測儀、大氣環境監測衛星高精度偏振掃描儀通過交付驗收評審。未來,兩臺精密儀器將安裝在我國大氣環境監測衛星上,成為監測大氣環境質量的「千裡眼」。  大氣環境監測衛星是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規劃中的科研衛星,是我國大氣環境監測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
  • 熊偉:讓光衝破大氣環境監測的迷霧
    也正是這種不屈不撓、迎難而上的精神品質,促使熊偉在光學遙感領域取得一個又一個的成果……突破創新,實現大氣環境精準監測要保護人類的家園,改善地球的環境,首先必須清楚生態環境的變化,這就要求對生態環境進行定量監測。如果只是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憑藉一雙肉眼或者一些地面設備就可以實現監測。
  • 國內首個基於FTIR技術的立體化、網絡化、全覆蓋式VOCs監測網絡建成
    北極星VOCs在線訊:當前,環境大氣汙染物逐漸呈現種類多、差異大、排放複雜等特點,這些汙染物排放特徵為環境大氣監測、源解析等帶來了新的挑戰。「亟需能夠進行多組分同時測量,檢測靈敏度高,可以進行點源、面源、區域等多種方式的全自動在線測量裝置。」中科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以下簡稱安光所)環境光學中心研究員高閩光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
  • ...司氣象觀測領域業務主要是為各地氣象部門提供多種氣象監測儀器...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9月8日訊,有投資者向藍盾光電(300862)提問, 親愛的董秘,您好!反覆通讀公司的《招股說明書》,其中第四章「發行人的主營業務情況」有涉及到:公司產品的應用領域由環境監測、交通管理、氣象觀測和軍工雷達部件四部分組成。
  • 海洋偵「碳」應對氣候減災——記中國海洋溫室氣體監測系統建設
    相對來說,中國在溫室氣體監測方面起步較晚,海洋溫室氣體監測長期處於空白,國家海洋局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司高度重視海洋大氣溫室氣體監測工作,於2013年根據國家海洋環境保護工作方案向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下達海洋大氣溫室氣體監測工作任務,在國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國家海洋局東海分局,國家海洋局三沙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國家海洋局寧德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和國家海洋局寧波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的協助下,隨著福建北礵、浙江嵊山
  • 我國初步具備主要溫室氣體含量全球監測能力
    隨著衛星遙感監測大氣二氧化碳技術的逐步成熟,遙感監測顯示:2016年全球和中國陸地區域年平均大氣CO2濃度分別達400.0±4.3ppm和402.5±4.5ppm。通過多元觀測數據結合氣象反演模式,以直觀和快速的方式反映「排放」或「留存」在大氣中的溫室氣體總量,是近年來國際上興起的一種方法。這一方法已被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納入《IPCC國家溫室氣體清單編制指南2019增補指南》,可能成為評估及驗證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單結果的重要方式之一。
  • 合肥研究院全面解析環境監測領域中光譜學的技術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劉文清團隊在《光學學報》上發表創刊四十周年特邀綜述,全面解析環境監測領域中光譜學的技術進展。環境光譜學監測是環境光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利用光學中的吸收、發射、散射以及大氣輻射傳輸等方法,通過建立特徵因子指紋光譜資料庫和定量解析算法,獲取痕量氣體的特性,可用於空氣品質、固定和流動汙染源自動監測,具有實時、動態、快速、非接觸遙測、遙測、監測範圍廣、成本低等優勢,是當今國際環境監測的發展方向和主導技術。
  • 1.83億江蘇大氣PM2.5監測項目!被哪五家廠商瓜分了?
    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日前,中國政府採購網發布「江蘇省大氣PM2.5網格化監測系統採購項目」中標公告,項目總金額達18296.79萬元,被北京英視睿達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雪迪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藍盾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江蘇省蘇力環境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武漢天虹環保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等五家公司瓜分。詳情如下:
  • 環境監測中標準氣體使用問題的探討
    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摘要:標準氣體在環境監測工作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包括校準監測儀器、儀器設備的期間核查以及參加實驗室間比對考核等。本文就日常使用標準氣體校準儀器設備過程中總結出一些注意要點,以供同行參考。
  • 全球溫室氣體監測數據合作專題服務網站發布
    全球溫室氣體監測數據合作專題服務網站發布 2020-12-24 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 【字體:大 中 小】 會上,發布了全球溫室氣體監測數據合作專題服務網站(www.chinageoss.cn/tansat)。
  • 遙感技術在水環境和大氣環境監測中的應用分析
    遙感技術在水環境和大氣環境監測中的應用分析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摘要:本文主要分為兩個研究模塊,第一個研究模塊是從城市汙水監測、水體的渾濁度監測兩個方面入手,總結分析了水環境監測工作當中遙感技術實際應用情況;第二個研究模塊,主要是從有害性氣體監測、城市的熱島效應監測兩個方面入手
  • 中國氣象局溫室氣體及碳中和監測評估中心啟動
    」,啟動運行溫室氣體及碳中和監測評估中心。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張小曳介紹了溫室氣體及碳中和監測評估中心建立的背景、意義及組建方案。與會專家認為,組建溫室氣體及碳中和監測評估中心意義重大、方案可行,並為該中心的建設和發展建言獻策。
  • 四方光電粉塵(PM2.5)傳感器在多個領域中的創新應用
    四方光電在光散射技術上的開發及應用可以追溯到2008年上海世博會。為滿足國內某知名暖通空調(HVAC)企業產品開發需要,四方光電依託多年傳感器和儀器開發的基礎,為客戶開發成功一套集成的空氣品質模組,包含PM2.5、CO2、甲醛、磁輻射和溫溼度等多種指標。從那開始,公司持續深耕顆粒物傳感器的研發創新。
  • 領域5:環境氣象監測預報-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優先主題37:區域性霾的形成過程及其預報  研究霾相關觀測資料的區域性同化與融合方法及產品高效生成技術,利用日益豐富的環境氣象觀測資料,提升觀測資料在區域性霾預報預警中的應用水平;研究霾的形成過程與機制,深化對霾的生、消過程認識,揭示霾形成的主控氣象因子和主要物理化學過程;研究霾數值預報模式的改進方法,建立運算更加高效、結果更加準確的精細化區域性霾預報系統
  • 劉文清院士談雷射雷達在環境監測中的應用——訪中科院安徽光學...
    首先請劉院士談一談目前我國空氣品質監測儀器的整體情況?國產環境監測儀器與同類進口產品相比有何不同?  劉文清:我國大氣環境監測技術現階段主要還是以點式監測方式為主,如AQI六參數、VOCs等。目前,國產環境監測儀器已基本打破了進口產品的國際壟斷地位,全面實現了中國造。  Instrument:顆粒物雷射雷達技術被越來越多的用戶所接受,請劉院士重點談一談顆粒物雷射雷達技術。顆粒物雷射雷達的核心技術要點是什麼?在我國大氣環境領域的應用情況?此技術在空氣品質監測系統中的獨特作用?
  • 走進863:安光所國產空氣自動監測設備異軍突起
    這樣既保持了技術源頭不斷創新,成果在基地引導資金催化下進行產品創新,企業則實現快速技術升級,快速生產出替代進口、有競爭力的新產品。    基地建設中,以安光所為組織牽頭單位,安徽省內兩家高新技術企業———銅陵藍盾光電子有限公司和安徽寶龍集團為合作單位,建立以光學環境監測技術為主要發展方向的安徽環境光學監測技術產業化基地特色經濟區域,並逐步吸納安徽省內其他骨幹企業和科研院所的加盟。
  • 四方光電實現基於光散射原理粉塵(PM2.5)傳感器在多個領域中的創新...
    四方光電在光散射技術上的開發及應用可以追溯到2008年上海世博會。為滿足國內某知名暖通空調(HVAC)企業產品開發需要,四方光電依託多年傳感器和儀器開發的基礎,為客戶開發成功一套集成的空氣品質模組,包含PM2.5、CO2、甲醛、磁輻射和溫溼度等多種指標。從那開始,公司持續深耕顆粒物傳感器的研發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