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生成功實施「頭移植手術」:這次對象是猴子,下次可能就是人

2020-11-30 生物谷

有消息稱,研究者已經成功地在猴子身上進行了換頭手術。

2015年,離經叛道的外科醫生Sergio Canavero掀起軒然大波,宣稱將進行世界上首例人頭移植手術。Canavero表示,他將在兩年內製定完成手術操作過程,並將這種療法用於全身癱瘓的患者。

如今,Canavero正在和中國與韓國的醫生合作。他聲稱,自己離目標又進了一步:他們已經在動物和人類屍體上完成了一系列實驗。

「我們還需要很多數據,」Canavero說道,「人們應該意識到這並非什麼不可能的事情,這一點非常重要。頭移植是完全可能實現的,我們正一步步接近這個目標。」

科學公關

Canavero和合作者在7篇論文中描述了他們的頭移植研究,這些文章將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發表在《外科》(Sergery)和《中樞神經系統神經科學與治療》(CNS Neuroscience & Therapeutics)上。《新科學家》還沒有看到這些論文,因此無法坐實作者的說法。而Canavero的一位合作者將擔任《中樞神經系統與治療》的客座編輯。

Canavero在論文發表前就將研究結果公諸於眾,讓不少人吃了一驚。「這是一種公關,」紐約大學醫學院的生物倫理學家Arthur Caplan說,「一旦論文在同行評議期刊上發表出來,我會去關注它們。但僅此而已:其餘的都是瞎扯。」

Thomas Cochrane是哈佛大學醫學院生物倫理中心的神經科學家,他也覺得卡爾維洛的提前爆料不合常規。「人們的擔心是有理由的,」他說道,「公眾立刻興奮了起來,沒人來得及對此提出警告。這將大家的注意力從真正有事實依據的科學工作上轉移開了。就我所知,卡爾維洛的目的更像是爭取公眾曝光,而非搞科研。」

《新科學家》看到了Canavero提供的一些圖片和視頻資料,然而無法確認這些資料的真實性。

其中一段視頻中,出現了一些正在嗅東西,並且在移動腿腳的大鼠。很明顯,這些大鼠的脊椎和脖頸曾在幾周前被切斷,然後又被重新接了起來。這個手術的實施者、韓國建國大學醫學院的C-Yoon Kim說,他的團隊已經恢復了動物前肢和後肢的運動功能。「因此我猜想,脊椎在被完全切斷後,也有可能重新連通起來。」

Canavero說,Kim的工作顯示,在聚乙二醇(一種能夠保護神經細胞膜的化學物質)存在的情況下,被乾淨利落地切斷的脊椎,有可能被重新連接起來。「這些實驗清楚地證明,在手術過程中使用聚乙二醇,能夠恢復脊椎的部分功能。」卡爾維洛說。

關於頭移植的六個問題

1. 為什麼我們把這個手術稱為頭移植而非身體移植?

「頭移植」這個名字承襲自上世紀對猴子和狗進行的實驗。當時進行手術的外科醫生就是這麼稱呼這個手術的,這個名字就這麼流傳了下來。

從技術上講,把它叫做身體移植更為貼切,因為實際上,頭部的所有者是將要接受身體移植的主體。但是請注意,這並不是全體移植(whole body transplant,或稱腦移植brain transplant)。全體移植指的是將一個有機體的大腦移植進另一個個體的身體以及顱骨。

把Canavero要做的手術叫做頭部移植,這讓人直觀地了解到移植的對象是一個頭顱和裡面的大腦。

2. 腦移植和頭移植的區別是什麼?

腦移植指的是將大腦從顱骨中取出,然後放到供體的顱骨中。這項手術比頭部移植更為困難,因為這項複雜的手術需要將大腦和供血系統分離,同時要避免對柔弱的組織造成傷害。

3. 低溫冷凍的頭顱是否可以用於移植?

不能。Canavero提出的技術需要一個健康的頭顱和大腦。我們目前還不清楚低溫冷凍的大腦是否能夠順利解凍,不清楚其中的腦組織是否可以復甦成健康組織。

4. 這個手術是否會對病人造成心理創傷?

一些接受了面部或者異體肢體移植的人常會對失去身體的某些部分感到悲傷,或者認為自己的形象看起來自相矛盾。研究發現,身體的信號輸入,比如心跳或者胃的咕咕叫,能夠影響我們的意志力、情緒以及語言。手術室裡進去的和出來的是不是同一個人,誰又說得清楚呢?

5. 除了得到一個更健康的身體以外,頭移植還有沒有別的好處?

如果頭部所有者的年紀比身體所有者的年紀大,接受身體移植的人可能會變得更年輕,因為年輕的血液可以增加年老動物的身體耐力和認知功能。一項實驗正在研究年輕血液是否對患有阿爾茲海默症的人有同樣的效果。

6. 我是登記的器官捐獻者,我的身體是否可被用於這項實驗?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法律。在英國,登記捐獻器官並不會自動地讓你的身體能被用於該項實驗。「如果某個患者想要我們的器官需求登記表上沒有的東西,我們可以聯絡捐獻者的親屬,詢問他們是否同意。」 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的發言人表示,「如果計劃的手術通過了倫理審批的話,我們接下來會聯絡登記的家庭。」

除了聚乙二醇以外,Canavero在論文中描述的手術過程,還包括了其他可以恢復脊椎功能的輔助技術,例如脊椎刺激,以及為了幫助神經融合而使用的負壓裝置,這種裝置可以創造真空狀態。

根據Canavero的說法,中國哈爾濱醫科大學的研究人員任小平已經在猴子身上進行了一例頭移植手術。任小平的團隊將猴子頭部的血管和另一具身體的血管練了起來,但沒有嘗試連接它們的脊椎。Canavero說,這一手術復現了1970年美國醫生Robert White的工作,手術的結果證明,如果將頭部溫度降低到15°C,猴子可以在腦部無損的情況下撐過手術,並且存活下來。

「猴子的神經系統沒有在手術過程中遭受任何損傷,並且完全存活了下來。」卡爾維諾說道。他補充說,出於對倫理問題的考慮,他們只讓猴子繼續存活了20小時。然而,《新科學家》沒有獲得有關此次實驗的更多細節。

「我們完成了一項開創性研究,驗證了一些與治療神經損傷有關的研究思想。」任小平說道。任小平的研究獲得了中國官方的資助,他表示,為了準備猴子實驗,他和他的團隊在人的屍體上進行了一些實驗。

尋找資金

Canavero正在為一例人頭部移植手術尋找資金。這位名叫Valery Spriridonov的俄國人今年31歲,患有一種遺傳性肌肉萎縮症。Canavero表示,他預備向Mark Zuckerberg提出請求,資助這例頭移植手術。不久之前。位於越南河內的越南-德國醫院的負責人Trinh Hong Son答應為手術提供實施場所。

「如果所謂的頭移植真能奏效,就將開啟一門全新的脊椎創傷修復學。」《外科》雜誌的編輯、梅奧診所的外科醫生Michael Sarr評價道。「我們最感興趣的東西是,利用頭移植實現脊柱修復在原理上是否可行?處於對多種倫理問題、多種知情同意問題的,以及手術可能導致的負面後果的考慮,我們的雜誌並不一定支持頭移植手術。」

賭一把

Caplan表示,Canavero在進行人類頭移植手術之前,應當在有脊椎損傷的病人身上研究聚乙二醇浸泡的神經的再生。「如果這種脊椎再生術真的可行,可以使數十萬人從中獲益。這種手術有多大的現實性呢?拿太空探索來打個比方,這就像在地球人尚不能移民火星時大談特談飛向另一個星系。」

然而,Canavero仍然相信,頭移植手術是癱瘓病人唯一的解藥。「基因療法已經失敗了;幹細胞療法的前景尚不明朗,而即便我們有了幹細胞療法,對這些病人也沒什麼幫助。頭移植是治療四肢癱瘓的唯一方法。從長遠來看,病人的身體和器官都會衰竭,只解決脊椎的問題是不夠的,你必須給他們一個全新的身體。」(生物谷Bioon.com)

 

相關焦點

  • 世界首例人屍換頭手術在中國成功實施!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義大利都靈高級神經調節小組的神經外科專家塞爾吉·卡納維羅(Sergio Canavero)宣布世界第一例人類頭部移植手術已經被他在一具遺體上成功實施,而實施手術的地點正是在中國。 人類頭顱移植真的有可能嗎?最新消息顯示人們離這個目標或許又進了一步。
  • 世界首例進行「換頭」的猴子,你猜手術成功了嘛
    經過人類幾十年來的探索,這個想法已經成為現實,很多人利用器官移植獲得新的生命。,術後最大的難題就是排斥現象,如果沒有出現排斥現象,才能證明手術真正的成功,美國有個醫生成功完成了一場心臟移植手術,患者最終活了下來,這也就有了人體器官移植的後來。
  • 全球首例頭顱移植手術耗時18小時在中國成功實施
    近日義大利神經外科專家塞爾吉卡納瓦羅(Sergio Canavero)宣布全球首例頭顱移植手術已經被他在一具遺體上成功實施,耗時18個小時,而實施手術的地點正是在中國。另外據報導,來自中國的任小平教授參與指導了這次手術的進行。據悉,這次手術總共花費了18小時,他們已經成功找到頭顱手術中,重新連接脊柱、神經、血管的方式;雖然這次頭顱移植手術是在遺體上實施,但相信頭顱移植已經不在遙遠。
  • 世界首例頭顱移植手術,實驗者患有萎縮症,地點在中國,結果如何
    我國的任曉平教授也同樣對一隻猴子做了實驗,不過猴子脖子以下全部癱瘓。之後,兩人合作為一隻小白鼠做了移植實驗,這隻小老鼠成功存活。之後,就開始了人體實驗。實驗的最初對象是一位腦死亡的患者。最後也成功換頭成功,不過並不是用活體做的實驗。於是,他們開始招募志願者。不久,一位來自俄羅斯的患有萎縮症的計算機工程師斯皮裡多諾夫願意成為這次手術的對象。手術實施的地點就定在中國的哈爾濱附屬醫院。
  • 我國實現全球「換腦首例」,對象不是人而是猴子,僅存活了20小時
    在義大利,有一個醫學狂人叫塞爾吉爾·卡納維羅,他是一名神經調節外科醫生。這位醫生痴迷於頭部移植手術,認為他的技術可以應用到手術中。因此,各地招募願意接受手術的志願者。終於,在2015年,當一位來自俄羅斯的工程師到來時,這一行動在世界上是第一次。志願者是瓦列裡·多諾夫,當時他已經30歲了。
  • 給猴子做的換頭手術「成功」後,猴子怎麼樣了?結果想不到
    這一內容對於人們而言只存在於小說中,不可能在現實生活中出現,畢竟我們沒有法術,而人的頸脖又存在著大動脈,所以這一技術不可能實現。但我國就有一批醫學家對這一技術嚮往著,還給猴子做過換頭手術,沒想到最終竟然成功,那成功後猴子又怎麼樣了呢?在這之前,其實人們也有想過這種醫療技術,但很多的病症都無法醫治,所以人們對於這項技術也並沒有抱多大的希望。
  • 世界首例『』換頭手術『』成功,換頭後這個人是誰?專家給出答案
    有的醫生就想出了器官移植的方法,隨著技術的成熟,現在很多疾病都可以通過器官移植治癒了。肝移植,腎移植,肺移植現在已經發展的非常成熟了,完全有條件實施。現在大腦移植已經成為學者探討的話題,也就是通常人們所說的換頭。
  • 世界首例成功的「換猴頭」手術,後來怎樣了?
    尤其是醫學方面,因為出現了器官移植手術,很多人能夠得到救贖,甚至是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我們知道的器官移植手術有視網膜的移植,腎臟,肝臟等器官的移植。甚至還有心臟搭橋手術,而最近,一臺令人震驚的移植手術橫空出世在中國,這臺手術就是頭部的移植手術。就像聊齋之陸判中的那樣,將兩顆頭進行交換,不過交換的並不是人頭,而是猴頭。
  • 首次人類頭部移植手術,俄羅斯程式設計師自告奮勇,最終結局如何?
    頭部被視為諸陽之會,五行之尊,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必要部位,自然不可能說換就換。並且,時至今日世界上並沒有任何一例成功的活人換頭手術,而且換頭手術的倫理道德問題也十分值得被審視,患者做完換頭手術之後究竟是應該依據身體還是頭顱來進行身份認定?換頭手術是否會產生「買身體」等社會問題?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審視的問題。
  • 首次人類頭部移植手術,俄羅斯程式設計師自告奮勇,最終結局如何?
    有一個醫生將一隻小狗的頭砍下來,並在短時間內移植到了另一隻大狗身上,得到了一隻雙頭狗。但這隻特殊的人造動物僅維持了幾分鐘的運動後,就不堪重負而亡,所以也很難說這個手術成功了。」,這隻狗存活了一百多個小時,這臺手術開創了我國器官移植的先河;1970年,美國醫生羅伯特懷特首次以靈長類動物——猴子為實驗對象進行換頭手術,由於在連接脊髓時出現失誤,這隻猴子僅僅存活了不到8小時;31年後,另一位美國醫生進行了類似的手術,可惜也只存活了幾個小時。
  • 36年前,美國一女嬰冒險移植狒狒心臟,手術成功後,她活了多久?
    古人曾經為猴子做過這樣一首詩:「獼猴深愛月,鷗鳥不猜人」。說明在歷代人眼中,猴子原本就是通靈性的動物,而在人們的生活中見到猴類動物其實是非常常見的事情,其實猴子並不僅僅只是人類的朋友,在醫學發展的今天,猴類動物們很有可能也能夠幫助人們擺脫一些疾病。
  • 首例「猴子換頭」手術在中國完成,共耗資7000萬,猴子後來怎樣了
    不過可惜,故事就是故事,即便設想的再怎麼好,也終究不可能如故事中所說的那樣,很輕鬆地做到。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醫療水平也在不斷提升。對於一些器官的移植,在醫療當中已經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因此,對於「換頭」技術的醫療研究,自然就提上了日程。研究這項技術,這件不可能輕鬆做到的事情,並不意味著人們不可能提起興致。而什麼事一旦讓人提起了興致,那自然就有被實現的可能。
  • 遺體換頭手術成功,換頭手術離真正的成功還遠嗎?
    不過事後,人們知道這次手術是在兩具遺體上進行的,而並不是真正在病患身上。那麼,他們自稱成功換頭,是否意味著他們在真正的手術過程中會獲得成功呢? 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為什麼大眾和很多醫生會對這樣的手術感興趣?
  • 還記得世界首例成功的「頭部移植手術」嗎?耗費7千萬,現狀如何?
    可是我們今天要說的是現實中的,大家還記得世界首例成功的「頭部移植手術」嗎?耗費7千萬,現狀如何? 「換頭術」這種高端複雜的手術我們通常只能在科幻電影中看到,現實生活中幾乎是不可能的。
  • 三年前的今天,他們宣布成功實施了「換頭術」
    你以為這種把一個人的頭換到另一個人的身體上的事情,只存在於人們的想像之中? 三年前的今天,義大利神經外科醫生Sergio Canavero 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世界第一例人類頭部移植手術已成功實施, 手術地點是中國,該手術由哈爾濱醫科大學骨科醫生任曉平協助完成。
  • 多年前,中國「換頭手術」震動世界,手術結果為何至今沒公布?
    而伴隨著數例動物換頭術成功實施,7年前,一名義大利外科醫生宣布將進行首例活體換人頭手術,志願者也已招募成功,然而七年過去了,當時的結果怎麼樣?但該頭顱移植手術並未取得真正的成功,由於脊髓連接失敗,這隻接受過手術的猴子僅在8天後就死亡了。
  • 世界首例頭部移植手術在中國進行 成功率90%
    「中國也許是進行世界首例頭移植手術的最佳場地選擇。」26日,受哈爾濱醫科大學校長楊寶峰院士邀請前來哈爾濱醫科大學參加國際生物醫學前沿學術交流會議的義大利都靈神經外科醫生塞爾吉奧·卡納維洛再次語出驚人。他第一次語出驚人是在2013年7月,當時他第一次對外宣布要為一名來自俄羅斯的志願者做頭部移植手術,引起業界醫學專家的高度質疑。
  • 英國成功實施仿生眼移植手術 世界首例將生物和機械視力結合
    據英媒21日報導,今年6月,英國曼徹斯特的外科醫生成功實施了一場手術,這是世界首例人工仿生機器眼移植治療老年性視網膜黃斑變性所導致失明。首例手術的對象病患是80歲的英國男性瑞·弗林(Ray Flynn);他因乾性視網膜黃斑變性而失去了正面視覺。弗林術後可以「看到」眼前橫、豎和斜線,他能夠辨識出人臉,不需要放大鏡閱讀報紙。
  • 首例「子宮移植」將成功男性也可能生孩子
    英國西倫敦地區哈默史密斯醫院婦產科醫生理察·史密斯21日在美國亞特蘭大市舉辦的生殖醫學會議上宣布,他計劃在2年內成功實施世界首例子宮移植手術,從而令沒有子宮的不孕婦女們也能懷孕生子,而在3年之內,世界上將誕生第一個在移植子宮中孕育的嬰兒!
  • 那個被換頭成功的猴子,手術費用高達7000萬,後來情況如何?
    當初第一例「換頭手術」成功的猴子,耗費7000萬手術費,現狀如何?醫學技術的進步讓很多之前都不能治癒的疾病有了重獲健康的機會,之前人們只能局限在治療病人本身,但是隨著器官移植技術的發展,現在視網膜,肝臟,心臟等疾病都可以通過移植來治療,現在也有很多人加入到器官捐獻的隊伍中來,希望在自己不在的那一天還可以用自己健康的器官幫助一些病人活下去,這種生命的延續不僅體現著醫療水平的發達,也能感受到人們之間那種無私的精神,今天我們要說的也是和移植有關,這次是移植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