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有一個奶奶問我:你們說孩子一歲前不需要吃鹽,又說鈉也是身體必須的營養素,不吃鹽鈉從哪裡來?
這直是一個好問題,菁媽從三點來分析:
1、1歲之前孩子需要多少鈉?
一般大人建議每天吃鹽的量是6克,1克鹽大概含有400毫克的鈉,也就是大人一天攝入鈉的量是2400毫克。
一般我們鈉的攝入量和我們的體重關係,2個月的孩子大概是10斤左右,我們按一個成人是120斤來算的話,孩子的體重相當於成人的十二分之一,而鈉的需要量也是十二分之一,大概就是2400/12=120毫克左右。而根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中0-6個月建議鈉的含量是170毫克左右。
孩子到了6個月一般是15斤左右,而一個成人的體重大概是120斤左右,孩子的體重相當於我們成人體重的八分之一。而孩子的腎臟的能力也大概是成人的八分之一,所以每天攝入的鈉含量也是成分的八分之一。
也就是孩子每天攝入的鈉大概是2400/8=300毫克左右,而根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6-12個月也是建議每天鈉的攝入量是350毫克。
2、6個月之前的孩子的鈉需要量很少,母乳就可以滿足
我讓在場的母乳餵養的媽媽舉一下手,在四個媽媽正在母乳餵養,我再問有沒有媽媽喝過自己的母乳,我告訴媽媽們:我有吃過。有吃過的媽媽說一下母乳的味道是怎麼樣的?
這時候一個媽媽說也:我自己也試過一點。有點腥,有點甜,有點鹹。
我說那就對了,腥是因為母乳中有DHA,而甜是因為母乳中含有乳糖,而有點鹹是因為母乳中含有鈉。
而且我們母乳中的鈉還是和我們的飲食有關係,要不然你們一會出去去市場買半斤鹹菜回去吃,晚上再試一下自己的母乳,絕對會感覺到母乳中的鹹味更重了。而前段時間有一個上海的母乳研究發現上海母親母乳中的鈉含量比較高,而菁媽相信如果給湖南江西這些重口味的地區的媽媽進行母乳檢測肯定也會發現鈉的含量會比較高,因為媽媽吃得鹹,母乳也會鹹。
所以喝母乳的孩子可以通過母乳的乳汁中得到足夠的鈉,如果媽媽吃的鹽多可能這樣鹹味會更重。所以我們一定要注意,母乳餵養不會吃得太鹹了,一些醃製的食物也不要吃太多。
一般正常的母乳中含鈉量是150毫克/L,六個月之前的孩子每天需要的鈉更少,直接母乳就可以滿足了。
而如果孩子的奶粉餵養的話,奶粉中的鈉含量會更高一些。也是可以滿意孩子鈉的需要。
3、6-12個月需要的鈉也可以通過食物中直接攝取
奶奶們說,6個月之前可以通過母乳攝入,但是6個月後需要的鈉更多一點了,只是放一兩粒鹽進去而已,為什麼你們都說不用吃鹽呢?
我和奶奶說:我們的食物中都會含有鈉,這一點點鈉食物中就可以滿足。
菁媽直接查了一下門店裡其中一聽二段奶粉中鈉的含量大概是350毫克/L也就是說孩子如果一天可以喝上1000毫升的奶粉,一般來說鈉的含量就夠了。
而且到了孩子6個月後吃的米粉中也會含有鈉,而我們日常吃的純天然的食物也會含有鈉,所以我們的孩子那區區不到一克鹽的350毫克的鈉壓根就不需要再給孩子通過鹽也補充。
吃的青菜中也含有鈉,我們日常會發現肉類有一定的味道,因為肉類也含有鈉,特別是海蝦海螺更加含鈉高。
比如胡蘿蔔(100克裡有62.7毫克),100克的雞肝中就含有98毫克的鈉。
西紅柿中100克也有8.3毫克的鈉
米的鈉一般是100克米中含有8.3毫克的鈉,但是我們一般買的米粉中都含有鈉。
比如孩子一天喝800毫克的奶就有280克的鈉,再加上給孩子吃了100克胡蘿蔔62.7毫克的鈉,加起來就夠有342.7毫克的鈉,已經達到孩子一天的鈉的含量了。
更何況孩子慢慢長大一天吃的食物還不止這一些。
所以孩子有一歲之前「鈉」都不是事,全部從天然的食物中都可以完全攝入到。不需要通過鹽來增加鈉的攝入量。
話題:你家孩子幾時加鹽?
我是菁媽,一個女孩的媽媽,母嬰行業培訓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混跡育兒界的醫師,藥師,營養師,心理諮詢師,為上千家長提供育兒諮詢。歡迎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