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多必傷,1歲前孩子不吃鹽就行了?錯!3種高鈉食物別忽略

2020-12-02 騰訊網

寶寶什麼時候能吃鹽,這個問題應該很多家長都已經知道了答案,在寶寶一歲之前,我們是嚴格禁止寶寶吃鹽的。

在老一輩以前的認知裡,寶寶吃鹽才會有勁,但是時代在發展,人們的觀念也在進步。

雖然在年輕父母的"指導"下,老人也知道不能讓寶寶過早吃鹽,但卻還是會有些糾結,想不通為什麼吃鹽對寶寶不利。

為什麼對一歲不到的寶寶而言,鹽多必傷?

1、增加腎臟負擔

大家應該都知道腎臟不好的人是忌諱吃鹽的,因為腎臟是重吸收的單位,而鹽主要的成分是氯化鈉。

但是腎不好的人對鈉的排洩能力又會比較差,所以攝入鹽分過多,腎臟壓力便會隨之增加。

而孩子的腎臟功能本來就沒有發育完善,如果過早的吃鹽,會影響他們的腎臟發育,造成一定的負擔。

2、導致孩子生病

當我們吃了過多的鹽之後,一會會有口乾舌燥,想要喝水的感覺,因為吃鹽會導致我們體內的水分減少,讓人體感到不適。

鹽有殺菌作用,太多的鹽會把體內有益的細菌殺光,從而使環境中有害的細菌從呼吸系統進入體內。

而此時呼吸系統又處於缺水的狀態,所以會更容易導致寶寶生病。

3、導致孩子重口味

如果過早的給寶寶吃鹽,會導致寶寶的口味變重,這會讓寶寶不願意接受清淡的食物。但是吃鹽對他們的身體發育是沒有好處的。

如果寶寶養成了重口味的習慣,那麼便會一直延續到長大之後,這會導致他們在成年後更容易患上高血壓等疾病,影響健康狀況。

一歲前寶寶不吃鹽也會有鈉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表,0-6個月的寶寶建議鈉的含量是170毫克左右,而6-12個月的寶寶建議每天鈉的攝入量是350毫克。

6個月之前的孩子的鈉需要量母乳就可以滿足

6個月之前的寶寶對於鈉的需求量比較少,這時他們的主食就是母乳,而母乳裡含有大量的營養成分,其中自然也會包括鈉。

如果喝過母乳,大家應該感覺它有點腥有點甜有點鹹,是因為母乳裡有dha,有乳糖同時也有鈉。

母乳裡的鈉含量和媽媽每天攝入的鹽分是有一定關係的,如果媽媽當天吃的鹽比較多,那麼母乳明顯會偏鹹一點。

所以為了寶寶的健康,在母乳餵養期,我們不建議寶媽吃太多鹽。

6~12個月的寶寶可以通過食物攝取鈉

我們吃的很多食物中都含有鈉,包括配方奶粉、米粉等,同時在各種蔬菜裡也含有豐富的鈉成分。

比如綠色葉子的蔬菜、胡蘿蔔,西紅柿等,另外我們每天都吃的大米中也含有鈉。

所以只要堅持給寶寶母乳餵養,或者每天喝足夠量的配方奶粉,再配以適量的輔食,那麼寶寶身體所需要的鈉就完全能夠被滿足。

在寶寶一歲前,三種高鈉食物要警惕

1、麵條

麵條屬於半流質飲食,而且煮熟以後非常細軟,所以很多家長都會在給寶寶添加輔食的初期為他們添加麵條。

但其實麵條裡的鈉含量是比較高的,至少會超過寶寶每日需求的鈉總量。

所以在為寶寶選擇麵條時一定要注意,儘量選擇寶寶專用麵條,以免讓寶寶攝入過多的鹽分。

2、零食

在孩子有咀嚼能力之後,很多家長就會給寶寶買一些小零食。這些零食看上去非常健康,比如有機餅乾、海苔、或者是小饅頭等等。

但其實這些食物中都含有鈉,也就是說有著足夠的鹽分,所以即便家長沒有給寶寶吃鹽,也很有可能因為這些零食造成寶寶腎臟負擔加重。

3、兒童醬油

有的家長覺得寶寶輔食裡什麼調料都沒有,寶寶吃起來會比較抗拒。所以為了讓寶寶更好的接受輔食,能夠多吃一點。

他們會選擇購買標榜專門供兒童使用的醬油,認為這樣的醬油對寶寶的身體不會造成什麼損害。但其實即便是這種醬油,也很容易讓體內的鈉含量超標。

5種方法讓孩子健康食鹽

1、一歲之前不需要額外加鹽

正如我們之前所說的,寶寶的很多食物裡面都含有鹽,足以滿足他們生長發育的需求。

所以此時父母不應該再給寶寶添加鹽,否則會增加他們的腎臟負擔,反而對他們的發育不利。

2、媽媽的飲食要清淡

母乳餵養的寶媽在飲食上需要非常注意,因為她們所吃的食物很有可能化成奶水進入寶寶的體內。所以在母乳餵養期間,媽媽要遠離那些高鈉食物。

比如鹹菜,鹹魚,鹹肉等,同時包括一些含鹽比較高的零食也是要拒絕的,否則會讓寶寶攝入過多的鹽分。

3、單獨給寶寶做飯

有的父母因為各種原因,並沒有太多的時間和精力為寶寶製作輔食,所以寶寶吃的飯往往和大人是一樣的。

但是大人吃的飯,很顯然並不完全適合寶寶,不管是米飯的軟硬度還是菜的鹹淡度,大人和寶寶都是不同的。

所以儘量單獨給寶寶做飯,這樣才能儘量保證他們吃得更健康。

4、各種甜食陷阱

人們對美食都是沒有抵抗力的,甚至在寶寶很小的時候,父母也會買一些零食給他們。

當然大部分的父母都有健康理念,知道寶寶吃鹽不好,所以會給寶寶買一些甜的食物。

但這些甜品裡面其實也含有很多的鈉,哪怕是口感很甜的蛋糕,也會讓寶寶每天攝入的鹽分增加。

5、不要添加醬油

寶寶的味蕾和成人不同,在他們沒有接觸鹽醬油等調料之前,他們並不知道原來世界上還有各種各樣的味道,但是一旦他們有所接觸,口感自然會從清淡變得比較重。

所以為了迎合寶寶的口味,有的父母雖然不給寶寶加鹽,卻會給寶寶添加一些醬油之類的調料,但這些和鹽其實並沒有兩樣,甚至有時含鈉還會更多。

健康的飲食對寶寶的成長發育非常重要,每一位家長都不能忽視,用心對待寶寶的飲食,會讓寶寶健康快樂的成長。

相關焦點

  • 1歲前寶寶「鈉」不用鹽就夠了,再加鹽就是畫蛇添足,「鹽」多必傷
    前幾天有一個奶奶問我:你們說孩子一歲前不需要吃鹽,又說鈉也是身體必須的營養素,不吃鹽鈉從哪裡來?這直是一個好問題,菁媽從三點來分析:1、1歲之前孩子需要多少鈉?一般大人建議每天吃鹽的量是6克,1克鹽大概含有400毫克的鈉,也就是大人一天攝入鈉的量是2400毫克。
  • 3歲前不能吃鹽?關於吃鹽的真相,你了解多少?
    有人說,寶寶在3歲之前不能吃鹽。原因是嬰幼兒腎臟發育並不完全,所以攝入鹽分很可能加重腎臟負擔。小編聽後覺得似乎不無道理,但是寶寶在3歲之前真的完全不能吃鹽嗎?小編決定來科普一下真相!那麼,嬰幼兒吃鹽需要注意哪些事宜?0~1 歲的嬰兒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1 歲以內的嬰兒不需要額外吃鹽。因為寶寶的味覺比大人靈敏,不能用大人的口味來衡量孩子的味覺,而且,寶寶的味覺習慣正處於發育中,對調味品的刺激比較敏感,加鹽容易造成寶寶拒絕沒有味道的原味食物。
  • 孩子2歲之前都不吃鹽和糖,這樣真的好嗎?孩子這麼吃鹽糖更健康
    菁媽有一次在外面帶孩子玩的時候,碰到一個家長,聊天的時候說她的孩子在兩歲之前都沒有給過鹽和糖,我當時覺得很詫異,為什麼孩子在兩歲之後才吃鹽和糖呢?家長說孩子小的時候吃的淡一點,長大以後會口味會淡一些。事實上我們是建議一歲之前的孩子不需要攝入鹽,儘可能不攝入糖。
  • 「鹽」多必失:高鹽飲食降低你的免疫力|飲食|免疫力|食鹽|攝入|...
    近日,張文宏稱:「今年夏天不可能完全清除病毒,11月後還會面臨巨大的挑戰。進入冬季,冠狀病毒的複製能力也會增強……」對我們個人而言,控制疫情取決於咱們做好防護,保持免疫力。疫情全球蔓延之下,如何保持免疫力呢?《科學》子刊最新研究發現:吃得太鹹,損害免疫力,容易引起感染。「鹽」多必失啊。海豚博士和你一起探索食鹽與免疫系統的故事。
  • 不吃鹽會沒力氣?食物不鹹就是沒鹽分?兒童怎麼吃鹽真相在這裡
    女兒8個月大的時候某次和丈夫的朋友們聚會,做東的也是好心,特意點了一道有鹽有醬油的雞蛋羹,讓我餵給孩子吃,我當時就拒絕了,「孩子一歲前不能吃鹽。」氣氛一度十分尷尬。隨著這幾年網絡的發達普及,人們的認知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年輕家長在給孩子飲食添加食鹽這件事情上也小心謹慎了很多。
  • 3種食物要買低鈉的:鹽 蝦皮 醬油
    原標題:3種食物要買低鈉的:鹽 蝦皮 醬油   眾所周知,減少高鹽或高鈉食品的攝入量具有重要的健康意義。現在,市面上已經有不少低鹽或低鈉的食品,可惜不被大家所認識。  鹽。低鈉鹽即用部分氯化鉀、氯化鎂代替部分氯化鈉的食鹽。其鹹度與普通食鹽相當,但鈉含量減少1/4~1/3。
  • 鹽吃多了有什麼危害,一天吃多少鹽合適
    鹽是每個人生活中都必吃的調味品,也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物質。因為具有濃重的鹹味,可以改變菜餚的口感,使得人們吃起來更有食慾。但是正因如此,很多人吃鹽不加節制,殊不知吃鹽過多對健康有很大的傷害,會增加身體的負擔,那麼人一天吃多少鹽合適呢?
  • 嬰幼兒不讓吃鹽,是不是偽科學?
    嬰兒階段孩子不需要吃鹽,幼兒階段可以從其他食物,輔食中攝取鹽,需要控制鹽的攝入量。  首先,我們要弄明白為什麼會有給嬰幼兒吃鹽的這種現象;其次,嬰幼兒為什麼需要鹽;最後哪些食物含鹽量較高,如何選擇;過早吃鹽有哪些危害?  為什麼會有給嬰幼兒吃鹽的現象  一些長輩會認為嬰幼兒需要吃鹽。
  • 不吃鹽,血壓就不高了?未必!這3類食物若不忌口,血壓照高不誤
    一提起高血壓,必然有一個無法跳過的話題,那就是鹽。我們都知道,雖然炒菜不能不放鹽,但是鹽吃多了卻很容易導致血壓的變化,引發血管的損傷,這和食鹽中的氯化鈉是分不開的。當一個成年人每天食鹽的攝入超過6克,很容易會造成人體的鈉鉀失衡,從而引發水鈉滯留,造成血壓的起伏變化。
  • 食鹽別亂買,吃錯了危害健康,同樣是鹽區別很大,我也是剛知道
    俗話說「好廚子,一把鹽」,鹽的分量決定了菜的美味程度,可見食鹽在我們飲食生活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雖說食鹽非常的便宜,一包也就1-2塊錢,但是它的種類卻有好幾種,相信很多人在購買的時候,不知道該如何選擇。
  • 萌寶多大能吃「鹽」,寶寶不會跟你說,真實答案不簡單
    越來越多的母親意識到孩子不應該過早吃鹽,否則會影響健康和正常發育。但是當孩子能吃鹽的時候,生活中往往會有不同的看法。今天我們就揭曉正確答案。一、寶寶什麼時候可以吃鹽?寶寶一歲前,輔食中不宜加鹽,以免損傷腎臟。
  • 「少鹽」就是少放鹽嗎?這些「隱形鹽」無處不在!
    如果年齡已經超過65歲或已經確診高血壓,更是要嚴格控制鹽的攝入量。 1、手指變粗 很多人可能有這種感受,前一天晚上吃了泡麵,第二天臉部和全身就很容易水腫。吃鹽多了,為了保持人體的滲透壓平衡,就會有很多多餘的水分留在體內,引起水鈉儲留。出現手指變粗,四肢變粗腫脹,面部變大、體重增加、全身沉重不清爽等表現。
  • 寶寶什麼時候吃鹽最合適,越晚越好?
    提倡1歲之後才加鹽,3歲之前最好清淡飲食。    1歲之內嬰兒最好每天攝入的鈉不超過0.4g,而我們母乳中本身就含有鈉,添加輔食後,也可以再從輔食中得到鈉的補充,不需要額外添加鹽  因為嬰兒的腎臟還未發育完善,過多攝入鈉的話,不能排出去,又回到血液中,長期下來是對嬰兒身體有危害的。  加鹽不是為了讓嬰兒吃有味道的食物  很多老人認為加鹽有味道,孩子才愛吃。其實嬰兒的味蕾就像一張白紙,沒吃過,怎麼會渴望這種味道呢,沒有這種「沒味道不愛吃」的說法的。
  • 這些食物都有最低食用年齡,千萬別給寶寶吃太早
    今天就來細數這些食物的「最低解鎖年齡」↓↓↓鮮牛奶過早食用後果:導致寶寶貧血、傷腎臟解鎖年齡:1歲寶寶自出生以來,接觸到最多的食物就是奶了。無論是世界衛生組織,還是國民膳食指南,都對嬰幼兒每日的鈉(鹽)攝入量做出要求:0-0.5歲寶寶,每日鈉攝入量應小於等於170mg,相當於0.43g鹽;0.5-1歲寶寶,每日鈉攝入量應小於等於350mg,相當於0.89g鹽;1 - 4歲寶寶,每日鈉攝入量應小於等於700mg,相當於1.78g
  • 你只知道寶寶要「少糖少鹽」,但別忽視了這3個關鍵問題!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針對不同年齡寶寶,鹽的攝入量也給出了具體建議:0~0.5歲寶寶,每日0.4g食鹽;0.5~1歲寶寶,每日0.9g食鹽;1~4歲寶寶,每日1.8g食鹽;鈉廣泛存在於各種食物中,寶媽們可以根據下表日常食物中的鈉含量,了解寶寶每日鈉的攝入量是否足夠。通常我們建議,1周歲以內的寶寶,在正常吃奶、吃輔食的情況下,不需要額外加鹽。1周歲以後,寶寶根據寶寶身體發育所需,開始額外加鹽,遵循從少到多的原則。
  • 人們每天吃鹽,但鹽有諸多副作用,多數人不知道
    所以說,我國是一個吃鹽大國,這也是解釋了為什麼我國患以上9種疾病的人特別多了。  那該如何把握6克的用鹽量呢?只需一個啤酒瓶蓋!經過稱量實驗,一個啤酒瓶蓋裝滿食鹽的量正好是6g。現在還能買到控鹽勺,一勺是2g。
  • 吃鹽多的危害是什麼 多食鹽有這六大危害
    吃鹽多的危害是什麼1、惹頭疼很多人都曾有這樣的經驗,吃了一頓豐盛的濃味大餐之後,就容易發生頭疼。最新研究讓受試者分別食用高鹽、中鹽、低鹽的飲食各30天。結果發現,每天吃8克鹽的人比吃4克鹽的人頭痛的次數多1/3以上。
  • 3歲以下別吃這種奶製品,浪費錢又沒營養!
    畢竟這麼高鈣高蛋白的東西,不給娃試試都覺得有點虧了。可是面對超市貨架上各種晃瞎眼的奶酪產品,根本無從下手。(△哦我的天)選擇越多越迷茫,到底哪種才適合寶寶?為啥有的包裝上寫了3歲才能吃,而有的1歲就能吃了?
  • 長期高鹽飲食危害有多大?鹽吃太多,6種病可能也會跟著來
    食鹽在烹飪食物中不可缺少的一種調味品,因為鹽能夠為人體提供所需要的鈉,還有增加食慾、殺菌和堅固牙齒等功效。但是鹽不可過量的攝入,否則只會對身體造成傷害。患者長期吃高鹽飲食容易引發一些疾病,那到底會引起哪些疾病1、胃部疾病當患者長期食用高鹽食物後,身體出現滲透壓高的情況,從而直接傷害到胃黏膜。同時,高鹽食物會抑制胃酸分泌,還會阻礙前列腺素E2的合成。
  • 高血壓的病因不止是鹽,這三物也是,要多加注意,別讓血壓難控制
    為了滿足不同人不同的口味,食物的種類在不斷地豐富。口腹之慾雖得到滿足,但卻也導致了許多健康上的問題。一、高血壓的病因不止是鹽,這三物也是,要多加注意,別讓血壓難控制1、烘焙類食品麵包、蛋糕、餅乾等食品都屬於烘焙類食品,它們的主要成分都是小麥,但其內部澱粉以及糖的含量也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