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新民網】6月14日是第15個「世界獻血者日」。今天,國家衛健委召開新聞發布會,醫政醫管局副局長周長強表示,我國血液保障能力基本可以滿足臨床需要,但這是一種「緊平衡」狀態。近年來,隨著健康中國戰略的不斷推進,人均預期壽命進一步延長帶來的人口老年化,二孩政策全面實施帶來的大齡高危產婦數量增加,醫療保障水平提高帶來的醫療服務量持續增長等,對血液供應安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我國無償獻血人次達596.5萬
周長強指出,近年來我國無償獻血取得了顯著成績,中國在無償獻血總量、自願無償獻血比例、血液質量安全水平、血液報廢率、臨床合理用血水平等方面,血液安全供應水平位居全球前列。近五年,我國出院患者人均用血量、手術臺均用血量分別降低20%和30%、自體血回輸比例增長30%,不但節約了大量血液資源,而且降低了輸血不良事件,顯著提升了醫療安全水平。
據統計,今年1-5月份,全國無償獻血人次和獻血量持續增長,無償獻血人次達到596.5萬,採血量達2065噸,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3.6%和5.2%,其中機採血小板達到43.8萬人次,採血量71.3萬治療量,較2017年同期分別增長7.6%和10%。
我國血液供應安全有技術保障和發達國家接軌
在血液採集過程中,如何保障血液的安全?北京市獻血辦主任、北京市紅十字血液中心主任劉江先生表示,「血液中心採供血分採集、製備、檢測還有供應四個步驟。採集這是血液安全的第一個環節,的目是從低危的獻血者當中篩查獻血者。在這之前還要做一些簡單的快速篩查,比如說血型、血紅蛋白、轉氨酶、B肝快速,這些篩查目的是通過篩查把一部分屏蔽掉,否則血採回來以後也會造成浪費。」
「血液製備就是把血充分利用起來,把它分成一個紅細胞,一個血漿,血漿裡邊還有很多東西,可以做血小板,還要做一些凝血的成分。」
「血液篩查、檢測、檢驗是確保血液安全最重要的一步,檢測主要進行轉氨酶、B肝表面抗原、C型肝炎的抗體,愛滋病病毒的抗體,還有核酸檢測,保證檢測更精準。這些檢測技術我們基本上實現了血液檢測和製備加工的自動化,和發達國家接軌。
「最後是血液供應,簡單說就是我們的血液檢測也合格了,製備也都分離好了,在冷庫裡保存,要保持一個有效的合理的庫存水平。因此我們有一個應急預案,最主要的血站系統應急預案就是一個庫存標準。按照我們血站平均供血量的七天作為一個安全和有效庫存水平。」
「獻血傷元氣」? 專家:無害反益
「很多人不願意獻血,覺得獻血傷元氣,其實,獻血並不會傷害身體,反而會促進自身骨髓和造血功能。」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輸血科主任紀宏文表示,「因為我們肌體中的血液,是每天每秒鐘都在進行代謝,總有一部分細胞會代謝衰老死亡,所以我們獻血量比總血量比不超過10%是不會損傷健康的。還有人說獻血會不會長胖,獻血跟長胖瘦沒關係,導致很多人獻血之後會變胖,跟獻血沒關係,而是之後補充過多營養造成。」
除此以外,周長強也表示,國內外科學研究和長期實踐都已證明,定期、適量獻血不僅無損身體健康,還能獲得助人後的喜悅和生命的升華,促進心理健康。此外,根據《獻血法》和各地法規規定,獻血者還享有免費、優先用血的權利。可以說,無償獻血是利國利民、利人利己的好事和善舉。(新民晚報 潘子璇)
推薦閱讀
過去幾年,「藥荒」輪番上演:2011年,心臟手術用藥「魚精蛋白」出現全國性緊缺;2012年,治療心臟衰竭的搶救用藥「西地蘭注射液」短缺;2013年,治療甲亢的「他巴唑」斷貨;力諾藥業市場營銷經理張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很多「降價死」其實是假死,是換包裝、換...[詳細]
連隊官兵歡迎「全國愛國擁軍模範」夫婦上島慰問。三十多年前,因為一次意外,他們和部隊結下了深厚感情。[詳細]
堅持獻血20年,曲鄭安積攢了67份獻血證,獲得多次表彰。圖為志願者以及獻血屋的工作人員陪伴曲鄭安過60歲生日。6月10日,曲鄭安60歲生日,完成最後一次獻血,送自己一份特殊的生日禮物。[詳細]
「再不用受那熬煎了。」    王女是個麻利能幹的陝北農村婦女,性子直、嗓門高,和丈夫高世榮生育了兩個兒子。[詳細]
據義大利《新華聯合時報》編譯當地媒體報導,近日,義大利恩波利警方逮捕了一對父子,兩個人涉嫌在Ebay以及亞馬遜上非法銷售冒牌手機及其周邊產品。57歲的華人男子在警方逮捕期間還曾試圖逃跑,但最終被抓獲,連同兒子一起遭逮捕並起訴。[詳細]
2018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廣東主會場活動12日在珠海舉行。此次活動由國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廳、香港特別行政區漁農自然護理署、澳門特別行政區民政總署、澳門特別行政區海事與水務局聯合主辦。[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