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血肌酐穩坐「腎功能老大」之位。多數腎病朋友們包括部分醫生,一拿到腎功能化驗單就先看肌酐,把肌酐看作是腎功能最重要的衡量標準。
在「迷信肌酐」的風氣之下,經常會出現一些怪事:沒病的人以為自己有病,病重的人反而認為自己沒事。
這是怎麼回事呢?
健康人的肌酐可能會超標
各地的醫院,肌酐參考範圍不同,有的醫院的肌酐參考範圍高限是80多,有的高出一半多達到了130多,差距不可謂不大。
肌酐和人體的肌肉含量有關,肌肉越多,肌酐水平越高。總得來講,南方地區的居民體型偏小,北方居民體型偏大,通常北方地區的醫院會將肌酐參考範圍設置得更高一些。
男性的肌肉平均比女性更多,平均肌酐水平也比女性更高。但二者用的是同一個肌酐參考值,這就導致了男性的肌酐更容易超出參考範圍。
另外,肌酐也受到吃肉多少、運動量大小等因素的影響,不是一成不變的。
年輕男性的肌酐往往在七八十左右,這已經接近部分醫院的正常肌酐高限了,如果他身體壯實,蛋白質攝入豐富,又喜歡運動健身,那麼肌酐常年處於110-130μmol/L之間是很正常的。
不過,這個水平已經超出了很多醫院的參考範圍,檢查報告會提示異常。
腎衰竭患者的肌酐可能是正常的
和年輕男性的肌酐偏高相反的是,女性、孩童、老人的肌酐會更低。
比如一位六七十歲的老年腎友,腎功能已經中度下降,進入了腎病3期(約是血肌酐177-442)。但是由於肌肉已經出現萎縮,肌酐可能只有100左右,在部分醫院的腎功能化驗單上顯示是正常的。體型瘦小的女性也經常出現這樣的現象,原因同理。
肌酐這個指標重要嗎?當然重要。但是,我們不應該迷信肌酐。這個指標不是死的,要考慮患者的年齡、性別、體重、飲食和活動等因素,避免受到幹擾項的影響。
血肌酐處於80-140之間的腎友,並不能單憑一個肌酐值來判斷腎功能是否受損,應該重視更準確的腎功能指標胱抑素C,內生肌酐清除率或腎小球濾過率,還有腎臟B超,來綜合評價,才能得出真實的腎功能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