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酐超標可能是正常的,肌酐正常也可能是腎衰竭

2020-12-05 腎病之友

目前,血肌酐穩坐「腎功能老大」之位。多數腎病朋友們包括部分醫生,一拿到腎功能化驗單就先看肌酐,把肌酐看作是腎功能最重要的衡量標準。

在「迷信肌酐」的風氣之下,經常會出現一些怪事:沒病的人以為自己有病,病重的人反而認為自己沒事。

這是怎麼回事呢?

健康人的肌酐可能會超標

各地的醫院,肌酐參考範圍不同,有的醫院的肌酐參考範圍高限是80多,有的高出一半多達到了130多,差距不可謂不大。

肌酐和人體的肌肉含量有關,肌肉越多,肌酐水平越高。總得來講,南方地區的居民體型偏小,北方居民體型偏大,通常北方地區的醫院會將肌酐參考範圍設置得更高一些。

男性的肌肉平均比女性更多,平均肌酐水平也比女性更高。但二者用的是同一個肌酐參考值,這就導致了男性的肌酐更容易超出參考範圍。

另外,肌酐也受到吃肉多少、運動量大小等因素的影響,不是一成不變的。

年輕男性的肌酐往往在七八十左右,這已經接近部分醫院的正常肌酐高限了,如果他身體壯實,蛋白質攝入豐富,又喜歡運動健身,那麼肌酐常年處於110-130μmol/L之間是很正常的。

不過,這個水平已經超出了很多醫院的參考範圍,檢查報告會提示異常。

腎衰竭患者的肌酐可能是正常的

和年輕男性的肌酐偏高相反的是,女性、孩童、老人的肌酐會更低。

比如一位六七十歲的老年腎友,腎功能已經中度下降,進入了腎病3期(約是血肌酐177-442)。但是由於肌肉已經出現萎縮,肌酐可能只有100左右,在部分醫院的腎功能化驗單上顯示是正常的。體型瘦小的女性也經常出現這樣的現象,原因同理。

肌酐這個指標重要嗎?當然重要。但是,我們不應該迷信肌酐。這個指標不是死的,要考慮患者的年齡、性別、體重、飲食和活動等因素,避免受到幹擾項的影響。

血肌酐處於80-140之間的腎友,並不能單憑一個肌酐值來判斷腎功能是否受損,應該重視更準確的腎功能指標胱抑素C,內生肌酐清除率或腎小球濾過率,還有腎臟B超,來綜合評價,才能得出真實的腎功能狀態。

相關焦點

  • 肌酐正常卻已是腎衰竭?判斷腎功能好壞,3項指標會「說話」
    部分腎友往往喜歡用血肌酐值的高低衡量腎功能的好壞,認為肌酐正常腎功能就正常,肌酐升高腎功能就受損了。但其實肌酐並沒有那麼「靈敏」,一般肌酐升高後表明腎功能已經嚴重受損了,所以,有些患者出現不適症狀後去檢查,發現肌酐正常,誤以為自己沒事,就錯過了治療時機。
  • 腎病患者血肌酐高了,這4種治療方法比用所謂「降肌酐藥」靠譜!
    周遜 腎內科主任腎病患者短期內出現血肌酐升高:第一種情況是剛發現自己患有腎病就存在血肌酐超標;第二種情況則是原來患有多年腎病的患者突然發現血肌酐超過正常。血肌酐高了,怎麼辦?絕大多數腎病患者理解為「使用降肌酐藥物」就可以解決問題。
  • 尿蛋白 vs 血肌酐:二者是啥關係?誰對腎病最重要?
    出現尿蛋白升高和免疫炎症,表示腎臟生病了,但不能說明病情發展到了什麼程度、是否嚴重到了腎臟無法保持正常工作。腎病的發展程度,是看血肌酐,血肌酐高了,才表明腎臟無法保持正常工作,進入腎功能不全和腎衰竭。分階段來看:腎功能不全代償期→腎功能不全失代償期→腎衰竭期→尿毒症期,是逐步發展嚴重的。
  • 肌酐高吃什麼食物好 預防肌酐高的方法
    肌酐偏高是一種疾病的徵兆。當血肌酐超過正常指標時意味著腎臟出現損傷,已經腎功能不全、腎衰竭。那麼,肌酐高吃什麼食物好呢?肌酐偏高時什麼原因導致的呢?如何預防肌酐變高呢?一起跟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維生素的攝入腎衰竭血肌酐高病人宜選用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B2、維生素C的食物。如果腎功能不全僅有腎衰竭血肌酐高,但無少尿、無浮腫病人不僅鹽和水,維持低鹽飲食。如果有嚴重水腫,以及高血壓甚至是心衰的情況應嚴格限制禁鹽。
  • 肌酐正常值分年齡段是多少?
    血清肌酐的正常值,因為每家醫院所採用的試紙以及測試方式的不同,可能正常值是有區別的。一般正常值波動在44-133umol/L之間,男性和女性的正常值也是有所區別的。肌酐並不能完全準確的、及時的反映腎臟的功能,因為當腎小球的濾過率下降到1/3左右的時候,血清肌酐才會上升,因此指標是不敏感的。
  • 腎不好,去醫院查一個肌酐就知道!醫生告訴您:肌酐升高的原因
    一般情況下,肌酐的生成量是恆定的,血肌酐水平的高低主要取決於腎臟排出肌酐的多少。腎臟的代償功能十分強大,如果兩個腎臟都正常,那麼只要一個腎臟發揮功能,血肌酐就能維持在正常水平。也就是說,腎功能一定要下降到正常的一半水平時,才會引起血肌酐升高。因此,血肌酐並不能完全反映早期、輕度的腎功能下降原因。
  • 潛血、肌酐、白蛋白:「我們被腎病患者誤會了!」
    部分腎友對它們存在誤解,常見的誤解有以下3個:1.潛血陽性代表出現了疾病實際上,腎科醫生基本不看潛血,看的是尿紅細胞,因為潛血可能是正常現象。潛血是破裂的紅細胞。紅細胞的壽命很短,只有3-4個月,壽命到了後它的成分就會自然排出來,所以有不少健康人檢查尿液會出現潛血陽性。
  • 一針封閉引發的急性腎衰竭,當心,這種疾病隨時都可能發生
    但血肌酐從入院時的正常漲到了出院後412µmol/L,估算腎小球濾過率10ml/min。估算腎小球濾過率<15ml/min就診斷為尿毒症,所以她已經到了尿毒症期,當地醫院建議她透析是有一定依據的。但是,不到一個月時間,她的腎功能從正常到尿毒症期,肯定是急性腎衰竭了,那她的急性腎衰竭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
  • 體檢發現肌酐偏高,吃什麼食物好?
    很多人都知道,醫院腎功能檢查一般包括血肌酐、尿素氮和尿酸。有人問,肌酐偏高吃什麼食物好?首先我們來認識下肌酐這個指標,到底它代表和象徵著什麼?然後,我們看看肌酐偏高吃什麼食物為佳。什麼是肌酐?肌酐是肌酸和磷酸肌酸代謝的最終產物,也有極小部分來自食物。在臨床醫學中, 血清肌酐是反映腎功能的最常用指標。無論血肌酐偏低或偏高都應引起重視。肌酐通過腎臟排洩到體外。一般情況下, 人體的肌肉量相對穩定的, 所以單位時間肌酐的生成量也是恆定的, 血肌酐水平的高低主要取決於腎臟排出肌酐的多少。
  • 肌酐偏高吃什麼食物比較的好?你真的知道?醫生:這幾類食物可以
    在臨床醫學之中, 血清肌酐是反映腎功能的最常用指標。無論血肌酐偏低或者偏高都應該引起各位的重視。肌酐通過腎臟排洩到體外。一般情況下, 人體的肌肉量相對穩定的, 所以單位時間肌酐的生成量也是恆定的, 血肌酐水平的高低主要取決於腎臟排出肌酐的多少。
  • 誰都看不出耿先生患病,一查肌酐已達550,何種腎病如此難發現?
    耿先生被發現患有腎臟疾病的時間僅為三個月,而且是因視物模糊去醫院測量血壓(BP 180/130mmHg)後診斷為3級高血壓並由眼科醫生建議檢查腎功能才發現血肌酐高達550μmol/L,進而被為診斷為慢性腎衰竭。從之前的視物模糊、到發現高血壓,再到後來診斷為慢性腎衰竭,在這三個月期間及之前相當長時間,誰都看不出耿先生是有病的人,更不要說已處於嚴重階段的慢性腎臟病了。
  • 評估腎功能,血肌酐、eGFR、ACR和BUN有何不同?
    臨床上評估腎功能的指標有多種,總的來說,主要為尿液和血液檢查。評估腎功能有助於早期發現腎臟疾病,減緩或阻止病情惡化。那麼,臨床上常用的指標如血肌酐、估計腎小球濾過率、尿白蛋白肌酐比和血尿素氮之間都有什麼區別呢?一起來看看NKF官網是如何闡述的吧!
  • 肌酐兩三百,尿蛋白、血壓等指標控制非常完美,還有希望穩住不透析嗎?
    「我現在肌酐250,一年多了,不說治好,但如果我積極配合醫生治療,有沒有可能穩住,不繼續惡化了,以後不透析?」 這是一位40歲男性,慢性腎衰竭患者向我們提出的疑惑。 想必也有很多人同樣有此疑問,今天腎上線就來聊一聊腎衰竭這個話題。
  • 壁虎醫生:為什麼肌酐會偏高?
    男性正常的肌酐水平大約是0.6-1.2毫克/分升(mg/dl),女性為0.5-1.1毫克/分升。肌酐是血液中發現的一種化學廢物,是正常的日常肌肉收縮的代謝產物。在正常情況下,它會被腎臟過濾,並通過尿液從身體中排出。
  • 肌酐高了怎麼降?
    我們平時抽血檢查腎功能,其中的重要的一項指標就是血肌酐,它的高低可以反映腎臟過濾廢物的能力。某些健康問題影響了這個功能,會使有害的肌酐水平升高。這時,我們可以通過調整飲食、改善某些生活方式、服用藥物和接受治療等方式降低肌酐。什麼是肌酐?
  • 微量白蛋白與肌酐內含著什麼?解開您心中的疑惑
    這種情況常可見於一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和高血壓等,而且隨著尿液中蛋白量的增加,加快腎衰竭的進程。 由於白蛋白的分子量很小,因此它是腎臟損傷早期能在尿液中檢測出的蛋白質之一。那些長期在尿液中檢測到白蛋白(微量白蛋白尿)的患者,他們發展為腎衰竭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險程度將會增加。由於每天尿液中白蛋白排洩的量存在變異,因此微量白蛋白檢測最準確的是24小時尿液標本。
  • 肌酐高吃什麼食物好,預防肌酐高的方法
    如果檢驗報告裡血液中的肌酸酐超過正常指標,那麼腎臟就會出現損傷,從而導致腎功能衰竭。如果腎功能衰竭只出現了肌酐高的情況,沒有出現少尿、浮腫,那麼還可以正常的補充鹽分,如果是已經出現了浮腫、少尿的情況,那就應保持低鹽飲食。接下來就來看看肌酐高的原因,了解了這些可以進行很好的預防:1、平時多喝水:如果每天補充的水分過少,就會讓人出現發熱、多汗等情況,進而加劇水分的流失,長期下去就會導致體內血液濃稠度增高,腎臟血流量減少,導致人體的肌酐出現增高。
  • 壁虎醫生:腎友除了控住蛋白尿、肌酐,這3點也很關鍵!
    ,腎衰竭是慢性腎病的歸宿。但並非所有腎病患者在有生之年都會進展到腎衰竭,腎病早期腎功能具有強大的代償性,自身可以「消化」掉部分損傷,中後期尤其是腎功能不全階段,則是整個腎病的轉折點,不少患者出現多種併發症,腎功能開始加速走下坡路。 整個腎病發展過程中,有一些症狀和指標,既反映出腎功能的變化,又影響著病情的發展,至關重要。其中蛋白尿和血肌酐就是備受重視的「焦點」性指標。
  • 肌酐是評估腎臟排毒能力的指標,超過這個數,腎損傷已經很嚴重了
    如果血檢報告顯示肌酐偏高,不少人心裡肯定會咯噔一下,"哎呀,是不是我的腎不好呀"。如果肌酐值正常,心中的石頭自然就會放下了。 但實際上,肌酐的臨床意義並非這麼簡單。今天,「問上醫」就跟大家講講肌酐到底是一項什麼指標,導致肌酐升高的原因有哪些。
  • 明明血肌酐還好,可腎病已處於嚴重階段,怎麼回事?
    等到檢查結果出來之後,醫生也好,患者本人也好,都會特別關注血肌酐值如何:在正常範圍嗎?還是僅稍微高一點?如果發現血肌酐完全正常或不太高,一般會認為病情較輕或不嚴重。然而,有些腎病患者的情況並非都是如此。先看看如下這一病例,當腎友了解了之後,或許會改變以前傳統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