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學攝影:走進微觀世界

2020-12-08 騰訊網

從入門到嫻熟掌握攝影知識

循序漸進講述攝影技巧

教你輕鬆打開攝影的大門

讓每一個喜歡攝影的人

都會感到攝影開頭並不難

微距鏡頭,帶你走進微觀世界

微距鏡頭是一種用作微距攝影的特殊鏡頭,主要用於拍攝十分細微的物體,如花卉及昆蟲等。為了對距離極近的被攝物也能正確對焦,微距鏡頭通常被設計為能夠拉伸得更長,以使光學中心儘可能遠離感光元件,同時在鏡片組的設計上,也必須注重於近距離下的變形與色差等的控制。大多數微距鏡頭的焦長都大於標準鏡頭,因此並非完全適用於一般的攝影。

微距攝影鏡頭一般有兩種結構。一種微距攝影鏡頭採用內置伸縮鏡筒的結構,另一種採用交換鏡頭內光學鏡片組前後位置的結構。前者在普通攝影時,攝影者只要旋轉鏡頭對焦環就能進行正常的對焦,如果想近攝,只要把已旋轉至最近對焦處的對焦環繼續旋轉,就能把鏡頭的整個光學系統隨同內置的鏡筒同步前移,從而使像距增大,達到近攝的目的;後者以變換鏡頭內光學鏡片組前後位置來獲得較高的影像放大率,從而達到近攝的目的。

微距鏡頭的主要功能是拍攝微距照片,鏡頭質素、對比與飽和度亦相當不錯。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微距鏡頭有的焦距有:60mm焦距,90mm焦距,100mm焦距,105mm焦距,150mm焦距,180mm焦距和200mm焦距可選,這些微距鏡頭都是定焦鏡頭,可以根據不同的拍攝環境來選擇。

微距攝影的目的是力求將主體的細節纖毫畢現的表現出來,把細微的部分巨細無遺的呈現在眼前。在微距攝影中,有一個名詞是必須要認識的,它就是放大率。因為微距攝影其實就即如放大攝影,故放大率直接影響著微距拍攝的效果。日常經常聽到鏡頭能拍到1:1、1:2的微距效果,這些比例便是指鏡頭的放大率。大家應記住左邊的數字越大,放大的倍數便越高,2:1的放大率便比1:1高。若右邊的數值較左邊大,放大率便越小。

微距鏡頭下的露珠

微距鏡頭下的雪花

微距鏡頭下的仙人球

微距鏡頭的特點

首先,這種鏡頭的解析度相當高,畸變像差極小,且反差較高,色彩還原佳。在近攝時具有很好的解像力,可在整個對焦範圍內保持成像質量不發生太大的變化。對於拍攝小物體頗具價值,微距拍攝昆蟲、植物、花卉或翻拍小畫面圖片等能很好地表現景物細節和清晰度。

其次,由於鏡頭結構的特點,全部近攝操作都在鏡頭本身上進行,它可在微距至無限遠之間連接對焦,從而能從近攝狀態迅速調整至普通攝影狀態,這為攝影者交替進行近距攝影和普通攝影(人像、風景攝影等)提供了方便。

微距對焦的「兩點」訣竅

任峰輝

在微距攝影中,對焦的精準程度是影響拍攝效果的關鍵因素,也是拍攝的難點所在。特別在利用可換鏡頭相機、安裝微距鏡頭拍攝時,由於對焦不準而造成的模糊現象時常發生。筆者認為,做到「 兩點」,即選準對焦點、善用點對焦,是微距攝影精準對焦的關鍵所在。

一、選準對焦點

進行微距拍攝,準確選擇對焦點至關重要。這是因為,微距拍攝的景深較淺,若焦平面稍微偏離預定的對焦位置,所展示的重點部位的清晰度就會降低。

微距拍攝的景深之所以較淺,是由於其拍攝距離過近所致。通常,畫面景深的深淺取決於光圈大小、鏡頭焦距、拍攝距離、感光元件尺寸等因素。其中,拍攝距離越近景深越淺。而微距的拍攝距離很短,必然造成景深較小。若使用較大尺寸感光元件的數位相機,其景深更小。拍攝時,處於焦平面之外的景物細節往往容易出現不同程度的模糊現象。

微距拍攝的對焦點,要根據不同的拍攝題材酌情選定。例如,在拍攝單朵鮮花時,花蕊往往是人們關注的中心點,就應該把花蕊選定為對焦點,使之清晰呈現;拍攝花朵的背面或側面時,可把花瓣的脈絡選定為對焦點,使脈絡線條成為畫面關注的重點;拍攝蝴蝶、蜻蜓等小動物時,可將其眼睛選為對焦點。通過展示清晰明亮的眼睛,體現動物的靈氣和神採。

二、善用點對焦

使用點對焦的目的,主要是縮小或限制對焦區域,以便對所選部位精準對焦。在種類繁多的數位相機上,自動對焦模式下的點對焦功能標識有所不同。通常標註為「單點自動對焦」「定點自動對焦」或「標準區域AF」。拍攝時,要根據不同相機的功能特點靈活運用。

點對焦的另外一個優點是,在拍攝有遮擋物的微距題材時,可有效地避開遮擋物的影響,直接對選定部位準確聚焦。因為,在其他相對寬泛的「區域對焦模式」下,對焦點很可能落在諸如樹枝、樹葉等遮擋物上,造成主體景物模糊。

當然,點對焦不能局限於單純的自動對焦。在對焦方式的選擇上,也可以採用手動對焦或全時手動對焦。全時手動對焦即同時利用自動與手動方式進行對焦,適用於部分具有此項功能的數碼單眼相機。可在自動對焦時,實時進行手動微調,進一步提高對焦精度,節省對焦時間。

對於使用LCD液晶顯示屏取景的數位相機,手動對焦時可以通過液晶顯示屏,將對焦位置放大若干倍,再進行細緻觀察,同時旋轉對焦環,讓焦平面在預定的對焦位置前後遊動,並逐步縮小遊動範圍,等到準確合焦時快速釋放快門,可最大限度地保障所選對焦點清晰。

在淺景深條件下,對主體重點部位準確聚焦,可求得主體清晰逼真,又能將背景、前景虛化,以便突出主體,增強作品的藝術魅力。

除上述兩個方面外,保持相機穩定、擴大景深範圍,對實現準確對焦也具有重要影響。其中,穩定相機的最佳方法就是使用一支牢固的三腳架,必要時使用遙控器或快門線釋放快門。擴大景深的有效辦法是縮小光圈。在擴大景深的情況下,即便對焦平面稍微脫離預定的焦點位置,也不會使預定焦點過於模糊,從而提高微距拍攝的成功率。

相關焦點

  • 【科學攝影】微觀世界
    從蹲點等光線到根據衛星預報天氣都是技術帶來的改變攝影不僅僅停留於宏觀世界微觀世界也可以很美看到這樣一張圖片你會想到什麼?△微距鏡頭下的沉澱以前學繪畫、學設計,很多時候我都在學習主觀的表達。我非常喜歡蔣勳的這句話:「在美的領域,有的只是差異。」我有同樣的體會。化學的美就隱藏在微小的濃度差異之中。相同的化學反應之間,不同的化學反應之間都有著不一樣的美。 科學的美也不僅是視覺的滿足和享受。曾有人問我:「你是學設計的,你怎麼知道該做什麼實驗以及如何做實驗?」拍攝重現化學這樣的項目不是一個人在努力。
  • 嗨,你好微觀世界!
    周晴烽一個地地道道90後女孩兒。齊頭簾兒,小圓臉兒,可愛中透著憨憨的。就是她帶我們走進了另一個五彩繽紛,鮮為人知的世界微觀菌落。         周晴烽因為喜歡這個生物,為了能看清楚它們,才喜歡上了攝影。很少有人關注到它們,有種特別獵奇的感覺。        尋找各種新奇,跋山涉水去廣東、雲南的山裡採集新的菌物。她遇到最多的是一些毒蟲、蛇和山螞蝗的叮咬。女孩子在山裡遇到這些已經算是極限挑戰了,而山裡的天氣也時常捉摸不定。當遇到奇珍菌類時候,晴烽則就地支起帳篷,連夜觀察它。
  • 火鍋世界小人國_縮微攝影_微觀美食攝影作品欣賞
    本文轉自百家號作者鹿馬影像飲品美食攝影推薦語:這個有趣,太有想像力了!美食攝影作者:美食攝影師陳燕飛今天我們要來聊聊縮微美食攝影&小人國創意美食攝影自從美食攝影師陳燕飛拍了這一組小火鍋大家都說她拍的照片是自帶流量的這組照片還一度登上微博熱搜榜
  • 微觀攝影:一滴水中陰森恐怖的微生物世界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有誰能想像到一滴水中的世界竟然如此恐怖?奧地利一位研究多媒體藝術的研究生克萊門斯•沃思(Clemens Wirth)拍攝了一滴水中非比尋常、陰森恐怖的微觀生物世界。  這些小生靈看起來像是從你最糟糕的噩夢中走出來的,實際上這些傢伙普遍存在於我們周圍,在河流、湖泊以及池塘中都有它們的身影。但是千萬不要害怕,在自來水中它們是不存在的。
  • 顯微鏡下的世界:近30年微觀攝影最佳照片
    北京時間10月20日消息,據美國媒體報導,尼康公司(Nikon Instruments)於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中期開始舉辦一年一度的微觀世界顯微鏡照相比賽( Small World Photomicrography Competition),目的是為了從全世界募集在生命科學、生物研究、材料科學等領域做出重要貢獻的優秀顯微鏡攝影家的作品。
  • 看巴西小哥的微觀攝影,水逆煩惱都不見了,好一個接地氣的小人國
    來自巴西的小哥Renan Viana酷愛微觀創意攝影,與許多室內微觀攝影不同,他的作品獨闢蹊徑,大多拍攝於戶外,與我們的現實生活「同時上演」。現在,我們就換個角度,一起去探索這妙趣橫生的微觀世界吧!咦,這個大塊頭是誰,擋著我的視線了,大哥!他們跟我們一樣,也熱愛運動。
  • 微觀攝影裡的小人國
    微觀攝影裡的小人國 發布時間:2017-03-01 01:49:28.0科技日報       有位日本小哥,從2011年起,每天在網上發表一幅攝影作品,沒有一天間斷,堅持了整整五年!這一系列照片,如同日曆一般記錄了小哥的日常,小哥乾脆給它起了個名字,叫《微型日曆》。
  • EOS 5D4伴我挑戰微觀生態世界
    我做夢也沒想到今世後半生會與蝴蝶結下不解之緣。二十年前,偶然在南海的一個小島上,一處無人居住的山谷裡,我發現有一群不知名的蝴蝶在此集體越冬。從此,便開始了我與蝴蝶,與這微觀生態世界的不解之緣。我的攝影之路,也從傳統的新聞、風光、紀實、旅遊,全面轉向「昆蟲的微觀生態世界」。
  • 微觀攝影為什麼能夠改變我們對毛毛蟲的恐懼感受?
    >來說,像是奧林巴斯國際生物數字顯微攝影大賽(Olympus BioScapes Digital Imaging Competition)和尼康微觀世界攝影大賽(Nikon Small World Photomicrography Contest)這樣一些頂級的國際賽事,都是非常好的才華展現舞臺。
  • 微型玩偶的「小人國」微觀世界
    不過草坪是男人鬍子拉碴的臉頰;認真地擦玻璃,不過擦的是手錶的鏡面;陶醉地滑雪,不過雪地是一張攤開的衛生紙……  塑料小人專心致志地割草,不過草坪是男人鬍子拉碴的臉頰   【中外玩具禮品網】法國藝術家展示「小人國」生活風靡全球,首度接受國內媒體專訪——   這是一個奇特的小人國世界
  • 尼康公布第44屆小世界顯微攝影比賽獲獎者
    尼康公司於10月22日公布了第44屆尼康小世界顯微攝影比賽的獲獎者。第一名被阿聯攝影師Yousef Al Habshi獲得,他將視角對準令人驚嘆的昆蟲藝術品研究領域。今年的獲獎作品為其捕獲到亞洲紅棕象甲蟲的複眼和周圍綠色鱗片的一部分。這種類型的甲蟲大小通常僅為不到11mm,是Al Habshi在菲律賓發現的。
  • 日本微型攝影大神「田中達也」的微觀春天~
    日本微型攝影大神--田中達也(Tatsuya Tanaka),喜愛用身邊的元素營造屬於自己的微小世界,並用攝影的方式呈現出這些精巧的畫面來。這些畫面看著如此的逼真但又超越現實,你往往會在一種「原來還可以這樣啊,為什麼我就想不到呢?」
  • 顯微攝影——帶你走進光怪陸離的小世界
    黃帝菊放大2倍的螢光花朵 © Mr.極其熱愛冬天的Wilson Bentley是一個一生都生活在美國傑裡科小鎮的農民,但他卻給世界帶來了第一張雪花顯微照片。1975年,尼康開始舉行顯微攝影大賽(Nikon’s Small World),意在用顯微鏡向我們展示一個奇妙的小世界,並且表彰那些通過光學顯微鏡進行攝影的人的努力付出。
  • 《重回微觀自然》攝影作品展在漢開幕
    德法武漢文化基金下的首發項目《重回微觀自然》袁明輝攝影作品展在武漢天地壹方南館開幕。展覽展出武漢微距攝影師袁明輝的50餘幅攝影佳作。《重回微觀自然》攝影作品展現場。 記者潘茜 攝 德國駐華大使葛策說,疫情對於全世界都是挑戰,需要大家共同應對。
  • 不會教學生微觀攝影的數學老師不是有想像力的好老師:杭州這所小學...
    在去年的區級精品課程申報中,她所帶領的《DIY微觀攝影》課程在區裡順利立項。組建學生攝影隊伍 周二放學後,我在班級裡見到何老師,她正一個人在教室裡批改作業。何老師說,這批學生在前年藝術節的攝影比賽中表現也很亮眼。「轉型」微觀攝影 我問何老師怎麼想到「轉型」微觀攝影?她說其實要「歸功」於一個雨天。有天攝影課正巧下雨,沒法帶學生走出教室去拍校園風景了,這群師生就想,待在室內能拍些什麼。
  • 讓我們一起走進微觀世界,您將看到一個不一樣的世界
    人類從來就是充滿好奇心的生物,人類對未知世界的探索和發現伴隨著人類生存繁衍的整個過程。在人類發展的歷史長河中,人類不斷探索未知領域,從森林到海洋,從沙漠到冰川,到處都留下了人類探索的足跡。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科學研究的不斷深入,微觀世界逐漸進去了人們的視野,對微觀世界的探索成為了人們津津樂道事情。
  • 用相機走進昆蟲世界,教你微距攝影,新手要了解三個「為什麼」
    本文就為大家介紹微距攝影的拍照,並分享筆者所拍攝的一些微距攝影作品,照片當時拍攝了有很多,就隨機挑選出一些作品供大家欣賞指點。,但拍攝微距不是任何鏡頭都能用,必須選擇有微距鏡頭功能的鏡頭,這樣才能將較小的物體拍攝清楚,這是微距攝影的魅力所在,可以拍攝出人眼看不到的微觀世界。
  • 世界是心的倒影-論攝影
    我們生活在一個繽紛多彩的世界中,每個人對生活的感悟,還記得初學攝影時,對著欣賞的風景,咔嚓咔嚓的猛拍。想要拍出內心中的那個最美的景色。聽人家說一個好的攝影師,使用照片堆出來的,每天都用心去拍,至少拍十幾張好照片,每天堅持去知名攝影網站欣賞與感悟。就這樣累積習慣,大概拍兩萬張以後才能算入門。著名攝影師馬丁帕爾說:攝影是這個世界上最簡單的事情,但它又複雜得讓人難以置信,而這才是它的真正作用。
  • 走進白鷺——鳥類攝影攻略
    後來考大學選了藝術專業,有一個學期專門是學攝影的,就這樣打下了基礎。後來當了記者,還做美術編輯。在2004年的時候有個機遇,因為工作的壓力不是很大了,我覺得應該找點自己喜歡的事情做,於是又把攝影撿起來了。Q:鳥的品種有那麼多,您為什麼單單選擇了拍攝白鷺這種鳥呢?A:因為從小生活在農村,我對大自然特別感興趣。
  • EOS 5D4伴我挑戰微觀生態世界(全文)_佳能 5D Mark IV套機_數碼...
    本文作者陳敢清我做夢也沒想到今世後半生會與蝴蝶結下不解之緣。二十年前,偶然在南海的一個小島上,一處無人居住的山谷裡,我發現有一群不知名的蝴蝶在此集體越冬。從此,便開始了我與蝴蝶,與這微觀生態世界的不解之緣。我的攝影之路,也從傳統的新聞、風光、紀實、旅遊,全面轉向「昆蟲的微觀生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