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學者欲揭「太歲」之謎 接種塊長出菌絲(圖)

2021-01-18 搜狐網
■王朝江在觀察一「太歲」切片 ■攝/本報記者王勇博

  「太歲頭上動土」可是件了不得的事兒,然而河北省農科院遺傳所研究員王朝江,卻在神秘「太歲」身上動起了「刀子」。近日記者獲悉,他經過3年實驗研究發現,「太歲」並非都是粘菌複合體,並利用其中一個切割成的「太歲」接種塊,成功培養出了菌絲。「太歲」的神秘面紗被揭開一角。

  ■發現

  「太歲」兩度現身石家莊

  2004年5月,在鹿泉市雙河工業區,一個奇怪的土黃色「大菠蘿」被從地下挖了出來。由於不能判斷「大菠蘿」的身份,發現當晚,王朝江便被邀請去做鑑定。

  王朝江回憶說,那個東西外表雖然不平整,但摸上去滑滑的,軟軟的,上下還有兩條環形帶。撕開表皮,露出裡面白嫩細膩的組織。由於之前經常看到相關報導,王朝江當時初步判斷這個「大菠蘿」就是傳說中的「太歲」。

  2004年7月,神秘「太歲」再次現身石家莊。一重約20公斤的巨型菌團,在鹿泉市上莊被發現。王朝江回憶說,這個菌團是村民在挖溝時發現的,菌團呈乳白色,沒有固定的形狀,感覺就像肥肉膘。用手觸摸時有粘粘的、滑滑的感覺,好像觸摸到了涼粉之類的東西,與上次見到的「大菠蘿」明顯不同。

  ■質疑

  粘菌複合體之說不可靠

  王朝江統計發現,從1992年至今,全國各地共發現「太歲」18次。「現在拆遷工程增多,但15年才發現了18次,可見在古代,『太歲』是多麼的稀罕!」王朝江感嘆說。

  物以稀為貴,「太歲」也因此被蒙上了一層神秘面紗。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又稱其為肉靈芝,稱其有很高的醫療保健價值。而唐代文人筆記中則記載了一人因冒犯「太歲」,而遭到報復家破人亡的故事。

  王朝江表示,近年來發現的「太歲」都被解釋為粘菌複合體,是一種介於菌、藻類植物和原生動物之間的種類。但從全國各地發現的「太歲」來看,他們形態、顏色、發現地點各異,粘菌複合體之說可靠嗎?

  第一次見到「太歲」後,王朝江將撕下的一小塊表皮悄悄帶了回來,在顯微鏡下觀察卻沒有發現細胞結構。「難道這個根本就不是生命體?」

  第二次發現「太歲」後,他又將其中的一塊帶了回來。記者在王朝江的實驗室內見到了養在特殊水中的「太歲」,兩年多的時間,它已經從小棗大小長到了核桃大小。這塊「太歲」呈深褐色,王朝江表示這可能與生長環境中的色素有關。

  一般菌種在顯微鏡下放大400倍左右就可以清楚看到菌絲了,但「太歲」切片在放大1000倍後還是看不到任何組織。如果將其組織放在營養液中培養會有什麼結果呢?抱著試試看的想法,王朝江邁出了「太歲」研究難能可貴的一步。

  ■突破

  「太歲」接種塊長出菌絲

  一次偶然的機會,王朝江再次獲得一塊「太歲」樣本。他經過認真消毒,將其切割成兩三毫米的接種塊,分別放到30個試管的培養液中。

  24小時後,奇怪的事情發生了!這個在顯微鏡下看不到細胞結構的「怪物」,竟然長出了5毫米長的菌絲。這一結果與「粘菌複合體」之說相去甚遠。

  王朝江將這些接種塊拿到顯微鏡下觀察後發現,菜豆形的孢子和一條條菌絲清晰可見。

  王朝江表示,他的研究結果表明這個「太歲」是真菌構成的組織體,而非粘菌複合體。「雖然各地發現的類似的東西都叫『太歲』,只是質感一樣,但形態上差距很大。我的研究至少表明這些不明生物體被統稱為『太歲』或是『粘菌複合體』的說法是不正確的,『太歲』至少包括粘菌複合體和真菌兩種。」

  王朝江說,他雖然成功培養出了「太歲」菌絲,但距重獲「太歲」實體還有很長一段路。

  ■文/本報記者李國靜

(責任編輯:李皓)

相關焦點

  • 工人草坪挖出千年太歲 揭秘太歲究竟為何物
    16日,蘭州和平鎮一名工人在開挖草坪時挖出一「太歲」。23日,蘭州市一位追蹤關注「太歲」的生態園林學方面的學者杜宗輝看到後認為,工人挖出的「太歲」應當已經有千年,是個「千歲」,他給工人給出收藏建議,同時工人張宏傑表示他願意將「太歲」捐贈出來搞研究。
  • 中國專家揭恐怖蟲"身世"之謎 與蒼蠅是遠親
    中國專家揭恐怖蟲"身世"之謎 與蒼蠅是遠親     新種:道虎溝恐怖蟲的模式標本正模,雄性(右),配模,雌性(左) 黃迪穎供圖 攝   中新網南京2月20日電 (盛捷)「恐怖蟲無疑和現代的蒼蠅、蚊子等同屬雙翅目,是纓翅蚊科的近親,恐怖蟲不恐怖」,20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黃迪穎確定了恐怖蟲的分類位置和它的生活習性,揭開了恐怖蟲的「身世」之謎。
  • 太歲是什麼東西?村民採到傳說中的「太歲」 你見過嗎(圖)
    記者看到,這個傳說中的「太歲」背部已經長青苔,色澤與形狀複雜,有點類似於水牛皮的顏色,而且深淺不一,表面不規則開裂明顯,裂痕深淺不同,腹部雪白、光滑、細嫩。當地村民都沒有見過這個東西,很好奇,都禁不住圍攏來看看、聞聞,卻沒有聞出什麼氣味。  陸世權說:「摸的感覺比較柔軟,就像豬板油一樣,不過一點油膩都沒有,開水泡也會化開。」
  • 浙江溫嶺市民稱培育出「太歲」 專家:三菌共生體[圖]
    東方網7月18日消息:溫嶺市的54歲市民林保才,稱其成功培育出了珍稀藥物「太歲」,7月16日下午,記者懷著好奇心來到林家,見到了所稱的「太歲」。  後經浙大專家鑑定,為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三種菌的共生體。
  • 傳說中的"太歲"?北流一村民挖到一個"肉靈芝"(圖)-廣西新聞網
    眾人在圍觀少見的粘菌複合體「太歲」。背部「太歲」腹部玉林新聞網-玉林日報訊 近日,北流市新豐鎮大村村民陸世權在當地山上挖出一個據稱是傳說中的「太歲」,重達10多公斤,非常罕見。2月27日上午,筆者在北流市北流鎮松花村陸世權家中見到了這個傳說中的「太歲」,陸世權把它養護在魚缸裡。
  • 《太歲百問之》——太歲有什麼功效?看太歲達人馮小龍如何回答?
    太歲有什麼功效?《太歲百問之》——太歲有什麼功效?看太歲達人馮小龍如何回答?太歲,又稱肉靈芝。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有肉靈芝,並把它收入「菜」部「芝」類,可食用、入藥,奉為「本經上品」,功效為「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
  • 全國各地發現的「太歲」是什麼?專家:還在研究,它違背自然規律
    無獨有偶,《神農本草經》裡也對太歲給予很高的評價,「肉靈芝,無毒、補中、益精氣、增智慧,治胸中結,久服輕身不老。」更離奇的是,史書中甚至稱吃太歲能長生不老,「諸芝搗末,或化水服,令人輕身長生不老。」古書中說了這麼多,那麼太歲究竟是什麼?在中國有一句話家喻戶曉的俗語,「別在太歲頭上動土」,可見太歲有很多神奇的地方。
  • 如何給食用菌接種,接種時應該注意哪些要點
    右手持接種鉤,將菌種連同培養基挖取約半個大米粒大小一塊,用接種鉤託起抽出試管,通過火焰上方迅速伸入待接試管,將菌種塊放入斜面培養基的中間位置。抽出接種鉤插入種源試管,翻轉右手,將棉塞經過火焰迅速塞人已接種的試管,同時使試管偏離火焰,右手將其塞緊至原始位置,抽出接好的試管放入酒精燈右側或方便的地方,一支母種接種完成。周而復始,直至完成全部接種。
  • 全國各地陸續發現的「太歲」,到底是啥?專家:它違背了自然規律
    在道教的神話傳說當中,太歲是60位神靈當中最強的年神,他掌控了一年的禍福,《淵海子平》記載:太歲乃年中之天子,故不可犯,犯之則兇。 古語也有云:太歲當頭坐,無喜恐有禍。所以太歲頭上動土,指的是這個歲星。
  • 現代科學對太歲的研究
    關於太歲,我們既熟悉又陌生,越來越多的人知道太歲能為我們人類帶來許多的福澤,然而還有許多的未解之謎需要人類為之解開。上篇關於太歲古文的記載有許多,但疑惑也不少。
  • ISON世紀彗星28日「撞日」 冰核或揭太陽系形成之謎
    ISON世紀彗星28日「撞日」 冰核或揭太陽系形成之謎其預計於11月28日抵達近日點,用其「彗星之軀」創造一幕引人入勝的宇宙奇觀。而來自太陽系邊緣的彗星冰核中,也保留著大量有關太陽系形成時的最初信息。據悉,ISON彗星又名C/2012 S1,是一顆掠日彗星。其形成於數十億年前,大部分時間都處在遠離地球的宇宙深處,軌道延伸的距離非常長。
  • 太歲究竟是什麼?
    6月17日,西安電視臺新聞節目《西安零距離》鬧了一出笑話——有村民挖井時發現一個「太歲」,記者調查一番後,還打算要請專家鑑定,結果發現只是矽膠情趣用品,被網友稱為「最純情新聞」。  「太歲」到底是什麼?杭州蕭山王鵬飛家中,收藏了30多個,在採訪中,我們有幸一睹真容。
  • 太歲」是何物,揭開太歲的神秘面紗
    被外國學者稱為「免疫之王」。這種自然界非常稀有的大型粘菌複合體,對遺傳學、生物體學、細胞學等諸多生命科學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2、太歲的種類太歲有分三種:水太歲、土太歲、石太歲;石太歲是所有太歲中最好的品種。1、水太歲:生長在水裡,形狀扁寬微透明。
  • 芒碭山發現劉武陵墓,考古隊挖出北鬥七星圖,引出3大歷史之謎
    他之所以會想到行盜墓之事,還要歸功於一座陵墓。此墓內藏40萬斤黃金,考古學者更是從這座墓內挖出了北鬥七星圖,隨之也引出了3大歷史之謎。漢朝時期的王公貴族們,對陵墓的修建都會追求工藝的華美,奢靡,光是隨葬的物品就要放入無數珍寶。而在漢代皇族陵墓中,最有價值的就當屬梁孝王劉武的陵墓了。劉武一直被竇太后所寵愛,竇太后甚至有過讓他繼承皇位的念頭。
  • 不要在太歲頭上動土,「太歲」是什麼東西?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不要在太歲頭上動土」,這句古話耳熟能詳,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太歲到底是什麼東西?太歲是什麼?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有一種奇葩的物種,它既然能當作食材食用,又可以當作藥材熬藥,並且長期服用能使人延年益壽,這東西就是太歲又稱肉靈芝《山海經》中這樣記載太歲:「聚肉形,如牛肝,有兩目;食之無盡,尋復更生如故」,意思為它形如牛的肝臟,有兩隻眼睛,吃它快吃完了,它又會不斷生長,變回原來的模樣,唯一不同的是有兩隻眼睛,那是古人神話後的結果
  • 揭古埃及人如何搬運巨大石塊建造金字塔之謎
    揭古埃及人如何搬運巨大石塊建造金字塔之謎時間:2015-10-09 09:07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揭古埃及人如何搬運巨大石塊建造金字塔之謎 導讀:科學家現已揭曉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的未解之謎。
  • 經常聽到的「太歲」到底是什麼??
    (一)「太歲」的真面目!許多小夥伴們在生活中或多或少的聽聞過「太歲」,但它到底是什麼呢?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肉芝狀如肉。附於大石,頭尾具有,乃生物也。赤者如珊瑚,白者如脂肪,黑者如澤漆,青者如翠羽,黃者如紫金,皆光明洞徹如堅冰也」。
  • 發現80公斤太歲 吃了太歲就真能太歲嗎
    前段時間,遼寧農民王承德賣「太歲」賺數百萬的消息引發不少關注。近日有網友稱,河北香河村民小李也發現了一隻「太歲」,重達80餘公斤。小李表示,希望能有專家幫助鑑定一下「太歲」的價值。小李的母親則希望能用這個「寶貝」換來收入,為兒子討個媳婦。
  • 傳說中的「太歲」,吃了真能長生不老?專家:不要食用,後果自負
    兩晉時期的學者郭璞曾為《山海經》作批註,「視肉」他是這麼解釋的:「聚肉形如牛肝,有兩目也。食之無盡,尋復更生如故。」按照這樣的描述跟現在的太歲相對比的話,除了都與牛肝有相似之處,現在發現的太歲既沒有眼睛也不能「食之無盡」。
  • 【中國新聞網】中國專家揭恐怖蟲"身世"之謎 與蒼蠅是遠親
    黃迪穎供圖 攝帶翅的雄性標本。黃迪穎供圖 攝新種:道虎溝恐怖蟲的模式標本正模,雄性(右),配模,雌性(左)。黃迪穎供圖 攝「恐怖蟲無疑和現代的蒼蠅、蚊子等同屬雙翅目,是纓翅蚊科的近親,恐怖蟲不恐怖」,20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黃迪穎確定了恐怖蟲的分類位置和它的生活習性,揭開了恐怖蟲的「身世」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