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關注「東北水產人」 講述水產故事
每天下午與你同行
如果你有發現魚鱗下全部都是紅色的長長的蟲子,看著有些頭皮發麻。這些蟲子是什麼呢?今天就為大家講解一下。
1、這是什麼寄生蟲?
病原為嗜子宮線蟲,俗稱紅線蟲,寄生蟲分類學上屬於蠕蟲類線蟲綱。水產養殖中常見的致病種類有:
鯽嗜子宮線蟲,雌蟲寄生在鯽魚的尾鰭。雄蟲寄生於鯽魚腹腔和鰾,雌蟲長22~50毫米,雄蟲長2.46~3.74毫米。
鯉嗜子宮線蟲,雌蟲寄生在鯉鱗囊內,蟲體長10~13.5毫米。雄蟲寄生於鯉魚腹腔和鰾,蟲體長3.5~4.1毫米。
藤本嗜子宮線蟲。雌蟲寄生於烏鱧等魚的背鰭、臀鰭和尾鰭,蟲長25.6~46.8毫米。雄蟲寄生於魚的鰾,腹腔,蟲長2.2毫米。
(1)病鯉鱗片部位有凸起、發紅現象,其上並有特殊的花紋,如將鱗片翻幹,可見盤曲在鱗囊中的紅色的棉線狀的蟲體。
(2)可將病鯽鰭條展開,對光用肉眼觀察,可見紅色的蟲體。蟲體在鰭條間與鰭條平行。將鰭條撕開,蟲體即可暴露出來,見血紅色棉線狀的蟲體即可確診。
雌蟲一般均為血紅色,兩端稍細,似粗棉線。
1.用生石灰帶水清塘,以殺滅幼蟲和陽性劍水蚤等。
2.用2%-2.5%食鹽水浸洗魚體15-20分鐘,效果顯著。
3.用1%高錳酸鉀或碘酒塗擦病灶部位,注意防止藥液流進魚鰓。
4.用10%聚維酮碘,用量250ml每畝,稀釋全池潑灑。聚維酮碘對傷口有聚合作用,促進寄生處傷口的癒合。
關注東北水產人
每天都有新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