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瀋陽在表演
新華網消息:美國《新聞周刊》網站7月23日發表文章,認為小瀋陽走紅的現象表明,中國社會寬容度遠超西方想像。文章說,在中國,喜劇方興未艾,其中最不可思議的明星之一是一名男扮女裝的叫小瀋陽的演員。這名29歲的喜劇演員以性別顛倒的著裝以及時不時的粗俗之舉而出名。小瀋陽參加了中央電視臺去年的春節聯歡晚會。那天晚上,他抖的包袱裡沒有黃段子,但這名新人還是穿了一條裙子———稱之為「蘇格蘭裙」。在這臺晚會的6億多觀眾面前,小瀋陽一炮走紅。
美國《新聞周刊》說,小瀋陽一夜成名反映了中國社會寬容程度的變化。私底下,小瀋陽很謙遜,甚至彬彬有禮,讓人很難想到他會在舞臺上講下流笑話,穿著小禮服、化著濃妝、帶著閃閃發光的發卡在臺上蹦蹦跳跳,而且還高喊:「我是純爺們!」從美國《新聞周刊》的意思看,小瀋陽走紅現象應該是很不正常的,換句話說就是,小瀋陽根本就不應該走紅。而走紅的現實說明了中國社會寬容度越來越大了,也就是說中國社會能容事了,度量大,越開放了,不計較了。這樣說,似乎美國媒體在表揚和誇讚中國社會。以至於昨日各個網站都紛紛轉載了新華網的這條消息。
但仔細一想,又不像真的誇獎。因為他們話裡有話,說小瀋陽男扮女裝,不男不女,講下流笑話,不時有粗俗之舉。意思就是本不該走紅而走紅了,是中國社會寬容了小瀋陽的俗氣。寬容二字用的比較隱蔽,應該不無譏諷之意。說重了,所謂寬容,其實就是一種病態。不該寬容而寬容,不就是病了嗎?還說遠超西方人的想像,就是說在西方人的想像中,我們的社會本不可能這樣,反而就這樣了。超出西方人想像是好事呢,還是壞事?美刊並沒有說透,人家讓咱自己好好考慮考慮。無論怎樣,美刊熱評小瀋陽走紅現象,說明國際社會已經在關注小瀋陽,在關注我們的文化現象。因此,無論是褒,還是貶,別人怎麼說不重要,關鍵看我們自己怎麼做。
我們到底該如何評價小瀋陽?關於小瀋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看法不一。有學者說,小瀋陽的表現不能算低俗,只能算通俗。而很多網友則直言不諱地說,小瀋陽就是低俗。依筆者的看法,小瀋陽的表演應該是近似於低俗。因為他的表演雖然能取悅一部分人,但整個套路是不高雅的,有時讓人看了就瘮得慌,身上起小米。當然小瀋陽自己也說,我不知道什麼叫俗,反正觀眾都願意看我的表演。其實,觀眾願意看並不能說明就不低俗,因為一些激情戲和黃色的東西,許多觀眾也都願意看,難道我們也去寬容這些黃色低俗嗎?顯然不能,我們要給予堅決嚴厲打擊。
最近中央政治局第22次集體學習時,胡錦濤總書記再次強調要精心打造中華民族的文化品牌,堅決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之風。文化在社會建設和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先進文化能促進社會的健康發展,低俗的頹廢的文化則能抑制和阻礙社會的發展。因此,落實胡錦濤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大力弘揚優秀的先進文化,堅決抵制低俗文化,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而抵制低俗文化,一定要加強文化監管部門的職責,這些年來低俗文化泛濫,我們的文化監管部門應負有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