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本體和集成市場概述

2020-11-25 OFweek維科網

  我國機器人本體的生產始於1977年,2000年後進入快速增長時期,每年增速在30%以上,截止2013年,預計中國大約新增工業機器人36000多臺。機器人主要以進口外資品牌為主,國產機器人因為缺乏技術方面的突破,目前無法大規模批量生產。機器人集成方面一直保持向上的趨勢。

  「近年來汽車行業需求的上升和人工成本的上升催生了機器人的集成發展。」東莞市機器人技術協會副會長羅百輝表示,目前中國機器人市場規模約為3000億,工業機器人使用密度:國外基本在600-700臺/萬人,國內不到100臺/萬人,因此中國在機器人使用密度方面大有潛力可挖。

  機器人行業主要的生產經營模式

  全球範圍內機器人的生產經營模式主要分為:

  1)歐洲模式(集成商和本體商合二為一,為客戶實現交鑰匙工程的全面服務)。

  2)日本模式(本體製造商和集成商分開,分工細化)。

  3)美國模式(機器人終端用戶購買本體後自行按自身要求集成製作成流水線)。

  我國早期以美國模式為主,現在處於向日本模式發展和歐洲模式(如ABB和庫卡同時具備本體和集成部門)並存的局面,預計最終機器人行業將會以日本模式為模板,進行行業細分。根據統計計算,每10臺機器人需要使用公司配備一個編程人員和一個維護人員,行業對於人才的需求較高。

  國內機器人零部件製造商、本體製造商、集成商現狀

  國產機器人因為加工製造精度的缺乏,關鍵原件仍然依靠進口,因此形成了國內本體製造商製作本體,關鍵部件從國外進口採購的形式。由於成本和競爭的原因,目前未有盈利。中國製造商廣東拓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中低端的線性機器人和搬運、碼垛機器人方面有許多成功的應用案例,在高端的拋光打磨機器人、五軸機器人、六軸手臂式機器人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國內系統集成商普洛匯森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對於機器人的應用比較熟悉,未來有可能在機器人本體開發製造方面獲得特殊優勢,如可以了解客戶需求、簡化機器人配置,降低成本等。

相關焦點

  • 蘭州理工大學曲面小型爬行機器人本體及自研發檢測與控制集成系統...
    甘肅瑞鑫項目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受蘭州理工大學委託,對蘭州理工大學曲面小型爬行機器人本體及自研發檢測與控制集成系統採購項目以競爭性談判的方式進行採購,歡迎符合資格條件的供應商前來參加。1.項目編號:LUTX2020-1632.項目名稱:蘭州理工大學曲面小型爬行機器人本體及自研發檢測與控制集成系統採購項目3.採購方式:競爭性談判4.資金預算及評標辦法4.1預算資金:人民幣42萬元4.2評標辦法:最低評標價法5.談判內容:
  • 2017年工業機器人國產本體排行榜TOP10
    工業機器人作為製造業皇冠上的明珠,近年來發展取得了不小的進步,雖然說中國市場大部分市場份額依然掌握在外資廠商手中,但目前已經有部分國產企業開始嶄露頭角,積極布局工業機器人市場,GGII通過對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的調研,盤點出2017年最具競爭力的國產本體品牌TOP10,以饗行業客戶讀者。
  • 【數據】2017年工業機器人國產本體排行榜TOP10
    工業機器人作為製造業皇冠上的明珠,近年來發展取得了不小的進步,雖然說中國市場大部分市場份額依然掌握在外資廠商手中,但目前已經有部分國產企業開始嶄露頭角,積極布局工業機器人市場,GGII通過對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的調研,盤點出2017年最具競爭力的國產本體品牌TOP10,以饗行業客戶讀者。
  • 2020年中國工業機器人本體行業調研報告
    2019年工業機器人市場延續低迷態勢,本體市場呈現差異化的表現: 多關節機器人作為佔比最大的本體類型,輕小負載產品(負載≤20kg)同質化嚴重,價格競爭愈演愈烈,系內外資工業機器人廠商較量的主戰場,同時也是增速下滑最明顯的細分產品之一。
  • 機器人宋的_宋偉剛 機器人 第二版  2015年 - CSDN
    2010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逐漸由2009年的谷底恢復。(2)預計到2017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容量2700億2012年全球機器人本體市場容量為530億元,本體加集成市場容量按本體大約三倍算,估計1600億元。
  • 工業機器人專題綜述篇:2023年工業機器人減速器市場超160億元(可...
    獲取《工業機器人專題綜述篇:復甦拐點將至,行業前路可期》完整版,請關注綠信公號:vrsina,後臺回復「泛科技報告及白皮書」,該報告編號為20bg0039。2020 年疫情過後,我國工業機器人的產量快速恢復,上半年工業機器人產量大幅增長 10.3%,行業回暖的信號明顯。產業鏈下遊主要面向終端客戶,為客戶提供整套解決方案,包括系統開發和集成等。從產業鏈的角度看,機器人本體是機器人產業發展的基礎,而下遊系統集成則是工業機器人工程化和大規模應用的關鍵。
  • 機器人本體主要包括哪幾部分
    機器人目前是典型的機電一體化產品,一般由機械本體、控制系統、傳感器、驅動器和輸入/輸出系統接口等五部分組成。其中機器人本體部分組成就是機械部分、傳感部分和控制部分組成,工業機器人本體廠家松樂智能裝備這裡為大家分享一下。
  • 協作機器人未來可能會誕生萬億級的現象級市場
    在這種認知下,2020年企業對於協作機器人市場的預期正在膨脹。一組數據表明,目前國內已經約有70+家企業正在做協作機器人,而一年多前才只有15家。 但一般意義上來說,整個產業鏈都能分享行業發展帶來的利潤,才能證明一個行業正逐漸走向成熟,與本體協作機器人廠商數量增多相對應的,必然應該是上遊越來越成熟的供應鏈體系,以及下遊越來越多的協作機器人集成商。
  • 市場回暖,「十四五」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如何?
    在勞動力供需矛盾、企業轉型升級、國家戰略需求等因素影響下,中國已連續多 年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應用市場,工業機器人作為技術集成度高、應用環境複雜、操作維護較為專業的高端裝備,對應用型人才有著多層次的需求。
  • ...企業及具有完全自主核心技術和核心部件的國產工業機器人領軍企業
    公司為客戶提供工業機器人核心產品及系統集成方案,目前在行業內率先貫通了從「關鍵核心部件―本體―工程應用―遠程信息化」的全產業鏈,已成為國內智能製造領域具有行業影響力的企業之一。公司工業機器人核心產品在3C、白電、工程車輛、農業機械、電商物流、食品醫藥、金屬加工、汽車零部件等行業推動了示範應用;在系統集成方面,通過多年積累,公司在產品的柔性化、模塊化上沉澱了豐富的經驗與技術;公司伺服產品技術迭代,專注於特定行業的定製化機型開發,在中端市場上努力實現進口替代,並逐步向高端市場邁進。公司擁有首批機器人產品CR認證,為國家智能製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規範條件企業。
  • 工業機器人競爭格局:四大家族壟斷,國產品牌突圍
    工業機器人本體競爭格局:四大家族壟斷,國產品牌突圍工業機器人「四大家族」日本發那科、瑞士ABB、日本安川、德國KUKA,在全球高端應用領域佔有較高市佔率。國內品牌廣州啟帆、埃夫特、新松、埃斯頓、廣州數控、新時達享受市場增長紅利快速成長,正在國內市場實現突圍。2016年,「四大家族」全球市場中的市佔率合計達58%,佔據了全球市場份額的超過半壁江山;愛普生、歐地希、川崎、松下等,也分別在全球有超過4%的市場份額。相比之下,國內品牌機器人在全球範圍內市佔率較低,合計共9.7%。
  • 2019年倉儲物流機器人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圖」
    一、倉儲物流機器人概述倉儲物流機器人屬於工業機器人的範疇,是指應用在倉儲環節,可通過接受指令或系統預先設置的程序,自動執行貨物轉移、搬運等操作的機器裝置。中國物流技術行業發展歷程數據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中國倉儲物流機器人行業產業鏈由上至下依次可分為上遊核心零部件製造廠商、中遊工業機器人本體製造商、系統集成商和下遊應用行業。
  • 軟體機器人手指可以提供高精度的本體感覺和準確預測被抓取的物體
    打開APP 軟體機器人手指可以提供高精度的本體感覺和準確預測被抓取的物體 IEEE電氣電子工程師 發表於 2020-06-12 16:53:15
  • 工業機器人行業深度研究報告:冬盡春始,蓄勢待發
    三、國內產業鏈逐步完善,進口替代有望加速(一)工業機器人產業鏈可拆解為零部件、本體、系統集成三個環節 工業機器人產業鏈包括上遊核心零部件、中遊機器人本體和下遊集成應用三部分。上遊是控制器、伺服電機、減速 器、傳感器、 末端執行器等零部件的生產廠商, 控制器、伺服電機和減速器是工業機器人三大核心零部件;中遊 是本體生產商,負責工業機器人本體的組裝和集成,即機座和執行機構,包括手臂、腕部等,部分機器人本體還包 括行走結構;下遊是集成應用商,負責根據不同的應用場景和用途對工業機器人進行有針對性地系統集成和軟體二 次開發。
  • 工業機器人行業的就業前景和待遇怎麼樣?
    第三代智慧機器人不僅具有獲取外部環境信息的各種傳感器,而且還具有記憶能力、語言理解能力、圖像識別能力、推理判斷能力等人工智慧,這些都是微電子技術的應用,特別是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密切相關。因此,機器人技術的發展必將帶動其他技術的發展,機器人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水平也可以驗證一個國家科學技術和工業技術的發展水平。
  • 行業遇冷後,上市後的機器人集成商,如何突破行業天花板?
    在自動化領域,很多創業型企業都選擇做機器人的系統集成。幾年過去,這已經快讓行業成了「紅海」。但2018年開始,汽車行業已經連續兩年市場下行,新能源車行業的產業轉型升級壓力在新材料、新工藝下不斷加大,洗牌到來,能不能活下去?集成商賽道的天花板怎麼突破?優勢如何進一步凸顯?下一步走向哪?
  • 一文解讀工業機器人產業鏈結構
    目前國內高端市場主要被國外名企佔據,主要來自日本和歐美,未來國產替代空間大。目前國外品牌佔據了中國交流伺服市場近80%的市場份額,主要來自日本和歐美。因此控制器的市場份額基本和機器人保持一致,國內企業控制器尚未形成市場競爭優勢。 國內企業機器人控制器產品已經交為成熟,是機器人產品中與國外產品差距最小的關鍵零部件,國內控制器與國外產品存在的差距主要在控制算法和二次開發平臺的易用性方面。 未來幾年中國國產機器人將得到快速發展,國產機器人控制器應用市場面臨較好的發展契機,尤其是在運動控制領域深耕多年的企業。
  • 2014年中國十大工業機器人公司排行榜
    作為機器人產業的核心細分領域,工業機器人增長情況一直備受關注。據相關機構公布的數據,2019年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近300億美元,而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就超過了150億美元,整體佔比達到約54%。因此,工業機器人產量的變化,對於整個機器人產業和市場來說非常關鍵。近日,上海市統計局公布了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
  • 「艾利特」推出CS系列協作機器人,要打破本體廠商競爭格局
    協作機器人本體,被認為是產業鏈中最為關鍵的環節,也是近年來規模增長的重要領域。從全球市場來看,UR機器人佔據優勢地位,2019年UR機器人銷售約12000臺,佔據了超過40%的全球市場銷售份額。在國內市場,2019年UR機器人也以2000餘臺銷量佔據約1/4的市場份額。國產替代是近年來國內協作機器人市場的主要趨勢。
  • 新松機器人 營業收入_新松機器人軟體 - CSDN
    日本第一臺機器人由KAWASAKI從UNIMATION進口,並由kawasaki模仿改進在國內推廣。工業機器人是指應用於工業領域的多自由度機器人。工業機器人產業鏈主要由上遊核心零部件、中遊工業機器人本體組裝以及下遊系統集成構成。其中控制器、伺服系統及精密減速機是機器人最重要的核心零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