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斬獲科技大獎 這位桂林籍清華大學教授了不起
(受訪者供圖)□本報記者 陳靜「各位老鄉好,我是來自廣西桂林的清華大學教授林波榮。」這兩天,一段錄製於2020年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的視頻在不少桂林人的朋友圈刷屏,這位獲獎的桂林籍教授一口純正的桂林話讓家鄉父老倍感親切。11月14日,第二屆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來自全國的50位獲獎青年科學家現場領獎,每人獲得騰訊基金會提供的300萬元人民幣獎金。
-
這位泰州籍院士,拿下「中國諾貝爾獎」!
這位泰州籍院士,拿下「中國諾貝爾獎」!」之稱的未來科學大獎正式公布獲獎者名單張亭棟、王振義獲得「生命科學獎」盧柯獲得「物質科學獎」彭實戈獲得「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三項大獎獎金均為100萬美元
-
咱河南老鄉!副省長、院士、未來科學大獎得主!
咱河南老鄉!副省長、院士、未來科學大獎得主!大河報 2020年9月6日上午10時50分許,2020未來科學大獎在北京揭曉,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遼寧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盧柯摘得三項大獎之一的「物質科學獎」。
-
武漢3人獲茅以升橋梁大獎
(左二)和中鐵大橋院秦順全院士(右二)榮獲「橋梁大獎」。通訊員吳茜提供)長江日報-長江網10月25日訊 24日,由中國工程院、中國鐵道學會、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聯合主辦的第二十九屆「茅以升科學技術獎」頒獎大會在北京舉行。
-
衡陽縣老鄉、中國工程院院士聶建國當選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
近日日本工程院第35次理事會通過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土木系教授衡陽縣金蘭鎮人聶建國當選為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是此次增選中唯一一位外籍院士成立於1987年的日本工程院(The Engineering在此之前,共有16位國際知名專家教授入選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聶建國,1958年出生於湖南省衡陽縣金蘭鎮,是衡陽縣第四中學74級傑出校友,1994年於清華大學土木系土木工程博士後流動站出站留校任教至今。歷任清華大學教研室副主任、主任、研究所所長,現任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清華大學土木工程安全與耐久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清華大學未來城鎮與基礎設施研究院院長。
-
浙大教授胡海嵐斬獲國際醫學大獎,如今有望入選院士
當我第一次看到胡海嵐的照片,我就覺得這位女性文質彬彬,內斂有深度。果不其然,年紀輕輕就獲國際醫學大獎,此獎項1998 年設立以來首次頒發給歐洲和北美洲以外的科學家。胡海嵐是亞洲第一人,這個稱號名副其實。亞洲第一人!浙大教授胡海嵐斬獲國際醫學大獎,如今有望入選院士胡海嵐是從小到大都很優秀的學霸,也處處得到老師的青眼。在1992年,考上北京大學也並不稀奇。
-
2020未來科學大獎揭曉 甘肅老鄉盧柯喜獲「物質科學獎」
2020未來科學大獎揭曉 甘肅老鄉盧柯喜獲「物質科學獎」盧柯>每日甘肅網9月7日訊(掌上蘭州·蘭州晨報首席記者武永明)9月6日上午,被很多人視為「中國的諾貝爾獎」的中國首個民間科學大獎——2020未來科學大獎獲獎名單揭曉,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教授張亭棟、上海交通大學教授獲得「生命科學獎」;山東大學教授彭實戈獲得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1965年出生於我省華池縣上裡塬鄉的著名材料科學家盧柯獲得「物質科學獎」。
-
這位五蓮籍中國工程院院士老鄉,你認識嗎?
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1984年1月,出任無錫輕工學院發酵工程系主任(至1989年2月),在擔任主任期內,主持創建中國國內首個國家級發酵工程重點學科點。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隸屬於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 (發酵與輕工生物技術),是當時中國發酵工程方向唯一的院士。1996年至今,一直致力於學術研究......
-
出國僅3年,顏寧又斬獲世界級大獎!最大成就是培養一批年輕學者
我國20位「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中,就有8位源自清華,中國兩院院士有將近四分之一也來自清華,23位「兩彈一星」的功勳獎章獲得者中,有14位是清華校友。今年不過40出頭的顏寧,就已經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雪莉蒂爾曼的終身教授。顏寧是全球科研領域著名的結構生物學家,2017年,她辭去清華大學教授和博士生導師,出國僅3年,如今又斬獲世界級大獎。女科學家組織公布了2020年度三大榮譽會員獎,將其中的佛羅倫斯薩賓傑出研究獎授予了顏寧,以表彰她在科研領域的傑出成就。
-
父母都是北大教授,兒子北大畢業加入美國籍,成美國「三院院士」
父母都是北大教授,兒子北大畢業加入美國籍,成美國「三院院士」北京大學作為中國頂尖學府,為祖國培養了很多人才。不過這其中,有一部分人才流失到了國外,最大的對象就是美國。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世界頂級科學家,就來自中國北大,他加入美國籍並在美國獲得極高的榮譽,更是成為美國「三院院士」。謝曉亮,1962年出生於中國北京,他的家庭很特殊,父母均是北京大學化學系的教授,因此他在北京大學附屬小學和北京大學附屬中學完成了小學與中學階段的學業。優良的基因加上高學歷父母的教育,謝曉亮的學習成績一直拔尖。
-
15歲考入中科大,身為3個院士的莊小威又獲大獎,網友:與我何幹
父母發現這小女孩太有天賦,就沒送她上幼兒園,直接送去上小學。學校一測試,一年級就別上了,直接上二年級吧。15歲那年參加高考,以600多分的成績考入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從中科大畢業後赴美留學,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拿下物理學博士學位。其後留在美國從事博士後研究和在幾家大學及研究機構任職。
-
中國材料學家楊培東,斬獲國際大獎,能力與貢獻獲得大眾認可
隨著中國科學技術的提升,不僅讓中國在國際舞臺上擁有了更多的話語權,中國的傑出人才以及優秀代表也在國際上得到了更多人的認可。近些年陸續有我國專家學者獲得國際知名大獎的好消息從國外傳來,這一定程度上也是對我國人才培養體系以及教育體系的肯定。
-
溫江學子斬獲「丘成桐中學科學獎」大獎!
究竟是什麼樣的大獎讓科科按捺不住內心的狂喜呢?! 丘成桐中學科學獎它被譽為「華人青少年的諾貝爾獎」,由中國著名數學大師丘成桐先生於2013年為全球華人中學生設立,是目前公認的能體現國內中學生科研創新能力的最高獎,在華人社區甚至全球範圍內有極高的學術影響力與含金量。
-
這位院士破解一系列關鍵難題,將中國推向世界領先水平
"天塹變通途"曾經是中國人傳承千年的夢想,如今,俯瞰中國大地,一座座橋梁或屹立於江河湖海之上,連接經緯縱橫的交通大動脈;或跨越於崇山峻岭之間,架通南來北往的經濟快車道。一代代中國橋梁科技工作者的不懈追求,讓千年夢想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在這之中,有一位自認為平淡而普通的人,卻站在中國橋梁技術的制高點上,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推動中國橋梁事業不斷向前發展。
-
北大天才數學家許晨陽,斬獲500萬大獎後赴美,現再獲世界大獎
2021年中科院院士新增候選人數確定,其中數學領域的院士明顯得到了增加。數學,這個自然科學的皇冠,不僅是基礎科學突破的基礎,更是一個國家強大的基石。長期以來,我國對數學的重視程度都不夠高:從2015年到2019年,中科院三屆院士增選情況來看,一共增加了200位院士,數學領域只增加了10人,僅佔5%;從新中國院士制度確定以來,我國一共也僅有71位數學院士,現在還健在的只剩50人,即使像清華大學這樣的名校,也沒有一個專職的數學院士(丘成桐不是清華大學專職院士)。我國就沒有非常優秀的青年數學家?
-
武漢3位橋梁專家獲「茅以升科學技術獎」
(左二)和中鐵大橋院秦順全院士(右二)榮獲「橋梁大獎」。通訊員吳茜提供)長江日報-長江網10月25日訊 24日,由中國工程院、中國鐵道學會、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聯合主辦的第二十九屆「茅以升科學技術獎」頒獎大會在北京舉行。
-
湖北這位院士破解一系列關鍵難題,將中國這一技術推向世界領先水平
&34;曾經是中國人傳承千年的夢想,如今,俯瞰中國大地,一座座橋梁或屹立於江河湖海之上,連接經緯縱橫的交通大動脈;或跨越於崇山峻岭之間,架通南來北往的經濟快車道。一代代中國橋梁科技工作者的不懈追求,讓千年夢想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在這之中,有一位自認為平淡而普通的人,卻站在中國橋梁技術的制高點上,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推動中國橋梁事業不斷向前發展。
-
中國第一人!26歲成副教授,49歲當院士,他近日斬獲這項大獎
中國科學院院士、蘭州大學1981級化學系校友馮小明榮獲本年度陳嘉庚科學獎中的化學科學獎,獲獎項目為&34;。該獎每兩年評選一次,每個獎項每次評選一項,獎勵近期在中國做出的重大原創性科學技術成果;陳嘉庚青年科學獎每個獎項每次評選一人,獎勵在中國獨立做出重要原創性科學技術成果的、40歲以下的青年科技人才。兩個獎項均突出強調做出&34;,鼓勵科學家從事基礎科學研究。截至目前,陳嘉庚科學獎共評出35項獲獎成果(40位獲獎科學家),陳嘉庚青年科學獎共評出26位青年科技人才。
-
空中網斬獲CGWR中國遊戲排行榜三項大獎
北京2015年4月23日電 /美通社/ -- 4月22日,2014年度新浪 CGWR 中國遊戲排行榜頒獎盛典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落下帷幕,中國領先的網路遊戲研發商和運營商空中網一舉斬獲三項大獎。
-
中國學者連續三年斬獲此國際大獎
據了解,首位獲得該獎項的中國本土博士是西湖大學的萬蕊雪,於2018年獲細胞及分子生物學類別的青年科學家獎。2019年,陳子博獲細胞及分子生物學類別的青年科學家獎,該年度的特等獎由北京大學謝曉亮團隊的譚隆志博士摘得。這也意味著連續三年有中國學者斬獲此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