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馬糞海膽數量驟減 漁市「堆積成山」場面消失

2020-12-04 福州新聞網

中新社臺北7月2日電 自1日開放採捕馬糞海膽以來,兩天不到,臺灣澎湖漁市已出現嚴重斷貨,漁民初步預估今年馬糞海膽產量至少減半。

馬糞海膽廣泛分布於潮間帶礁巖區,帶棘硬殼內生殖腺可使用,每年6至7月為盛產期。但近年澎湖的馬糞海膽屢次傳出產量遞減,加上漁民恣意採捕,導致這一高經濟價值海產在澎湖有滅絕危機。

今年澎湖縣政府採取搶救行動,嚴防漁民在開採期前偷捕並縮短採捕期至兩個月。

1日,綜合ETtoday新聞雲、Yahoo奇摩新聞、中時電子報等臺媒報導,由於縣環保稽查小組執法得當、非法偷採行為得到有效遏制,馬糞海膽開採首天的產量比去年多出一倍。同時其價格飛漲,每公斤價格漲至200元(新臺幣,下同),每盒海膽的價格也提高至350元。

但不少本地漁販卻反映,過去海膽堆積如山的漁市如今僅有零星攤販販售馬糞海膽,大量海膽被臺灣本島餐廳及專程前往的觀光客搜購。不少業界人士曾預計今年馬糞海膽的產量可供漁市搶購一周,目前看來這一判斷過於樂觀。

澎湖餐廳的張姓老闆表示,許多餐廳及批發商早早訂下海膽預購,首日撈上岸的海膽被一箱箱直接宅配回臺灣本島,這是澎湖漁市幾乎斷貨的主因。洪姓漁販認為,研判或因前段時間天氣炎熱、加之海象不佳等情況的衝擊,導致今年馬糞海膽總量減半;擔憂該海膽之後會在澎湖海域絕跡。

此外,1日當天,澎湖一位75歲的婦人在撿拾海膽的過程中發生意外,被發現時已失去生命跡象。(完)

相關焦點

  • 臺澎湖漁民抱怨馬糞海膽數量驟減 漁市「堆積成山」場面消失
    中新社臺北7月2日電自1日開放採捕馬糞海膽以來,兩天不到,臺灣澎湖漁市已出現嚴重斷貨,漁民初步預估今年馬糞海膽產量至少減半。
  • 臺漁民抱怨馬糞海膽數量驟減 "堆積成山"場面消失
    中新社臺北7月2日電 自1日開放採捕馬糞海膽以來,兩天不到,臺灣澎湖漁市已出現嚴重斷貨,漁民初步預估今年馬糞海膽產量至少減半。  馬糞海膽廣泛分布於潮間帶礁巖區,帶棘硬殼內生殖腺可使用,每年6至7月為盛產期。但近年澎湖的馬糞海膽屢次傳出產量遞減,加上漁民恣意採捕,導致這一高經濟價值海產在澎湖有滅絕危機。
  • 澎湖馬糞海膽銳減一半
    臺海網5月17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今年饕客想品嘗入口即化的「澎湖馬糞海膽」恐怕不容易,因為這次提早半個月開放捕撈,不少漁民卻抓不到海膽,有人2小時只捕撈7顆,馬糞海膽產量比去年減少一半,有漁民就懷疑可能是在禁捕期,還是有人私自捕撈,才會讓海膽產量銳減。
  • 馬糞海膽,豐收了!
    馬糞海膽,豐收了!今年總計10萬斤的海膽半個月便被搶購一空養殖工人們收穫了滿足和喜悅但這背後也有過很多挫折一起看看馬糞海膽的 前世今生↓↓↓「馬糞海膽全名蝦夷馬糞海膽,
  • 蝦夷馬糞海膽養殖技術研究進展
    由於近年國際市場海膽及其製品供不應求,消費量日益增加而資源增殖與管理相對滯後,所以發展蝦夷馬糞海膽增養殖市場前景很大。  本文主要概述了有關蝦夷馬糞海膽的生物學特性及其養殖研究成果,以期促進蝦夷馬糞海膽增養殖業可持續發展。&nbsp    一、生物學特性  1.溫度和鹽度適應性  蝦夷馬糞海膽為冷水性種類,適應的水溫偏低。
  • 馬糞海膽和紫海膽 | 吃了番茄和捲心菜的紫海膽後來怎麼樣了?
    這兩種海膽皆是外殼呈黃褐色或黃綠色,形狀扁平,棘短而密集的,並因長得像馬糞而得名。蝦夷馬糞海膽殼長一般為5-6釐米,最大可達10釐米,而馬糞海膽殼長一般為3.5-4釐米左右。馬糞海膽和蝦夷馬糞海膽都來自球海膽科,但馬糞海膽是馬糞海膽屬的,而蝦夷馬糞海膽是球海膽屬的。
  • 吃海膽就吃唄,為什麼要還要吃馬糞,跟印度人學的?
    世界上最好的海膽應該是日本的蝦夷馬糞海膽,名字是不是驚到你了,什麼馬糞海膽吃海膽是不是等於吃馬糞咯,印度有的種族視牛為神,牛肉是不可以吃的,但是牛糞可是寶,牛尿也是神奇的一味飲品。馬糞海膽是不是用馬糞餵大的?答案是:不解釋,自己品。
  • 奇醜無比形如馬糞,卻鮮甜豐腴,被譽為海膽中的「黃色鑽石」
    又到了吃馬糞海膽的時候了,每年的五月前後是馬糞海膽的最佳食用時間,這個季節的它膏最肥、味道也最鮮美。馬糞海膽表面呈現墨綠色,遍布五六毫米的長刺,遠遠看過去就和曬乾的馬糞一樣,名字雖然不好聽,但是它在美食界的地位卻居高不下。在日本,馬糞海膽被譽為「黃色鑽石」,頂級的料理店對北海道馬糞海膽「視如珍寶」,讓它妥妥坐穩了餐桌vip的寶座。
  • 海膽正當季,怎樣從一堆海膽裡挑出最鮮美的那一顆?
    海膽有很多品種,不同產地、不同品種、不同季節的海膽口感差異很大,品嘗海膽,新鮮只是最基本的要求。我們來看一下市面上最常見的幾種海膽,以及它們對應的食用季節:圖片:iamtrang.com馬糞海膽馬糞海膽是一種小型海膽,直徑3.5釐米左右,這種海膽色澤多為墨綠色,也有灰白色和赤褐色,因為長得像馬糞,所以被叫做馬糞海膽。
  • 海膽如此美味 為大家介紹幾種常見的海膽種類
    膽從外觀看好像長得都差不多,但其實海膽的品種很多的,而且不同的海膽有非常顯著的風味特點,各自的最佳食用時間也不同。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幾種常見的海膽種類。
  • 這倆海膽區別很大,很多人都弄錯了
    不像其他海膽土黃色的海膽黃,蝦夷馬糞海膽的黃為橙黃色,易成型,口感鮮甜細滑,生吃或做成餃子、加工成海膽醬皆可,可謂海膽中的上上品。 蝦夷馬糞海膽≠馬糞海膽 蝦夷馬糞海膽和馬糞海膽名字很相似,他們是一種海膽嗎?趙靜說,兩者雖然很相像,都呈圓球形,但完全是兩個品種。
  • 海膽的全人工養殖技術
    目前,在日本、法國、美國等國家海膽養殖已進入規模化生產,並且取得了良好的效益。我國自引入蝦夷馬糞海膽之後,也開始了一定規模的海上筏式養殖及陸上工廠化養殖生產試驗。由於該海膽具有生長速度快、肉質鮮美、出肉率高、不易發病、成本低等優點,加之其棘短,便於籠養或室內養殖,因而在較短的時間內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近幾年在我國北方養殖發展迅速,促進了我國海膽增養殖業的發展。
  • 老卓:讓你嘗嘗,什麼叫做即食海膽
    「腥、通透、刺激」這句經典臺詞給多少人心中種下了草。| 文章:《還記得那碗海膽蓋飯嗎?》世界上大概沒有一位藝術家和海膽的關聯性比薩爾瓦多 · 達利更深。他不但著迷於海膽的樣貌,還有他所認為的那種鎮靜和麻醉的特性,這位來自加泰隆尼亞的超現實主義畫家在他的眾多作品中放入海膽元素,像是 1959 年的《哥倫布發現美洲》。此外,他也曾於一頓午餐吃下 36 個海膽。
  • 加拿大巨紫球海膽,比我的中指還長還粗
    積丹紫海膽及蝦夷馬糞海膽,肥美豐腴。蝦夷馬糞海膽公認是最頂級的。 馬糞海膽一般有8cm大,膏厚肉多、甘甜不澀、味道濃稠、質感細滑;紫海膽色澤較橙紅色的蝦夷馬糞為淺,有昆布及海水的鹹香。 這個季節比蝦夷馬糞海膽加個「更」字的,是加拿大的巨紫球海膽。北太平洋西海岸,從阿拉斯加到加利福尼亞周邊海域都有出產。
  • 海膽
    海膽(《本草原始》)【異名】海肚齊、刺海螺、刺鍋子(《山東中草藥手冊》)。【來源】為球海膽科動物馬糞海膽、光棘球海膽或刻肋海膽科動物細雕刻肋海膽、北方刻肋海膽等的石灰質骨殼。【動物形態】①馬糞海膽全體呈半球形,直徑約3~5釐米,常呈灰綠色、灰褐色或棕灰色,密生能活動的棘。將棘除去後,則露出堅硬的殼。
  • 全世界的海膽都全了,吃貨的你認識幾種?
    馬糞海膽馬糞海膽來自球海膽科馬糞海膽屬,是一種小型海膽。馬糞海膽的外殼大多呈黃綠色,也有少數呈現灰白色和褐色。之所以叫它馬糞海膽就是因為它的外觀看起來就像是一小坨馬糞。雖說外表看來其貌不揚,剝開後的海膽黃卻令人驚豔。它呈鮮豔的橙黃色,味道濃鬱,甘甜鮮美。
  • 腥,通透,刺激:還記得那碗海膽蓋飯嗎?
    由於海域不同、產卵期也都不同,這裡只說常見的品種:蝦夷馬糞海膽、北紫海膽、紫海膽、黃海膽。蝦夷馬糞海膽蝦夷馬糞海膽【エゾバフンウニ】 英文名 Short-spined sea urchinintermediate sea urchin這種海膽的特點是個頭小
  • 海膽的人工增殖技術
    由於本方法的資金投入少,管理工作量小,因此是當前海膽資源人工增殖經常採用的有效方法之一。在自然條件比較適宜的海域其回捕率可以達到40%以上,最高回捕率可達76.3%。目前,放流苗種種類有紅海膽和馬糞海膽。在日本,海膽的底播增殖已成為其「栽培漁業」的重要內容,全國的主要實施單位已多達數百個。我國的海膽資源增殖目前尚處於試驗推廣階段。
  • 「北海道賞櫻Vlog」小夥吃王源同款馬糞海膽,好吃到中風……
    看到王源吃的日本餐廳人均三千多,一個馬糞海膽要一千多軟妹幣,還不如飛一趟北海道大快朵頤呢,可是一碗的海膽啊,大牛一度擔心肥浪會中風......飽餐後打卡櫻花車站——JR南小樽站,也是小樽旅遊觀光的推薦點哦!櫻花、車站、行人......關鍵詞的組合,文藝青年絕對不能錯過。
  • 海膽,竟然是中藥藥材,看完現在就想去吃
    海膽的黃鮮美可口海膽的黃鮮美可口簡介:海膽,海洋生物,是棘皮動物門下的一個綱,是一類生活在海洋淺水區的無脊椎動物,以藻類、水螅、蠕蟲為食。身體是一個球狀,盤形或心臟形。渾身是刺,海膽是地球上最長壽的海洋動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