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膽的全人工養殖技術
目前,在日本、法國、美國等國家海膽養殖已進入規模化生產,並且取得了良好的效益。我國自引入蝦夷馬糞海膽之後,也開始了一定規模的海上筏式養殖及陸上工廠化養殖生產試驗。由於該海膽具有生長速度快、肉質鮮美、出肉率高、不易發病、成本低等優點,加之其棘短,便於籠養或室內養殖,因而在較短的時間內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近幾年在我國北方養殖發展迅速,促進了我國海膽增養殖業的發展。
-
馬糞海膽,豐收了!
今年總計10萬斤的海膽半個月便被搶購一空養殖工人們收穫了滿足和喜悅但這背後也有過很多挫折一起看看馬糞海膽的 前世今生↓↓↓「馬糞海膽全名蝦夷馬糞海膽,蝦夷馬糞海膽原產於日本北海道及以北沿海,在俄羅斯薩哈林島等地也有分布。
-
馬糞海膽和紫海膽 | 吃了番茄和捲心菜的紫海膽後來怎麼樣了?
看馬糞海膽這個長相,簡直就是個迷你版的蝦夷馬糞海膽嘛!這兩種海膽皆是外殼呈黃褐色或黃綠色,形狀扁平,棘短而密集的,並因長得像馬糞而得名。蝦夷馬糞海膽殼長一般為5-6釐米,最大可達10釐米,而馬糞海膽殼長一般為3.5-4釐米左右。
-
吃海膽就吃唄,為什麼要還要吃馬糞,跟印度人學的?
世界上最好的海膽應該是日本的蝦夷馬糞海膽,名字是不是驚到你了,什麼馬糞海膽吃海膽是不是等於吃馬糞咯,印度有的種族視牛為神,牛肉是不可以吃的,但是牛糞可是寶,牛尿也是神奇的一味飲品。馬糞海膽是不是用馬糞餵大的?答案是:不解釋,自己品。
-
這倆海膽區別很大,很多人都弄錯了
蝦夷馬糞海膽在四種海膽中經濟價值最高。其實蝦夷馬糞海膽最開始是個「外來戶」,盛產於日本北海道海域,在1989年由大連水產學院從日本引入,經發展人工養殖,現已成為大連當地的物種,主要採捕期在9月至11月。 蝦夷馬糞海膽呈圓球形,刺短,外表呈黃褐色,主要產地為金州、旅順至市區南部海域,年產量達2千餘噸,每年創造上億元經濟價值。
-
海膽正當季,怎樣從一堆海膽裡挑出最鮮美的那一顆?
雖然馬糞海膽個頭不大,但海膽黃通常比較飽滿,色澤也比較深。日本北海道南部到九州都有分布,朝鮮半島和中國也有出產。馬糞海膽最佳的食用季節是4月至5月。蝦夷馬糞海膽蝦夷馬糞海膽與馬糞海膽同科,外形十分相似,棘刺比較短,緊貼表面。這種海膽的海膽黃顏色明顯偏橙紅色,大而厚實,表面顆粒感明顯,甜度較高。
-
腥,通透,刺激:還記得那碗海膽蓋飯嗎?
由於海域不同、產卵期也都不同,這裡只說常見的品種:蝦夷馬糞海膽、北紫海膽、紫海膽、黃海膽。,棘刺也短,最好的出產來自日本北海道,此外,在俄羅斯、朝鮮半島和中國的東北也有養殖,屬於海膽中的高品質一類,價格不菲。
-
海膽的人工增殖技術
海膽的人工增殖技術出處:中國海洋報 作者:常亞青 水產養殖網 2008-06-20 14:43:00 海膽的人工增殖方式主要有兩種,即底播增殖和移殖增殖。由於本方法的資金投入少,管理工作量小,因此是當前海膽資源人工增殖經常採用的有效方法之一。在自然條件比較適宜的海域其回捕率可以達到40%以上,最高回捕率可達76.3%。目前,放流苗種種類有紅海膽和馬糞海膽。在日本,海膽的底播增殖已成為其「栽培漁業」的重要內容,全國的主要實施單位已多達數百個。我國的海膽資源增殖目前尚處於試驗推廣階段。
-
遼寧大連:都是海膽 紫的為啥比黃的貴一倍
「海膽黃」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含有不飽和脂肪酸等具有特殊生理活性的物質,特別是還含有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有效藥用成分。大連海洋大學水產與生命學院相關專業的老師介紹,大連海域常見的經濟海膽就有蝦夷馬糞海膽、馬糞海膽、光棘球海膽(俗稱大連紫海膽)和海刺蝟(俗稱黃海膽),因為它們屬於不同的科、種,因此外形和顏色均不同。海膽外殼的顏色和它們所含的營養價值沒有關係。
-
老卓:讓你嘗嘗,什麼叫做即食海膽
「腥、通透、刺激」這句經典臺詞給多少人心中種下了草。| 文章:《還記得那碗海膽蓋飯嗎?》世界上大概沒有一位藝術家和海膽的關聯性比薩爾瓦多 · 達利更深。他不但著迷於海膽的樣貌,還有他所認為的那種鎮靜和麻醉的特性,這位來自加泰隆尼亞的超現實主義畫家在他的眾多作品中放入海膽元素,像是 1959 年的《哥倫布發現美洲》。此外,他也曾於一頓午餐吃下 36 個海膽。
-
乾貨 | 你不知道的海膽二三事:品種構造、捕撈、產季、各國吃法
在日本,蝦夷馬糞海膽和北紫海膽是夏季珍饈,分別產自 3-8 月與 6-8 月間。而美國東岸的馬糞海膽的產季則落在 10-5 月間,而美國西岸的紫海膽雖然一年四季都有,但 4-10 月規定不可捕撈。此外,智利也是全年皆產有海膽,但是產區較為分散。歐洲則以冬季為主。科學家鼓勵澳洲塔斯曼尼亞地區的海膽捕撈行為,以利生態發展。
-
全世界的海膽都全了,吃貨的你認識幾種?
馬糞海膽馬糞海膽來自球海膽科馬糞海膽屬,是一種小型海膽。馬糞海膽的外殼大多呈黃綠色,也有少數呈現灰白色和褐色。之所以叫它馬糞海膽就是因為它的外觀看起來就像是一小坨馬糞。雖說外表看來其貌不揚,剝開後的海膽黃卻令人驚豔。它呈鮮豔的橙黃色,味道濃鬱,甘甜鮮美。
-
海膽如此美味 為大家介紹幾種常見的海膽種類
膽從外觀看好像長得都差不多,但其實海膽的品種很多的,而且不同的海膽有非常顯著的風味特點,各自的最佳食用時間也不同。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幾種常見的海膽種類。
-
加拿大巨紫球海膽,比我的中指還長還粗
積丹紫海膽及蝦夷馬糞海膽,肥美豐腴。蝦夷馬糞海膽公認是最頂級的。 馬糞海膽一般有8cm大,膏厚肉多、甘甜不澀、味道濃稠、質感細滑;紫海膽色澤較橙紅色的蝦夷馬糞為淺,有昆布及海水的鹹香。 這個季節比蝦夷馬糞海膽加個「更」字的,是加拿大的巨紫球海膽。北太平洋西海岸,從阿拉斯加到加利福尼亞周邊海域都有出產。
-
澎湖馬糞海膽數量驟減 漁市「堆積成山」場面消失
中新社臺北7月2日電 自1日開放採捕馬糞海膽以來,兩天不到,臺灣澎湖漁市已出現嚴重斷貨,漁民初步預估今年馬糞海膽產量至少減半。馬糞海膽廣泛分布於潮間帶礁巖區,帶棘硬殼內生殖腺可使用,每年6至7月為盛產期。
-
海膽人工育苗技術
海膽人工育苗技術出處:中國海洋報 作者:常亞青 水產養殖網 2008-06-20 14:52:00 海膽是海洋中比較常見的一類無脊椎動物,其外殼上生有許多可動的棘,形似刺蝟,故稱之為「海刺蝟」。海膽是一種食用價值、藥用價值、科研價值都比較高的經濟海洋生物,其部分種類的生殖腺味道極其鮮美,營養也很豐富。
-
臺漁民抱怨馬糞海膽數量驟減 "堆積成山"場面消失
中新社臺北7月2日電 自1日開放採捕馬糞海膽以來,兩天不到,臺灣澎湖漁市已出現嚴重斷貨,漁民初步預估今年馬糞海膽產量至少減半。 馬糞海膽廣泛分布於潮間帶礁巖區,帶棘硬殼內生殖腺可使用,每年6至7月為盛產期。但近年澎湖的馬糞海膽屢次傳出產量遞減,加上漁民恣意採捕,導致這一高經濟價值海產在澎湖有滅絕危機。
-
也許這是冬季最進補的美食,用九種方法烹飪海膽
農曆節氣大雪將至,十二月正是馬糞海膽產卵的時候,也是吃馬糞膽最好的時候,錯過這個時節,那就要等到明年開春啦。東北第一家海膽料理專門店近日開門納客,據悉膽道是瀋陽第一家專門吃海膽的地方,中國也是很少見的,跟著小編一起看看他們如何用九種方法烹飪海膽。
-
澎湖馬糞海膽銳減一半
臺海網5月17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今年饕客想品嘗入口即化的「澎湖馬糞海膽」恐怕不容易,因為這次提早半個月開放捕撈,不少漁民卻抓不到海膽,有人2小時只捕撈7顆,馬糞海膽產量比去年減少一半,有漁民就懷疑可能是在禁捕期,還是有人私自捕撈,才會讓海膽產量銳減。
-
臺澎湖漁民抱怨馬糞海膽數量驟減 漁市「堆積成山」場面消失
中新社臺北7月2日電自1日開放採捕馬糞海膽以來,兩天不到,臺灣澎湖漁市已出現嚴重斷貨,漁民初步預估今年馬糞海膽產量至少減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