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新鳥種出沒廈門 均出現在大山中

2021-01-08 廈門網

黑眉擬啄木鳥 陳躍生攝短尾鴉雀 凌飛鶴攝

  廈門網訊(海西晨報記者 彭怡郡)身著褐色「短毛衫」,頭套慄色「圍脖」,一隻約10釐米高的小鳥跳上竹子,發出尖銳的「啾啾」聲。這驚豔一幕,被廈門觀鳥協會資深觀鳥人凌飛鶴捕捉了下來。據悉,這種鳥是短尾鴉雀,此次系首次在廈門觀測到,刷新了廈門野生鳥類紀錄。

  記者獲悉,這隻短尾鴉雀是13日7時許,凌飛鶴在同安小坪山森林公園開展鳥類調查時發現的。據他介紹,短尾鴉雀是全球易危鳥種,喜歡穿梭在竹林間覓食、棲息,模樣特殊,叫聲尖銳。

  據了解,短尾鴉雀在福建主要分布於武夷山脈和戴雲山脈一帶,十分罕見。其模式產地在福建掛墩,因此也俗稱「掛墩鴉雀」。十年前,凌飛鶴在掛墩見過一次短尾鴉雀,記憶猶新。只可惜此次短尾鴉雀在同安只出現了十幾秒。

  此外,今年年初,廈門觀鳥協會還發現了另一新鳥種———黑眉擬啄木鳥。這種鳥雖不罕見,但此前在廈門沒有記錄,直到今年,它出現在了同安、集美、海滄等地。黑眉擬啄木鳥身著綠色「大衣」,「圍」著紅藍相間的「圍巾」,眼前的黑色條紋是其標誌。其鳴聲單調而洪亮,聲似「噶噶噶」或「咯咯咯」,像和尚念經的木魚聲。

  凌飛鶴表示,短尾鴉雀和黑眉擬啄木鳥此次均出現在大山中,排除人為飼養的可能。觀鳥協會專家認為這兩種鳥的分布有逐漸往南擴散跡象,具體原因還需進一步研究。

展開閱讀全文

相關焦點

  • 廈門小坪山森林公園發現未見過的新鳥種 短尾鴉雀和黑眉擬啄木鳥
    這驚豔一幕,被廈門觀鳥協會資深觀鳥人凌飛鶴捕捉了下來。據悉,這種鳥是短尾鴉雀,此次系首次在廈門觀測到,刷新了廈門野生鳥類紀錄。據他介紹,短尾鴉雀是全球易危鳥種,喜歡穿梭在竹林間覓食、棲息,模樣特殊,叫聲尖銳。據了解,短尾鴉雀在福建主要分布於武夷山脈和戴雲山脈一帶,十分罕見。其模式產地在福建掛墩,因此也俗稱「掛墩鴉雀」。十年前,凌飛鶴在掛墩見過一次短尾鴉雀,記憶猶新。只可惜此次短尾鴉雀在同安只出現了十幾秒。
  • 全球性易危鳥種短尾鴉雀現身廈門小坪山森林公園
    近日,廈門市觀鳥協會成員凌飛鶴在同安小坪山森林公園拍到了這種全球性易危鳥種——短尾鴉雀,刷新了廈門市觀鳥新紀錄。6月13日,市觀鳥協會成員凌飛鶴像往常一樣,到同安小坪山森林公園做鳥類調查。在水庫邊,幾聲清脆的「啾啾」聲引起他的注意。輕聲靠近後,一隻體型微小、體態輕盈的小鳥從竹林間跳了出來。
  • 福建明溪發現新鳥種:灰卷尾
    據資料,灰卷尾屬於雀形目鴉科,此前,明溪僅記錄有黑卷尾和發冠卷尾二個卷尾類的品種,它們都是夏天在明溪繁殖的夏候鳥,經常成對活動,立於林間空地的裸露樹枝或藤條,捕食過往昆蟲,攀高捕捉飛蛾或俯衝捕捉飛行中的獵物。據專家分析,當前正值候鳥遷徙的高峰,當天觀察到的灰卷尾應該是與周邊的鴛鴦一起從北方遷徙過來的候鳥,鴛鴦將在明溪這裡過冬,而灰卷尾則是遷徙過境而已。
  • 安徽合肥去年發現冠魚狗、紫翅椋鳥等10種新鳥種
    安徽合肥去年發現冠魚狗、紫翅椋鳥等10種新鳥種   合肥去年發現10個新鳥種  第32個「愛鳥周」昨天啟動,專家推薦不少觀鳥好去處  昨天下午,合肥市第32個「愛鳥周」活動在野生動物園正式啟動,百餘名學生跟隨觀鳥專家在動物園百鳥園辨識鳥類。
  • 2019第四屆香格裡拉冬季國際觀鳥節記錄到48種新鳥種
    近日舉辦的2019第四屆香格裡拉冬季國際觀鳥節上記錄到48種新鳥種。 來自全國的7支專業觀鳥團隊首戰告捷,每支隊伍記錄鳥種均超過100種。
  • 明溪發現新鳥種
    此次發現為明溪填補了一個新鳥種的空白。當前正值候鳥遷徙的高峰,當天觀察到的灰卷尾應該是與鴛鴦一起從北方遷徙過來的候鳥,鴛鴦將在明溪過冬,而灰卷尾則是遷徙過境而已。(肖書平 藍金獎 攝影報導)
  • 小濱鷸,寧夏再增新鳥種
    來源:寧夏新聞網4月14日,經寧夏觀鳥協會副會長、成都觀鳥會理事齊麟找尋國內多位專家幾日辨認,最終確定記者4月10日在銀川一鹽鹼湖內拍到的鳥兒為小濱鷸,為寧夏從未記錄過的新鳥種。據相關資料顯示,小濱鷸是鴴形目丘鷸科濱鷸屬的鳥類。
  • 京山又發現14種新鳥種,長相太驚豔了,目前已記錄243種鳥類
    上一次發布新鳥種是2018年12月雜誌的第10期,發布了諸如小天鵝、禿鷲、棉鳧等8種新增鳥類。一年多的時間,京山新增了綠背山雀、紅喉鷚、藍喉歌鴝、黑鸛(國家1級)、紅尾鶇等14種鳥種,分別發現於永隆鎮、宋河鎮、新市鎮等地,至此,京山鳥類總數達到了243種。
  • 京山又發現14種新鳥種,長相太驚豔了,目前已記錄243種鳥類
    上一次發布新鳥種是2018年12月雜誌的第10期,發布了諸如小天鵝、禿鷲、棉鳧等8種新增鳥類。一年多的時間,京山新增了綠背山雀、紅喉鷚、藍喉歌鴝、黑鸛(國家1級)、紅尾鶇等14種鳥種,分別發現於永隆鎮、宋河鎮、新市鎮等地,至此,京山鳥類總數達到了243種。此次新增鳥種中的蒼鷹、白尾鷂、灰鶴、雕鴞系補錄鳥種。
  • 商洛丹江首次拍到新鳥種—琵嘴鴨
    商洛丹江首次拍到新鳥種—琵嘴鴨 圖文/張生超自商洛市攝協拍鳥人羅高潮老師在商洛市商州丹江段首次發現丹江新鳥種群一琵嘴鴨後
  • 商州沙河子丹江溼地發現新鳥種——金斑鴴
    商洛新聞網訊:幾年前我的一位南方攝友的相冊中有一種水鳥叫——金斑鴴。我一直在夢中希望也能拍攝到這種罕見的鳥種,由於受到地界的影響,金斑鴴根本不可能來到商州的幻想今天被徹底打破,終於圓了我拍攝金斑鴴的夢。
  • 高黎貢山「鳥人」:爬山涉水很辛苦 但有大山和鳥類相伴值當
    祖祖輩輩生活在這座大山下,代代與大山為伍,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確如此,我是喝著高黎貢山清泉長大的。從小就喜歡穿梭於山林之間,愛上了大自然的神奇,愛聽鳥聲,熱衷於觀鳥、護鳥。長大以後,有幸成為了高黎貢山的一名普通護林員,暗下決心:用自己的行動保護好身後的「母親山」。
  • 杭州現新鳥種淡綠鵙鶥 消失幾十年白眉地鶇重現
    「神秘客」接二連三來軋鬧猛  杭州發現新鳥種淡綠鵙鶥  消失幾十年的珍稀鳥種「白眉地鶇」重現身影  鳳頭蜂鷹群遷徙經過浙江的蹤跡首次被發現  本報記者 洪慧敏  秋季的天空真熱鬧!最近,「神秘客」接二連三來鬧猛。  位於臨安的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了兩種新鳥。
  • 新疆10年拍到41個新鳥種
    根據2004年至2014年發現鳥類新記錄的時間看,2011年、2012年發現新記錄的數量最多,均為7個;喀什地區和阿爾金山保護區以及烏魯木齊周邊(五家渠、烏拉泊)等地發現新記錄的鳥類較多。    「截至2014年11月,新疆新觀測到的鳥類為477個。觀鳥會由原來幾個人到現在100餘人,人數還在不斷增加,不久的將來也許會發現更多鳥類新記錄。」新疆觀鳥會會長苟軍說。
  • 抹香鯨疑常出沒廈門海域 一月內三人撿到龍涎香
    灰白色蠟狀,夾些著黑色雜質,用手扇一扇風,腥臭味襲鼻,取下一點蠟狀粉末點燃,火焰呈現藍黃色,燒完後,不是灰燼而是油脂狀……經初步觀察,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的王先豔博士說,從表面上看,這塊「怪石」和記載中的龍涎香有相似之處,但到底是不是龍涎香,研究所對這方面沒有太多研究,需送往專業檢測機構,通過色譜來檢測。
  • 淮南溼地發現新鳥種,快看看長啥樣?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李鑫吳國強通訊員彭大國楊德政文圖    本報訊每年秋冬都是候鳥遷徙的季節,11月29日,在淮濱縣淮南溼地發現了新鳥種——蒙古銀鷗。銀鷗是體大(64釐米)的淺灰色鷗,為新疆、內蒙古的普遍夏候鳥,冬季在河北沿海、長江以南越冬,亦偶見於臺灣。
  • 在廈門小坪山森林公園發現了新的鳥種短尾鴉膽子和黑眉類啄木鳥
    這個驚人的場景是由廈門觀鳥協會凌飛鶴的高級觀鳥拍攝的。據悉,這隻鳥是短尾烏鴉,首次在廈門中觀察到,創造了廈門野生鳥類的新紀錄。記者了解到,這隻短尾烏鴉是由凌飛鶴於左右在同安小坪山森林公園發現的。據他說,短尾鴉膽子是一種全球易受攻擊的鳥種,喜歡在竹林之間穿梭覓食和棲息,他有一個特殊的外觀和一個尖銳的呼籲。
  • 廈門鳥類迎「神秘來客」 掛墩鴉雀現身同安
    (廈門晚報記者沈淑婷 圖/受訪者提供)頭頸慄紅、腰背棕灰、尾羽淡棕黃,叫聲小而尖,它在水邊灌木叢中「閃現」……6月13日早晨,「神秘來客」掛墩鴉雀出現在同安小坪山森林公園,市觀鳥協會理事凌飛鶴按捺住興奮的心情,記錄下它的身影。
  • 在廈門能見到350多種鳥類 黃嘴白鷺在廈門首次被發現
    4、黃嘴白鷺  在大嶝島上出沒  罕見程度:  從前有2000多隻黃嘴白鷺出現在廈門附近的海島上,但由於漁民不加節制地撿拾鳥蛋,如今在廈門海域已不多見,夏季僅有幾隻在大嶝島上出沒。那麼,廈門究竟有哪些珍稀鳥類?最珍貴的又是什麼?近日,針對讀者感興趣的話題,記者聯繫了市觀鳥協會。據介紹,在廈門能見到的350多種鳥類中,有許多市民並不熟知的珍稀鳥類,甚至還有曾在廈門首次被發現記錄的鳥——黃嘴白鷺。
  • 新鳥入遷新居注意事項——你還在把鳥籠放在室內嗎?
    如何照顧新鳥小鳥搬入新家之前,要提前為它做好準備:清潔鳥舍,並且裝好棲木。注後用意一定要從原飼養者處了解它的飲食習慣,以方便為它提供適宜的食物。如果家中餵養其他小鳥,先不要將新鳥放人已餵養的鳥群中。因為新鳥的體內可能潛伏著某些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