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海闊助力公園城市建設定義美好生活 _ 經濟參考網 _ 新華社...

2020-12-03 經濟參考網

進入城鎮化發展下半場,城市發展建設的內涵發生轉變,公園城市成為各地探索、追求的城市發展高級形態。成都作為「公園城市」理念的起源地,先行先試已初見成效。尤其是天府新區,將公園形態與城市空間有機融合,打造了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相宜、自然經濟社會人文相融的複合系統。

一條「曲線」勾勒出產城藍圖

最近,一條「紅色曲線」讓網紅成都再次站在了聚光燈下。

有人說,它像一條迂迴婉轉的街巷,也有人說,它像眺望遠方時的蜿蜒山脈。對於其設計者——著名國際建築設計師南納·德·魯來說,這座類似於莫比烏斯環造型的建築具有更深的寓意。

這座成都新地標叫「智慧之環」,位於天府新區的興隆湖畔,由智慧產城運營商紫光海闊與國際著名公司Powerhouse傾力打造。紅色步道屋頂落於建築和綠地之上,線條流暢輕盈而充滿活力。屋頂的金屬曲面由15218塊彩色鋁板構成,綿延起伏、沒有盡頭;立面大膽採用全玻璃曲面,共計700塊玻璃,將周邊綠色景觀引入,成為室內空間的一部分。

「智慧之環的環狀造型和曲線都呼應了成都平原周邊環繞的山脈形態。」南納·德·魯表示,更為重要的是,成都不僅有悠久的歷史和優渥的自然環境,也有高端的技術前景和雄心勃勃的未來。「優雅並有力量」是南納·德·魯對智慧之環的評價,也是一位國際知名建築設計師對天府新區產城融合發展的未來暢想。

紫光海闊以構築「公園中的公園」為願景,注重公共、生態、生活、生產「一公三生」相協調,傾力打造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範本——紫光·天府芯城。

在紫光海闊看來,「生態」的概念不僅是賦予產城以產業動能,也是將人的生活置入其中,將人、自然、產業有機結合;不僅是狹義的園區運營與產業植入能力,還是在產業升級浪潮下為區域賦能,成為國家經濟結構調整的先頭兵;不僅是傳統意義上的產業地產租售模式,而是與企業一起,扮演合伙人角色,通過賦能實現雙贏的新商業邏輯……

隨著自然環境與工作、居住環境的良好打造,依託著完善的醫療、教育資源,紫光·天府芯城將吸引大量的高科技企業和高素質人才。同時,高新技術產業的湧入,更會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因此,基於自然優勢與產業生態中的人才反哺,才能最終成為城市向上生長的原動力。

紫光·天府芯城基於優良的生態環境,融入了最前沿的科技產業定位,打造出一流的產業生態鏈。圍繞電子信息產業與新興科創產業兩大核心產業,配套以現代金融、智慧健康、共享教育、電子商務、商業配套五大輔助產業。這些都使人口得以匯集,並為人才的湧入建立了良好的保障。

這正是紫光·天府芯城的打造者紫光海闊的主張——尊重「人」在生態文化塑造中的能動性,肯定「人」在產業帶動城市發展中的重要性,支持「人」在產業與生活中的目標性。人口的匯聚、公共配套服務的發展、商業化的高端服務,正是紫光·天府芯城優質的生態基底與合理的智慧產城模式,才能打造出完整的產業生態系統,也才能創造出每個人心中未來城市的美好生活。

為成都造「芯」

不久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會議指出,使成渝地區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改革開放新高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打造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

成都近日也印發了《成都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實施方案》,聚焦 「一核一區多園」空間載體布局,推進實施170餘個重點項目,預計總投資超過1000億元。到2022年,實現人工智慧核心產業規模突破500億元。其中的「一區」是指,在成都天府新區,依託成都科學城建設國家級人工智慧創新設施集聚區,到2022年人工智慧核心產業規模超過50億元。

位於天府新區成都科學城核心區的紫光•天府芯城,構建出以產業引領、以經濟賦能生產、生活的生態新城。據了解,紫光·天府芯城項目佔地2022畝,包含產業、教育、居住、生態、休閒娛樂等7大特色組團。產業主要是圍繞紫光集團的「芯雲」產業布局「三院兩雲」,包含紫光集成電路產業園暨紫光集成電路產業研究院、紫光大數據研究院、紫光智慧城市研究院、紫光天府工業雲研發應用中心、紫光公有雲四川基地。

據預測,紫光·天府芯城建成後,從事集成電路、大數據、雲計算和人工智慧等產業工作的員工將超過10萬人,加上其他入駐企業、配套商業等,活躍人口可能達到30萬以上。有業內人士認為,紫光·天府芯城將填補成都乃至四川省在集成電路產業存儲晶片等細分領域的缺失,於集成電路、大數據、雲計算和人工智慧等研發源頭上形成強勢引領,對推動電子信息產業加速向全球產業鏈、價值鏈高端跨越具有重要意義。(朱玲)

 

相關焦點

  • 國之泰 安天下 _ 經濟參考網 _ 新華社《經濟參考報》官方網站
    在這次研討會上,對國家網信安全生態建設的期待、熱議和共識,為有效打開網信安全的需求側和打造清朗的網絡空間環境提供了支撐和動力。  此次研討會由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主辦,泰安市人民政府承辦。   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黨委書記、總編輯張超文:  推動網信安全產業跨越式發展
  • 雙流區黃水鎮受邀在全球城市論壇推介公園城市生活場景
    10月31日至11月1日,2020全球城市論壇在上海舉行,上海市委、市政府相關負責人和來自世界各地近千名專家學者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參加了會議。雙流區黃水鎮作為邀請嘉賓參加開幕式並做了主題演講,以黃水鎮為例向世界介紹了成都市、雙流區在探索公園社區建設、推進社區發展治理、構建未來美好生活場景等方面的經驗做法。
  • 順德「金鳳凰」重新定義城市生活美學
    地標建築,是城市文化的表達。如果要在順德尋找一處能夠重新定義城市生活美學內涵的新地標,非「金鳳凰」莫屬。作為德勝新城中軸線改造升級項目,金鳳凰廣場對順德城市建設而言,不僅是視覺性的升級,更是城市價值的重構。這是一條建築施工難度與北京鳥巢鋼結構加工不相上下的中軸線。
  • 成都公園城市建設入選《中國人類發展報告特別版》
    成都公園城市建設案例被選為最具代表性的中國城市發展典型成功經驗,被倡議廣泛推廣。什麼是《中國人類發展報告》?這是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旗艦出版物,被聯合國大會定義為「重要的獨立知識工作」和「提升全球人類發展理念的重要工具」,並已經成為聯合國系統和全球發展領域最重要的報告。
  • 公園環抱 綠水縈繞 讓生活更美好[圖]
    城市公園的建設不僅對美化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提高城市形象、增強城市核心競爭力、服務市民及開展各種重大社會活動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 見縫插「綠」,生活更美好
    【城市綠道串起來美好生活】  南京環紫金山綠道、上海黃浦江濱江綠道、武漢東湖綠道……剛剛過去的清明假期,各地城市綠道迎來不少遊客,人們在綠樹成蔭、光影交錯的綠道上享受假期的悠閒生活。
  • 成都公園城市建設案例入選聯合國《中國人類發展報告特別版》
    貫穿一個 大寫的「人」字 《報告》認為,成都在全國率先開展公園城市建設,注重新型城鎮化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是中國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注重質量提升的新型城鎮化階段的典型成功經驗。
  • 緊貼城市脈搏 構築美好生活
    項目內擁有希爾頓、嶺南溫泉、華僑醫院、萬洞古村、主題公園等配套,是南國夏日避暑、冬日溫泉養生的好地方。 走進該項目的希爾頓酒店,可以看到綠色建設的影子。「希爾頓酒店是按綠色建築的標準進行設計和施工的,取得了綠色建築運行標識。」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對於酒店項目,中央空調是最大的耗能設備。該酒店綠色節能的特點之一是採用智能控制。
  •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王凱:城市建設規劃要軟硬結合,公園...
    第二屆公園城市論壇現場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從2018年初成都首提建設公園城市,到今年被賦予「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建設任務,近年來,公園城市探索有了哪些進展?在昨日(10月24日)成都舉辦的第二屆公園城市論壇上,業內專家均提及「融合」是公園城市建設的重要屬性。
  • 月星集團丁佐宏:從「木匠」到「美好生活提供商」
    中國金融信息網訊 10月18日,「名企名城對話——新華社民族品牌企業走進濟南」活動在濟南舉行。全國政協委員、月星集團董事局主席丁佐宏回顧了企業的發展歷程並表示,月星集團要做一個有知名度、有美譽度、有信用度的民族品牌。在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的支持和鼓勵下,「月星家居」、「環球港」兩個品牌,願意和廣大民族品牌一起,為城市和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助力。
  • 倫敦、新加坡、成都……誰在定義公園社區 2020成都新經濟「雙千...
    根據成都的定義,公園社區是在美麗宜居公園城市中,由政府、居民、社會力量共建共享共治,服務於生活人群和產業人群,「人城景業」融合共生的城鄉空間和城鄉治理基本單元。其背後是這樣一種邏輯:作為特大城市「爆炸」式發展的參與者,社區與城市間治理與發展的並存關係愈加明顯。
  • 場景理論下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的建設
    這被認為是後工業社會城市轉型的來臨,作為因應,以消費為導向,以生活娛樂設施為載體,以文化實踐為表現形式,推動經濟增長,重塑後工業城市更新與發展路徑的「場景理論」(The Theory of Scenes)應運而生。「場景理論」之「場景」,源自英文scene,其英語語義為「場面」、「情景」、「事件」等。
  • 廣州驚現最美城市中軸!過去、現在、未來,誰在定義美好生活人居標杆!
    而能夠在白雲,擁有定義樓市的話語權,新世界雲逸究竟做對了什麼?從珠江新城到白雲新城,新世界中國把關於美好人居所有的一切,帶到了新世界雲逸。而如果,你正在廣州尋找一城,能夠滿足所有美好生活願景,能夠一步到位實現品質大城的生活,那麼,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最好的答案,都是白雲王者——新世界雲逸。01.
  • 當生活遇見公園 北京舒適宜居樓盤一覽
    依山傍水,別墅園林,這似乎是所有城市人的美好嚮往,是對宜居生活的田園想像。如何才能在這水泥森林裡過得怡然自得?如何在這自然綠意中舒適生活?公園似自然,自然有山水,在公園裡的生活究竟是什麼樣子的?現在,小編盤點北京的公園周邊樓盤,供購房者置業參考。公園地產推薦一:燕郊中冶盛世國際廣場燕郊中冶盛世國際廣場位於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燕郊經濟技術開發區金谷南街北側 ,價格:價格待定。目前主推37㎡二居,周邊配套資源豐富,有暫無信息暫無信息等。
  • 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高品質生活宜居地 「雙循環」新發展...
    「高品質生活宜居地」是中央賦予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一大目標定位。在成都近期公布的「十四五」規劃建議中,不僅「生活」一詞出現了38次之多,更首次提出實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按照成都的理解,用「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來打造高品質生活宜居地,作用不是「補短板」而是「強優勢」,它事關民生,但又不只是民生,背後蘊含著「主動適應人口和市場主體結構性變化」的前瞻性考量。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成都常住人口達到1658.10萬人,比2015年末增加192.3萬人。
  • 渝北 美好生活觸手可及
    「十三五」時期,渝北圍繞為老百姓創造美好生活,以深化文明城區建設為引領,紮實辦好老百姓迫切需求的民生實事來夯實美好生活的基礎。悅來生態城 攝/朱榮渝北於2008年在全市率先創建成功全國文明城區後,在「十三五」時期,以持續深化全國文明城區的內涵為主線,全面加強與老百姓美好生活息息相關的交通出行、住房保障、宜居環境、教育文化衛生體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飲水安全等建設,為渝北人創造出美好生活的基礎條件和環境。
  • 城市公園數量超過1500個 曬太陽看風景遛娃 這樣的生活好愜意
    今年,還開展了老舊城市公園改造,100多個老舊城市公園經過品質提升,有了全新面貌。公園裡享受美好時光在沙坪公園,記者看到,因天氣晴好,公園裡遊客眾多。此外,為了讓兒童有一個玩耍地,公園還打造了兒童遊樂區,孩子們在遊樂區奔跑玩耍,一片歡聲笑語、其樂融融。「公園很大,綠化率很高。看嘛,即便冬天了,也有綠樹紅花,看上去簡直心曠神怡。」家住公園附近的市民馮如林指著園內一處草坪上正開得繁盛的鮮花告訴記者,幾乎每天他都會來公園鍛鍊,「每天,我都會遇到很多人前來,有的打太極、有的慢跑,大家都在這兒享受城市的慢生活。」
  •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總經濟師楊保軍:以人為本是公園城市建設的重大突破
    王晉朝 四川在線記者 雷倢10月24日在第二屆公園城市論壇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總經濟師楊保軍在開幕式上進行了致辭。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總經濟師楊保軍看來,在公園城市建設的這個過程中,城市發展動力的增強也面臨著城市綜合性能力和城市治理能力提升的挑戰。
  • 進化「城市大腦」,生活更加美好
    城市治理更聰明、更智慧,我們的生活才能更便捷、更輕鬆。近日,《滁州市新型智慧城市總體規劃(2019-2025年)》正式出爐,標誌著我市智慧城市發展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建設新型智慧城市迎來新機遇。記者從市數據資源管理局獲悉,黨中央國務院先後提出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數字經濟等一系列國家戰略,安徽省發布「數字江淮」戰略,滁州市正處於長三角一體化、江北新區(自貿區)建設等多個重大戰略疊加的關鍵發展期。
  • 經濟觀察報2018年度美好生活創造者高峰論壇在北京圓滿落幕!
    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歷史性成就,實現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性變革。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此次活動旨在匯聚中國各個領域的前沿動態以及思想,挖掘中國各個領域的突出貢獻者以及飛速發展的潛力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