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西門子推出新型地熱發電用蒸汽輪機

2021-01-07 科學網

 

根據IHS新興能源研究公司的一份研究,到2020年,全球地熱發電的裝機容量大約將達到31 GW。

 

到2010年底,全球地熱發電裝機容量已超過11GW。目前美國的地熱發電容量居全球第一,為3.1 GW;其次是菲律賓1.9 GW,印尼1.2 GW。還有一些地區的地熱發電利用潛力很大,比如東非和中美地區、智利、俄羅斯、義大利、冰島和土耳其等。

 

根據地熱流體質量流、溫度、壓力、pH以及礦物裂隙和氣體(如熱流中的硫化氫),地熱發電廠的位置大有不同。

 

西門子公司開發的60MW級SST-400 GEO蒸汽輪機可以在過熱直接蒸汽(幹蒸汽)或飽和水蒸氣地熱發電廠使用,還可以在結合了直接或閃蒸蒸汽/雙工質循環系統中使用。熱流低的蒸汽參數和活性成分有時會導致廣泛的腐蝕。因此,這些電廠特別需要合適的蒸汽輪機,特徵要求包括特殊的高級材料來抗腐蝕和防止材料的疲勞裂縫形成和破裂。

 

SST-400 GEO蒸汽輪機適合的流通蒸汽溫度達250℃,蒸汽壓力可達12巴(絕對壓力),由極端抗腐蝕材料組成,在轉動葉片有排水槽,用來移除每一階段外殼上的溼氣。(李桂菊)

 

《科學時報》 (2011-12-05 B4 國際)

相關焦點

  • 地熱發電的原理技術
    地熱發電是地熱利用的最重要方式。高溫地熱流體應首先應用於發電。地熱發電和火力發電的原理是一樣的,都是利用蒸汽的熱能在汽輪機中轉變為機械能,然後帶動發電機發電。所不同的是,地熱發電不象火力發電那樣要備有龐大的鍋爐,也不需要消耗燃料,它所用的能源就是地熱能。地熱發電的過程,就是把地下熱能首先轉變為機械能,然後再把機械能轉變為電能的過程。
  • 熱水型地熱發電是什麼?
    熱水型地熱發電是地熱發電的主要方式。目前熱水型地熱電站有兩種循環系統:  a、閃蒸系統。當高壓熱水從熱水井中抽至地面,於壓力降低部分熱水會沸騰並「閃蒸」成蒸汽,蒸汽送至汽輪機做功;而分離後的熱水可繼續利用後排出,當然最好是再回注人地層。  b、雙循環系統。
  • 科普丨利用地熱發電的特點
    目前,利用地熱的方法有發電,供熱及其它綜合利用。地熱發電和傳統的火力發電一樣,就是利用熱能通過機械能的中間轉換產生電能。所不同的是,它不用燃料,更不必造大鍋爐,所需熱能直接來自地熱。因此,它既可以解決能源短缺,又具有設備簡單,成本低廉,運行穩定,減少汙染等優點,所以受到全世界的普遍重視。現在利用地熱發電有兩種方法:一是「降壓擴容」法,二是「中間介質」法。
  • 2020年全球地熱發電報告
    2020年全球地熱發電報告 發布時間: 2021-01-12 11:37:48   來源:中國電力網  作者:龐名立   地熱發電(Geothermal Power)是利用地下蒸汽或熱水等地球內部的熱能資源來發電。
  • 地熱能利用
    地熱發電是地熱利用的最重要方式。高溫地熱流體應首先應用於發電。地熱發電和火力發電的原理是一樣的,都是利用蒸汽的熱能在汽輪機中轉變為機械能,然後帶動發電機發電。所不同的是,地熱發電不象火力發電那樣要裝備龐大的鍋爐,也不需要消耗燃料,它所用的能源就是地熱能。地熱發電的過程,就是把地下熱能首先轉變為機械能,然後再把機械能轉變為電能的過程。要利用地下熱能,首先需要有「載熱體」把地下的熱能帶到地面上來。
  • 世界級首富看好地熱發電 韓國地震引發技術思考
    經《證券日報》記者多方調查發現,注入高壓水,確實為地熱發電中的一種正常操作程序,據悉,地熱發電程序是先鑽井注水,待地熱將水加熱後,抽出蒸汽來帶動渦輪發電機。但因鑽井深達4到5千米,抽注水過程可能造成地殼鬆動斷層應力增加,釀成地震。國際權威期刊《科學》已於去年發表高麗大學地球環境科學系教授李晉漢等韓國研究團隊的這一研究成果。但也有意見指出,僅注水4次就造成如此大規模地震是不可能的。
  • 日本研發新型地熱能電池 無需高溫也能有效發電
    相較於太陽能與離岸風電,地熱是較為冷門的再生能源系統,這可能是因為開發難度跟成本較高的原因,而現在日本科學家讓地熱更加親民了,他們研發出「地熱電池」,可直接將熱能轉換成電力,不再需要經過蒸氣來發電。地熱發電跟蒸汽發電原理類似,首先透過鑽井技術將地下高溫泉水及高壓蒸汽取至地表,推動渦輪機發電後,泉水再回灌地下重新加熱,終而復始,雖然說地熱穩定,可以當作基載電力,也不需要燃料與鍋爐,運轉成本較低,但是前期的探勘、鑽井成本非常昂貴,也需要超過180°C的工作環境,開發難度高。
  • 飽和蒸汽餘熱發電技術的應用現狀
    北極星環保網訊:根據飽和蒸汽膨脹做功特點,分別介紹了單級汽輪機、多級除溼汽輪機、機內再熱除溼汽輪機及螺杆膨脹機等四種適於飽和蒸汽餘熱發電的技術,並通過實際工程表明,此類技術可靠,節能效果顯著,經濟效益可觀,適合於在鋼鐵、化工及玻璃等存在大量飽和蒸汽餘熱資源的行業中廣泛應用。
  • 地熱發電技術為環保添助力 一文了解該領域專利布局情況
    本文通過對地熱發電技術進行專利檢索與分析,探析該領域的專利布局情況,以期為行業發展提供參考。 隨著全球氣候問題的日益嚴峻,地熱作為一種清潔能源越來越受到關注。地熱能源是現有經濟技術條件下,地殼內可供開發利用的地熱能、地熱流體及其有用組分,是一種十分寶貴的綜合性礦產資源。從利用溫度範圍的不同,產業上利用地熱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中低溫地熱利用,另一種是高溫地熱利用,即地熱發電。
  • 西門子新機組發電淨效率達61.5% 創3項世界紀錄
    據西門子官方微博2月2日消息,西門子在杜塞道夫交付了一座裝配有西門子H級燃氣輪機的聯合循環電廠,這項交鑰匙工程刷新了三項世界紀錄:試運行階段發電淨效率61.5%;發電容量603.8兆瓦;為區域供熱提供熱力300兆瓦。這座電廠燃料利用率高達85%,噪音不足25分貝。
  • 「十三五」地熱發電目標緣何落空—新聞—科學網
    然而在中國,地熱發電不僅沒有像風電、光伏一樣享有補貼,9月1日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法》更是對「地熱」開徵了不低的資源稅,這讓地熱發電企業雪上加霜。 「所有地熱發電先進國家都是依靠政策支持和優惠政策才得以順利發展。」
  • 關於地熱能利用的相關介紹
    中國科學院院士汪集暘指出,地熱發電利用係數是0.73,平均一年工作6400小時以上,生物質、水力、潮汐、風力發電和太陽能發電的利用係數分別是0.52、0.42、0.23、0.21和0.14,在同樣裝機容量下,地熱能發電年發電量是風力發電的3.5倍,是太陽能發電的5倍。
  • 軍艦用什麼發動機:柴油機,蒸汽輪機,燃氣輪機,還是核動力?
    軍艦可以採用的發動機種類、發動機組合模式是很多的,用什麼發動機、採用什麼發動機組合模式和軍艦的噸位大小、對航速的要求、主要作戰任務有直接關係。一般來說,如今的軍艦動力系統主要分為蒸汽動力、柴蒸交替動力(CODOS)、柴燃動力、燃燃動力(COGAG)、全電推進系統等這幾種。其中蒸汽動力系統使用的發動機當然就是蒸汽輪機。
  • 我們用的電都是從哪裡來的?這些發電方式你都了解嗎!
    家庭光伏發電不僅自己可以用,用不完的電可以賣給電網。但是建設受環境限制,鋪設面積大,轉換率不高。國家大力扶持建設家庭光伏發電。火電站/地熱發電火力發電其實就是燒鍋爐,家裡燒開水的時候都會有水蒸氣,水蒸氣帶動汽輪機所連接的發電機進行發電。而火電站用的燃料是煤,天然氣之類的,還有就是用工業廢料做燃料,廢物利用。地熱,其熱量來是地球內部的鈾,鉀,釷等放射物質衰變 所產生的熱能。
  • 地美特瑞麗地熱發電項目試驗發電成功—新聞—科學網
    地美特瑞麗地熱發電項目試驗發電成功邁出中國地熱發電新步伐 7月5日,記者從鄭州地美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簡稱「地美特」)獲悉,該公司「瑞麗100MW地熱發電項目」
  • 火力、水力、風力、潮汐、核能、太陽能、地熱發電方式優缺點對比
    發電廠按其所利用的能源不同,可分為火力發電廠、水力發電廠、核能發電廠、風力、潮汐、地熱、太陽能等發電廠 核能發電則是利用原子核分裂時產生的能量把反應器中的水加熱產生蒸汽,然後及蒸汽推動汽輪發電機產生電能。
  • 西門子獲中國內地首個H級燃機訂單,聯合發電淨效率超62%
    德國西門子公司4月19日宣布,近日獲得在中國內地的首個H級燃氣輪機訂單,將為中國華電集團旗下的華電福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兩套發電機組,包括兩臺SGT5-8000H重型燃氣輪機、兩臺蒸汽輪機和四臺發電機。
  • GE研製新型燃氣輪機:減重80% 效率與柴油相當
    據日經BP引述GE部門總裁Tim Schweikert的話,他們已經開發了基於小型飛機技術的船舶發動機,區別於主流的柴油技術,這種燃氣輪機更加輕量化、環保化,但是效率卻與柴油機相當。Tim稱,新型發動機減重80%,提及縮小30%,以貨櫃船為例,載貨量可增加7%左右。
  • 地熱能儲量巨大 日本地熱發電有喜有憂
    日本如今有18處地熱發電站,地熱發電能力只有53萬千瓦。龐大的地熱能源深眠著,等待人們去開發。  隨著民眾反核呼聲漸高,日本電力企業紛紛將目光轉向地熱發電,但地熱發電的總量過小,地熱發電僅佔日本發電總量的0.2%,對日本能源的貢獻有限。  所謂地熱發電,通常是指利用從地下2000至3000米處湧出的熱水、蒸汽進行發電的方式。
  • 國內首臺大功率光熱發電汽輪機研製成功
    國內首臺大功率光熱發電汽輪機研製成功 東汽研製的國內首臺大功率太陽能光熱發電汽輪機。,機組交付後將成為國內首臺投運的大功率太陽能光熱發電汽輪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