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評委老師,下午好!
現在開始我的說課,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天氣和氣候。
根據新課標的理念,對於本節課,我將以教什麼、怎樣教、為什麼這樣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說教材
【過渡句】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條件,在正式內容開始之前,我要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
本節教材講述天氣和氣候的概念以及常見的天氣符號,本節課是學習這一章節的基礎。學生學習完本節課內容後,可以對天氣概念有一個基本的認識,為後面的學習做好鋪墊。學生學習本節課內容可以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環境觀念,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
二、說學情
【過渡句】合理把握學情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本次課所面對的學生群體具有以下特點:
七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善於表現,課堂上可以設置活動來引導學生從而提升課堂效果。學生初次學習天氣與氣候的相關概念,因此需要教師注意引導學生區分近似概念,同時設立課堂活動,能夠及時吸引學生興趣,抓住學生課堂注意力。
三、說教學目標
【過渡句】根據新課程標準、教材特點、學生實際,我確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知道天氣與氣候的區別,並能在生產、生活中正確使用這兩個術語;識別常用天氣符號,看懂簡單的天氣圖;認識氣候與人類生產、生活的相互關係,形成保護大氣環境的意識。
2.通過閱讀地圖,小組討論的方式學生能夠正確的區分天氣與氣候的概念認識基本的天氣符號,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和信息提取的能力。
3.形成對生活有用的地理這一思想觀念,同時樹立人地協調的理念。
四、說教學重難點
【過渡句】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儲備和知識點本身的難易程度,學生很難建構知識點之間的聯繫,這也確定了本節課的重點、難點為:
重點:理解天氣和氣候的概念、區別;學會閱讀簡單的衛星雲圖和天氣預報圖。
難點:理解天氣和氣候的概念、區別。
五、說教學方法
【過渡句】為了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順利達成教學目標,我主要採用地圖法、小組合作法、講授法。
六、說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生活實例導入。通過詢問學生對於今天外面的感受是什麼,是晴是雨?是冷是暖?根據學生回答順勢提問「這些都是描寫哪方面知識的用詞,有什麼特點呢?」根據學生回答順勢導入新課。
【設計意圖】情景導入的方式能夠使學生聯繫生活實際進行思考,同時學生能夠對本節課的學習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和理解,為本節課的學習做好準備,同時響應了新課標的要求,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
環節二:新課講授
1.天氣和氣候
首先提問學生天氣和氣候的概念是什麼,結合生活實際思考二者之間的區別並完成下列表格,根據學生回答,教師進行補充講解。
在此基礎上我會出示四組詞語請學生區分哪些詞是描述天氣的,哪些詞是描述氣候的,通過練習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於內容的理解。
【設計意圖】表格能夠進一步幫助學生區分天氣和概念的區別和聯繫,探究的學習方法能夠培養學生積極探索的精神,同時緊密聯繫生活能夠便於學生理解二者區別。
2.天氣預報和常見天氣符號
在這一環節,首先我會提問學生:如何準確的知道每天的天氣?學生回答天氣預報。在此基礎上繼續提問,你們知道天氣預報中的符號分別代表什麼,並在多媒體上呈現衛星雲圖,詢問學生不同的顏色分別代表著什麼。學生回答代表陸地,大氣,水等不同的要素。緊接著會出示天氣預報的常見符號,提問學生知道哪些。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補充學生不知道的符號含義。並且補充沙塵暴,風等符號的相關知識。
接著我會組織一個小活動,以小組為單位選派代表進行你畫我猜,看看哪個小組符號畫的好又能準確說出其含義。通過這樣的活動,既鞏固了學生對於符號的認識理解,又通過活動活躍了課堂氛圍,
環節三:鞏固提高
在鞏固提高環節,我會設置一個小活動,天氣預報播音員,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個城市,並充當天氣播報員發布天氣預報。
【設計意圖】通過活動豐富了課堂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同時也進一步回顧了本節課所學重點內容,做到學以致用。
環節四:小結作業
在小結環節,我會利用多媒體呈現本節課的知識結構,帶領學生複習回顧。這樣做一方面能夠讓學生加深對本節課所學知識的理解,同時也能夠建立知識的框架。
作業:課後思考並收集相關資料,氣候是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的?我們的活動和氣候變暖有關係嗎?如何保護我們的生態環境?
【設計意圖】有助於鞏固本節課所學習的知識,提高學生的信息收集提取能力,為下節課的學習打下基礎。
七、說板書設計
為體現教材中的知識點,便於學生能夠理解掌握,我的板書比較注重直觀、系統。我採用的是綱目式的板書,它能夠體現我的教學意圖、落實教學計劃,幫助學生更好掌握本節課的知識。這就是我的板書設計: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老師!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於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