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1、說出顯微鏡的基本構造和作用
第一單元: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教材:人教版 七年級上冊
1、顯微鏡是一種精密的放大儀器,用於觀察微小的物體。鑑於顯微鏡的結構和原理,使用顯微鏡觀察的物體必須是薄而透明的。
現在,你知道為什麼顯微鏡觀察的物體必須是薄而透明的嗎?那是因為光線自下而上時需穿透玻片標本,所以玻片標本必須是透明的。又因為顯微鏡是精密放大儀器,標本距離物鏡的距離變化必須很小,所以標本必須是很薄的。
2、顯微鏡的結構可粗略地分為三個部分:光路部分,調節部分,支持部分。
光學部分:根據光線的途徑,自下而上依次是,反光鏡、遮光器(遮光器上有光圈)、通光孔、(玻片標本,包括載玻片和蓋玻片)、物鏡、鏡筒、目鏡。
如果不透明呢?那你只能看見黑乎乎的一片。如果不是很薄的呢?就可能會兩層細胞重疊在一塊,你看到的某個結構到底是屬於哪一個細胞?就分不清楚了。
物鏡和目鏡都是凸透鏡,起放大作用。
物鏡的形狀特點是,一端有螺旋絲。
目鏡的形狀特點是,一端較大,能卡在鏡筒上不掉落下去。(沒有螺旋絲)
一臺顯微鏡配有多個物鏡和目鏡,根據需要配備相適應的放大倍數。物鏡和目鏡的放大倍數表示示:10X、12.5X、30X等。
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等於物鏡和目鏡放大倍數之積。
使用10X的目鏡,30X的物鏡,放大倍數是300倍。
看看下面四個鏡頭,鏡頭上標記的就是它們的放大倍數。你知道哪個是物鏡?哪個是目鏡嗎?
調節部分:
調節焦距的:粗準焦螺旋、細準焦螺旋。即用於調節標本與物鏡之間的距離。
較大範圍上下調節鏡筒位置時,使用粗準焦螺旋,具體使用見後面的顯微鏡的使用。細準焦螺旋主要用於調節視野的清晰度。即,視野中的物鏡較模糊時,使用細準焦螺旋進行調節。
調節光線強弱:反光鏡、遮光器。即調節視野明暗。
使用顯微鏡觀察標本時,光線從光源經反光鏡折射向上進入遮光器。反光鏡有平面和凹面。凹面有聚光功能,當光源較弱或者需要更亮視野時,使用凹面鏡,當光源較強或者需要較暗視野時,使用平面反光鏡。
遮光器上有多個大小不同的光圈,具有多個級別。當光源較弱或者需要更亮視野時,使用較大的光圈,當光源較強或者需要較暗視野時,使用較小的光圈。
支持部分:鏡座、鏡柱、鏡臂、載物臺(中間有孔即為通光孔、上有壓片夾),物鏡轉換器。
物鏡轉換器上裝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鏡,根據放大倍數的需要,旋轉轉換器使不同倍數的物鏡對裝通光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