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記錄!用公文包大小的小型衛星發現系外行星

2020-08-17 天文在線


  【內容簡介】:也許在未來小型衛星能夠為系外行星探索做出重要貢獻,ASTERIA團隊為了測試小型衛星的性能,將系外行星55 cancri 作為測試目標,其中一項基本技能是精確定位控制,這對於任何研究外星世界的太空飛行器來說都是必需的。

  圖解:ASTERIA立方體衛星(頂部中央)於2017年11月20日從國際空間站部署。圖源:NASA/JPL-Caltech

  一個公文包大小的小型衛星成功探測到了一個外星世界,很可能為未來的小型尋星太空飛行器網絡鋪平了道路。

  一項新的研究稱,於2017年11月從國際空間站部署到地球軌道上的ASTERIA立方體衛星成功發現了系外行星55 Cancri e。


  這顆小型衛星發現的並不是之前未知的世界。55 Cancri e是一顆距太陽系40光年並且體積是地球兩倍的熾熱的行星,它於2004年被首次發現。

  圖解:藝術家對於55 Cancri e的例圖,一顆堅硬的行星,近距離地圍繞著它的寄主星危險地轉動。圖源:NASA。

  實際上,ASTERIA團隊的成員將55 Cancri e定位成一種用於測試他們太空飛行器作用的方法,這是一種用來證明小型衛星對探索系外行星具有重大貢獻的科學技術。

  而ASTERIA主要展示的技術是精確的指向控制,這是任何探索外星世界的太空飛行器所必需的。系外行星在廣闊的宇宙體系中是非常渺小的,而探索它們的衛星需要長時間地鎖定在一塊狹窄的空間中,這對立方體衛星是一個挑戰。


  ASTERIA用2.4英寸寬(6釐米)的望遠鏡來監測從55 Cancri發出的光,它是55 Cancri e的母星。這些檢測結果最終表明,由於行星穿過恆星表面而在光線中形成了微小但明顯的傾斜角。(這種名為「運輸法」的尋星策略,在其他許多任務中都被使用過,包括NASA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

  任務組的成員說,「微小」是個準確的詞,從ASTERIA的望遠鏡來看,當55 Cancri e穿過恆星圓面時,它僅僅只能阻擋寄主星的0.04%的光線。

  ASTERIA的觀察結果使科學家能夠對55 Cancri e進行「邊緣檢測」。僅靠立方體衛星的數據不足以證明有之前未知的行星存在。但研究小組確定,通過研究其他儀器對系統的測量結果,他們確實發現了55 Cancri e的信號。

  麻省理工學院海斯塔克天文臺的ASTERIA項目科學家瑪麗納普在聲明中說:「我們使用一個小型望遠鏡來追蹤一個困難的目標,它甚至不是最佳的能夠用於科學探測的儀器,然而我們做到了,即使比較勉強。」

  納普也是對55 Cancri e的新研究結果報告的主要作者。這項研究已經被發表在了《天文雜誌》上,你可以免費在arXiv.org上讀到它的預印本。

  納普說:「我認為這篇文章驗證了一個可以促進ASTERIA任務的概念,那就是小型太空飛行器能夠在天體物理學和天文學方面做出貢獻。」

  ASTERIA是麻省理工學院和美國宇航局位於加利福尼亞州帕薩迪納市的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的聯合項目。立方體衛星原本只能工作90天,但這種小型太空飛行器的運行時間實際上要長得多,直到今年二月,ASTERIA的任務才正式結束。

  JPL的ASTERIA項目的聯合研究員兼科學數據分析聯合負責人阿克沙塔.克裡希那穆蒂在同一份聲明中說:「這項任務主要是關於學習。我們發現了許多事情,未來的小型衛星會做得更好,因為我們已經證實了技術和能力,我認為我們已經打開了新的大門。」

  一些通過這些打開的大門之間飛行的衛星可能是ASTERIA的衍生物。ASTERIA的首席研究員、麻省理工學院的天體物理學家薩拉.辛格獲得了美國國家航天局的撥款,用於發展後續的任務。美國國家航天局官員在同一份聲明中說:「這項提案描述了一個由六顆衛星組成的大小大約為ASTERIA兩倍的星座,它們將被用於在附近類似太陽的恆星周圍搜索大小類似地球的系外行星。」

  FY:鼓鼓

  作者:Mike.Wall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公文包大小的衛星發現了系外行星
    小型衛星可能未來在探索系外行星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圖片:©NASA/JPL加州理工學院)一顆公文包大小的衛星成功探索到了外星世界,這為微型太空飛行器捕捉系外天體提供可能。一項新的研究報導,用於天體物理學研究的弧秒太空望遠鏡(ASTERIA)立方體衛星(在2017年11月由國際空間站部署進入近地軌道)觀測到了系外行星 55 巨蟹座。微型立方體衛星未能發現先前未知的世界。
  • 公文包大小的衛星發現外星人的星球
    像公文包一樣大小的衛星成功地探測到了一個外星世界,這可能為未來的小型尋星太空飛行器網絡鋪平了道路。系外行星55 Cancri e。這個小立方體衛星並沒有發現一些以前未知的世界。55 Cancri e是一顆熾熱的行星,大約是地球的兩倍,距我們的太陽系40光年,它的首次發現是在2004年。 實際上,ASTERIA團隊的成員將55 Cancrie作為測試其飛船能力的一種方法,這是一項技術演示,旨在證明小型衛星可以為系外行星研究做出重要貢獻。
  • 一個公文包大小的衛星成功發現外星世界
    當然有信心到真正的實現還有巨大的差距,在真正發現最適合我們居住的星球之前,科學家們往往需要許多口徑大,重量大,造價昂貴的望遠鏡,比如最出名的克卜勒空間望遠鏡,口徑為0.95米,重量為一噸,造價6億美元,再加上每年昂貴的維修費用,和較短的服役年限成為它被最大程度地利用的障礙。
  • NGTS:發現一顆海王星大小的系外行星
    NGTS:發現一顆海王星大小的系外行星  CHEN • 2021-01-13 16:33:27 來源:前瞻網 E1458G0
  • 科學家發現新的系外行星 大小類似海王星
    科技日報北京12月24日電 (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美國科學家藉助克卜勒探測器K2任務,發現了一顆海王星大小的新系外行星K2-263b,其質量約為地球質量的14.8倍。新發現有助天文學家進一步了解地球的歷史,以及地球與其他系外行星「表兄弟」之間的不同之處等。
  • 大發現!比地球個頭小!它終於發現了迄今為止最小的系外行星!
    近日,一則好消息讓科學家徹底振奮,正在外出尋找系外行星的苔絲發現了它的記錄中迄今為止最小的系外行星!或許一些朋友對苔絲不甚了解,苔絲是一枚凌日系外行星勘測衛星,全稱為TESS衛星探測器,去年剛剛升空,被科學家稱為「行星獵手」,該衛星的目標是在兩年的任務期內,協助科學家觀測20萬顆恆星。
  • 2019十大系外行星發現:存在水蒸氣和雲層系外行星
    依據該模型預測,這種貪婪黑洞可能是數萬顆流浪系外行星的宿主。該解釋理論在系外行星探索領域是極具挑戰性的,例如:天文學家無法應用凌日法發現此類行星,通常情況下,凌日法是觀察系外行星途經主恆星前後的光線變化,但是這種黑洞會吞噬光線,顯然該方法行不通。
  • 發現了一顆系外行星?別急,還要再等等
    這是很自然的推測,也完全符合我們對太陽系中行星形成理論的認知…然後有人就去找了…然後就找到了…1992年,人們在脈衝星PSR B1257+12周圍確認發現了第一顆系外行星,1995年,人們首次在主序星周圍發現了系外行星飛馬座51b…之後隨著觀測技術的提升,尤其是克卜勒望遠鏡的貢獻,人們一發不可收拾地發現了大量系外行星——而且我們相信,遠遠不止這麼多,只等著天文望遠鏡去發現更多而已
  • 美媒:TESS發現首顆宜居系外行星
    參考消息網1月9日報導 美媒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說,負責系外行星勘察任務的凌日系外行星勘測衛星(TESS)發現了一顆可能宜居的系外行星,這顆行星的大小與地球相似,它在距離地球大約100光年的地方圍繞一顆恆星運轉。這是TESS發現的首顆宜居系外行星。
  • 美「苔絲」探測器又發現一系外行星
    美國研究人員7日報告,他們利用美國的系外行星探測器「苔絲」發回的數據,又識別出一顆新的小型行星。這是「苔絲」升空以來發現的第三顆系外行星。 麻省理工學院研究人員在西雅圖舉行的美國天文學會年會上發布了這一新成果。
  • TESS系外行星探測計劃
    行星凌日現象凌日現象不但可以觀測到水星和金星上一些平常觀測不到的情況以外,還可以用在對太陽系以外行星的發現上。凌日現象及光度的變化TESS探測衛星就是利用這種現象來發現系外行星的,,每2分鐘會記錄一次這些恆星的亮度;另一種是對整個觀測區所有恆星的圖像每隔30分鐘記錄一次。
  • 發現不僅系外行星上有水,而且衛星上也有,生命或許不止於地球!
    幾年前行星科學家林奈·奎克開始懷疑,在已知的4000多顆系外行星中,是否有任何一顆可能與木星和土星周圍一些含水衛星相似。雖然其中一些衛星沒有大氣層,並且被冰覆蓋,但它們仍然是美國宇航局(NASA)尋找地球以外生命的首要目標之一。土星的衛星土衛二和木星衛星木衛二就是很好的例子,科學家們將其歸類為「海洋世界」。
  • 海王星大小的系外衛星居然可以繞木星大小的行星運行?
    如何對未來的系外星系進行分類在太陽系之外尋找行星是非常艱巨的工作。但是,對於已確認的系外行星而言,一項更具挑戰性的任務是確定這些系外行星是否擁有自己的衛星,又名系外星系。然而,就像對系外行星本身的研究一樣,對系外星系的研究也提供了進一步了解我們的宇宙的機會。
  • 天文學家在一系外行星上發現水蒸氣
    原標題:天文學家在一系外行星上發現水蒸氣   科技日報訊 美國馬裡蘭大學的天文學家在一個太陽系外的行星大氣中發現水蒸氣和氫氣,該行星比地球大4倍,位於天鵝座,離地球約124光年、幾乎729萬億英裡。對於了解太陽系外行星而言,這一發現標誌著科學家已經能夠確定最小行星大氣中的一些化學成分。該研究成果刊登在9月25日的《自然》雜誌上。
  • 科學家是怎樣知道系外行星的大小和質量的?
    研究系外行星要比恆星困難的多如果在20年前,關於其他系外行星的可能性,我們只能根據理論來推測,其他恆星周圍可能存在類似太陽系的行星系統!這在理論上是肯定會發生的。但是現在不一樣了,我們已經確切的發現了圍繞其他恆星運行的行星!
  • 天文學家用入門小望遠鏡發現系外行星
    人民網北京9月1日訊 據北京天文館消息:十五年前,天文學家靠著世界上最大的望遠鏡首次發現了系外行星。而今日,天文學家竟然用一支到處都能買到,口徑僅十公分、最入門的小望遠鏡就探出系外行星的蹤跡。顯見搜尋新行星的門坎已大幅降低,而如地球般較小行星的發現也指日可待。
  • TESS發現了第一顆地球大小的宜居區系外行星:TOI700d
    TOI 700d是位於多拉多(Dorado)星座100光年外的行星系統,TOI 700 d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過渡系外行星調查衛星發現的第一個地球大小的宜居區行星。TOI 700 d地球尺寸宜居區行星TESS是過境系外行星調查衛星
  • 如何尋找系外行星,發現第二地球
    什麼是系外行星太陽系外行星(簡稱系外行星;太陽系外行星太陽系外行星英語:extrasolar planet 或 exoplanet)泛指在太陽系以外的行星。系外行星觀測手段米歇爾·麥耶(Michel Mayor)、迪迪爾·奎洛茲(Didler Queloz)1995年10月份他們利用徑向速度法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第一顆太陽系外行星(51Pegasi b)。開創了一個天文新時代,他們也因此榮獲2019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除了徑向速度法,系外行星的觀測手段在近幾年來有了很多進展,而且新的方法還在被提出。
  • 尋找系外行星的鑰匙:凌日測光法
    它對小型地基望遠鏡也同樣適用(比如主鏡只有60釐米的TRAPPIST望遠鏡)。由於能夠被凌日觀測到的系外行星的軌道平面必然是側對著地球上的觀測者的,因此使用凌日法和徑向速度法來觀測同一顆行星可以提供行星的質量,密度和組成成分的猜測。凌日過程可以為科學家提供大量的信息,其中最重要的是恆星的變暗程度直接與行星大小有關。由於其寄主星的大小能夠被很準確地測得,行星的大小可以從它在凌日過程中變暗的程度來推斷。
  • 尋找系外行星的鑰匙:凌日測光法
    行星凌日這是一顆木星大小的系外行星從其寄主星前經過的模擬圖像(NASA/JPL-Caltech/UMD/GSFC)優點凌日測光法是目前探測太陽系外行星最有效和靈敏的方法,尤其是對於能夠連續數周或數月觀測恆星的空間觀測站來說。它對小型地基望遠鏡也同樣適用(比如主鏡只有60釐米的TRAPPIST望遠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