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柳州當地一款名小吃螺螄粉,近年來通過電商銷售,迅速爆紅,暢銷國內外市場,這讓鄰近城市的韋清文頗為觸動。
儘管南方黑芝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黑芝麻」,000716.SZ)已在董事長韋清文的帶領下成為國內有名的「糊老大」,然而,由於糊產業增長陷入瓶頸後,黑芝麻如何轉型升級,成為難題。
去年年底,黑芝麻斥7億元巨資收購的電商公司禮多多終於完成過戶。從上市公司近日披露的業績預告來看,禮多多業績尚可。不過,在目前零食電商激戰正酣之際,「後來者」黑芝麻要整合禮多多要整合成功其實並不輕鬆。
黑芝麻在1月10日發布的業績預告顯示,自去年12月起,禮多多的報表納入到上市公司合併報表範圍,該公司12月的預計淨利潤約為2500萬元,因此增加上市公司的利潤約2500萬元。黑芝麻預計去年全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在1.3億到1.7億元之間,同比增長696.57%和941.67%。
在黑芝麻收購禮多多時,交易方作出的盈利承諾期限為3年,即2017年度、2018年度、 2019年度淨利潤分別不低於6000萬元、7500萬元、9000萬元。關於禮多多2017年全年業績完成情況,黑芝麻尚未具體透露。
以食品飲料為主的禮多多主要是一家經營B2B與B2C電商企業。其中,B2B業務佔比達到七成以上。在 B2B 模式下,禮多多通過取得多個大中型國內外食品品牌的國內線上經銷代理權,向各大電商平臺(京東、一號店、天貓超市、 蘇寧等)進行供貨。2015年、2016年、2017年上半年,B2B業務毛利率分別為12.07%、11.71%和 11.85%。同時,B2C業務毛利率分別為 19.38%、19.70% 和 21.07%。總體看,均低於行業平均水平。前期,黑芝麻曾解釋稱主要是由於不同產品線對應的毛利率存在差異。
近日,韋清文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未來禮多多的業務發展仍兼顧B2B與B2C業務。為了進一步拓展B2C業務,韋文清透露稱,從2017年開始,黑芝麻已提前籌建了專業的小黑小蜜事業部,結合年輕人的消費潮流,主推小批量、多品種的黑芝麻類產品。
專注於芝麻糊產業三十年的黑芝麻,在芝麻糊行業飽和之際,整個上市公司的發展戰略轉變為聚焦以黑芝麻為主的大健康產業。黑芝麻此時踏入零食電商行業,後者正步入到成熟發展期。利用高檔產品和特色產品進行深入挖掘和包裝的三隻松鼠、百草味、良品鋪子,搶得先機,並躍居國內三大零售電商。隨著新零售時代的到來,整個零食電商的江湖競爭已轉到下半場。這三家網紅電商也正在進行新的轉型升級,又從線上到發力線下。
韋清文並沒有迴避目前禮多多面臨的挑戰。他認為,隨著人工成本不斷上升,走低價、燒錢的電商路子不可持續,未來兩三年,整個電商行業會迎來拐點。
「2017年我也跟禮多多團隊灌輸這樣的理念,必須選擇好方向,找到核心競爭力在哪裡。我認為這也是今後電商也會面臨的問題,每個行業高速發展會掩蓋很多的問題,你的短板容易被掩蓋住。一旦行業到穩定期的時候,短板會慢慢暴露。這個時候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就得到充分體現了。未來兩三年,禮多多要面對這樣的挑戰。」 韋清文表示。
在韋清文看來,禮多多的核心競爭力在於目前的經營團隊,其次才是品牌、應對能力、專業能力等。而禮多多目前的重點仍在線上。
韋清文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相比外界更關注禮多多的業績,他更在意的是未來兩到三年人員整合能否成功。「我覺得整合和收購一個公司,資產整合是最簡單的,最難的是人的整合、企業文化的整合,這個才是最難的。」
他也表示,對於禮多多目前的經營和管理,黑芝麻按照合約精神,由現有的團隊獨立自主經營,上市公司則盡到監管、監督的職責和職能。
值得一提的是,黑芝麻目前通過協議約定了禮多多核心團隊的服務期限、競業禁止期限等措施來確保核心管理人員的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