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根本想不到,一個瀝青滴落實驗能攤上多少倒黴事!

2020-11-21 搜狐網

原標題:你根本想不到,一個瀝青滴落實驗能攤上多少倒黴事!

你或許已經聽說過那個歷史上最漫長而且還在繼續的科學實驗——瀝青滴落實驗。不過,你不一定知道它背後藏著多少故事(以及事故……)。

其實在歷史上,瀝青滴落實驗一直都進行得不怎麼順利,頭一個版本就出師不利,最經典的版本從1930年盯到現在都沒有留下一個完美的滴落畫面……今天就來集中八卦一下瀝青滴落實驗背後的故事。

基礎知識:

瀝青滴落實驗

是幹啥的?

簡單說,這個實驗就是看著瀝青滴落(廢話)。它展現了瀝青的特別性質:常溫下看起來像固體,還能被錘子敲碎,但如果給它足夠長的時間,卻又會發現它能流動起來。瀝青的粘度實在太高了,實驗估計的數值是水的百億倍到千億倍之多,得放足夠長的時間才能看出來,所以就有了這個又慢又長的演示實驗。

以最著名的昆士蘭大學版為例,瀝青滴落實驗是這樣做的:首先加熱瀝青,這樣它雖然還是很粘稠但至少還容易流動了,然後把它倒進下口封住的一個漏鬥。接下來,等上三年讓瀝青完全平穩下來,然後打開下口的密封,接下來就交給時間了……

(昆士蘭大學版的實驗裝置,外面有玻璃罩保護,圖片來自:wiki)

瀝青多久會掉一滴?這個根據具體條件會有差異,不同的瀝青樣品粘度也存在差異(畢竟是混合物,成分複雜)。還是以昆士蘭版為例,兩滴的間隔時間在八年到十幾年不等,可以粗略地認為是十年等一回。近年來他們那兒瀝青的滴落速度比原來慢了,這可能是因為過去的實驗沒控制環境溫度,但現在控制在了比較涼快的環境中。

對這個實驗已經有一些基本概念了嗎?下面我們就進入故事環節。

明明是我先

說到瀝青滴落實驗,人們一定會首先想起昆士蘭大學的版本。1927年時,Thomas Parnell教授開始了這個版本的實驗準備(正式開始是三年後),他是昆士蘭大學的第一位物理學教授。而後,這個實驗裝置由二代目管理人John Mainstone教授接管。Mainstone教授去世後,現在管理人已經傳到了第三代,可以說是歷史悠久了。

但事實上,這個實驗還有更早的版本。2013年的時候,人們在威爾斯的亞伯大學(Aberystwyth University)發現了一個1914年的瀝青滴落裝置。這個元祖版本的實驗毫無名氣,而且就算不被人遺忘大概也出不了名——因為這個版本的瀝青粘度實在是太大,結果這麼多年一滴都沒有滴下來……_(:з)∠)_

據估算,如果要看這個版本滴落需要再等上1300年……

錯過,錯過,

媽蛋又錯過了……

昆士蘭版的瀝青滴落實驗並不是第一個開始的,不過它無疑是最有名的一個,還獲得了金氏世界紀錄的加持。不過這個經典版本的實驗也充滿了一次又一次的遺憾。

這個版本目前掉了九滴瀝青,但是前八滴真正落下的瞬間全•都•沒•人•看•見,而且也沒有被記錄下來……在這個過程中,最難過的恐怕就是實驗的二代目管理人John Mainstone教授了。他對這個實驗非常上心,一直在努力地宣傳,可以說這實驗如今名氣這麼大主要都是他的功勞,但他直到去世都沒能親眼見證瀝青滴落的瞬間。

(二代目管理人John Mainstone教授,也是本實驗的最佳代言人,十分可愛的老爺爺。圖片來自:JOHN MOTTERN / AFP)

2000年的時候,他們的第8滴瀝青落了下來,Mainstone教授本來是架起了攝像頭準備記錄的,但結果緊要關頭攝像頭突然故障,正好錯過了……之後,二代目老教授一怒之下裝了仨攝像頭。

(讓你丫再壞!右邊就是那三個攝像頭)

第九滴瀝青讓他們等了格外長的時間,一直等到了2014年。然而,就在2013年的7月,另外一個版本的實驗(都柏林聖三一大學版,開始於1944年)就率先拍下了瀝青滴落的畫面_(:з)∠)_

(都柏林聖三一大學拍下的滴落畫面,延時攝影)

而更遺憾的是,Mainstone教授在2013年8月就不幸去世,沒能趕上來年的第9滴瀝青。

這事兒想想真是很傷心,最期待的人卻和激動人心的時刻永遠地錯過了……

我們換個燒杯吧——

我x!怎麼斷了!

而且,昆士蘭版的第九滴瀝青本身其實也遇到了麻煩:燒杯裡已經積了不少瀝青,而且漏鬥也沒有架得很高,所以它其實已經沒有自由下落的空間了。在能夠自由下落之前,它就會直接「坐」到燒杯裡的瀝青上面,這畫面就沒有滴落那麼美了……

(這就是下落空間不足的第九滴,截圖來自:ThePitchDrop)

Mainstone教授之前其實就在糾結這個問題:是把玻璃罩打開重新調整,還是保持原來的樣子?二代目老教授選擇了暫時不去動它。

2014年4月12日的時候,第九滴瀝青觸碰到了燒杯裡的第八滴,但是它還掛在漏鬥上沒有掉下來,實驗陷入了有點尷尬的境地。三代目管理人覺得,是時候換個燒杯了。

不過,就在這時候,事故又發生了……2014年4月24日的時候,White教授決定打開玻璃罩更換燒杯。但是,White教授沒想到的是(其他活著的人也都不知道),在玻璃罩和木質底座之間其實有一個密封條,而且年深日久已經老化了。White教授以為自己只會把玻璃罩的部分拎起來,結果因為密封的存在,整個裝置連底座都被拎起來了一點,然後下半部分又摔了下去……

是的,這麼一折騰,掛在上面搖搖欲墜的第九滴瀝青,就這樣直接斷掉了!!!

感覺二代目老教授簡直要氣得當場活過來(不)。

(三代目管理人,對就是他弄斷的。圖片來自: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好在現在第十滴終於是把各種障礙都掃清了……讓我們期待十年後再相會吧_(:з)∠)_

雖然觀測屢遭劫難,不過昆士蘭版的瀝青低落實驗還是獲得了一些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殊榮——

2005年,這項自1927年開始並一直進行到今天的漫長實驗,贏得了

搞笑諾貝爾獎·物理學獎!

搞笑諾貝爾獎,是對諾貝爾獎的幽默模仿,專門獎勵那些「乍一看好笑,細想一下又引人深思」的科學研究/科學事件。這個獎堪稱「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本人,雖然每個獲獎研究都讓人想大喊「什麼鬼」,但它們統統都是嚴肅認真的成果呢!頒獎典禮更是一場科學大趴體,甚至連負責拉幕布、掃舞臺的都是正經研究人員,其中不乏真·諾獎得主哦!

2017年,一年一度的搞笑諾貝爾獎又要開獎啦!!這一次又有什麼腦洞大開的研究獲獎呢?北京時間9月15日(也就是這周五!)早上6:00,果殼網將為大家圖文直播這一盛典!

今年的主題是「不確定性」(Uncertainty),整個晚會和所有表演環節有可能也有可能不圍繞這個主題展開,將有10個不確定是什麼的研究被授予不確定是什麼的獎項……

微博關注@果殼網 來圍觀吧~當然,一個AI我也會在微信上給大家發送笑點總結文章的!

周五早上見~

REFERENCE:

  1. "The Pitch Drop Experiment," R. Edgeworth, B.J. Dalton and T. Parnell, European Journal of Physics, 1984, pp. 198-200.

  2.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itch_drop_experiment

  3. http://smp.uq.edu.au/content/pitch-drop-experiment%20

  4. https://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dn25823-longest-running-experiment-gets-a-fast-forward/

  5. http://theconversation.com/explainer-the-pitch-drop-experiment-33734

ID:Guokr42

和果殼一起

看搞笑諾貝爾獎吧!

本文來自果殼網,謝絕轉載

Mainstone教授的凝視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科學家首次拍攝到瀝青滴落 實驗長達69年(圖)
    2013年7月11日,愛爾蘭聖三一學院瀝青滴落實驗室,攝像機第一次記錄下了瀝青滴落的過程。  瀝青滴落實驗開始時,首先要將瀝青樣品加熱,然後倒入一個密封的玻璃漏鬥中。在帕內爾的實驗中,瀝青需要經過三年的時間進行沉澱和穩定,然後漏鬥才解封。解封後的瀝青從成形到滴落一般需要花費7-13年時間。  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教授梅因斯通為見證瀝青滴落過程,做了「世界上最長實驗室實驗」,從創始人到他,實驗至今已有86年。  你知道嗎?柏油馬路上的瀝青材料本質上是液體。你知道嗎?
  • 科學史上耗時最長的實驗——瀝青滴落實驗!它究竟有什麼意義?
    相信很多人都無法給出一個準確的定義!但科學能為人類帶來什麼?這顯然也是一個引人而異的答案,但是從本質上來講科學為人類帶來的只有一種東西,那就是「幫助」!醫療科學的發展是為了幫助人類戰勝更多的疾病;交通工具的誕生是為了讓人類的出行更加便捷;就連一些網際網路娛樂項目都可以認為是在幫助人類建立美好的精神生活!
  • 瀝青滴落一滴需多久?持續了93年的實驗,至今無人觀察到結果!
    在實驗室裡呆過的人都知道,做實驗是非常枯燥的一項工作,同時又感覺時間飛逝。歷史上有些科學家為了驗證一個結果或揭曉一個真相,窮一生精力埋首於一項研究。那你知道一個實驗可以做多久嗎?至今已93年,但始終沒人觀察到結果。它就是全球歷時最久、最無聊的實驗——瀝青滴漏實驗(Pitch drop experiment)。
  • 為了等待瀝青滴落,「熬死」兩位科學家,這個實驗想要證明什麼?
    有這樣一項實驗,已經開始將近,熬死了兩位教授,未來還將繼續下去,它就是因為漫長而出名的「瀝青滴落實驗」。  搭設實驗臺,正式的實驗開始於1930年,由於當時無法確定瀝青滴落的時間間隔,因此在實驗正式開始後的第八年也就是1938年,第一滴瀝青成功滴落,但是託馬斯·帕內爾教授並沒有看到。
  • 瀝青滴落實驗:消耗兩位教授86年未取得成功,只換來搞笑諾貝爾獎
    畢竟這個光靠時長就可以耗死科學家的實驗,還沒有科學結論,如果繼續下去,說不定也能與已耗時二百多年仍未結束的牛津電鈴實驗一樣成名。沒有人能理解梅因斯通的想法,只是這個實驗無需額外的人員物資,由此昆士蘭校方並未過多幹涉梅因斯通的實驗熱情,任由梅因斯通熱火朝天的投入到瀝青滴落實驗中去。
  • 用90年等9滴瀝青滴落 | 5大百年科學實驗
    儘管如此,克萊特認為,和數百年前的同行一起「工作」是一件令人陶醉的事。他說,雖然伽利略由於「忙於行星和其他事情」,導致其對太陽黑子活動的觀察數據參差不齊,但伽利略所繪製的太陽黑子圖,已然包含足夠詳細的信息,去揭示太陽黑子群的磁結構以及太陽偶極子的大小和傾斜度。「你可以從伽利略繪製的圖像和現代繪製的太陽黑子圖中,提取到完全一樣的信息,」克萊特說。
  • 攝像機首次拍到瀝青滴落
    經過了69年,終於由攝像機拍到了瀝青滴落的整個過程。這大概是世界上最慢的延時攝影了。通過高速攝像機,我們可以了解到在極短極短的時間內發生的事情,但是,如果有人用高速攝像機去記錄幾乎是這個世界上最緩慢的事情呢?——是的,真有人這麼幹。
  • 科學家首次拍下瀝青滴落瞬間—新聞—科學網
    69年後,全世界持續時間最長的實驗室研究之一終於獲得進展,科學家利用一臺攝像機,首次拍攝下了焦油瀝青墜下一滴液滴的畫面。 這是一個簡單、著名且古老的實驗。2000年,澳大利亞的科學家錯過了瀝青上一滴液滴墜落的畫面,因為當時攝影機出現了故障。
  • 瀝青滴落實驗持續86年 被評世界上最長的實驗室實驗
    世界最漫長實驗守候:持續86年仍未完結(組圖)  約翰 梅因斯通  一位名叫託馬斯帕內爾的物理學家為了向學生們證明「瀝青是液體而不是固體」,持續實驗了86年,被評為「世界上最長的實驗室實驗」。
  • 耗時最長的實驗,為等一塊瀝青滴落,送走了兩個教授,有何意義?
    在漫長的科學研究中,總有一些實驗讓我們記憶深刻,澳大利亞有一個科學家,他曾經進行了一項世界上耗時最長的實驗,時間長達上百年,就是為了等一滴瀝青滴落,不過還沒等到實驗的最終結果,他就去世了,這個實驗的意義到底在哪裡呢?
  • 一塊瀝青滴了快100年,這個實驗想要證明什麼?
    該實驗是在澳大利亞布裡斯班昆士蘭大學進行的,該實驗的操作非常簡單,就是把一個高濃度瀝青放入一個封了口的漏鬥內,等到瀝青足夠凝固時,打開漏鬥的封口,讓漏鬥內的瀝青緩慢的流動。 第一位操作該實驗的教授是湯瑪士.帕奈爾教授,在他進行實驗期間,他觀測到了兩滴瀝青的滴落。第一滴瀝青滴落的時間是1938年12月,整整用了8年11個月才滴落下來。
  • 「滴瀝青」實驗,耗死兩代科學家,仍未停止,只為證明瀝青是液體
    在2005年的搞笑諾貝爾獎中,搞笑諾貝爾獎委員會把「搞笑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發給了一個著名的「滴瀝青」實驗。這個實驗從1927年開始,到頒獎時已經進行了78年,連做實驗的教授都已經去世。但這是這個實驗至今還在進行當中,那這是咋回事呢?瀝青關於這件事,我們首先要聊一聊一個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的物質:瀝青。
  • 「滴瀝青」實驗,時間跨度長達92年,無數人都在關注一個問題
    這個科學家名叫託馬斯·帕內爾,作為一個大學的教授,他堅持認為,一些物質的性質並不像是表面上看的那麼簡單,為此他特別做了一個實驗,1927年帕內爾教授將一小部分瀝青放在一個帶有濾紙的漏鬥中,過了3年,剪開一個小口子,用來觀測瀝青滴落的實驗。
  • 一塊瀝青滴了快100年,熬死了兩位教授,該實驗想要證明什麼?
    親眼看到瀝青滴落有多難?這個實驗熬死了兩代科學家,至今已經進行了93年,尚未有人親眼見證瀝青滴落過程。在2005年獲得了「搞笑諾貝爾獎」,是目前金氏世界紀錄,實驗時間持續最長的「保持者」。瀝青是液體,還是固體?液體,比如水具有流動性是柔和的。固體,比如石頭表面堅硬,使勁扔地上會碎成兩半。常溫下的瀝青,外表是堅硬的,且易碎,那麼瀝青是固體嗎?
  • 69年的等待 英國科學家首次拍下瀝青滴落瞬間
    圖片來源:聖三一學院你願意為看到一塊愛爾蘭都柏林的柏油碎石滴落液滴69年後,全世界持續時間最長的實驗室研究之一終於獲得進展,科學家利用一臺攝像機,首次拍攝下了焦油瀝青墜下一滴液滴的畫面。這是一個簡單、著名且古老的實驗。2000年,澳大利亞的科學家錯過了瀝青上一滴液滴墜落的畫面,因為當時攝影機出現了故障。
  • 瀝青滴落一滴需多久?持續了93年,送走2位教授,卻還沒看到結果
    不過除了這些重要的科研外,同樣還有一些不知所云的漫長實驗,比如我們今天要說過的瀝青滴漏實驗。 瀝青分為三種,天然瀝青、石油瀝青、煤焦瀝青。 天然瀝青儲藏在地下,這些瀝青通過天然蒸發、氧化形成一種不含有任何毒素的物質,這些瀝青看起來就是礦物質,即便將它敲碎,也會形成一個個塊狀物。
  • 一塊瀝青滴了快100年,熬死了兩位教授,實驗到底想證明什麼?
    該實驗是在澳大利亞布裡斯班昆士蘭大學進行的,該實驗的操作非常簡單,就是把一個高濃度瀝青放入一個封了口的漏鬥內,等到瀝青足夠凝固時,打開漏鬥的封口,讓漏鬥內的瀝青緩慢的流動。第一位操作該實驗的教授是湯瑪士.帕奈爾教授,在他進行實驗期間,他觀測到了兩滴瀝青的滴落。
  • 一塊瀝青滴了快100年,熬死了兩位教授,該實驗想要證明什麼?
    該實驗是在澳大利亞布裡斯班昆士蘭大學進行的,該實驗的操作非常簡單,就是把一個高濃度瀝青放入一個封了口的漏鬥內,等到瀝青足夠凝固時,打開漏鬥的封口,讓漏鬥內的瀝青緩慢的流動。第一位操作該實驗的教授是湯瑪士.帕奈爾教授,在他進行實驗期間,他觀測到了兩滴瀝青的滴落。
  • 一塊瀝青滴了快100年,熬死了兩位教授,實驗到底想證明什麼?
    看到這一幕,年幼的你也開始模仿大人的行為,但心靈手巧(笨手笨腳)的你卻不小心把黑乎乎的東西滴到了手上,頓時你被一股滾燙的、粘稠的液體燙的哇哇大叫!甚至是惹來父母的責罵...這個黑乎乎的東西是什麼?對!它就是瀝青塊,一個看似形如固體的玩意,在常溫下可以被摔碎,可以用錘子敲碎,這個東西在我們看來它跟石頭無兩樣,就是個固態物質。
  • 世界上最漫長的實驗,8年才滴一滴,瀝青真是一種神奇的物質
    除了這些以外,瀝青路面的平整度更好,噪音也更低,也能帶來更好的駕駛體驗,更安全。什麼是柏油路我們經常還能聽到一個名字叫柏油路,那麼什麼叫柏油路,它與瀝青路又有什麼關係。最漫長的實驗其實,關於瀝青還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實驗,這個實驗從開始至今已經接近100年,並且還在持續,這就是瀝青滴落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