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家首次拍下瀝青滴落瞬間—新聞—科學網
69年後,全世界持續時間最長的實驗室研究之一終於獲得進展,科學家利用一臺攝像機,首次拍攝下了焦油瀝青墜下一滴液滴的畫面。 這是一個簡單、著名且古老的實驗。2000年,澳大利亞的科學家錯過了瀝青上一滴液滴墜落的畫面,因為當時攝影機出現了故障。
-
歷時69年!攝像機首次拍到瀝青滴落
經過了69年,終於由攝像機拍到了瀝青滴落的整個過程。這大概是世界上最慢的延時攝影了。通過高速攝像機,我們可以了解到在極短極短的時間內發生的事情,但是,如果有人用高速攝像機去記錄幾乎是這個世界上最緩慢的事情呢?——是的,真有人這麼幹。
-
科學家首次拍攝到瀝青滴落 實驗長達69年(圖)
2013年7月11日,愛爾蘭聖三一學院瀝青滴落實驗室,攝像機第一次記錄下了瀝青滴落的過程。 瀝青滴落實驗開始時,首先要將瀝青樣品加熱,然後倒入一個密封的玻璃漏鬥中。為展示這點,澳大利亞科學家做了創吉尼斯紀錄的「世界上最長的實驗室實驗」,愛爾蘭科學家也從1944年堅守至今。 經過近70年的等待,愛爾蘭科學家近日終於「滿足了人類好奇心」,第一次用攝像機記錄了瀝青滴落的整個過程。
-
為了等待瀝青滴落,「熬死」兩位科學家,這個實驗想要證明什麼?
瀝青在常溫下看上去是堅硬的固體,可以用錘子敲碎,但實際上瀝青是一種高粘度的有機液體。 搭設實驗臺,正式的實驗開始於1930年,由於當時無法確定瀝青滴落的時間間隔,因此在實驗正式開始後的第八年也就是1938年,第一滴瀝青成功滴落,但是託馬斯·帕內爾教授並沒有看到。
-
時間過去近百年,經歷三代人,漏鬥瀝青才滴下9滴,實驗為了什麼
,等待瀝青滴落從開口滴落到燒杯。瀝青開始流動,雖流速很慢,但在逐步形成液滴,在經過8年時間等待後,第一滴終於在1938年12月落下,第二滴在1947年2月滴下,第三滴在1954年4月滴下,第四滴在1962年5月滴下,第五滴在1970年8月滴下,第六滴在1979年4月滴下,第七滴在1988年7月滴下,第八滴在2000年11月滴下,第九滴在2014年4月滴下。
-
瀝青滴落實驗:消耗兩位教授86年未取得成功,只換來搞笑諾貝爾獎
瀝青滴落實驗顧名思義就是等待著瀝青滴落下來,非常枯燥無聊,耗費兩位科學家86年光陰,換來搞笑諾貝爾獎,卻未換來成功。瀝青應用廣泛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不僅可用作防水材料和防腐材料,還可以用作柏油路面結構膠結材料。最經典帶節奏做瀝青實驗的是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託馬斯·帕內爾教授。
-
一塊瀝青滴了快100年,這個實驗想要證明什麼?
搞笑諾貝爾獎是為了慶祝那些最微不足道的科學研究以及微不足道的科學成就,他們的目不是為了搞笑,而是尊重每一個科學家的努力,每一個科學家的成果。 在約翰·梅史東教授實驗期間,又滴落了6滴瀝青,平均耗費8年左右。而他也沒能迎來該實驗的結束,在2013年8月他與世長辭。
-
耗時最長的實驗,為等一塊瀝青滴落,送走了兩個教授,有何意義?
在漫長的科學研究中,總有一些實驗讓我們記憶深刻,澳大利亞有一個科學家,他曾經進行了一項世界上耗時最長的實驗,時間長達上百年,就是為了等一滴瀝青滴落,不過還沒等到實驗的最終結果,他就去世了,這個實驗的意義到底在哪裡呢?
-
瀝青滴落一滴需多久?持續了93年,送走2位教授,卻還沒看到結果
世界上複雜又漫長的實驗不勝枚舉,光是我們呼吸的氧氣就有科學家研究了幾十年之久,記錄太陽黑子,時間更長。 託馬斯·帕內爾教授當中同學們的面將瀝青敲碎,但還是一塊塊的塊狀物,怎麼看都不可能流動,託馬斯·帕內爾讓同學們不要著急,他解釋道:焦油瀝青在室溫環境下流動的速度極為緩慢,但最終會形成一滴。 瀝青的流動到底有多慢呢?
-
一塊瀝青滴了快100年,熬死了兩位教授,實驗到底想證明什麼?
第一滴瀝青滴落的時間是1938年12月,整整用了8年11個月才滴落下來。第二滴瀝青又花費了8年零3個月才滴落下來,在1947年2月滴落。為了更好地觀察瀝青滴下的瞬間,科學家在這個裝置周圍安裝了直播設備,進入網站之後每天都可以看到瀝青的最新狀態。從最新的情況可以看出,目前第10滴瀝青正在形成,然而至少還要2年才能滴落,所幸這一次,有全世界的人直播,或許我們不會錯過瀝青滴落的瞬間。
-
一塊瀝青滴了快100年,熬死了兩位教授,該實驗想要證明什麼?
第一滴瀝青滴落的時間是1938年12月,整整用了8年11個月才滴落來。第二滴瀝青又花費了8年零3個月才滴落下來,在1947年2月滴落。為了更好地觀察瀝青滴下的瞬間,科學家在這個裝置周圍安裝了直播設備,進入網站之後每天都可以看到瀝青的最新狀態。從最新的情況可以看出,目前第10滴瀝青正在形成,然而至少還要2年才能滴落,所幸這一次,有全世界的人直播,或許我們不會錯過瀝青滴落的瞬間。
-
持續100年的瀝青滴漏實驗,熬死了2位教授,到底是想證明個啥?
託馬斯在教學和做實驗研究之餘,每天又多了一件必須要做的事,等待瀝青滴落下來。這一等就是8年,1938年12月,第一滴瀝青終於滴落了下來,託馬斯見證了第一滴瀝青滴落的這個瞬間,但是沒有來得及拍照記錄,只有他一個人看到,也就只有他一個人能證明,所以他還需要等待第二滴瀝青滴落。
-
一塊瀝青滴了快100年,熬死了兩位教授,實驗到底想證明什麼?
這裡說一下,見證並不是親眼看見,帕內爾教授並沒有親眼看見瀝青滴落的那一瞬間,由於當時也沒有攝像機,所以無法保存下這個珍貴的畫面。這個實驗從1930年開始到1947年,這17年人類正在經歷二次世界大戰,戰爭雖然給人類帶來的苦難,但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人類科技的發展,這些年人類的飛機飛得更快、更高,火箭也升上了天空,人類首次拍攝到了地球的曲率照片...
-
你根本想不到,一個瀝青滴落實驗能攤上多少倒黴事!
其實在歷史上,瀝青滴落實驗一直都進行得不怎麼順利,頭一個版本就出師不利,最經典的版本從1930年盯到現在都沒有留下一個完美的滴落畫面……今天就來集中八卦一下瀝青滴落實驗背後的故事。 基礎知識: 瀝青滴落實驗 是幹啥的? 簡單說,這個實驗就是看著瀝青滴落(廢話)。
-
一塊瀝青滴了快100年,熬死了兩位教授,該實驗想要證明什麼?
親眼看到瀝青滴落有多難?這個實驗熬死了兩代科學家,至今已經進行了93年,尚未有人親眼見證瀝青滴落過程。在2005年獲得了「搞笑諾貝爾獎」,是目前金氏世界紀錄,實驗時間持續最長的「保持者」。瀝青是液體,還是固體?液體,比如水具有流動性是柔和的。固體,比如石頭表面堅硬,使勁扔地上會碎成兩半。常溫下的瀝青,外表是堅硬的,且易碎,那麼瀝青是固體嗎?
-
「滴瀝青」實驗,耗死兩代科學家,仍未停止,只為證明瀝青是液體
3年後,也就是1930年,帕奈爾教授把漏鬥上方的封口剪開,開始試圖讓瀝青流動,並且在漏鬥下方放置了燒杯來接瀝青。在這之後,帕奈爾教授和其他的教職人員以及學生開始關注著實驗裝置的變化。如果瀝青是我們日常常見的液體,那理論上它會很快流下來,即便是黏稠一些的液態,也會慢慢一滴一滴地滴落下來。
-
瀝青滴漏實驗快100年了,熬死了兩名教授,實驗到底要證明什麼?
終於在1938年的時候,在帕內爾教授的期待下,第1滴瀝青成功滴出,可是喜悅的成果,他只能自己跟自己分享,因為很多人都禁不起漫長的等待,這個時候,最初的學生,已不再關注該項實驗。之後,又是一番漫長的等待,直到1947年,帕內爾教授在見證了第2滴之後,於第二年,就與世長辭。
-
熬走了兩代科學家,歷時93年未結束的瀝青滴漏實驗,有什麼意義?
事實證明,看上去為固體的瀝青的確為固體,黏性極強的瀝青大約每10年左右可以滴落一滴。這麼多年過去了,瀝青一共滴落了9滴,熬走了兩代負責人。但是因為種種原因,這項實驗9滴瀝青滴落的瞬間都沒有被人用肉眼觀測到過。
-
瀝青滴落一滴需多久?持續了93年的實驗,至今無人觀察到結果!
歷史上有些科學家為了驗證一個結果或揭曉一個真相,窮一生精力埋首於一項研究。那你知道一個實驗可以做多久嗎?至今已93年,但始終沒人觀察到結果。它就是全球歷時最久、最無聊的實驗——瀝青滴漏實驗(Pitch drop experiment)。
-
用90年等9滴瀝青滴落 | 5大百年科學實驗
如果真如一項歷時90年的人類壽命研究所顯示的那樣,堅持不懈這一品質預示著健康長壽,那麼本文中所描述的科學家都能創造他們自己的記錄了。400年自從400多年前望遠鏡問世以來,天文學家就一直在記錄太陽黑子的活動,伽利略作為其中的一員也記錄下了他的觀察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