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警惕的事件!研究表明,空氣汙染正在影響飛蛾聞花的方式

2021-01-09 奇思樂園KIDSPARADISE
菸草天蛾通過聞花或看到它們鮮豔的顏色來定位食物

為了使授粉生效,花用它們甜美的芳香引誘昆蟲。

氣味是吸引傳粉者的化學信號,傳粉者對某些氣味有偏好,這種共生關係已經進化了數百萬年。

但隨著空氣汙染的加劇,一些授粉者很難突破臭氧層,聞到花的目標。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在臭氧含量高的情況下,菸草天蛾不會被花香所吸引。然而,這些昆蟲能夠了解到,受臭氧影響的氣味仍然可以產生花蜜。

「我們知道,大多數昆蟲嚴重依賴嗅覺來尋找食物和交配夥伴。由於許多已知花的氣味在化學上是脆弱的,很容易被氧化劑降解;我們想知道,像臭氧這樣的氧化劑,由於汙染而增加,如何影響花朵和授粉者之間的關係。」

在這項研究中,專家團隊選擇了菸草天蛾,因為它不僅會被花朵的氣味吸引,而且還能通過視覺系統找到目標。

研究人員分析了菸草天蛾最喜歡的花香成分——有沒有增加臭氧。然後,他們觀察了這些飛蛾在風洞中的反應,他們調查了最初的花香和臭氧變化後的氣味。

「我們震驚於臭氧不僅降低了花香對菸草天蛾的吸引力,而且完全破壞了它。」研究人員表示。

菸草天蛾

驚人的學習能力

研究人員很好奇,臭氧是否會阻止菸草天蛾找到它們的食物,或者它們最終是否能夠發現,即使是被汙染的花朵也會產生花蜜。

他們測試了這些昆蟲是否會接受一種不吸引人的氣味作為食物線索,如果它們聞到了這種氣味,就可以得到糖溶液作為獎勵。

在現實世界中,花的氣味會隨著花的順風方向移動,並與空氣中的臭氧混合而改變。研究人員設計了一個實驗——讓蛾子跟隨受臭氧影響的花香,但得到的回報是原來的氣味和含有糖蜜的花。

「雖然我們已經預計到,菸草天蛾可以感受到受汙染的花香;但我們驚訝地發現,這種昆蟲竟然可以通過不同方式,來學習接受被汙染的味道。這意味著,菸草天蛾會利用學習,來迅速適應變化的環境。「

菸草天蛾是聰明好學的,但,並非所有的昆蟲都能以這種方式適應汙染。

研究小組表示,汙染的後果可能是深遠的。絕大多數的昆蟲不具備菸草天蛾如此精確的視覺系統,或者只是不夠「聰明」,它們無法了解變化的氣味。

因此,汙染可能會影響許多昆蟲尋找食物——這也意味著,植物很難再享受到昆蟲的授粉服務。

對人類和地球上的許多其他物種來說,這可能是災難性的。

相關焦點

  • 全球首例空氣「殺人」事件實錘!9歲女童死於汙染
    中國城市兒童哮喘患病率20年對比研究顯示2010年14歲以下兒童哮喘總患病率較10年前、20年前分別上升了43.4%、147.9%。當前我國空氣汙染不容樂觀,兒童哮喘和過敏性疾病的發病率明顯增加;加之我國空氣品質難以在短期內得到徹底改善,空氣汙染物成分十分複雜,主要毒性成分對兒童哮喘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均未明了,因此加強我國空氣汙染對兒童哮喘影響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 基因研究表明:空氣汙染或許決定了人類的命運
    編者按:空氣汙染問題,並不是現代社會才出現的新型問題。實際上,早在數百萬年之前,就出現了能夠經空氣傳播的毒素。這些毒素,甚至還影響了人類的遺傳變異。圖片來源:Peter Parks/Agence France-Presse 當我們親眼見到空氣汙染所帶來的威脅時,它的確引起了我們的注意。比如,現在能夠從太空中看到的澳大利亞叢林大火煙霧,或者冬天籠罩在新德裡等城市的有毒煙霧。 除此之外,汙染的空氣還會持續影響著數十億人的生活。在戶外,我們還會吸入汽車排放的有毒氣體,以及煤電廠和煉油廠所排放的有毒物質。
  • Diabetes:警惕!空氣汙染或會引發糖尿病
    圖片來源:medicalxpress.com2016年9月9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於國際雜誌Diabete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德國環境健康研究中心和德國糖尿病研究中心的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在所居住的地方暴露於空氣汙染中或會增加個體患胰島素耐受性的風險
  • 一項最新的研究表明,童年環境會對基因產生長期的影響
    但是,你成長的地方對你的影響遠遠超過你的個性或偏好。它也會影響你的基因。一項對2000名5-18歲兒童長達18年的研究表明,在經濟貧困、身體殘缺和社會脫節的社區中長大的孩子在細胞水平上經歷了負面影響——具體來說,是表觀遺傳變化,也就是DNA編碼在體內表達方式的變化。該研究部分由杜克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並於今年6月發表。
  • 空氣汙染 到底是什麼傷人於無形之間?
    這也是北京今年入冬以來第二次發布空氣重汙染預警。於是,北京的空氣品質以及對人體健康影響再度引發公眾的熱議。空氣中微生物和重金屬會致病嗎對拉森團隊的研究成果,北京市衛計委表示,細菌的耐藥性和致病性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耐藥性的增加不意味著致病性的增強。不過,北京等城市空氣成分複雜是不爭的事實。
  • 全球變暖、空氣汙染……氣候變化,對癌症有哪些影響?
    氣候變暖也造成了一系列相關的氣候變化,包括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空氣汙染、風暴和洪水強度增加、極端天氣事件發生頻率增加以及乾旱和野火的發生頻率和嚴重程度增加等。與此同時,氣候變化對人類健康的影響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 警惕臭氧汙染 對健康的危害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9日在參加廣東團全體會議作發言時,一方面為我國大氣汙染防治工作「點讚」,另一方面,也提醒防治大氣汙染眼睛不能只盯著霧霾,還要警惕臭氧等汙染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天氣晴朗」未必是空氣汙染少。 霧霾對人體的危害包括生理和心理 霧霾對健康到底有多大的影響?鍾南山認為要有一個客觀認識。
  • 一項最新的長達18年的研究表明,童年環境會對基因產生長期的影響
    一項對2000名5-18歲兒童長達18年的研究表明,在經濟貧困、身體殘缺和社會脫節的社區中長大的孩子在細胞水平上經歷了負面影響——具體來說,是表觀遺傳變化,也就是DNA編碼在體內表達方式的變化。該研究部分由杜克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並於今年6月發表。
  • PE:空氣汙染影響學習成績
    2015年8月31日 訊 /生物谷BIOON/ --德克薩斯大學的研究者近日通過研究表明,在家中暴露於毒性空氣汙染物的四年級及五年級學生或許學習平均成績(GPAs)較低,相關研究發表在國際雜誌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上。
  • 空氣汙染影響有多大?樹木的年輪反映了一切
    據國外媒體報導,巴西聖保羅大學生物科學研究所的一項研究表明:空氣汙染會對樹木生長造成不利影響,進而影響樹木發揮環境調節功能。圖源:搜狐 下同負責該項目的聖保羅大學生物科學研究所教授馬科斯·巴克裡奇指出,他們對在聖保羅毛阿地區的41棵薔薇木進行了分析,通過與最近20年的空氣汙染數據進行對比,研究人員發現,樹木長得不好的年份正好是空氣汙染較重的年份,而在長得好的年份,空氣汙染程度則較低。這些樹木生長的地方包括居民區、商業區和工業中心。
  • 空氣汙染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為了了解經常暴露在高汙染空氣中的兒童可能面臨的健康風險,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究了髒空氣對老鼠的影響。俄亥俄州立大學護理學院生物醫學研究主任,研究資深作者Loren Wold表示:「我們發現這些後代在其一生的黃金時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心臟問題,其影響非常強烈,有點令人震驚。」主要健康問題表現為心臟功能受損。
  • 研究證實:越早接觸汙染空氣,孩子可能越肥胖
    研究證實:越早接觸汙染空氣,孩子可能越肥胖 兒童在出生前幾個月暴露於較高的空氣汙染水平和較大的人口密度可能與兒童體重指數(BMI)增加有關。相比之下,居住在綠地較多、土地利用結構更為有利的地區可能會產生相反的效果。
  • 研究表明:過度輻照度事件會影響公用事業規模的光伏組件
    摘要:研究人員正在試圖了解突然出現的輻照度峰值,對太陽能發電廠的影響程度。初步調查結果表明,大型光伏項目並不能避免此類事件帶來的影響,尤其是當峰值持續時間超過一分鐘時。研究人員發現,突然出現的輻照度峰值,會影響到大型光伏發電廠的組件,特別是當這些輻照持續時間超過一分鐘,並且發生在30攝氏度以上的溫度下。
  • 研究表明:過度輻照度事件會影響公用事業規模的光伏組件
    摘要:研究人員正在試圖了解突然出現的輻照度峰值,對太陽能發電廠的影響程度。初步調查結果表明,大型光伏項目並不能避免此類事件帶來的影響,尤其是當峰值持續時間超過一分鐘時。研究人員發現,突然出現的輻照度峰值,會影響到大型光伏發電廠的組件,特別是當這些輻照持續時間超過一分鐘,並且發生在30攝氏度以上的溫度下。
  • MIT研究發現疫情期間空氣汙染水平的下降可提高光伏發電量
    現在,科學家們已經量化了一個影響,發現某些城市的太陽能電池板由於空氣汙染的減少而提高了發電量。隨著道路上的汽車和天空中的飛機越來越少,許多工廠和工業都處於停工狀態,我們已經看到中國和義大利等COVID-19疫區的空氣汙染急劇下降。但「多米諾骨牌的效應」並沒有結束。最近的報告顯示,這可能會影響太陽能電池板在某些地區的性能。而現在,一個由麻省理工學院領導的研究小組已經開始量化這些影響。研究人員將研究重點放在了印度的德裡,這裡是世界上霧霾最嚴重的城市之一。
  • 馬來西亞再現空氣汙染事件 400所學校因「毒氣」停課
    【環球時環球時報駐新加坡特約記者 辛斌】馬來西亞柔佛州再度爆發空氣汙染事件,共有75名學生出現呼吸困難並伴有嘔吐現象,該州教育局24日晚宣布400多所學校即日起停課3天。當地政府正在就汙染原因展開調查。據英國廣播公司25日報導,此次空氣汙染發生在柔佛州巴西古當市。
  • 空氣汙染會縮短新生兒端粒長度
    2018年1月24日 訊 /生物谷BIOON/ --一項關於2004年中國銅梁火力發電站廢氣洩漏的相關影響的研究結果表明,在空氣汙染事件發生前出生的孩子相比空氣汙染治理後出生的孩子端粒酶明顯較短。相關結果發表在《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雜誌上。
  • 地球正在變暗 空氣汙染是主因 乾旱頻發是後果
    地球正在變暗 空氣汙染是主因 乾旱頻發是後果 ▲空氣汙染一般被認為是全球變暗的主要原因。  新聞背景  作為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初級能量來源,太陽輻射深刻地影響著大氣、水循環以及生態系統。有研究認為,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世界大部分地區的太陽輻射出現下降趨勢,即所謂「全球變暗」現象。  日前,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農業資源研究中心科學家在空氣汙染對全球變暗的影響研究中取得新進展,揭示了空氣汙染指數與光照減少的定量關係。
  • 被低估的新空間時代的危險:全球空氣汙染正在加劇人類消亡
    航天工業正在以自登月之日以來聞所未見的速度發展和創新。擺脫了政府的束縛後,全球空間產業的運作方式看起來越來越像全球航空。分析人士預測,到2040年,航天工業對全球GDP的貢獻可能會突破1%的門檻,我們可以合理地構建未來空間和航空業具有同等經濟影響力的情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許多航空業的推進發展都受到了可持續性問題的束縛,主要集中在噴氣發動機的排放上。
  • 珠三角拉響「藍色煙霧」警報 需警惕光化學煙霧汙染
    光化學煙霧汙染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在上世紀世界環境汙染八大公害事件中,這類煙霧事件便佔了5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國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1955年9月的幾天裡,嚴重的汽車尾氣汙染再加上氣溫偏高,洛杉磯光化學煙霧的濃度非常高,導致了幾千人受害,兩天之內就有400多名65歲以上老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