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黑龍江頻道 (記者 王茜)虎肉每斤3500元,虎骨酒每瓶600元,辣炒虎肉一盤800元,這些價格就出自於黑龍江省301國道旁的海林市橫道河子鎮。賣者說,這是從託熟人從旁邊的橫道河子東北虎林園買出來的。
此事先經當地媒體記者暗訪曝光後,引起強烈反響,許多群眾表示難以置信。記者就此採訪了東北虎林園總經理王立剛,他說,絕無此事,我敢保證我們園內的虎肉絕沒有外流。
長白山餘脈驚現"虎肉"黑市
一個偶然的機會《生活報》的記者發現橫道河子東北虎林園附近的幾家飯店出售"虎肉",於是他們一行三人來到"虎福樓飯莊"。這個飯莊緊鄰橫道河子東北虎林園,跳過飯店一樓的窗子就可直接進入虎園。
在飯店前廳,一位負責人模樣的年輕女士稱該店虎肉800元一盤,不講價。並保證是真正的虎肉,"不信你可以拿去隨便化驗!"
點完菜後,服務員向眾人推薦喝虎骨酒,稱精裝的600元錢一瓶,打折後550元。記者看到,服務員端上來酒的包裝上無廠名也無廠址,只標註著"壯骨酒"三個大字,大字下方印了一行小字:"橫道河子東北虎林園"。便以"嫌貴"為藉口,將酒退掉。
待幾道小菜上完後,服務員隆重地報出了主打菜--"山貓肉"。"不說是老虎肉嗎?"記者不解地問。 "這(菜)就是我們虎園裡養的老虎(肉)。""怎麼能證明你家的虎肉是真的?" 服務員說,"我們老闆和場長關係好,場長只供應我們家。"
據了解,服務員所說的"場長"的"場"是指"橫道河子貓科動物繁育飼養場",它與"橫道河子東北虎林園"是一個單位。據了解,這家"虎福樓飯莊"也是飼養場辦的企業承包給了個人。
為鑑定虎肉的真假,記者將一塊未烹製的"虎肉"拿到東北農業大學生命科學院、動物科學院請有關專家檢測。
撲朔迷離的虎肉來源
消息傳出,黑龍江省海林市立即組織公安、工商、林業等部門對此事進行立案調查。海林警方的訊問結果是,事發當天,虎福樓飯莊老闆馬士申及老闆娘賀桂英均外出,是飯店領班宋立朋擅作主張賣給記者所謂的"虎肉",而這"虎肉"實際上就是驢肉在爆炒過程中撒入虎尿,使菜有虎的腥臊味。而虎尿是老闆娘賀桂英為治風溼病從別人那裡要來喝的。
位於黑龍江省的哈爾濱東北虎林園和橫道河子貓科動物繁育中心,共同組成了中國最大的東北虎繁育基地。1986年,中國在黑龍江省建立了同地也是世界最大的東北虎人工繁育馴養基地。這個基地的東北虎已由最初的8隻種虎擴繁增至目前的500多隻。
談到"虎肉"來源,東北虎林園總經理王立剛堅決地表示,我敢保證我們園內的虎肉絕沒有外流。
王立剛告訴記者,虎林園對於死虎的管理有著嚴格的程序。每隻虎的死亡時間,死亡原因、入庫時間都嚴格地登記在冊。
自東北虎林園建園以來,虎死亡大致分為三種情況,一種是老死的,目前這種情況很少發生,純老死的東北虎極少。第二種是病死,這時專業人員會將虎皮撥下,把虎骨剔出。虎肉和內臟全部銷毀,結合北方氣候特點,冬季送到鍋爐內焚燒掉,夏季把虎肉和內臟澆上柴油焚燒後深埋。第三種情況是爭鬥死亡,這種主式是東北虎死亡的主要原因,大約佔死虎的60%。這些虎在死亡後,同樣由專業人員將虎皮撥下,將骨肉分割處理。內臟有科學價值的用福馬林溶液浸泡,編號。以備將來給科研機構、紀念館或是自然博物館展出使用。
每隻虎死後都有"死亡檔案",檔案中記錄著"後事"處理的詳細過程,整個過程中出了多少骨、出了多少肉、毛皮的完整度,骨肉的編號、臟器的編號,銷毀的時間,地點、方式等等都完整的記錄。
同時,"後事"處理時,參加人員要6個以上,"後事"處理後,所有參加人員都在死亡檔案上必須籤字。
而保存死虎的冷庫有專人嚴格管理。"因此根本沒有外流的可能!"王立剛氣憤地說。
為了驗證虎肉的真假,東北虎林園在向黑龍江省林業廳請示後,由總經理籤字,專門的保管人員從冷庫中保存的虎肉上割下一塊,經業務主管確認後,派專人將虎肉送到黑龍江省質量技術監督管理局,再收他們委託國家林業局野生動植物檢測中心對"虎肉"進行DNA鑑定,一周內出結果。
虎肉好禁 心癮難戒
虎肉大補,虎鬚治牙痛,虎尿治風溼等與虎有關的治病偏方一直在民間廣為流傳,而虎這一物種的稀缺更為這些「偏方」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究竟虎是否有如此巨大的藥用價值?記者採訪了黑龍江省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藥理教研室主任蘇雲明教授,蘇雲明告訴記者,目前,從中醫理論上講只有虎骨有一定的治療和藥用價值,而其它的如虎肉、虎鬚、虎尿等僅是人們推測出來的,並沒有現代科學理論的依據。
蘇雲明說,這種推測很容易給公共安全造成隱患,虎屬於貓科動物,按貓科動物的排洩物機理來說,如果排洩物帶菌或病毒,很有可能造成傳染性疾病的傳播。
有關專家認為,把虎的全部都當藥的實質是一種落後觀念,落後的意識。虎身百寶,實質上是一種把虎神化的思想在作祟。古人看病憑的是經驗,而在現代醫學如此發達的今天,看病就醫皆需有科學依據。如民間曾流傳的鹿血有大補功效,而科學家將鹿血分離後,檢驗其對免疫功能的改變作用時發現,作用並不明顯,根本達不到統計學的指標意義。
有關人士認為,在野生東北虎瀕臨滅絕的今天,社會各界人士都在採取積極措施保護虎,保護我們的生物鏈,保護好我們的生態環境。但接連出現與虎有關違法案件給我們敲響了警鐘,禁虎肉容易,但更重要的是要戒除人們的這種「心癮」。
哈爾濱市第一專科醫院副院長張聰佩認為,人們的這種「心癮」首先源自於人與生俱來的獵奇心理,什麼東西越少就越珍惜,但這種心理根據環境可以加以克制,其實虎肉本身沒有什麼價值,吃它不過是人們的獵奇心理得到滿足。同時,還可以在周圍的人群中找到一種被尊重感。
另外,這也有人們的「觀念從眾」在作祟,盲目吹捧,口口相傳,對人們的觀念產生了作用,於是大家都取得了較一致的認同感,於是乎虎肉便被人們賦予了「重要的作用」。
而對虎最大的保護,就是要剷除這種隱患。想要戒除人們對虎的這種「心癮」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還有不到一周的時間,權威機構將會出示科學的DNA檢測結果,屆時,科學對於虎肉鑑定將會大白於天下,然而,剷除人們對虎的「心癮」才「剛剛」開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