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探索鍾南山道教生活:與世隔絕背後的隱逸秘密。
天下修道,終南為冠,自古以來,終南山就是修行的聖地,群山和適宜的氣候成為隱士的首選,秦嶺七十二谷修行者眾多,那麼他們的日常生活是怎樣的呢?
清晨,地平線上有輕微的薄霧,鳥兒啁啾,清朝的和尚們在地上醒來,裹著被子做『早課』,一個個背著書,一個個念經,一個個默讀,在附近的懸崖壁龕的某個地方,有寫有道教祖先的文字的石碑,分別供著"道德天尊"、"元始天尊"、"靈寶天尊"、"純陽祖師"等道教聖祖的字樣牌位,這是終南山某天的一個平常開始。
然後起床穿衣,打柴,做飯,做木工,看他們明顯的不同,好像沒什麼區別,男女都是穿包子,更在乎修行。上午10: 30後,清僧們去拜訪——大師的高僧,做功課。
苦功包括練道教最傳統的武術:木頭人堆,輕功(把沙袋放在腳上或者用DIA走路),太極,練劍,最基礎的是腰腹功(高強度仰臥起坐),扎馬,平衡(踩胎)。還包括靜修、誦經、冥想等,後一項大概每天在4個小時左右。
他們的生活很規律,三四點開始,每天八九點睡覺。有的只吃一頓,有的吃兩頓,吃的很簡單,包括顧家珍和麵條,條件有限的話,鍋裡煮點白菜蘿蔔土豆,食物不加油、鹽等香料,以契合自然,逐漸達到身心淨化,有洞穴、小屋和磚瓦房。
問問他們最初的內心,「出於一種對生活的探索,這兩年對我來說很有意義。」「有時候回想起來還是懦弱,不願意面對工作和社會。在這裡,我可以和師父一起學習,不用擔心或考慮社會問題。」
在這裡,每個人都可以自由來去,受訪者中有放棄百萬年薪工作,在此生活三年,後在安徽省破禪寺出家的,也有帶著孩子上山,上國學課,教和尚孩子射箭、三字經、針灸的。
賈島有一首詩叫《尋隱者不遇》,在這裡,你遇到的更多情況,是不肯讓你拍照,或者和你聊天的那些,接受採訪的永遠是少數。更多時候尋訪者能看到的,只是山與嶺之間連綿的寂靜、空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