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巨噬細胞能夠修復受損神經元?

2021-01-21 生物谷

2017年6月17日/生物谷BIOON/---生物醫學工程師們最近發現了一種依靠免疫系統促進受損神經元細胞再生的方法。


巨噬細胞被認為是免疫系統的"吃豆人",它是機體抵抗外界侵染的第一道防線。當機體中存在微生物或壞死的細胞碎片的時候,巨噬細胞會發生吞噬作用將其清除。不過,最近一項研究表明一些類型的巨噬細胞同時具有促進組織癒合的能力。


(圖片摘自www.pixabay.com)


在發表在最近一期《PNAS》雜誌上的一篇文章中,來自杜克大學的研究者們在大鼠水平發現這類巨噬細胞具有促進受損神經再生的能力。


外周神經系統包括從脊髓中生長出來的,蔓延至全身各處的神經元細胞。它連接並控制機體的運動系統、消化系統以及心肺等器官。然而,當這些長長的細胞發生損傷之後,恢復正常狀態可不是十分容易的事情。


目前針對這一疾病的治療手段主要是"自體移植",即將自身不太重要的神經元組織切除,並移植到受損的部位。然而,這一治療手段有十分嚴重的副作用,例如會造成神經瘤的發生、切除部位的神經紊亂等等。


長期以來,研究者們致力於尋找能夠跨過這些受損部位的"神經橋",然而,這些手段均達不到自體移植的治療效果。Bellamkonda曾經也從事這一方面的研究,直到他們發現了蜥蜴斷尾的現象。


"我們發現巨噬細胞能夠促進蜥蜴斷尾處組織的再生,而且我們發現該組織附近的神經元細胞也出現了再生的情況。這些現象使我們意識到同樣的手段能否用於神經元損傷的治療"。


2012年,Bellamkonda等人發現巨噬細胞在特定情形下會促進神經元的再生,而在這一新發表的文章中,他們在搭建的"神經橋"中注入了特定的生物分子,誘導未分化的細胞形成具有促進神經元再生能力的巨噬細胞類群。


下一步,研究者們計劃結合該方法與已有的納米纖維材料,搭建人工的神經修復工程。他們希望這一工作能夠最終應用於脊髓與腦損傷患者的治療。(生物谷 Bioon.com)


版權聲明: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未經本網站授權不得轉載和使用。如需獲取授權,請點擊


資訊出處:Regenerating damaged nerves with 'Pac-Man' cells



相關焦點

  • PNAS:巨噬細胞對肌肉組織再生具有重要作用
    該結果為某一理論,即當肌肉受傷時,巨噬細胞在其再生過程中承擔了決定性的角色,提供了確鑿的證據。科學家還發現遺傳開關控制著該過程,這為新的療法開闢了道路,不僅僅可以是運動損傷同樣可以是疾病導致的,比如進行性假肥大性肌營養不良(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正常情況下,巨噬細胞會吞食並消滅細菌和其他傳染源。
  • PNAS:「關閉」特定基因有助於修復損傷神經元
    2018年12月11日 訊 /生物谷BIOON/ --大腦和脊髓中的神經元在受傷後不會再生,這是與身體其他部位顯著不同的地方。當你的手指被割破時,你可能會在幾天或幾周內恢復;然而,當你的脊髓被刺穿時,你可能永遠不會再走路了。現在,在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了手臂和腿部周圍神經再生的關鍵步驟。
  • 經過基因編輯的神經元能修復中風大腦 還讓失明小鼠恢復視力
    中風通常會導致永久性殘疾,永久性失明、帕金森等神經退行性疾病威脅著越來越多人群……但將來,通過使用移植的新的健康神經元替換死細胞,可以修復中風導致受傷的大腦。而且,經基因編輯「二次發育」後的神經元,還成功地讓失明小鼠重見光明。
  • 巨噬細胞和神經「肝膽相照」,一同助力骨骼修復
    巨噬細胞和神經「肝膽相照」,一同助力骨骼修復 2020-06-27 19: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移植幹細胞來源的神經細胞,可修復大腦受損的神經環路
    2020年9月22日,《Cell Stem Cell》期刊在線發表了題為《人幹細胞來源的神經元修復環路重塑神經功能》的研究論文,該研究通過解析帕金森病模型鼠腦內移植的人多巴胺能神經元重構的神經環路,發現移植幹細胞來源的神經細胞可以特異性修復成年腦內受損的黑質-紋狀體環路
  • 脊髓損傷後神經修復研究進展
    在急性期,由於受到物理張力作用,受損部位的細胞出現崩解、壞死及凋亡,同時出現血管破裂、組織水腫等表現。亞急性期為急性期後的繼發性組織損傷期。此時,大量巨噬細胞、T細胞、小膠質細胞及中性粒細胞浸潤,導致血-脊髓屏障受損,大量炎性因子釋放,引發一系列炎症瀑布效應,造成組織二次損傷。脊髓的二次損傷會進一步影響突觸重塑及神經環路再生,成為脊髓損傷修復的主要障礙之一。
  • PNAS:控制器官再生能力的分子機制
    斑馬魚也能夠在鰭斷開的位置重新長出新的鰭。相比之下,人類卻只有最基本的再生能力。因此,科學家希望能通過對這些動物的研究,最終找到修復或再生受損組織的方法。在一項發表於PNAS雜誌的研究報告中,密西根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模式生物斑馬魚發現,斑馬魚的不同組織的再生過程中,某些基因是相同的,如斑馬魚鰭的再生和心臟修復過程中的基因,在眼睛的光受體的再生中也發揮作用。這表明,不論身體的哪部分受損,其再生機制可能由一種共同的分子機制控制。研究人員將斑馬魚置於強光下短暫處理,破壞斑馬魚眼睛中的光受體。
  • 腦智卓越中心等在受損神經環路修復和功能重塑研究中獲進展
    9月22日,Cell Stem Cell在線發表了題為《人幹細胞來源的神經元修復環路重塑神經功能》的研究論文,該研究通過解析帕金森病模型鼠腦內移植的人多巴胺能神經元重構的神經環路,發現移植幹細胞來源的神經細胞可以特異性修復成年腦內受損的黑質-紋狀體環路,改善帕金森病模型動物的行為學障礙。
  • 科普:細胞「貨物」轉運體可助修復受損腦細胞
    新華社北京7月26日電  美國研究人員近日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發表的報告顯示,細胞「貨物」轉運體——外泌體不僅對大腦神經元和神經迴路的發育不可或缺,而且能夠幫助受損的腦細胞恢復健康。  美國斯克裡普斯研究所等機構的研究人員檢測了來自健康神經元的外泌體和瑞特症候群患者身上提取的神經元的外泌體。通過多種細胞和功能測試,研究人員發現,患病神經元的外泌體不含任何有害蛋白,但也沒有健康外泌體中發現的必要信號蛋白。  瑞特症候群是一種腦發育異常造成的遺傳性神經系統疾病,由X染色體上一個名為MECP2的基因突變引發,患者智力遲鈍,並會出現類似自閉症的症狀。
  • 重要研究成果解讀巨噬細胞的雙面角色!
    doi:10.1038/s41591-020-0819-2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美國維吉尼亞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發現,細胞凋亡過程中釋放的代謝物會誘導巨噬細胞表達參與組織修復的基因,而且它們還能抑制炎症;文章中,研究者描述了他們對細胞凋亡過程的研究以及他們所了解到的情況。
  • JNeurosci:清除衰老神經元中的巨噬細胞或可延緩衰老
    根據一項最新發表在《JNeurosci》上的研究,免疫細胞也許通過促使神經元退化而導致了老年人衰弱和運動問題。在小鼠中,抑制這些免疫細胞生存必需的一種受體可以改善神經元結構、增強肌肉力量。隨著人們的壽命越來越長,減少衰老對生活質量的影響變得越來越重要。而老年人體內連接大腦和脊髓的的神經元通常會發生退化,從而導致額外的手腳疼痛。
  • Cell Stem Cell: 人幹細胞來源的神經元修復環路,重塑神經功能
    圖註:女媧補天,寓意通過移植幹細胞來源的神經細胞,特異性修復大腦中受損神經環路,重塑神經功能 。然而包括人在內的成年哺乳動物大腦神經再生能力十分有限,對於這些神經元丟失導致神經連接破壞和神經功能受損的疾病,臨床上缺乏有效治療措施。 通過腦內移植幹細胞來源的神經細胞,替代腦內丟失的神經細胞的功能(幹細胞治療),是潛在的治療措施之一 。神經系統疾病幹細胞治療的關鍵是對受損神經環路的修復和功能重建。
  • PNAS:科學家首次識別視神經幹細胞,為治療失明帶來希望
    青光眼是由視神經受損引起的疾病,這種神經損傷通常與眼內房水無法正常排出,導致眼內壓力升高有關。隨著時間的推移,患者的視覺盲點會逐漸擴大。幹細胞是一類具有無限自我更新能力的細胞,能夠產生至少一種類型的、高度分化的子代細胞,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致力於尋找利用幹細胞的複製和分化來取代受損細胞或組織的方法。
  • PNAS:纖維蛋白原能抑制神經元細胞生長
    生物谷報導: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血液中存在的一種血液凝結蛋白——纖維蛋白原能夠抑制中樞神經系統神經元細胞的生長。這些發現可以解釋為什麼人體在脊髓損傷後一般不能自我修復。
  • 【PNAS】巨噬細胞內含「剎車」蛋白,可防止免疫過度激活,減輕炎症...
    在免疫系統中,巨噬細胞是一線免疫細胞,可檢測病原體並在需要時啟動炎症反應。但是在炎症過度的情況下,會造成自身免疫性疾病,對身體造成極大的傷害。近日,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叫做Girdin的分子(GIV)可阻止巨噬細胞過度反應。
  • PNAS:新型癌症免疫療法面世!靶向腫瘤相關巨噬細胞表面上的清道夫...
    腫瘤相關巨噬細胞在腫瘤發生中的主要作用。圖片來自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 2019, doi:10.1186/s12929-019-0568-z。癌細胞對免疫細胞進行重新編程,從而有利於腫瘤生長。經過多年的研究後,人們已經可以利用免疫系統對抗癌症,即不同的抗體可以觸發免疫系統中的T細胞攻擊癌細胞。
  • 人類幹細胞衍生的神經元可修復迴路並恢復神經功能
    人類幹細胞衍生的神經元可修復迴路並恢復神經功能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23 12:58:41 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卓越創新中心陳躍軍等研究人員發現,人類幹細胞(hESC)衍生的神經元可修復迴路並恢復神經功能
  • 新療法助中風小鼠修復受損大腦 患者未來有救了?
    (原標題:新療法助中風小鼠修復受損大腦)
  • Cell Rep:新研究有助於修復受損外周神經系統
    2019年4月4日 訊 /生物谷BIOON/ --維吉尼亞大學的一項新研究證明,當從中樞神經系統招募健康細胞時,受損的周圍神經系統能夠自我修復。該發現對未來治療影響兒童的衰弱和威脅生命的神經系統疾病有重要意義,例如肌營養不良症,格林 - 巴利綜合症和腓骨肌萎縮症。
  • PNAS:研究顯示從受損細胞釋放的RNA可促進凝血
    一項新研究的發現提示,從受損細胞釋放的RNA是血液凝固的一種關鍵性輔因子。       德國Justus-Liebig大學的Klaus  T.  Preissner博士及其同事的這項新研究顯示,細胞外RNA能夠激活凝血因子XII和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