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者靈修丨士師記:神的旨意自有美意

2021-01-08 基督教資訊平臺

士師記第一個部分,一章1節至三章6節,是以色列人悖逆的原因;三章7節至十六章,是悖逆的過程。三章7節說,「以色列人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三章12節說,「以色列人又……」;總共有六個「又」。三章7節是第一次,所以沒有「又」,三章12節、四章1節、六章1節、八章33節、十章6節和十三章1節,總共出現六次「又」。所以,人說《士師記》有七次的循環:他們悖逆神,受懲罰,就認罪悔改;神興起士師,他們得平安,平安後再悖逆、再受苦、再呼求;再興起士師,再得平安,然後再犯罪……就這樣周而復始。

三章1-6節講到,神給他們留下了迦南幾族,這不是神的本意。本來,他們進迦南,應該一鼓作氣把迦南人全部消滅。因著約書亞年紀老邁,不能帶兵打仗;因著以色列人的懈怠;因著約書亞死了以後,沒有領袖;因著以色列人同心不夠;因著他們有貪心,要利用迦南人;所以,他們沒有辦法把迦南人全部殺滅。留下迦南人,不是神的美意,是神的許可。神的旨意有三種性質。一種是預定的美意。神預定的美意就是要把迦南人全部殺盡。許可的旨意,是因為剛才講的那些原因:約書亞年紀老邁,以色列人懈怠,以及他們後來沒有領袖,同心不夠,他們有貪心,要利用迦南人,導致他們沒有把迦南人全部殺盡。這是神許可的旨意,成了神的許可。本來神預定的是要全部殺盡,但是,因著以色列人的種種原因,成了神的許可。所以,耶和華留下這些迦南人,是神的許可,而不是神的美意。

神旨意的性質還有一種,叫任憑。就像上帝的美意是,不讓亞當吃分別善惡樹的果子。他吃的時候,就任憑他選擇。上帝的旨意是,不讓巴蘭去咒詛以色列人,他執意不聽,就任憑他了。以利的兒子作惡,藉著百姓的反應,藉著神人的警告,藉著撒母耳說預言,他都不悔改。所以,神就任憑他了。神不喜歡掃羅殺大衛,犯罪,掃羅一直不禱告、不敬拜、不遵行神的旨意,一意孤行,活在肉體裡,後來,神就任憑他了。神也不喜歡所羅門娶那麼多的太太,積攢金銀,買了很多的埃及馬匹。因為他一意孤行,所以神就任憑他。猶大是活在神的任憑裡,有很多外邦人是活在神的任憑裡。基督徒如果私慾懷胎生出罪,以後,這個罪會成為主人轄制他,他會犯罪上癮,那就叫罪既長成。罪既長成,是有一個長的過程,就是他成了罪的奴僕。因為天天消滅聖靈的感動,叫聖靈擔憂,神就會任憑他。

我們要明白,神旨意的性質有預定的美意和許可的旨意,以及任憑。不要隨便說都是神的美意。很多時候,我們亂講神的旨意。好多事情都是人製造出來的,不是神的美意。神的美意是叫人受苦嗎?神的美意是叫迦南人都被殺嗎?不是,是因為迦南人犯罪、得罪神。我剛才講,神的美意就是神預定的旨意,要叫迦南人被殺,那原因是什麼?不是神喜歡迦南人被殺,我們讀創世記十五章就知道,神當初跟亞伯拉罕說:迦南人的罪還沒有滿盈。我們看到,有時候我們一意孤行,不願意照著神的旨意去做,神就會任憑我們。我們看到,神留下這幾族,就是因為以色列人犯罪。以色列人走在曠野,非要求著吃肉。他們不好好地求,他們發怨言,神就給他們肉吃,卻使他們心裡軟弱。肉在他們牙齒之間,尚未嚼爛,他們就死了,因為他們活在悖逆之中。(參:民11:31-35)我們要知道,不是每一件事情都是神的美意。我們要活在神預定的旨意中,不要活在任憑中。神的許可,有好的、有壞的。我們有時候會說,凡事都有神的美意;其實,我們應該說,神叫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比如,掃羅犯罪,被廢掉了,膏立了大衛,神的美意是什麼呢?難道掃羅失敗了,神喜歡嗎?不是的。因為掃羅不愛神,因為大衛愛神,所以神叫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你愛神,那就凡事都有美意,都是好事;不愛神,受虧損了,那就不好了。所以弟兄姊妹,凡是看到消極的、負面的,都不要說這是神的美意。

三章7-11節講到,俄陀聶作第一位士師,他救以色列人脫離仇敵的手,帶領百姓打了勝仗。俄陀聶是迦勒的女婿。他作士師,救以色列人脫離古珊利薩田的手。因為以色列人受古珊利薩田的轄制有八年。後來,以色列人求告神,神就興起俄陀聶作以色列人的士師,為以色列人爭戰。11節,「於是國中太平四十年。基納斯的兒子俄陀聶死了。」以色列人受轄制,八年受苦,然後他們呼求神,神就興起俄陀聶,救他們脫離古珊利薩田。這樣,國中太平了四十年,這是第一次的悖逆。各位弟兄姊妹,有時候人當時就變臉了,有時候上一代人過去,下一代人就忘恩了。舉例說,約瑟當時救了整個埃及國,約瑟活著的時候,法老王尊敬他、愛他,保護他全家,接他全家來埃及。後來,等約瑟死了,那一個法老王死了,下一個法老就把約瑟的恩情忘了,也把以色列人忘了,一直苦待他們。為什麼呢?因為約瑟活著,和那一個法老活著的時候,他們是有感情的,是有恩情的,是有愛的,關係是好的;過了那一輩子,人走茶涼,就翻臉不認帳了,不但不恩待他,還天天苦害他。比如,約書亞活著,和約書亞那一代的長老活著的時候,以色列人都敬畏神,記念神的恩典。等那一代人都死了,下一代就對神翻臉不認帳了。人就是這樣,像那九個長大麻風的,當場對耶穌就不感恩。有的人是當時不感恩,有的是下一代不感恩。加拉太教會接待保羅,保羅的眼睛不好,當時加拉太人都願意把眼睛剜出來給他;沒過幾天,他們就受迷惑了。保羅在哥林多教會付了十八個月的代價,等保羅走了以後,他們就有屬彼得的、屬亞波羅的、屬基督的,就四分五裂了。有的人當時就忘恩負義;有的人當時不忘恩負義,下一代也不會記住上一代的恩情。忘恩負義,是人的一個虧損,是自己素質不好。前兩天,有一位同工跟我說:某某人怎麼變那樣了?我說不是變;是我們當初信耶穌的時候,如果我們這個人本來的素質就不好,我們信耶穌以後,熱心、查經、讀經、講道,給人表現是我們很優秀、很愛主,但是,走著走著,我們裡面的荊棘、蒺藜長大了,就原形畢露了。就像糖葫蘆外面裹著糖,糖化了,裡面還是山楂。我一直都在觀察,看到有些人,他原來的個性有問題,思想有問題,思想不健全,信耶穌了還是奇奇怪怪的,甚至會更奇怪。那些生來就思想不健康、不健全的人,信耶穌了,如果不好好地釘十字架,信了比不信還可怕。

弟兄姊妹,我們需要真的向主死。好多姐妹們可能想著,丈夫要能多掙錢,丈夫要對我好,丈夫還能愛主,丈夫這、丈夫那,就是要求丈夫成為一個完全人。有很多姐妹希望丈夫掙大錢,但又希望丈夫一天到晚跟她聚會,這是矛盾的,怎麼可能給你掙大錢,又天天跟你聚會呢?我們太情緒化、理想化、情感化。要知道,信耶穌就是叫我們舍己、背十字架。假如妻子什麼都往娘家搬,那可能有點離譜;但是,她適當對父母的孝敬,作丈夫的應該支持她這樣做。對丈夫也是如此,妻子要支持丈夫去孝敬父母,而不應該說:你怎麼把我們的錢都給了你父母?我們要成為一個對神感恩的人,對人感恩的人;不要只想著要。箴言書說:螞蟥有兩個女兒,常說:「給呀,給呀!」有很多時候,我們轉過臉,就什麼都不認帳了,我們都是這樣的,我們都是罪人,求神憐憫我們。

12節到最後,是第三個部分,也就是悖逆過程的第二段,講到以笏殺死摩押王,拯救以色列人脫離仇敵的手。

這一章講到三位士師,一位是俄陀聶,第二位是以笏,第三位是最後31節提到的珊迦,就用一節聖經就帶過了。士師記中,有六個長故事:第三章的最後一部分,講到以笏,四章到五章講到底波拉和巴拉,六章到八章講到基甸;九章講到亞比米勒,但他不是士師;十一至十二章講到耶弗他,十三至十六章講到參孫。士師記中有這幾個長故事,幾個重要的士師,幾個重要的人物。

以笏非常勇敢。那時候沒有檢測儀器,也沒有防範意識,也沒有那麼嚴謹,所以他把刀帶進去,藏在大腿裡。等送過禮物,他就把摩押王給暗殺了,以色列人大獲全勝,就把仇敵制服了。看來,他是一個非常勇敢的人。他不怕人摸出他身上的兵器嗎?如果摸出來,他就沒命了。他也不怕走露風聲,也不怕失手,他居然能成功。他說有機密的事告訴摩押王,摩押王就信了。這個人是勇敢過人,膽量過人。

最後一節講到珊迦,他拿著趕牛的棍子就能打死六百非利士人。對一般人來說,你、拿刀打死六百人都不容易,不要說拿著趕牛棍。他是個大能的勇士。

這些士師都是力大的。我提過,士師本來是審判官,他要定國安邦,治理百姓。可是,這些士師都只能帶著人打仗。就像今天有好多牧者,只能傳福音,卻不能教導百姓,不能牧養,不能治理,是一樣的道理。好多教會的帶領者是個傳福音的,他傳了幾十人信主,然後他真理不行,也不會牧養,他怎樣建立就怎樣拆毀。有的人作領袖,像個山大王,佔個地盤,也不教導,也不牧養,不管不問,這就是他的地盤,好可怕。我去到不少的地方,看到不同的情形,只要你看到一個領袖,他不追求聖靈,不追求聖經,不追求愛、付出,他就會狐假虎威。弟兄姊妹,你看北國的領袖沒有一個好的。你看掃羅跟所羅門,作領袖那麼容易嗎?那麼好嗎?我曾經講過,掃羅跟以利,他們若不是作領袖,不會一家一天死四口,不會那麼慘。每一個作牧者的,都要好好讀《彼得前書》。我們要作受苦的見證,不是出於勉強,乃是出於甘心;不是因為貪財,乃是出於樂意;不是轄制所託付的群羊,乃是作群羊的榜樣;不是享福、享受,乃是要受苦。所羅門貪圖享受,以利老眼昏花,沒有靈裡的感動,掃羅抓權,耶羅波安要權要位,這都是作牧者的警戒。

親愛的同工,一定記住,如果你是作牧者的,你停止對聖經的追求,停止對聖靈的追求,停止對弟兄姊妹的付出,你就出問題了。你也不能把教會扔了;你不扔,你這樣子做就會把教會掏空,那就是在犯罪。作領袖,比踩高蹺還危險。我們要恐懼戰兢,作成得救的工夫。我講的恐懼戰兢,不是說一天到晚嚇得要死,乃是說,你不可以像所羅門、掃羅、以利那樣任意妄為。


本文原載自作者公眾號「毗努伊勒」,基督時報蒙允轉載,不擁有版權。

相關焦點

  • 牧者靈修丨何西阿書:認識耶和華,歸向耶和華
    因為跟耶穌連上了,踏踏實實地讀經、禱告、靈修、追求就可以了;不再想投機取巧,一口吃個胖子。也許我太狹窄了,只適合追求這個,別的我也學不會。我認為學敬拜、彈琴、小組門訓、傳福音都是可以的;要想真正生命改變,夫妻關係好,父子關係好,同工關係好,能持續剛強,追求內在生活就可以了,追求主就可以了。你參加所有的特會,也不過是追求外在。
  • 【專訪】徐州尹少華牧師談新書《榮耀救贖》:盼信徒明白神的旨意...
    尹少華牧師:一開始,我按照主題「學習明白神的旨意」來分享,目的是為了讓聽的人遵行神的旨意和真理。主耶穌當年說的很清楚,只有遵行神旨意的人才能進天國。遵行上帝的旨意首先要明白上帝的旨意,這是最基本的,然後讓上帝的旨意成就在我們身上。
  • 直面逼迫,有神美意
    「堅固門徒的心,勸他們恆守所信的道,又說:我們進入神的國,必須經歷許多艱難。」徒14:222、程度激烈。使徒保羅說:「我所忍受是何等的逼迫!」提後3:113、有違普通人的良知。「你們要追念往日,蒙了光照以後所忍受大爭戰的各樣苦難。一面被毀謗,遭患難,成了戲景,叫眾人觀看;一面陪伴那些受這樣苦難的人。
  • 牧者靈修丨詩篇:只有上帝有絕對的審判權柄
    1節到2節的上半段,是他在神面前;2節的最後一句,是他怎樣在他的家中行。他存完全的心在他的家中。一個人,在神面前怎麼做,在家裡怎麼做,在社會上怎麼做;大衛是君王,他就要講他在國家怎麼做。他在猶大國裡,他在他的家裡,他在神的殿裡,他都知道該怎麼做。如果我們到殿裡,唱詩、禱告,敬拜神;回到家裡生氣、發脾氣,摔摔摜摜,弄得雞飛狗跳,那就麻煩了。
  • 牧者靈修丨《申命記》:《申命記》十一章
    神對人說話,分兩個方面:說到祂的命令、祂的旨意、祂的吩咐,叫人遵守,使人蒙福,得著神的應許;另外一面就是警告,告訴你,或是審判。分消極和積極的兩面。有時候祂會警告,你忽略了警告,不聽,就會有審判臨到。神講的話,從積極和消極的方面講,包括兩個方面。
  • 回味一則福音小故事《不完美的祭品》:看凡事都有上帝的美意
    曾幾何時,我們是否常常埋怨神自己遭遇到了不順心的事情呢?或者當事情沒有按照我們的心意而進行時,我們就灰心感到不公平?基督徒有聲博客「擁抱每一天」分享了一個福音小故事,讓我們不禁對神在凡事上的美意豁然開朗。從前,有一個探險家帶著他的僕人到非洲探險。探險家在切椰子的時候,一不小心將自己的一根手指頭也切了下來。
  • 牧者靈修丨撒母耳記上:你所經歷的,都是神想要你得益處的
    可是他說「好,去」,神卻給他開了路,讓他不夾在中間。有時候我們不得不順服,可是順服又違背神,怎麼做呢?就要禱告,求神開路。你不聽,就得罪了亞吉;你聽,就得罪神,得罪同胞民族,在兩難之間。你做不到不去,你也不能去了就殺人,可你不殺人也會露餡,以後亞吉還怎麼信任你?是神的恩典,讓大衛脫離兩難的境地。哥林多前書十章12-13節說:所以,自己以為站得穩的,須要謹慎,免得跌倒。
  • 牧者靈修丨詩篇:敬畏神的福氣 - 基督時報—基督教資訊平臺
    就是你真信神,真遵行神的話,真敬畏神,真進到神裡面,真得著神。福氣在神裡面,福氣不是在教堂裡,也不是你去作禮拜,就蒙福了。昨天有同工說:他教會有位姊妹,一直找人禱告。很多弟兄姊妹都是迷信的,自己不信、不經歷神,自己不讀經、不信神;有點難處,就抓住這個、拉著那個,一天到晚叫人給他禱告。他哪是信神啊!
  • 牧者靈修丨撒母耳記上:內在經歷神,凡事有長進
    他知道神是一切所有,他是一無所有,所以他跟人講話的時候很謙卑。第一,他認識到神是一切的一切,其實他已經被膏為王了,他將來是要作王的。世上的人都靠著智慧、知識、才幹、血氣來作王。有人寫一本書叫《厚黑學》,就是世上的人,你臉厚心黑,你就能幹大事,就能成功;只要你臉厚心黑,不要面子,不講臉皮,昧著良心,你才能硬過別人。可大衛不是山大王,也不是世上的王,他是屬靈的王,他跟別人不一樣。
  • 牧者靈修丨《申命記》:《申命記》十章(1/2)
    神要將祂的話、祂的靈、祂的愛賜給我們;如果我們不領受、不相信、不遵守神的話,我們不領受聖靈,不順服聖靈,不體貼聖靈,我們也不相信神的愛;我們也就得不著神要給我們的。我們對神的回應是,我們要禱告,要讚美,要思想神,思想神的話,要親近主。
  • 父神的旨意就是凡事謝恩!
    帖撒羅尼加前書5:16-24要常常喜樂、不住地禱告、凡事謝恩,因為,這是神在基督耶穌裡向你們所定的旨意。不要消滅聖靈的感動、不要藐視先知所講論的話,但要凡事察驗,善美的要持守著,各樣的惡事要禁戒不作。願賜平安的神、親自使你們全然成聖,又願你們的靈、與魂、與身子得蒙主保守、在我主耶穌基督降臨的時候完全無可指摘。那召你們的本是信實的、祂必成就這事。
  • 專訪家庭教會牧者:會友制對教會合一和有秩序的治理至關重要
    這是一位中國家庭教會牧者憂心中國教會而發的感嘆。我們常常會聽到有人誇讚中國基督徒近60年增長了數十倍,這確實是讓人欣喜的數字。然而,牧者更應該看到基督徒人數增長的背後面臨的更大挑戰:缺乏合乎聖經原則的治理而帶來的教會牧養和信徒生命建造的困難,由此導致的大量問題信徒。
  • 牧者靈修丨《出埃及記》:《出埃及記》三十三章
    神說到百姓的悖逆。首先第1節看到,神是守約施慈愛的神;第2節講到,神要差遣使者去,這個使者指的就是耶穌,舊約的神子;然後神說,祂自己不去。所以我們說,神是三位一體的,其位不混,其體不分。祂差遣使者去,跟父神自己去,不一樣;就是父神的顯現、子神的顯現和聖靈的顯現,不是一回事。你不能說天父釘十字架,你也不能說聖靈釘十字架,你只能說耶穌釘十字架。有些是相同的,比如,都是神,都是愛,都是光,都是生命。
  • 約翰·派博每日靈修│如何報答神
    因此我說,在這種情況下,「報答」神並不是普通的報答,而是領受的舉動。 這也是接下來經文中說「稱揚耶和華的名」的意思。我拿什麼報答神恩待我、應允我的呼求呢?答案是:我要再向神呼求。我將向神獻上讚美與尊崇,他從來不需要我,但卻在我需要他時(我總是需要他),總是賜給我豐盛的恩典。
  • 牧者靈修丨《申命記》:《申命記》十二章(2/2)
    你要注意,旨意、命令、教訓都是你直接要遵守的。學歷史,學人物,你要從中學教訓,受警戒。還有,所有有預表、有靈意的,聖經都有提供線索。只要聖經能找到線索的,你就可以解釋它的靈意,因為它已經解釋了;沒有的,不可以解釋。不要沒有聖經根據,聖經沒有解釋靈意的,你去解釋靈意。比如,「那裡有山、有谷、雨水滋潤之地」,你也亂解釋靈意。
  • 牧者靈修丨《民數記》:《民數記》四章(1/2)
    所以,我們今天最重要的,信了耶穌,就是在聖靈和神的話裡聯結。這是我們一直強調的三聯結,就是與基督、聖靈和神的話聯結。耶穌已經釘十字架,死裡復活,升天了,你怎麼跟祂聯結?就是在聖靈和神的話裡。重生得救不是靠著聖靈和神的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