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的品級是分不同層次的,心靈的最高境界竟然是——無心

2020-12-09 尚思修善學佛

不同人有不同的價值觀念,對人生有不同的態度,因此人有不一樣的心靈品質。《菜根譚》說:「不昧己心,不盡人情,不竭物力。三者可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子孫造福。」這是世間大丈夫的行為,是儒家安身立命的一種責任。每個人心的境界不一樣,就會有不同的心靈品級。

心靈的第一品級:常懷敬畏之心

東漢時期的楊震有句千古名言:「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說無知?」這是楊震在拒絕王密送禮時說的一句話。心存敬畏,行有所止的品級就是:敬畏之心。

對天地有敬畏心,才能不越矩

我們敬畏天地,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敬畏規則和法治,敬畏一切應當敬畏的事情。一個人能夠心有所敬,行有所止,守在道德底線,守住不可為的行為,這是做人的基本準則。

大智知止,小智惟謀,智有窮而道無盡哉。

大智慧的人知道適可而止,小聰明的人卻不停地謀劃,聰明有窮盡的時候,然而天道卻沒有盡頭。人有千算莫如蒼天一算。我們對自然的敬畏心,要如同信仰宗教,保持那份虔誠之心,任憑風推浪移,也不可動搖。

以一顆敬畏之心,來面對我們生活和棲身的世界,守住心,閉住嘴,把握住做人的底線,「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在商言商,在位謀政,在情言忠。

敬畏天地,敬畏自然,敬畏一切

生命,因敬畏而更有情懷,因敬畏而使世界更加和諧美好。

人,因敬畏而更能活出本性真我,因敬畏而更能活出姿態和風範。

心靈的第二品級:保持慈悲之心

佛說:萬物同體,同體的本質就是大悲。慈悲之心,如同萬物生生不息的源泉,如同人們留戀世間萬物的美好期待。

一個家庭如果缺乏慈悲,人心疏遠,縱然豪宅也形同冰窖。

同事、朋友、親戚之間沒有慈悲,彼此冷漠,那便只會形同陌路,互相之間沒有情感。

慈悲之心就是菩薩精神,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悲憫眾生,以慈悲大願力普度眾生。

我們眾生有慈悲心就會對接菩薩的慈悲願力,就能脫離惡道。

慈悲心才能與世界萬物一體

慈悲心,很多時候需要捨我其誰的精神。什麼是舍我?其實就是,不要過分執著於自我。

只有大舍,才有大得。

舍下自我的剎那,也是悟到生命大度,獲得心靈自由的瞬間。

心懷慈悲的人,總能全身心地去熱愛這世間的一切。當我們心中升起悲憫世間萬物的時候,我們的內心是柔軟的,是平和而美好的。

這份寧靜而舒適的感覺,如同生命的本體,是自己所真實擁有的,誰也沒法取走。

因為慈悲,所以更能體會他人的苦難,更能與他人同心同德。因為慈悲,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才能產生溫暖,產生共鳴,世界才無恙。

佛對眾生慈悲為懷

心靈的第三品級:擁有感恩的心

古話說:滴水之恩,湧泉相報。

人生天地之間,戴天地之大恩,有一顆感恩的心最為可貴。山感地恩,才有它的高峻;海感溪恩,才有它的博大。人生世間,無論成敗得失,總得到過太多的幫助。

父母的養育、老師的教誨、配偶的關愛、朋友的幫助、大自然的恩賜、時光的賦予。我們的一生不能離開這些,所以要懷感恩的心。

中國是一個最講感恩的國家 ,「烏鴉反哺」,是感恩;羊羔跪乳,是感恩。

心存感激,時時刻刻對自己的現狀有一顆感恩的心,便能體會到世間的善意和溫暖。懂得感恩的人,心地善良,心胸開闊,更容易與人和諧相處。

感恩的心人天同心

養育你的人,給予了你生命;教育你的人,陶冶了你的心靈;關愛你的人,給了你溫暖;啟迪你的人,給了你智慧;批評你的人,使你成長;傷害你的人,磨礪了你的意志;欺騙你的人,使你強大;折磨你的人,給了你堅韌;放棄你的人,使你成熟。

心存感恩,就是把自己的生命與另外一個值得報答的人或事物聯繫在一起,感受和感激他人的恩惠。

同時,這也是一個人維護自己的內心安寧,提高幸福感的心理能力。

心存感恩,內心安寧

心靈的最高品級:無心

無心,其實更應該說是一種修行的品級,六祖慧能因為「心無所住而生其心」而言下大悟,《心經》也說:「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

「和光同塵」是把自己的心融入進世界萬物之中,宇宙和我是一體,我的心就是宇宙之心,因此我「無心」,因為無心,又擁有了所有的心。

無心是佛教智慧的體現,這個「無」不是沒有,是有「無」,它是建立在佛教定慧基礎上而生起的心。這個無心和有心是一體的,就如同燈火與光亮的關係一樣。

有燈火就有光亮,沒有燈火就是黑暗。燈火是光亮的體,光亮是燈火的用;它們的名相雖然有兩個,自體本來是一個。這就是有無的關係,也是我們「無心」的妙用。

掌握了這個「無心」的技巧,在這個世界還有什麼不可能的呢?

相關焦點

  • 巴蜀文化專家譚繼和:安逸,是一種心靈享受的最高境界
    「安逸」,可謂是四川人說話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彙了,究竟什麼是安逸?四川日報將採訪專家團,從不同角度解讀安逸。在省社科院研究員、巴蜀文化專家譚繼和看來,安逸的含義和內容很豐富,其所代表的精神內涵,最早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古蜀先民嚮往羽化升仙、探索宇宙的神仙道精神,傳承至今天,成為是四川生活方式的典型表徵,也是四川人生活態度和心靈享受的最高境界。
  • 深愛一個人的最高境界:心靈感應
    愛一個人的最高境界其實是心靈感應。心靈感應在心理學上被歸類為神秘主義。人們相信,兩個有「心靈感應」的人可以在沒有視覺和聽覺參與的情況下知道對方的想法,並且對對方做出同樣的選擇有默契。這也叫直覺和第六感。
  • 愛是分層次的,看看你的愛有沒有達到最高境界
    不同年齡階段的人,對待愛情的態度不同,二十歲的時候,青春活力,自由自在,愛上一個人的時候,不會考慮很多的東西,因為不摻雜任何功利性的東西,這時的愛情,最純真,也因為都是第一次和一個人在心靈上碰撞出火花,所以初戀是最讓人難忘的。三十歲的愛情,隨著年齡的增長,從原來的上學到上班,真正接觸社會以後,隨著人的一些世界觀的改變,對待愛情的態度也會發生不一樣的變化。
  • 《美麗心靈》|捋一捋電影中的三重心靈
    這部電影最流行的中文名是「美麗心靈」,英文名是A Beautiful Mind,香港翻譯為「有你終生美麗」,臺灣翻譯為「美麗境界」,還有「完美大腦」的翻譯。不同的翻譯,顯示的是對影片的不同理解。「有你終生美麗」的「你」既可以指約翰納什的妻子艾麗莎,也可以指有強悍心智的約翰納什。「美麗境界」的「境界」可以指妻子艾麗莎的,也可以指約翰納什的。
  • 王陽明:你要知道的讀書的這5重境界,就是人生的五個層次
    而讀書也是分層次的,讀書的五重境界就是人生的五個層次,只有你人清了都市的重要性,你才能更好的進步。第一重境界:讀書的價值俗話說得好:「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話說明:只要書讀得多了,自然你的知識就豐富了許多。王陽明曾認為說:「人世間第一等事應是讀書做聖賢。」之後王陽明也一直在履行自己最初的言語,成為一代聖人。讀書的價值不在於功利,也不為炫耀。
  • 教育應該如何支撐孩子的心靈健康?
    在我看來,我們對孩子們的心智教育,應該包含這樣四個層次: 常識層次的教育使人具備作為常人應有的知識和技能,從而能在社會中正常生活; 知識層次的教育教給人關於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理智認識,這種理智認識是可以系統化的; 智慧層次的教育幫助人將所學的常識和知識等轉化成自身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 影片《美麗心靈》簡介
    中文名 美麗心靈其它譯名 美麗境界(臺灣),有你終生美麗 (香港)製片地區 美國編劇 阿齊瓦·高斯曼等主演 羅素·克勞,Russell,Crowe詹妮弗·康納利,Jennifer Connelly對白語言 英語外文名 A Beautiful Mind出品時間 2001年導演
  • 有智慧,很懂人心的星座,心靈純淨,簡單質樸,境界高
    而回歸心靈純淨,找到那份簡單質樸的寧靜,才能逐漸將「妄心」平息。那麼,有哪些星座容易具備高境界,有大智慧呢?不如我們一起看一看吧!雙魚座—有智慧,很懂人心在懂人心方面,雙魚座堪稱專家,天蠍座通過偵查的方式去看清人心,而雙魚座主要憑著自己的第6感去感受對方的氣場等等。
  • 孔子,洞悉「心靈整飾」
    在商業社會,人類情感日益商業化、資本化,美國情感社會學著作《心靈的整飾——人類情感的商業化》,揭示了現代社會情感勞動成為一種重要的勞動形式,人們的情感管理趨於專業化、標準化,同時,人類的情感越被管理,人類越追求質樸真實情感。孔子志在「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一個人達到「安、信、懷」的境界,不僅要建功立業,奠定經濟和社會地位,更要有令人敬仰、令人信任的品德。
  • 揭開「心靈感應」的終極奧秘
    因此,人與人之間仿佛存在「心靈感應」。神靈能夠同時操縱所有人(靈具有無窮的分身能力,就能同時操縱所有人),因此許多人之間可以同時產生「心靈感應」。三、為什麼出現「心靈感應」?「心靈感應」實質是「天人感應」,即神靈感應到人的思想並將之傳遞給其他人。當一個人的行為觸動到神靈時,神靈就會暗中「幫助」他(建立靈媒渠道),他就會獲得「心靈感應」的能力。所以,「心靈感應」與人的情感狀態有關。比如,一個極度思念親人的人或許就能與所思念的人建立「心靈感應」;一個非凡的人或許就能獲得「讀心術」的能力。
  • 觸碰心靈的人生情感語錄,愛的最高境界!
    四、包容是肯定自己也承認他人,是一種善待生活,善待別人的境界。 我們曾經是無話不說,最後,卻無話可說,我一個人排練著我們久別重逢的場景,一個人將這場獨角戲演得熱淚盈眶。五、人最大的困難是認識自己,最容易的也是認識自己。很多時候,我們認不清自己,只因為我們把自己放在了一個錯誤的位置,給了自己一個錯覺。
  • 生命的最高境界
    一提起它,我們就會想起:人生的境界,婚姻的境界,教育的境界,生命的境界……不知不覺間,我們好像都在追逐著某種境界。那麼,境界究竟是什麼?01人生的最高境界沉得住氣彎得下腰抬得起頭正所謂:熟谷常彎腰,智者常低頭。
  • 頭腦是人工,心靈是全自動化!
    因此個人的境界和德行很重要,決定了這個人對人對事的態度。二、修行人品質不行,做什麼也成不了事!一個人的能力是可以通過後天的勤奮努力學習培養的,但一個人的品質 品德則是這個人的根本,根本缺失了就非常可怕,高智商的壞人所帶來的社會後果……不言而喻!所以我們要有正確的見地,才不會努力白費,才會對社會、對他人帶來有益的貢獻!
  • 人的境界高遠,就會氣定神閒,言和心寬(哲思小語)
    人生有不同的境界。境界不同,生活的內涵就不同,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就不同,感覺和體驗就不同,質量和效果也就不同。人的境界高遠,就會氣定神閒,言和心寬。所以,提升人生境界,絕不是一句務虛的空話,而是一種實實在在的人生追求和智慧。
  • 2014年高考作文真題預測(53):「守住心靈的契約」
    三、扣分 1、明顯的錯別字1個扣1分,重複的不計,扣滿5分為止。 2、基本成篇但字數不足的,每少3行扣1分(少50字以內不予計較)。 【優秀例文】 例文1:守住心靈的契約 是誰,在汨羅江邊縱身一躍,只留得個衣袂飄飛的孤獨身影? 是誰,在驟雨瀟瀟中,把欄杆拍遍?
  • 心靈的聲音
    藍天白雲時時有,鳥語花香處處是,可現實中被隔離著的人們會覺得理所應當的事竟然成了極為奢侈的事。《一個人十四天》是一首親身經歷過隔離的軍人所創作出來的歌曲,歌者親身經歷了四次隔離,生命也似乎對她進行了拷問。歷史長河中能做些什麼呢?她日思夜想,輾轉反側,失眠久久……自由多麼可貴啊!夢想還要繼續呢,期盼可以回歸平安,回歸正常。
  • 心靈美好——《美麗心靈》
    心靈美好——《美麗心靈》2019-07-20不知道為什麼,突然之間想到了《美麗心靈》。僅僅只是一味輿論的魅力,再一次把納什教授放上了神壇,所以我們才會想起吧!那個時候,我決定放棄,所以我找了好幾部片子:《心靈捕手》、《美麗心靈》等等!不過現在可以說實話,《美麗心靈》沒看懂!
  • 畫出心靈的感動
    梵谷雖已離世130年,但人們依舊可以通過欣賞他的畫作,感知曾經觸動畫家心靈的瞬間。生活,是創造的力量1853年,梵谷生於荷蘭津德爾特。從少時起,家庭生活與自然萬物為他提供了廣闊視野,荒野上的生命流轉觸動他的心靈,給他的孩提時代增添了無窮樂趣。
  • 扁蟲魚的心靈交易 下
    所以我們根據不同的性格,可以組成不同的角色,你讓一個挑剔的人去做交易員他很痛苦,或者讓一個很隨和的人去做風控,他也很痛苦,所以我們一定要把自己的優勢面展現出來。包括還有的人比較適合於做研究,那就去做研究。那麼你就可以看到,像我們現在在打造的一個團隊交易,有專業的研究人員,比如股票和股指期貨,專門有人研究股票,也有人研究股指期貨和一定的商品期貨。
  • 吸引力法則漫談:如何確定自己的頻率,用心靈的能量實現願望?
    吸引力法則的最高境界就是給予愛,當你無時無刻不在向外散發正能量,你周圍的一切就會反饋給你更多愛的體驗,你的生活一定是充滿了喜悅,你的願望也都會一一滿足。不論世界各地的文化有多麼不同,但是大家都是在追求一種至善的境界,也就是愛的境界。了解了吸引力法則的核心追求之後,我們還需要注意一個問題,就是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