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百科60期丨反粒子會產生反能量嗎?

2021-01-14 企鵝科幻


科普科幻文學創作者必須具有比較豐富的文史知識和科學知識作為基礎,才能創造出優秀的作品。為了讓大家更方便快捷去接觸了解這些資料,《高校科幻》平臺每周會推送一篇科學知識相關的乾貨文章供大家欣賞學習。


本期為大家帶來:


作者以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解釋了現代科學中的一百個尖端課題。其中,有些是了解現代科學技術所必須具備的基礎知識,如科學的研究方法、二進位數、相對論、亞原子粒子、核聚變、熵、晶體、病毒等。有些則是當代科學技術的前沿陣地,如黑洞、統一場論、夸克、快子、金屬氫等。作者對這些問題的來龍去脈,它們目前處在什麼樣的狀態、有沒有希望得到解決等問題均作了回答。


第六十個問題反粒子會產生反能量嗎?

二十世紀初,物理學家開始明白,一切物質都是由某幾種不同的粒子組成的。1930年,英國物理學家狄拉克在研究這些粒子的數學理論時斷言說,每一種粒子都應該會有它的對立面。


舉個例子說吧!電子具有負電荷,而質子具有大小正好相同的正電荷,但這兩種粒子並不是對立面。質子的質量顯然比電子大得多。


按照狄拉克的意見,應該存在著一種具有與電子同樣大的質量、但卻帶有一個正電荷的粒子,也應該有一種具有與質子同樣大的質量、但卻帶一個負電荷的粒子。這兩種粒子後來確實被人們探測到了,因此,我們現在知道有一種「反電子」(即「正電子」)和一種「反質子」。


中子根本不帶任何電荷,但它有一個指向某個方向的磁場。「反中子」也不帶電荷,但它的磁場所指的方向同中子的磁場相反。


似乎存在著這樣一條自然規律:一個粒子可以轉變為另一個粒子,但是,要是在起先並不存在粒子的情況下產生了一個粒子,就必定會同時產生一個反粒子。


這裡可以舉一個例子,一個中子可以轉變成一個質子,由於這是一個粒子轉變成另一個粒子,似乎是不成問題的。不過,在這個轉化過程中還形成了一個電子。這就等於說有一個粒子變成了兩個粒子。為了抵消掉這第二個粒子,這時還形成了一個非常微小的反粒子,即所謂「反中微子」。


這時,一個粒子(即中子)變成了另一個粒子(即質子)加上一個粒子-反粒子對(即電子和反中微子)。


粒子-反粒子對既可以從能量產生出來,也可以重新全部變為能量。你無法用能量僅僅產生一個粒子,也無法僅僅產生一個反粒子,但是,你可以用能量產生一個粒子-反粒子對。


能量本身是由「光子」構成的,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光於是個粒子呢,還是個反粒子?似乎沒有任何辦法把一個光子轉變成一個電子,所以,它不可能是粒子。但是,同樣也沒有任何辦法把它轉變成一個反電子,所以,它也不可能是反粒子。


不過,一個能量充分高的γ射線光子可以轉變成一個電子-反電子對。這麼一來,光子本身似乎既不是粒子,也不是反粒子,而是一下子就代表一個粒子-反粒子對。


每一個光子也都是一個反光子。換句話說,光子就是它自身的對立面。


你可以這樣來看待這個問題:假定你把一張紙從當中對摺,並把它一分為二。在其中的半張紙上寫下所有粒子的名稱,而在另外半張紙上寫下所有反粒子的名稱。那麼,你該把光子寫在什麼地方呢?當然是該寫在折縫裡了。


正是由於這個原因,粒子世界所產生的能量是由光子組成的,反粒子世界所產生的能量也是由光子組成的,兩者之間毫無差別。能量就是能量,並不存在什麼反能量之類的東西(就我們目前所知道的而論)。


 

來源:高校科幻

相關焦點

  • 科學百科60期:反粒子會產生反能量嗎?
    ▼第六十個問題:反粒子會產生反能量嗎?二十世紀初,物理學家開始明白,一切物質都是由某幾種不同的粒子組成的。1930年,英國物理學家狄拉克在研究這些粒子的數學理論時斷言說,每一種粒子都應該會有它的對立面。
  • 中微子是其自身的反粒子嗎?
    反粒子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國理論物理學家保羅·狄拉克(Paul Dirac)引入的。 1928年, 狄拉克寫出電子的相對論性波動方程, 即著名的狄拉克方程, 它將量子力學、狹義相對論和電子的自旋完美地結合在一起。狄拉克方程的解顯示電子波函數有四個分量, 其中兩個分量對應能量為正的電子的兩個自旋態, 而另外兩個分量對應的能量卻為負。
  • 中微子是它自己的反粒子嗎?
    但是中微子和反中微子的某些特性使科學家們想知道:它們是一樣的嗎?中微子是它們自己的反粒子嗎?這並非聞所未聞。餃子甚至希格斯玻色子被認為是它們自己的反粒子。但是,如果科學家們發現中微子是它們自己的反粒子,這可能會為我們提供線索,了解它們的微小質量從何而來,以及它們是否在我們這個物質主宰的宇宙的存在中發揮了作用。
  • 反物質具有超級能量,一旦發現,人類科學將產生巨大變革
    在粒子物理學中,反物質是反粒子概念的延伸,反物質是由反粒子組成的。
  • 希格斯場產生「迷失的反粒子」
    大多數自然法則選擇平等地對待物質和反物質粒子,適合物質的自然法則也適合反物質,理論預期的自然法則是一回事,自然存在的法則則是另一回事,可觀測宇宙的恆星和行星基本由物質粒子構成,它們不是由反物質粒子構成,自然存在的物質和反物質數量產生了不對稱,物質粒子比反物質粒子的比例高出了一點,長期以來
  • 存在神秘的反物質宇宙嗎?
    反物質是什麼?科學家稱反物質是正物質的鏡像。那麼宇宙是否就如同一個二維物體的表面一樣有正就有反呢?是否會產生一個反物質宇宙?
  • 反物質擁有極為可怕的能量,人類是否能製造出反物質武器?
    引言:你是否聽說過反物質?初看這個問題,相信很多人會搖頭。一方面,大家可能不知道反物質的具體含義,不知怎樣物質可被稱為反物質。另一方面,大家可能真的從未聽說也從未接觸過反物質。
  • 反物質是什麼?500克釋放能量超史上最大氫彈
    反物質是正常物質的反狀態。當正反物質相遇時,雙方就會相互湮滅抵消,發生爆炸並產生巨大能量。正電子、負質子都是反粒子,它們跟通常所說的電子、質子相比較,電量相等但電性相反。科學家設想在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構成的物質,也就是反物質。
  • 反物質是什麼?500克釋放能量超史上最大氫彈
    反物質是正常物質的反狀態。當正反物質相遇時,雙方就會相互湮滅抵消,發生爆炸並產生巨大能量。正電子、負質子都是反粒子,它們跟通常所說的電子、質子相比較,電量相等但電性相反。科學家設想在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構成的物質,也就是反物質。電子和反電子的質量相同,但有相反的電荷。質子與反質子也是這樣。
  • 日美學者擬在南極捕捉反粒子證實反物質天體存在
    日美學者擬在南極捕捉反粒子證實反物質天體存在
  • 反物質有黏性嗎?科學依據是什麼?
    圖註:此處顯示的反質子減速器從粒子加速器中吸收高能質子,並使它們與金屬靶碰撞,從而導致新質子和反質子的自發產生。減速器會減慢這些反質子的速度,將其用於創建和測量反原子的特性。不僅在地球上,而且在我們所看的宇宙中的任何地方,我們發現大大小小宇宙結構都是由物質構成。物質,也就是說,與反物質相反。
  • 關於反物質的十件事:人體也會釋放反物質
    這些反物質粒子到達大氣層的範圍1到100個/平方米。但其他反物質來源其實就近在咫尺。比如,香蕉也會產生反物質——它每75分鐘會釋放出一個正電子。之所以會出現這一現象,是因為香蕉包含有少量的鉀-40。鉀-40是鉀的天然同位素,會在衰變過程中釋放正電子。人體也包含有鉀-40,這意味著人體也會釋放正電子。
  • 關於反物質的十件事:人體也會釋放反物質—新聞—科學網
    鉀-40是鉀的天然同位素,會在衰變過程中釋放正電子。 人體也包含有鉀-40,這意味著人體也會釋放正電子。由於反物質一旦同物質接觸,就會彼此湮滅,因此,這些反物質粒子非常短命。 身價昂貴但難以企及 儘管物質—反物質湮滅有潛力釋放出大量能量,1克反物質或能產生相當於核爆的爆炸規模,但人類目前製造出的反物質少得可憐。
  • (微頭條)反質子怎樣產生?為什麼研究反質子?
    什麼是反物質?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晚期,鮑爾·狄拉克首先預言了一種「鏡像」粒子的存在,它們是物理學家已知電子和質子的反粒子,反粒子就像「鏡子」中的粒子,它們有相反的電荷,電子的反粒子是帶有正電荷的電子,質子的反粒子是帶有負電荷的質子,兩種反粒子被簡稱為正電子和反質子,在狄拉克提出預言後的1932年,科學家很快發現了正電子,直到1955年,科學家才發現了反質子。
  • 並非所有粒子和反粒子都是物質或反物質
    沒有什麼能比光速更快移動;當兩個量子相互作用時,能量總是被保存的;線性和角度動量永遠不能創建或破壞,等等。但是,即使我們從未見過這些規則中的某些規則,也一定在過去某個時候被打破了。其中一個規則是物質和反物質之間的特定對稱性:創造或破壞物質粒子的每一次相互作用也會創造或摧毀同等數量的反物質對應物,我們通常認為這些相互作用是反粒子。
  • 追蹤反物質發現史,反物質究竟是什麼?以及反世界存在的可能性
    它只會對它的反粒子正電子起作用。對電子的表兄弟μ子和τ來說也一樣。反物質和我們反版本的可能性我們看到,反粒子和正常粒子是一樣的,可以互相湮滅,將整個質量轉化為能量。事實也證明,就像普通粒子一樣,反粒子可以自我組裝形成反版本的更複雜的粒子,如質子和中子。例如,如果我們取兩個反下夸克和一個反上夸克,並把它們結合起來,我們就有可能產生一個反中子。
  • 反物質可以用作能源嗎?
    在電影《天使與魔鬼(2009)》中,主題是科學與宗教之間的衝突,其中有一個場景使用「反物質」作為炸彈威脅著人們。此外,在著名的科幻小說系列《星際迷航》中,出現了配備了利用物質和反物質反應的超發光引擎的太空戰艦。反物質這個名字是一個非常超自然或神秘的物體,但它是一個已經被清楚地識別出的物理物體。了解反物質的實質以及使用潛力也將是有意義的。
  • 反物質可以用作能源嗎?
    在電影《天使與魔鬼(2009)》中,主題是科學與宗教之間的衝突,其中有一個場景使用「反物質」作為炸彈威脅著人們。此外,在著名的科幻小說系列《星際迷航》中,出現了配備了利用物質和反物質反應的超發光引擎的太空戰艦。
  • 反物質與正物質碰到一起就湮滅並爆發出巨大能量怎麼能夠保存呢?
    反物質和正物質碰撞到一起,就會消失,科學的術語叫湮滅。湮滅是在釋放出巨大的能量之後就沒有了,質能轉換的一種方式,是物質全部轉化為能量,符合愛因斯坦質能轉換公式:E=mc^2。而反物質所產生的能量,則是比任何能量都更加高效的能量,是人類在相當長歷史時期追求的終極能量,因為反物質的質能轉化率理論上可以達到100%x2。
  • 反物質為何會被宇宙拋棄?
    所謂反物質就是與普通物質狀態相反的物質,與普通物質一樣,反物質也是由基本單位構成,即反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