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海工成功斬獲達曼港新訂單 藍色海洋夢想再度前行

2020-12-05 第一工程機械網

近日,三一又有喜報傳出,三一海工成功斬獲了達曼港31臺流動港口機械訂單,這意味著,在海外市場上,三一又一次創造了佳績,其國際化的版圖上,又多了一個堅實的腳印。

達曼港是沙烏地阿拉伯的第二大港,初建於70年代中,設備完善,沙特東部的物資主要通過該港口進口。而此次三一將要出口的設備包括10T、16T、20T、25T、35T、46T不同載荷的叉車、正面吊以及堆高機等。除了智能化和安全化,三一海工還結合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對這批設備進行了相應的改進,增強其適應性。也許正是因為三一對品質的執著,對客戶的用心,使得它近年來在中東取得了不菲的成績。在沙特的市場上,三一流機產品已有上百臺,各大港口都有三一港機的身影。

除了沙特,三一海工在印度也是成績斐然。同樣是在今年,在印度孟買2016年印度海事峰會上,三一海工與印度尼赫魯港口管理局籤訂了一份金額高達億元的港機大單。尼赫魯港是印度貨櫃門戶港,該港口為印度西北部眾多重要的工業和製造業中心提供服務,在印度進出口業務中扮演著至關重要角色。該筆訂單產品為15臺電動輪胎式貨櫃起重機。這批設備將會在三一珠海產業園進行生產並於2017年分兩批次交付使用。這批設備將具備一流的效率和性能表現,三一的主旨不僅僅要助尼赫魯港提升效率、降低運營成本,還要協助提升尼赫魯港的現代化水平。

在工程機械領域的技術實力讓三一在進軍海洋裝備的領域時具備了一種得天獨厚的優勢,珠海產業園碼頭建成後,意味著三一會成為一家擁有碼頭的工程機械龍頭企業,為「工程機械上甲板,能源裝備下海洋」創造了必要條件。

據悉,三一海洋重工目前已經擁有正面吊、堆高機、岸橋、場橋、門座等16大類、150多種規格的產品,三一港口設備已銷往全球各地,並進駐全球前10大港口。未來,三一海洋重工將打造高端民族品牌,有望成為世界高端工程船舶及海工裝備領域集設計、製造、運營於一體工程總承包商。

責任編輯:Jason

相關焦點

  • 砥礪前行,三一海工的中國製造夢!
    三一海工組織全司領導幹部同步觀看十九大直播盛況,共同見證並感受祖國新時代的歷史巨變。砥礪前行,三一海工的中國製造夢!截止2017年9月,三一海工流動式港口設備國內累計市場佔有率超過60%。今年第三季度,其在國內外知名港口、鐵路局、大型堆貨場斬獲訂單178臺,相對去年同期增長32%以上。
  • 三一海工兩臺岸橋成功交付發運
    近日,由三一海工設計生產的和記黃埔2臺貨櫃岸邊起重機(STS)在三一海工碼頭成功交付發運,標誌著三一海工與和黃集團再次實現合作共贏。該項目製造過程的質量管控多次獲得監理及客戶的讚揚,本次順利交付也為三一海工的快速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戰略轉型新成就 三一海工年度峰會成功舉行
    為了感恩回饋客戶,傳遞服務價值理念,共同探討海工行業未來的發展,2016年11月22日,三一海工2016年度峰會暨「價值服務全球行」頒獎典禮在上海成功舉行,來自全球的200多位客戶代表參加了此次峰會。他表示,在「一路一帶」戰略的推動下,整個港口裝備行業將迎來良好的發展機遇;而在海工裝備的新徵程上,三一也將「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努力打造一個「中國製造」的港口裝備國際品牌。
  • 三一海工助力贛州港首趟「中歐中亞雙向班列」發車!
    在發車儀式上,正在現場承擔裝、卸車任務的一臺三一貨櫃門式起重機和一臺三一SRSC45C23正面吊成為關注焦點。中歐中亞雙向班列在帶來巨大貨運量的同時,對承擔贛州港貨櫃物流重任的三一港機設備提出了嚴苛考驗。
  • 三一海工新春發運忙,一月流機訂單創新高
    2月23日,三一岸橋經過調試,順利交付哥斯大黎加客戶,並獲得高度評價。2月21日,三一海工6臺正面吊也正式發往俄羅斯、奈及利亞等全球各地,喜獲新年開門紅。更值得一提的是,1月份三一海工流機銷售訂單超過百臺,創歷史新高。
  • 開啟大航海時代,三一海工連發19臺港機創歷史!
    據了解,今年以來,三一海工一直處於高度忙碌狀態。自2月12日到3月13日,僅僅一個月的時間,就發運了19臺大港機,包括15臺輪胎式貨櫃門式起重機、4臺岸橋。這創造了三一海工發運頻率新紀錄,標誌著三一海工的研發、製造能力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 三一海工歐洲發力 TOC歐洲展風姿
    三一海洋重工2017年6月27至29日,一年一度的歐洲TOC(全稱碼頭運營商峰會)行業展會在荷蘭阿姆斯特丹RAI會展中心舉行,三一海工攜營銷服務和研發力量精彩亮相。同時,三一海工的產品在歐洲市場也越來越受歡迎,產品銷量逐年上升。來自德國、荷蘭、土耳其、俄羅斯、比利時、法國、義大利等國家的新老客戶一一前來諮詢三一產品,充分肯定了三一海工的國際影響力。展會後參展團隊對部分代理商和客戶進行了拜訪,傾聽客戶心聲,共謀美好明天。
  • 新動能·新山東|煙臺:在海洋經濟戰略中崛起的藍色之都
    因海而生,向海而興,煙臺踏在了山東推動海洋大省向海洋強省戰略性轉變的關鍵節點上,正在悄然崛起。因勢而動,順勢而為,煙臺卯足幹勁,立誓要打造成為海洋牧場示範之城、海工裝備製造之城、海洋旅遊品牌之城、海洋環境優美之城。
  • 「藍色」崛起!「新業態」百花齊放!看芝罘新姿……
    深耕海洋打造「藍色糧倉」 推動重點項目落地生根 助力「新業態」百花齊放 芝罘區依託資源優勢 開拓多元化發展渠道 區海漁局聚焦海洋壯大海工裝備製造業 以中集來福士等龍頭企業為依託,不斷拓展深遠海發展空間。實施「海洋綜合平臺+漁業」「海洋綜合平臺+旅遊」計劃,實現產業跨界融合發展。
  • 三一海工印度場橋第一批楊帆起航
    2017年6月26日11點38分,伴隨隆隆的鞭炮聲和泛舟9號船悠揚的汽笛聲,由三一海工自主研發的6臺電動輪胎式貨櫃起重機(ERTG)緩緩起航,正式發往印度孟買新港。三一集團董事、三一重工總裁向文波先生出席發運儀式並作重要指示:向文波先生首先對奮戰在一線的交付壯士給予高度肯定並表示感謝,號召大家繼續保持艱苦創業的工作作風;接著對三一海工的未來做出展望,並規劃了宏偉藍圖,最後正式宣布三一海工·孟買新港場橋發運。
  • 上海振華重工3000噸起重鋪管船成功交付 海工訂單今年預增30%
    9月6日,記者從上海振華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上海振華重工」)了解到,由上海振華重工為海隆石油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建造的一艘3000噸淺水石油鋪管起重船成功交付並正式命名為「海隆106」。這是上海振華重工交付的第四艘3000噸淺水起重鋪管船,行業領先地位進一步鞏固。
  • 中國海工:練出真功夫 打好「逆風球」
    韓國造船企業數據顯示,由於油價走低,石油需求枯竭,今年上半年韓國造船企業未能獲得任何海工項目新訂單。  隨著境外疫情蔓延,全球市場需求不足、產業鏈供應鏈重構等風險將進一步加劇,阻礙了我國海工行業全面回暖。
  • 津產「海工重器」駛向新「藍海」
    作為全市海洋工程裝備製造產業的主要承載區域,天津港保稅區聚集著眾多海工裝備企業。新年伊始,這些企業正在加緊生產,保障訂單按時交付,一批批津產「海工重器」將從這裡啟航,駛向國際海洋工程裝備市場的新「藍海」。在位於渤海岸邊的博邁科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臨港建造場地,室外氣溫已經降至近-19℃,結構車間內卻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多個大型項目工程正在加速推進。
  • 海工裝備製造逆勢而上 聚焦中國海工裝備展
    在全球航運業持續低迷的大環境下,海工裝備製造業卻逆勢而上,呈現出一股蓬勃發展的好勢頭。從全球看,陸上石油的開發潛力已經到了盡頭,海洋石油成為未來石油增量的主要來源,正在成為全球油氣的開發重點,大力發展海洋經濟或將是我國經濟下一階段的重要增長點之一,無論是從國家戰略的角度還是從當前經濟發展的方向上看,由陸地走向海洋是國家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規律。
  • 海工整合提速!七家央企聯手,復甦信號閃現,南北船合併水到渠成?
    船舶指數記者注意到,近日,海工領域的整合有了新進展,中國誠通、中國海油牽頭與五家海工裝備企業成立了國海海工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在國際油價深度調整的階段,不少海工訂單遭遇買家棄單,海工裝備企業為了儘快出手不得將海工裝備價格一降再降;同時,海工企業的過剩產能無法得到充分消化,產能利用率持續走低。記者注意到,海工業務也成為不少上市公司的業績拖累。
  • 南通市船舶海工產業「智慧」蝶變
    順時應勢,南通加快沿江船舶海工這一主導產業的轉型升級,主動向高技術船舶、大型海工裝備、特種船舶、豪華郵輪等高端產業邁進,轉型升級蹄疾步穩。西起如皋長青沙、東至啟東圓陀角長江入海口,在166公裡長的南通長江岸線,形成了沿江海工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產業帶,喜報頻傳:中遠川崎、中集太平洋等重點企業斬獲23000TEU超大型貨櫃船等訂單,中國首艘油電混合、豪華雙體客船「大灣區一號」輪等先後交付。
  • ...黑科技」:無人遙控潛水器,海洋牧場,漂浮城市,揭秘中國海工實力
    10月15日,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在深圳會展中心開幕。本屆海博會以「藍色機遇、共創未來」為主題,設立海洋資源開發及海工裝備、船舶及港口航運、海洋新興產業3大展覽板塊。參展企業橫跨海洋油氣、海工、航運、科技、生態等多個領域,聚焦海洋資源開發和海工裝備、船舶及港口航運、海洋新興產業、深海(海底)觀測等前沿領域。展會吸引了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中船工業、中船重工、中國交建、招商局、中集集團、華為、光啟技術等企業。
  • 上海振華重工海工訂單額大增 預計達到30%
    上海振華重工3000噸起重鋪管船成功交付9月6日,記者從上海振華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上海振華重工」)了解到,由上海振華重工為海隆石油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建造的一艘3000噸淺水石油鋪管起重船成功交付並正式命名為「海隆106」。這是上海振華重工交付的第四艘3000噸淺水起重鋪管船,行業領先地位進一步鞏固。
  • 山東煙臺:做好海洋經濟大文章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全球最大、鑽井深度最深的半潛式海上鑽井平臺「藍鯨2號」日前離港開赴深海作業。煙臺瀕臨黃海和渤海,1038公里海岸線、230個近岸島嶼、500多種海洋生物,讓煙臺發展海洋經濟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今年以來,向海而立、依海而興的煙臺啟動「藍色引擎」,把海洋作為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地,著力描繪耕海牧漁、向海圖強的蔚藍畫卷。要到達中集來福士113米高的「泰山吊」高梁平臺,需坐3分鐘的電梯,還要再爬20米高的旋梯。「它能輕鬆抓舉起2萬噸的重物。
  • 煙臺壯大海工裝備製造業 為海洋經濟注入新動能
    (資料圖) 王嬌妮 攝中新網煙臺6月9日電 (王嬌妮)中集來福士、傑瑞集團、中柏京魯船業……在山東加快建設海洋強省的背景下,煙臺海工裝備製造業成為亮點,該市作為中國五大海洋建造基地之一,近年來培育起大批優秀海工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