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大佬集體「賣菜」,燒錢捲土重來

2020-12-05 騰訊網

年年初疫情突發後,北京海澱某小區門口兩家直供送菜的商販們起了爭端——起因僅僅是為了爭奪這個小區僅有的幾棟樓的「供菜權」。對於當時這兩家想要做直供社區菜籃子生意的菜農來說,其實潛在競爭對手已經不止是對方,大時代下嗅到商機的小商販,已在不經意之間與網際網路巨頭站在了同一賽道上:社區團購。

神仙打架,小鬼遭殃。對於守在小區門口試圖送貨的菜販子來說,當時即便是打贏了彼此,總有一天要面對的,是更為龐大、僅憑口舌難以與之抗衡的巨象。只是,相爭的巨象,恐怕永遠也不會想到小區門口那些菜販們,會在這個風口衝擊下變成什麼樣。

賣菜,網際網路巨頭的新寵

你家的小區已經被哪些社區團購「攻陷」了?

對於生活在城市裡的居民,尤其是湖南湖北等城市的居民來說,恐怕都會對社區團購的大戰並不陌生。

今年以來,包括阿里、京東、拼多多,美團、滴滴等在內,如果再加上眾多參與企業背後的騰訊,中國網際網路半壁江山正在為了社區團購「流量池」爭的你死我活。

怎麼個社區團購法?與其他在APP下單的生鮮電商相比,社區團購是以微信小程序為主要載體,採用預售制,比如提前一個晚上下單,第二天到指定地方提貨,這種方式可以減少平臺存貨,避免了傳統生鮮電商高損耗難題。在統一配送後,預售與分發的過程由「團長」完成,類似於微商,團長通過建微信群銷售賣貨並承擔自提點的理貨售後等服務,減少了平臺高額的獲客及履約成本。

6月15日,滴滴旗下橙心優選正式上線,打響巨頭進軍社區團購的第一槍。幾個月後的雙11,橙心優選宣布單日訂單量超1000萬單。按照滴滴CEO程維的說法:「滴滴對橙心優選的投入不設上限,全力拿下市場第一名。」

幾乎在滴滴進入市場同時,美團在7月宣布成立「優選事業部」,並推出「美團優選」業務,有消息稱,美團內部將「社區團購」業務定為一級戰略項目,年底前計劃覆蓋全國20個省份。在11月30日發布三季報後的會議中,王興表示:「基於整個戰略任務,美團優選絕對是我們想要做的事情。」

今年8月,拼多多旗下「多多買菜」在武漢、南昌等地亮相。10月,拼多多APP正式上線「多多買菜」功能,主打次日達配送。儘管否認走社區團購模式,不過,黃崢在拼多多五周年的內部講話中也重點提及「賣菜是個好業務,是個苦業務,是個長期業務,也是拼多多人的試金石。」

除了那三家外,有消息稱,京東內部正籌劃名為「京東優選」的社區團購項目,將於12月底明年1月初正式上線。除此之外,阿里方面,不僅宣布將全國數萬個菜鳥驛站升級為數位化的社區生活服務站,增加團購、洗衣、回收等服務,阿里還在9月宣布單獨成立盒馬優選事業部,進入社區團購賽道。就在11月30日,社區團購商十薈團宣布完成1.96億美元的C3輪融資,在投資方中第四次出現阿里身影。

燒錢換流量,究竟是不是一種資源浪費?

中國網際網路奔騰十餘年,熟悉的配方、燒錢的味道又一次捲土重來。

包括傳統零售商以及初創企業在內,加上網際網路大小巨頭一擁而上,讓社區團購成為2020年最火的網際網路風口,有媒體稱,據不完全統計,國內目前有200多家社區團購企業。艾媒諮詢認為,在疫情的刺激下,2020年社區團購市場發展迅猛,市場規模預計將達720億元,到2022年,中國社區團購市場規模有望達到千億級別。

社區團購與以往買菜方式對比,比如去菜市場、商超連鎖、街邊菜攤或者用生鮮APP買菜,對於消費者而言,除了最初「薅平臺羊毛」低價買菜外,是否真的便利?畢竟還是要花時間去自提點提貨;對於平臺而言,除了瘋狂補貼帶來一擁而上的流量外,究竟能帶來什麼?是否有長遠的盈利點?恐怕連在傳統零售行業浸染多年的人士都會看不懂:社區拼團的KPI,究竟首先要考慮的是流量還是銷量。

要在新賽道中趟出一條路,步步都靠燒錢。先以社區團購核心資源「團長」為例,賣誰家的菜,團長說了算,畢竟流量掌握在眾多團長手中,所以搶「團長」就成為一個燒錢點。媒體報導顯示。為了搶奪優秀團長資源,拼多多將砸 10 億重金補貼。

除此之外,平臺補貼帶來的低價效應成為吸引流量關鍵。有市場聲音舉例稱:一瓶1.128kg白貓洗潔精,經銷商到岸價6.4元/瓶,供門店價7.2元/瓶。多多買菜上線直接4.6元/瓶,現在是6.6元/瓶,同時團長還有10%的提成。

行業人士指出,巨頭們為了拿下賽道燒錢補貼,可以數十億進行補貼,但是首先受到衝擊的就是本地商超連鎖和傳統小店。「現在巨頭進來,基本上不關註銷量只關注流量,這種模式燒到最後,一定會有沒錢補貼的那天。百團大戰也好,千團大戰也好看誰能熬死誰。」

燒錢的不止是拼多多。按照美團11月30日發布的三季報,新業務及其他分部收入為82億元,同比增長43.5%,但其經營虧損環比擴大39%、同比擴大68.8%至20億元。美團在財報中表示,當季美團繼續加大對新業務的投資。而美團的新業務包括美團閃購、美團買菜、共享單車以及社區團購項目美團優選等。

中國網際網路十餘年發展中,為了流量在市場培育初期燒錢已經成為思維定式,不管是電商、電影票、外賣、網約車、共享單車、網際網路咖啡還是現在的社區團購,一波又一波風口下,燒錢大戰此起彼伏。

有的賽道燒出了用戶習慣燒出了市場地位,比如外賣和網約車,有些賽道卻一地雞毛空留感慨,比如橙黃兩色的共享單車,又比如瑞幸咖啡——一場場燒錢大戰後,數以億計資金散盡,除了當初薅到羊毛的消費者外,難言誰是贏家。那麼,在網際網路選中的諸多賽道上,如果燒錢只是為了在同質化競爭中博出位搶市場,究竟是不是一種資源浪費?

宇宙盡頭只能是「流量變現」?

今年三季度,中國網際網路巨頭的營收及淨利潤,基本上都超出市場預期。

三季度,騰訊實現營收1254.47億元,同比增長29%,非國際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淨利潤為323.03億元,同比增長32%;阿里巴巴營收1550.59億元,同比增長30%,NON-GAAP淨利潤470.88億元,同比增長44%;京東集團淨收入1742億元,同比增長29.2%,Non-GAAP淨利潤56億元,增長了80.1%;拼多多營收142.1億元,同比增長89%,NON-GAAP淨利潤4.664億元,首次實現季度盈利。

包括這些巨頭在內,中國的網際網路巨頭們殊途同歸,不管是賣貨還是賣廣告,似乎最終的指向都是「流量變現」。但移動網際網路發展到今天,網際網路巨頭的用戶增長已經開始乏力,僅從電商巨頭的數據來看,截至9月底,阿里三季度年活躍用戶為7.57億,拼多多平臺年度活躍買家數達7.313億,京東過去12個月的活躍購買用戶數達到4.416億,流量紅利見頂、流量紅利逐漸消失聲音從幾年前就已經成為老生常談。

但對於網際網路巨頭而言,它們的宇宙盡頭,只能是不斷更換賽道、繼續收割流量麼?比如滴滴,在網約車市場已經一家獨大,10月國內月活已破4億的情況下,最優選擇就真的是去燒錢賣菜收割下一茬流量紅利嗎?又比如京東阿里,在原有的零售業務已經小有成就下,是否真的有必要下場參與社區團購、此前已在擴張的網上超市業務不香嗎?

吃著流量紅利長大的巨人們,站高望遠,或許應該看到的是更為高遠的未來。在最近一篇以《網際網路巨頭正在奪走賣菜商販的生計》為題的網絡熱文中如此提出:一個社會,大資本大企業應該幹什麼?難道是要傾盡它們的力量與小民爭利嗎?那些網際網路巨頭們,真的應該多幹點兒有利於人類發展和未來的大事,你們掌握那麼多資源,大事你們不幹誰來幹?

回到社區團購上,零售行業人士對於行業走勢如此預判:「進入11月份社區團購開始爆發,是因為天氣開始變冷,生鮮產品的品質問題較少爆發。一旦到了明年六七月份,開始拼冷鏈,到那個時候,恐怕千團大戰的洗牌期就要開始了。」

那麼一旦行業洗牌,巨頭退出以後市場會怎樣。如果社區團購最後成了一地雞毛,那些經過風口衝擊的菜販子們,還有可能重操舊業嗎?

你若喜歡,給90度點個在看

相關焦點

  • 網際網路大佬集體燒錢賣菜,你薅羊毛了嗎?
    阿里巴巴、騰訊、拼多多、滴滴、美團等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入局,燒錢大戰愈演愈烈。這一波,你準備好薅羊毛了嗎?網際網路巨頭瘋狂入局燒錢目前各個平臺對社區團購的理解不盡相同,一般來說,社區團購是以社區為單位,以社群為交易場景,依靠團長向社區居民推薦商品、促成交易的一種電商模式。社區團購平臺、團長、消費者是社區團購中三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 集體燒錢做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巨頭的宇宙盡頭是「賣菜」?
    本報記者盧曉 北京報導對於網際網路公司來說,宇宙的盡頭絕對不是鐵嶺,但或許是「賣菜」。誰也不能否認社區團購今年的紅火勢頭。幾個月間,親自下場對社區團購志在必得的網際網路大佬們越來越多。無論是源於流量還是著意賺錢,現在所有人都認為「預售加自提」是一門好生意。但橫亙在網際網路公司「賣菜」道路之上的,還有熟諳低線市場遊戲規則的社區團購土著們。圍繞團長、資金、供應鏈……網際網路巨頭公司與本地土著們的開城大賽戰況正酣。「圈地運動」社區團購的開城大賽早已緊鑼密鼓地開場。
  • 中國網際網路巨頭們的錢,總是用來「搶白菜」,而不是做科研
    近日來,諸多網際網路巨頭公司投身社區生鮮團購引發了不小的風波。「社區團購」成為了資本市場乃至網際網路行業的熱點話題。在繼購物、打車,外賣這些熱點後,所有人都在討論,「賣菜」會不會成為網際網路的下一個「風口」。
  • 網際網路+賣菜已成為風口,巨頭們大肆補貼或在將來形成壟斷
    原來很不起眼的賣菜生意,如今卻成了網際網路巨頭們手中的香饃饃。他們不惜重金補貼來開拓社區生活網購生意,一時間賣菜這個市場出現了冰火兩重天的局面。然而這只是個過程,將來可能形成壟斷。1、即將冰凍的菜市場之前,農貿市場的賣菜小商販原來攤位前總是熙熙攘攘,人頭攢動。每天掙點錢,小日子也還算不錯。如今,面對網際網路巨頭的價格補貼活動,他們的生意逐漸變得冷冷清清。而且,他們還絲毫沒有還手之力。隨著多家網際網路巨頭的補貼競爭,很多網購部分生鮮甚至低於成本價在銷售。
  • 中國網際網路這十年,光燒錢了!
    不知道這場轟轟烈烈還未開始的「鬧劇」會不會因此而提前終止,但是這件事讓大叔回過頭看了一下中國網際網路的近十年,大叔驀然發現這十年中國網際網路儘管看似很激烈,實則卻是索然無味。驀然回首,中國網際網路這十年,索然無味!不否認,這十年網際網路讓人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讓人們的生活更便利。
  • 最終,小商小販們的生存飯碗,還是被網際網路巨頭們給盯上了!
    這些年網際網路公司們的套路,我們都非常的熟悉,初期通過免費的形式進行補貼市場,比如當初外賣大戰時,3塊錢就可以吃到一份盒飯還贈送一瓶加多寶涼菜;1分錢就可以購買一張電影票。瘋狂燒錢,瘋狂搶佔市場,打戰過後就只剩一家獨大,然後就壟斷了市場,逐漸提高價格,比如美團外賣就是這樣起來的。
  • 電影在線售票低價戰捲土重來
    原標題:電影在線售票低價戰捲土重來   羊年春節檔,原本日趨偃旗息鼓的電影在線售票低價戰再度捲土重來。自除夕至今,不僅電影院人滿為患,線上購票網站為了搶奪用戶爭得同樣「熱火朝天」,包括《天降雄獅》、《爸爸的假期》、《狼圖騰》在內的多部熱映電影均參與了電商平臺的低價活動。
  • 網際網路大佬們的英文名都是啥?
    網際網路是連接全球的,國內的網際網路企業也越來越國際化,網際網路大佬們都有自己的英文名,當他們享譽國際的時候,他們的英文名既是公司內部的簡單代號,也作為他們在國際上的名片而出現在各大媒體頭條上。下面就來盤點一下網際網路大佬們的英文名吧。
  • 網際網路大佬年會都有什麼獎品?這些科技產品最火爆!
    每到這個節骨眼上,各網際網路大佬們的年會就成為了網友們津津樂道的話題。作為行業大佬的他們,年會一出手就知有沒有!除了員工過節福利和年終獎以外,各色的表演、抽獎,都成為了網絡上的熱門話題。小編在關注了幾場網際網路大佬的年會以後,發現他們在選禮物上還是很有規律的。
  • 《獨立日2:捲土重來》:艾默裡奇的「災難」魔咒
    電影《獨立日2:捲土重來》劇照「第一部《獨立日》,你如果仔細審視,並不是一個純粹的災難片。」導演羅蘭·艾默裡奇對我說,「裡面有15分鐘到20分鐘大災難的場景,但更多的是空戰。」當年電影在白宮試映,他因為不安,將柯林頓總統身邊的位置安排給了比爾·普爾曼。
  • 我給網際網路大佬們換上了女裝
    Face Face告訴我,誰才是最美麗、最可愛、最優雅的網際網路大佬?AI運算了一下,給了我一張圖。你能看出,這群可愛的「姑娘們」都是誰麼?沒錯,馬化騰、雷軍、李彥宏、丁磊……就是這群娘化の大佬,既保留了原版形象的容貌特點,又有女性的柔美,如果不說是AI生成的,還以為是他們學習釘釘,組團女裝了呢。
  • 直播答題:是吹起的風口還是燒錢的黑洞?
    那麼「燒錢」而起的直播答題到底是吹起的下一風口,還是曇花一現的燒錢黑洞?嚴重同質化的情況下,未來的盈利模式將會是如何?對於如此火爆的行情,網際網路巨頭們自然按耐不住,據透露,百度或將降入狂撒幣大軍,近日,有知情人爆料指出,百度旗下好看視頻疑似正在內測名為《極速挑戰》的直播答題活動。
  • 史上最燒錢的那些美劇!良心之作~
    雖然評論界一致豎起大拇指,但偏小眾的題材註定無法吸引廣闊的觀眾群,《朽木》的燒錢之旅只持續了三年。曾有傳言要增拍兩部電影來結束故事,如今看來無法成行了。6 《大西洋帝國》每集500萬《朽木》的情況也可以同樣套用到《大西洋帝國》,同樣是HBO製作的歷史劇,錢都燒在了布景和服裝上,這裡也有歷史人物亮相,只不過是上世紀20年代的黑幫大佬。
  • 在線教育燒錢是個堅硬的泡沫局
    當前在線教育行業幾乎全部採用網際網路模式,燒錢體量有目共睹,營銷方式也多集中在獲客方面的燒金營銷。表面上看,有足夠融資的頭部在線教育公司風光無限,廣告遍布綜藝、地鐵公交、電梯,更是聘請明星代言。但實際上,頻繁的燒錢需要強大的資本做後盾,融資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或者說是唯一的方式,畢竟不是誰有都資本拿今天賭明天。
  • 網際網路大佬的2019:任正非最有情懷 王興最High 而他「太難了」!
    這一年有網際網路江湖的起起伏伏,有A股上市公司的生存狀態,還有各種經濟熱詞。   透過變遷,今年的網際網路江湖好像有點兒冷,但這並不妨礙各位大佬在各自領域發光發熱,開拓精彩,又或者,應對挑戰,感受失意落寞。
  • 臨潼大菜市一賣菜師傅腦出血 過路護士跪地緊急救人
    賣菜師傅突發腦出血  事發3月17日9點,西安臨潼大菜市。這是當地很有名的農貿市場,地處鬧市區。  這天是周末,把孩子送到圍棋班後,許娜準備順道去買菜。剛進市場,她突然聽到前面一片嘈雜聲,「有人暈倒了。」
  • 九成上門汽車O2O掛在冬天裡:從以燒錢為榮到剩者為王
    泛汽車交通物流  產業白丁慎入場  燒錢為榮的階段,不懂得燒錢,不談一點平臺概念,不說一點入口和流量,就好像自帶「非網際網路項目」的叉叉。寒冬到來,資本溫度降低,市場終於有段時間可以清醒地問自己,網際網路+的商業邏輯究竟是怎樣的?
  • 永恆的星空指引人類燒錢:NASA宣布SpaceX龍飛船任務名單
    不管是跌宕起伏的特斯拉還是SpaceX,基本都是處於一直不盈利一直燒錢,一直燒錢一直不盈利的循環中,但是抵不住民間資本對太空的青睞,SpaceX的經歷也似乎印證了人類在太空探索史上的燒錢血淚。航天事業有多燒錢?用個簡單的比喻那就是:任何錢多到花不完的網際網路、房地產和金融大佬都不敢輕易凝望。
  • 馬英九菜市場豪買一萬塊 賣菜阿嬤比他更有名(圖)
    馬英九菜市場豪買一萬塊,賣菜阿嬤比他更有名。  66歲的陳樹菊在市場擺攤賣菜,賺蠅頭小利,但默默行善捐款逾千萬元(新臺幣,下同),認養孤兒、興建圖書館。2010年3月先被亞洲《福布斯》雜誌選為年度亞太地區傑出善心人士,同年5月再被《時代》雜誌選為年度全球百大最具影響力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