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引力帶來「葡萄串效應」

2021-01-09 澎湃新聞

「當時猿輔導兩名考察人員就在這兒,和我們熱聊。」12月10日,在西安市投資合作局招商項目二處辦公室裡,女博士、「80後」處長鄭冬婷笑著說,「他們想在西安拓展業務,我們希望他們在西安設立區域總部,引來一個、帶來一串,形成鏈式招商的『葡萄串效應』。」

猿輔導是在線教育領域龍頭企業,能吸引大批在線教育企業在其周圍集聚。疫情前,南方某市要做一個在線教育產業基地,積極接觸猿輔導,給出非常優厚的條件,邀請他們「落戶」。從去年年底開始,西安市投資合作局也與猿輔導進行多輪次接觸、對接、洽談,並邀請企業來西安考察。今年5月12日,鄭冬婷和同事帶著曲江新區管委會招商部門的工作人員直奔北京,做了好幾套方案,最終將這個在線教育領域的「獨角獸」企業引進西安。

近年來,西安市把招商引資作為經濟工作的重要抓手,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積極開展「不見面」招商,謀劃「走出去」招商和重點產業精準招商等工作,確保招商工作為全市經濟發展提供不竭動力。1月至10月,西安市實際引進內資3665.74億元,同比增長12.04%;實際利用外資70.67億美元,同比增長8.22%。

延鏈補鏈提升競爭力

11月8日,寶能汽車集團西安基地建成暨首車下線儀式在西鹹新區秦漢新城舉行。寶能汽車集團西安基地是全工藝整車生產基地,具有「整車+零部件+出行服務」等全產業鏈布局,對於完善西鹹新區的產業結構、加快區域產業升級有極大推動作用。

2017年,汽車產業已成為西安市第一個產值過千億元的優勢產業。2019年,西安市汽車產業總產值達1154.48億元,初步形成「高新區+經開區+秦漢新城」三大汽車板塊、幾大整車龍頭聚集的產業格局。但汽車零部件企業,卻是西安汽車產業鏈上的薄弱一環。

今年疫情期間,作為陝西汽車產業龍頭企業的陝汽集團,由於配件跟不上,有訂單卻生產不出來整車,引起了西安本地汽車企業對供應鏈安全的重視。針對陝汽、比亞迪、吉利等企業生產需求,西安市圍繞產業龍頭來招引配套的關鍵零部件企業。

5月21日,西安市政府與陝汽集團籤署共建商用汽車產業集群合作框架協議。以整車為牽引,不斷完善汽車產業鏈體系建設,增強汽車零部件對汽車產業持續發展的支撐作用。截至目前,已先後引進康明斯發動機擴能、恆輝瑞泰汽車零部件、商用汽車離合器等項目。

西安市投資合作局相關負責人說:「汽車零部件配套企業既需要政策層面的支持,也需要市場的回報。下一步,我們將會同產業主管部門繼續聯合陝汽等多方開展招商工作。」

科技創新增強驅動力

今年10月,投資8.7億美元的三星公司封裝測試項目實現滿產,月產能達到6.3萬片。三星(中國)半導體有限公司副總裁池賢基介紹,項目二期第二階段滿產後,三星公司快閃記憶體晶片產能有望達到三星電子全球產能40%以上,西安也將成為全球半導體存儲晶片領域的重要一極。

三星公司是三星電子在海外投資的唯一一個集存儲晶片製造、封裝測試於一體的工廠,2012年落戶西安以來,已累計完成投資260億美元,相關產業引進配套企業110家。

2017年,西安市提出打造「全球硬科技之都」,連續4年舉辦全球硬科技創新大會,向世界展示自身雄厚的科研實力、豐碩的科技成果和強大的科技創新能力。2019年,西安市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3673家,淨增1053家。2020全球硬科技創新大會上發布的「2020西安硬科技企業之星TOP30」榜單,涵蓋了硬科技各個領域。《2020中國硬科技創新白皮書》指出,西安硬科技創新指數排名全國第五,高新技術產出排名全國第二。

「在光電晶片、民生健康、航空航天、精密製造等領域,西安已培育了一批填補國家空白、打破國外封鎖、具有實力代表國家參與全球競爭的硬科技企業。」「硬科技」概念提出者、中科創星創始合伙人米磊認為,隨著硬科技的發展,西安有機會成為下一個矽谷。

2006年5月,美光半導體(西安)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主要從事集成電路封裝測試和內存模塊生產,是當時我省投資規模最大的外資項目。落戶西安10多年來,企業先後4次增加投資,產值產能不斷擴大,產業鏈條逐漸完善。如今,美光半導體封裝測試產能已佔美光全球產能的90%以上,成為我省最大的進出口企業,進出口值佔全省進出口總額的一半以上。

隨著三星、美光等高科技龍頭企業落戶西安,百餘家配套企業「隨之而來」,半導體產業逐漸在西安形成全產業鏈,而擁有材料、設計、製造、封裝、測試完整產業鏈的西安集成電路產業,也正式進入國家「第一梯隊」。

據了解,今年1月至10月,西安市電子信息產業規上工業總產值1028.34億元,同比增長57.2%,預計全年將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1300億元左右。電子信息產業,成為我省又一個千億元的優勢產業。

科技創新為西安高質量發展增添了強勁的動力。

科學精準聚焦成功率

「中國汽車供應鏈大會」是國內乃至整個亞洲地區都很有影響的汽車零部件行業年會。今年10月21日至22日,西安市承辦了第18屆年會,很多國內汽車零部件大型企業參會。

「這與西安招商思路和汽車行業發展方向基本一致,我們就是衝著汽車零部件企業去的。」西安市投資合作局招商項目一處幹部高欣祺說,「現在的招商引資工作不再搞大水漫灌,講究像滴灌一樣更精準、更科學。」

據介紹,西安市投資合作局提前向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要到參會嘉賓的聯繫方式,會同西鹹新區、西安高新區及經開區等相關區縣、開發區的招商部門對名單進行篩選,直接和相關參會企業負責人對接,積極推介,獲取招商線索。大會開幕當天晚上,又專門安排了一場西安市汽車產業鏈配套企業懇談會,依據各區縣、開發區所報的名單,精準邀請企業參會。

為提高全市招商引資項目質量和效益,規範重大招商引資項目事前評審,西安市招商引資工作領導小組印發《開展西安市重大招商引資項目評審工作的通知》,對需要市屬國有投資平臺出資(含擔保)等四類重點招商引資項目從「項目效益水平、項目成長能力、土地利用效能、項目實施保障、投資方實力」等五個維度,嚴把項目準入質量關,有效防控招商引資風險,切實提高招商引資質量和效率。

「現在的招商工作非常專業,已不能靠傳統的、簡單的方式進行。」鄭冬婷說,「我們要解決企業的訴求,企業的訴求在市場,我們這兒有;企業的訴求在人才,我們這兒也有。幫助企業發展得越來越好,我們才能實現雙贏。」

獨特的區位優勢、雄厚的產業基礎、強大的科研實力、豐富的人才儲備以及良好的營商環境,讓西安生發出強大的「西」引力。據了解,今年以來,西安市已先後舉辦30餘場線上線下簽約活動,累計籤約項目547個、總投資額9381億元(包含協議項目)。其中,世界500強企業投資項目36個、百億元項目9個。(記者 鄭斐)

說「快」

歷史畫卷,於時不我待的奮進中鋪展;時代華章,在只爭朝夕的實幹中書寫。

回顧中華民族的奮鬥史,中國人民用70多年的時間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用40多年的時間實現了綜合國力、人民生活水平和國際影響力的大幅躍升。這一切成就與輝煌,是在爭分奪秒的實幹中得來的,是在馬不停蹄的苦幹中得來的,是在時不我待的敢幹中得來的。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擼起袖子加油幹,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在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徵程上創造了新的時代輝煌,鑄就了新的歷史偉業。

成就激蕩人心,更激勵前行。當前,我省正奮力譜寫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結合欠發達的基本省情,我省追趕超越等不起,慢不得,不能有任何喘氣歇腳的念頭,也不能習慣於慢慢騰騰、四平八穩。只有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和「一日不為、三日不安」的責任心,搶抓機遇,找準定位,謀劃發展,不猶豫、不懈怠、不畏難,發揚鬥爭精神,節奏快、行動快,才能開啟陝西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陝西「十四五」時期的發展藍圖已經繪就,時間不等人!我們當同時間賽跑、同歷史並進,勇立潮頭、爭當時代弄潮兒,將戰略部署轉化為工作思路、工作舉措和具體行動,把奮鬥目標從藍圖變為現實,在接續奮鬥中書寫新的輝煌。(汪曼莉)

來源:陝西日報

原標題:《「西」引力帶來「葡萄串效應」》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木星引力很大,是優質的加速器,引力彈弓效應是如何進行加速的?
    所以它利用了木星的引力彈弓效應進行加速。旅行者2號在加速完成離開木星的時候,其速度已經達到了約35km/s。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速度,旅行者2號才能航行到如今距地球200多億公裡的地方。利用引力彈弓效應進行加速的目的主要有兩個,一個就是提高速度,另一個則是為了節約燃料。
  • 從彈性碰撞,說「引力彈弓效應「
    最後,地球通過推進器和引力彈弓效應,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那麼什麼是引力彈弓效應呢?要理解這個內容也不難,可以從我們現在學習的「彈性碰撞」知識說起。引力彈弓效應    「引力彈弓效應」是指在太空運動的探測器
  • 欣賞科幻電影必備知識:引力彈弓效應
    相信喜歡看科幻電影的朋友,一般應該聽過引力彈弓效應,中國最火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其實就是講述了引力彈弓的故事,關於電影裡的事兒,我們一會兒再說,我們先來看下面的一個問題。其實這是講解引力彈弓效應最常用的例子,只是很少有詳細的解算,今天就稍微硬核一下,先來講一下這個計算,高中物理就完全可以解釋,當然看不懂也完全沒有關係,不影響引力彈弓效應的理解。如下圖所示,小球m與大球M發生完全彈性碰撞。
  • 《流浪地球》中的引力彈弓效應是怎麼回事?
    引力彈弓效應就是利用大型天體的引力場,來給較小物體進行加速的一種方法。天文學上的引力彈弓效應,和球拍擊打桌球的原理類似,只是引力彈弓中起作用的是引力,所以沒有直接接觸,引力彈弓作用過程屬於完全彈性碰撞,被加速物體和天體滿足能量守恆和動量守恆。
  • 帶你了解引力彈弓效應
    帶你了解引力彈弓效應 春節期間上映的電影《流浪地球》以「硬科幻」的特點收穫大量好評。「地球想逃出太陽系,為什麼偏要走到離木星那麼近的地方去?」在看完《流浪地球》後,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電影和原著小說中都籠統地解釋了一下其中的原理——引力彈弓效應。今天,人民網科普中國就帶大家仔細了解一下什麼是引力彈弓效應。
  • 飛行器利用星體的引力彈弓效應完成加速,能量守恆嗎?
    基本上所有的深空探測任務都需要藉助於引力彈弓效應,包括旅行者一號、二號,先驅者十號、十一號。利用引力彈弓效應可以極大的提升飛行器的速度,節省燃料,減少飛行時間。那麼引力彈弓效應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然而,我們知道守恆定律,在物理上,無論是機械能還是動量、能量、角動量,這一切都應該是守恆的,在引力彈弓效應上,乍一看好像是飛行器憑空獲得了2u的速度增量,可事實真的是憑空嗎?
  • 光速可變,引力場的力量:引力時間延遲效應
    引力場可以影響光的速度,方向上,表現為引力偏轉,大小上,表現為引力時間延遲效應。二者均是在太陽系中能夠進行的四個經典廣義相對論的實驗驗證之一。後者又稱夏皮羅時間延遲效應,最早由美國哈佛大學天體物理學家歐文·夏皮羅(Irwin I. Shapiro)於1964年在理論上提出,並提出利用雷達波往返驗證的方案。
  • 物理競賽典型例題精講——引力彈弓效應
    02-07-2_引力彈弓本期物理競賽題來討論一下最近比較火的一個物理學中的現象:引力彈弓效應,網絡上現在各類聲音都有,有說引力彈弓並不科學的,但是美國航天局發射的旅行者1號,已經利用木星的引力彈弓效應飛出了太陽系,這就說明引力彈弓還是有科學性的
  • 引力彈弓效應的加速原理
    以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為例,它就是利用了地球的引力彈弓效應進行加速,因為搭載嫦娥四號的長徵三號乙型運載火箭的初始速度不足以將它送入月球軌道,所以在發射升空之後,利用了地球的引力彈弓效應實現了加速,最終成功進入了月球軌道。那麼引力彈弓效應到底是怎麼回事,它的加速原理是怎樣的呢?
  • 愛因斯坦是怎麼想到引力只是一種時空幾何效應的?
    中學開始接觸物理的時候,引力一直都作為一種力存在著,人們在生活中也是一直都在感受著引力的影響。隨著網絡的傳播,廣義相對論的科普內容也是鋪天蓋地,愛因斯坦那句「物質告訴時空如何彎曲,時空告訴物質如何運動」,讓很多人一瞬間迷茫了,引力突然就變成了一種幾何效應,這是大家一時半刻很難接受的。本文就與您探討一下,引力為什麼會是一種幾何效應。
  • 1960年,科學家利用穆斯堡爾效應,驗證了相對論引力紅移現象
    在中學物理中,我們都學過都卜勒效應,比如呼嘯而過的小汽車,如果小車開著喇叭,我們會聽到喇叭聲由低到尖再到低,而都卜勒效應的本質原因是波源與觀測者之間的相對運動。除了機械波,其實光(電磁波)也存在這種都卜勒效應,如果光源與觀測者相互靠近,那麼光譜就表現出藍移,反之就是紅移(這種藍移紅移本質原因都是相對運動,因此一般都稱呼為紅移)。
  • 「引力彈弓」效應是個啥?在太空中上演逮蝦戶
    簡單來說引力彈弓就是利用行星的重力場來給太空探測船或其他單位加速,將它甩向下一個目標,也就是把行星當作「引力助推器」。下面就給大家做一個簡單模型分析。引力效應模型如上圖,這裡的V是指火箭進入引力場時的速度,U是指
  • 研究發現引力透鏡效應下超新星亮度可達30倍—新聞—科學網
    據日本《讀賣新聞》4月29日報導,日本東京大學科維理宇宙物理學與數學研究所公布最新研究成果稱,在引力透鏡效應作用下
  • 引力-物理,引力,薛丁格的貓,量子力學...
    理論物理學家認為,是扭曲的時空造成了量子效應在大尺度物體上的消失。在埃爾溫·薛丁格那個著名的思想實驗中,量子世界裡的貓既是活的又是死的,它處在活與死的疊加態上,但為什麼在日常的宏觀世界中我們看不到這類現象呢?
  • 引力透鏡效應,使人們探測到了暗物質
    因為暗物質會使光線彎曲,這叫做引力透鏡效應。當光經過大量暗物質是,由於引力的拉動,光會發生路線的彎曲。當望遠鏡觀測某些星系時發現,它們出現了拉伸和扭曲,造成圖像扭曲的正是暗物質。就好像透過金魚缸在觀察一樣。通過這些星系被扭曲的程度,可以精確測量出暗物質的質量。
  • 揭開「引力之謎」
    白矮星高速自旋產生的「慣性系拖曳」效應最近,科學家在一顆極端天體身上探測到「慣性系拖曳」效應。在排除了其他可能之後,科學家相信,這種變化是由「慣性系拖曳」效應帶來的。「慣性系拖曳」效應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預言,質量很大的物體在時空中轉動會產生一種拖曳效應,它們會像落入糖漿的球一樣,攪動其周圍的時空結構。關於引力如何扭曲時空結構(引力本質)的探索:猜想一:引力不存在,空間非空,引力是時空彎曲的動態效果!
  • 引力是空間彎曲的幾何效應,為何科學家還要尋找引力子?
    物理學中一共有四大基本力——強力、弱力、電磁力和萬有引力;其中引力最先被發現,後來麥克斯韋把電和磁統一到了電磁理論中,四大基本作用力主宰著我們世界微觀到宏觀的一切,但是又存在明顯差異。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在描述宏觀世界時非常成功,尤其是廣義相對論把引力描述為空間的幾何效應,解決了天體物理學的眾多難題;愛因斯坦受此啟發,也試圖把電磁力幾何化,但是沒有成功。
  • 用「潮汐瓦解事件」可分析黑洞引力效應
    原標題:用「潮汐瓦解事件」可分析黑洞引力效應   英國《自然》期刊上22日在線發表的一篇宇宙學論文,報告了一個通常處於休眠狀態的超質量黑洞(SMBH)撕碎了一顆臨近的恆星。該研究分析了收集到的X射線數據,這些數據來源於這顆恆星經歷的「潮汐瓦解事件」和被吸入超質量黑洞的過程。
  • 「蝴蝶效應」是否真的存在?
    1963年美國的氣象學家洛倫茲提出了一個名詞,將類似「蝴蝶引起龍捲風」的現象稱為「蝴蝶效應」,用來比喻初始條件的一些小偏差會帶來結果的巨大改變,其他如馬蹄鐵掌上丟失了一個釘子,會讓一個國家走向滅亡;秋天一片飄落的桑葉,會點燃七國混戰的戰火等等,都是「蝴蝶效應」的例子。那麼「蝴蝶效應」是否真的存在呢?
  • 「蝴蝶效應」是否真的存在?
    1963年美國的氣象學家洛倫茲提出了一個名詞,將類似「蝴蝶引起龍捲風」的現象稱為「蝴蝶效應」,用來比喻初始條件的一些小偏差會帶來結果的巨大改變,其他如馬蹄鐵掌上丟失了一個釘子,會讓一個國家走向滅亡;秋天一片飄落的桑葉,會點燃七國混戰的戰火等等,都是「蝴蝶效應」的例子。那麼「蝴蝶效應」是否真的存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