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是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後,首個科技工作者自己的節日。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廣泛樹立、宣傳一批勞動、奮鬥、奉獻的「科技楷模」典型,在全社會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氛圍,激發科技工作者創新爭先的熱情,從五月份開始,我市組織開展了渭南市2018年「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活動。對話渭南節目也將會陸續邀請我市的優秀科技工作者做客節目,進行訪談。
渭南新聞廣播,或登陸渭南廣播網/華山網聆聽5月25日《對話渭南》完整節目。
本期嘉賓:
張鋒,男,漢族,1973年9月出生,陝西涇陽人,博士畢業,陝西省科學院副研究員,渭南市設施蔬菜綠色高效栽培工作站引進專家,主要從事設施農業病蟲害防治技術研究開發與推廣工作。現為渭南市設施農業病蟲害綠色防控工程技術中心主任,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渭南市百名科技人才,陝西省「三區科技人才」,陝西省紅棗產業體系崗位專家,陝西省果蔬標準委員會委員。近年來在設施蔬菜病蟲發生規律與控制技術研究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獲得省部級科研成果獎勵8項,發表論文60餘篇,申請專利6項,合作出版專著3部,參與制定省級地方標準14項。
現場調查大棚西瓜生長情況
多年來,張鋒的足跡踏遍渭南市各縣區。在渭南大荔縣建設科研示範基地,創建了田間實驗室,組建了項目專家團隊,以解決農業生產中的突出問題為重點,實現了技術研究、試驗示範、推廣應用一體化。他經常前往大荔、蒲城、富平等地,抓培訓搞示範,活躍在田間地頭,示範推廣壟溝式太陽能消毒技術、果菜套袋技術、物理誘控技術和農藥減量增效技術等新技術,解決了不少疑難問題,積累了豐富的生產實踐經驗,是公認的「農業專家」,群眾親切的稱他「張老師」「張博士」。
指導果農進行獼猴桃病害防治
多年來在渭南累計推廣各項農業新技術30餘項,進行技術培訓50餘場次,培訓農民1.5萬人次,提高技術轉化效果,提升了農民生產技術水平,取得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為渭南農業及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2017年被評為渭南市優秀科技工作者。
針對設施蔬菜病蟲成災、致害頻繁及天敵缺失等突出生產科學問題,以病蟲害為研究對象,以病蟲綠色防治新技術研究與技術集成為重點,開展相關科學研究,組裝集成現有科研成果,闡明了設施栽培蔬菜病蟲致害成災機制,明確了設施蔬菜重大害蟲危害態勢,揭示爆發成災規律,提出以果實類蔬菜套袋、臭氧殺蟲滅菌、壟溝式太陽能消毒及栽培措施等病蟲害防治新技術,實現病蟲害控制過程標準化,技術集成化,取得了多項科研成果,總體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調查冬棗生長情況
在渭南、西安、鹹陽等地30餘個縣市區示範了壟溝式太陽能消毒、臭氧消毒技術、增效減量藥劑組合技術、防蟲網阻隔防蟲技術、合理灌水等栽培措施防治病蟲技術,技術培訓600餘場次,培訓人員近3.5萬人次,先後轉化應用到山西省運城、晉中、寧夏賀蘭等地,推廣了12項設施栽培防治技術規程,降低了化學農藥的汙染,提升了生產技術水平,取得了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多年來累計推廣面積326.8萬畝,新增產值81360.58萬元,增收節支96142.68萬元。其中2014~2016年各地推廣應用面積74.29萬畝,新增產值18491.04萬元,節支3359.57萬元,增收節支21850.61萬元。
現場指導蔬菜的病蟲害防治技術
在設施蔬菜病蟲發生規律與控制技術研究方面:系統歸納了陝西設施栽培條件下主要設施蔬菜病蟲種類,發現了黃瓜黑星病、根結線蟲、根腐病為陝西溫室新病害,煙粉蝨、西花薊馬為陝西新紀錄,黃瓜生長點消失症為新的生理病害;明確了主要病蟲害的發生規律。揭示出害蟲自身繁殖潛能是種群暴發內在動力,天敵缺失、抗藥性增加誘發種群激增成災,設施栽培面積的增加,種植結構的調整是影響設施蔬菜重大害蟲災變的主要外在因素。明確了棚室蔬菜植株礦質營養豐缺與病害發生的關係,闡明了隨著設施栽培蔬菜連作年限的延長,病蟲發生依次加重。提出了壟溝式太陽能消毒、果實類蔬菜套袋、臭氧殺蟲滅菌、營養調控防治病蟲害等新技術。引進並規範了生態調控和應用防蟲網阻隔防蟲技術。制定了12項陝西省設施栽培黃瓜、番茄、菜豆等病蟲害綠色防治技術標準,提出了黃瓜、番茄綠色生產使用農藥指導名錄和全生育期藥劑防治組合技術。
為菜農如何科學使用農藥培訓
在陝西30餘個縣市區示範了壟溝式太陽能消毒、臭氧消毒技術、減量增效藥劑組合技術、防蟲網阻等病蟲防治技術;推廣了12項設施蔬菜病蟲防治技術規程,降低了化學農藥的汙染,提升了生產技術水平,取得了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
從科學客觀的角度上,目前還沒有哪種產品能高效的去除蔬菜水果中的農藥殘留。在國家倡導使用高效低毒農藥的政策引導下,一些低毒農藥越來越佔主要地位,對人的毒性影響也會越來越小,以至於忽略不計。
方法一、清水浸泡洗滌法 :一般先用清水衝冼掉表面汙物,剔除可見有汙漬的部分,然後用清水蓋過果菜部分5釐米左右,流動水浸泡不少於30分鐘。必要時可加入果蔬洗劑之類的清洗劑,增加農藥的溶出。如此清洗浸泡2-3次,基本上可清除絕大部分殘留的農藥成分。
方法之二、鹼水浸泡清洗法:大多數有機磷類殺蟲劑在鹼性環境下,可迅速分解,所以用鹼水浸泡的方法是去除蔬菜水果殘留農藥汙染的有效方法之一。一般在500毫升清水中加入食用鹼5-10克配製成鹼水,將初步衝洗後的果蔬置入鹼水中,根據菜量多少配足鹼水,浸泡5-15分鐘後用清水衝洗果蔬,重複洗滌3次左右效果更好。
方法之三、加熱烹飪法:由於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會隨著溫度升高而加快分解,所以對一些其他方法難以處理的果蔬可通過加熱法除去部分殘留農藥。一般將清洗後的果蔬放置於沸水中2-5分鐘後立即撈出,然後用清水洗1-2遍後置於鍋中烹飪成菜餚。
方法四、清洗去皮法:對於帶皮的果蔬,如蘋果、梨子、猻猴桃、黃瓜、胡蘿蔔、冬瓜、南瓜、茄子、蘿蔔、西紅柿等等,殘留的農藥的外表可以用銳器削去皮層,食用肉質部分,既可口又安全。
有機蔬菜:是指遵照有機農業生產標準,在生產中不採用基因工程獲得的生物及其產物,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激素等生長調節劑等物質,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採用一系列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技術生產出來的蔬菜。有機蔬菜是目前可以吃的蔬菜中最安全的蔬菜,實際生產中佔的比例不到百分之一。
有機蔬菜是高端產品,價格自然高於普通的蔬菜價格很多,而且有機蔬菜有專門的認證機構,是一個過程檢測認證,產品有專有的有機認證標籤
和認證機構標誌,同時貼上這兩個標誌,才是有機蔬菜
所謂轉基因食品的概念,就是通過基因工程技術將基因轉移到某種特定的生物體中,並使其有效的產出相應的產物,此過程就叫轉基因。全球批准的轉基因作物有27種,最主要的有4種,大豆、玉米、棉花和油菜。2000年轉基因食品準入以來,15年的作物種植經驗已經顯示其無健康危害,已經上市的轉基因食物對人類是安全的,還沒有任何確切的證據表明轉基因食物有毒。這是被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糧農組織、美國FDA、美國科學院等權威性機構和大多數權威的生物科學家所公認的結論。中國已經進行商業化種植的轉基因作物只有棉花和番木瓜。
中國批准進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轉基因作物有大豆、玉米、油菜、棉花和甜菜。這些食品必須獲得中國的安全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