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浦邁·老奧說:漫談培養基發展史(一)

2020-08-27 奧浦邁

細胞培養基開發半個多世紀,一代代科學家卓絕努力實現了一個個看似不可能的技術突破,期間江湖上也有許多軼事。時間軸上看培養基開發可以分三個階段:1. 1957-1997(從血清到無血清);2. 1998-2011(從無血清到化學成分確定);3. 2011-當下(國內生物醫藥崛起)。

緣起

小小細胞蘊藏無限能量,1957年科羅拉多大學醫學系教授Dr. Theodore T. Puck從中國倉鼠分離出卵巢細胞(Chinese Hamster Ovary,CHO),並成功進行體外連續傳代培養。60多年後,CHO細胞成功表達超過80%的上市和臨床階段蛋白和抗體藥物,廣泛用於治療癌症、感染和自免疫疾病,相關藥物年銷售超千億美金。Puck博士或不曾料到他的發現會有如此廣闊的應用和深遠的貢獻。


正如花草樹木生長需要土壤,細胞離不開培養基提供的營養和環境。雖然動物細胞體外維持培養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甚至更早,培養基配方開發劃時代的裡程碑當屬Harry Eagle博士分別於1955年和1959年在《科學》雜誌上發表的兩篇研究文章。1955年Eagle博士發布細胞基礎培養基配方,並指出培養基是「一個包含無機鹽、胺基酸、糖、維生素及其它必須營養物的等滲透壓且具有pH緩衝能力的混合物」,說白了培養基就是「細胞營養液」。Eagle博士在1959年的文章中提出了進一步改進的配方,並將該配方命名為「Minimal Essential Medium (MEM)」。MEM配方需要在10%以上牛血清濃度下才能支持細胞生長,但在60年後的今天MEM培養基仍然被用於研究領域和一些疫苗生產工藝裡,Eagle博士的研究工作奠定了近代無血清培養基開發的基礎。


優化

血清含有上千種不同成分,為細胞體外培養提供廣泛而豐富的營養和各種細胞因子,早期的培養基公司創業都是從提供牛或者馬的血清開始的。但動物血清的使用存在引進外源病毒的風險,因此減少血清濃度甚至完全去除血清對細胞培養有著重大的意義。

1960年代無血清培養基開發可以分為兩個研究方向推進:一條路線是尋找能替代血清支持細胞在體外擴增的營養成分;另一條路線則更加重視優化配方中營養物成分和濃度實現細胞的高密度培養。需要指出血清的添加未必能提高細胞密度,科學家通過研究培養基中營養成分消耗,發現提高胺基酸和維生素的濃度可以提高細胞最高密度。


上述兩條路徑又是有交叉的,沿著兩條路徑科學家們在60-80年代間研發出許多不同系列的培養基配方,列舉一些有代表性的:

1. Dulbecco和Freeman於1959年發表了改進版的MEM配方Dulbecco’s MEM (DMEM);

2. 1984年Iscove又在DMEM基礎上進一步改進推出了IMEM配方;

3. Moore等人1967年推出RPMI(Roswell Park Medical Institute)系列配方,RPMI在維持無機鹽濃度的前提下提高了胺基酸維生素等成分的濃度;

4. 1965年和1984年Richard Ham博士發布了F-10和F-12系列培養基;

5. Charity Waymouth博士1984年研發了MCDB系列配方。



在此,必須提到1960年代成立的幾個老牌培養基:GIBCO、HyClone和JRH:

1. GIBCO(Grand Island Biological Company),1962年由Bob和Earline Ferguson 夫婦在紐約州格蘭德島自家車庫創立細胞培養公司,早期生產用於細胞培養的血清。格蘭德島處在水牛城到尼亞加拉瀑布的路上,尼亞加拉河從邊上流過,優質的水源或許給其培養基注入了生命,後來GIBCO成為行業的標杆。1983年GIBCO與BRL(Bethesda Research Laboratories)公司合併,公司啟用新名字Life Technologies,這是LIFE最早的由來。

2. HyClone,1967年在猶他州洛根市成立,早年是基於猶他大學研究高質量胎牛血清開始,Logan距離鹽湖城開車有一個小時多點的路程。

3. JRH Biosciences,1967年在澳大利亞成立,早期也是提供血清產品,澳洲也一直是優良血清的產地,沒有去過澳洲,對JRH的歷史也沒查到太多。

除了上面三家,另外幾個小品牌如LONZA、BD、Irvine和其它一些小培養基公司,誕生的時間比較晚。

到了1980’s年代,Gordon Sato博士和同期其他科學家進一步優化配方在替代血清方面取得突破:通過在基礎培養基裡添加蛋白(如胰島素、轉鐵蛋白和白蛋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替代血清。而後1982年Hiroki Murakami博士發現了另外一個在無血清條件下促進細胞倍增的主要成分乙醇胺,由此提出了ITES混合物作為無血清培養基的添加劑(Insulin、Transferrin、Ethanolamine和Selenium),ITES添加可以降低或者免除血清添加並實現高密度細胞培養。

突破

歷史性的突破在90年代,1991年GIBCO推出CHO-S-SFM系列無血清培養基實現了CHO細胞完全無血清培養白蛋白的主要功能是作為微量元素的載體,進一步研究發現微量元素等可以替代白蛋白的添加;類胰島素生長因子IGF-1可以替代胰島素;改進鐵離子往細胞內轉運可以替代轉鐵蛋白。90年代中期出現了最早的無蛋白培養基(Protein-free Medium,PFM),PFM 往往還含有蛋白水解物,而通過用植物來源的水解物代替動物蛋白腖進一步降低了動物來源成分的風險。

1997年GIBCO推出的CD CHO是第一個完全化學成分確定的培養基(Chemically-defined Medium,CDM),在那個水解物廣泛採用的時代,CD CHO是個培養基開發歷史上的裡程碑,培養基開發從此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

與此同時,GIBCO的命運也發生了重大轉折。那個時候,Life Technologies在紐約證交所歷史最久的上市公司Dexter Corporation的下面,Dexter是家族企業,可以溯源到美國獨立戰爭前,最早是從事鋸木廠業務的。1999-2000年上市剛剛一年的加州公司Invitrogen以$19億美金現金加股票的方式收購了Life Technologies,LIFE也因此消失於行業視野直到2009年。

後記

在GIBCO推出CD CHO的那年夏天,老奧用在研究院兩年掙來的幾百塊工資買了套西裝,回到魔都梅隴路上的大學,終於讀上了心儀的生物化工專業研究生。導師張元興教授給了個研究課題:「CHO細胞無血清培養基開發生產促紅細胞生成素(rhEPO)」,從此與培養基結緣至今。

相關焦點

  • 老奧說 | 漫談培養基開發史(二)
    在1997-2013年間,前幾大培養基品牌都經歷過幾次「折騰」(併購),人員和機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技術也就在這需求迅速增漲的「併購江湖」中不斷進步。,美國FDA已經批准了首個通過動物細胞培養表達的重組蛋白藥物:組織纖維蛋白溶酶原激活劑(t-PA)。
  • 36氪首發|打造培養基+CDMO一站式平臺,「奧浦邁」獲1億元新一輪融資
    奧浦邁2013年在上海國際醫學園區成立,取名於「Optimize(優化)」,定位於無血清培養基 + CDMO一站式服務平臺,以實現無血清培養基的國產替代,目前主要為客戶提供細胞系構建、工藝開發和中試等CDMO服務。
  • 奧浦邁生物獲近億元戰略投資 提升細胞培養基產能
    4月18日,上海奧浦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奧浦邁生物」)完成近億元戰略投資,投資方為華興醫療產業基金和達晨創投,此前,奧普邁生物曾於2015年獲得建信資本領投的風險投資。
  • 首發| 奧浦邁完成1億元人民幣融資,打造培養基+CDMO一站式平臺
    這些措施確保了項目研發和生產工作人員全天24小時不間斷實驗和產品驗證,為多家研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苗的客戶提供「培養基」和「遠程技術」諮詢服務。生物醫藥核心原料進口替代迫在眉睫過去兩年,隨著多款重磅生物藥(PD-1單抗、利妥昔單抗生物類似藥、阿達木單抗生物類似藥、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藥等)在國內相繼上市,中國生物藥市場爆發在即。
  • 致力於個性化動物細胞培養基研發和細胞培養工藝優化,奧浦邁獲1...
    本輪融資資金將用於擴建培養基生產線和CDMO服務平臺,並引進人才和拓展海外業務。此前,奧浦邁生物曾獲得達晨創投和華興醫療產業基金近億元人民幣戰略投資。奧浦邁創始人&董事長&總經理肖志華博士表示,過去兩年,隨著多款重磅生物藥(PD-1單抗、利妥昔單抗生物類似藥、阿達木單抗生物類似藥、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藥等)在國內相繼上市,國產抗體藥產業化時代到來;與此同時,4+7集中採購和醫保局整體以價換量的政策思路,使得抗體藥尤其是競爭激烈的品種藥物面臨嚴重的價格壓力,迫切尋找能夠降低抗體藥物生產成本的原材料
  • 細胞培養無小事(一)
    在MEM中培養的細胞,很可能在DMEM或M199中同樣很容易生長。總之,首選MEM做粘附細胞培養、RPMI-1640做懸浮細胞培養是一個好的開始,各種目的無血清培養最好首選AIM V(12005)培養基(SFM)。
  • 檢測【大腸菌群】-遠藤改良HiVeg瓊脂(植物源培養基)
    遠藤HiVeg瓊脂基礎是用HiVeg蛋白腖替代動物組織酶解物,培養功效完全一致,且:(1)批間差異更小,(2)增菌時由於動物蛋白造成的幹擾因素更少,(3)避免狂牛症(BSE / TSE)、口蹄疫等相關動物病毒的風險,(4)對實驗人員及實驗環境更安全。此產品完全無動物源成份。
  • 漫談矽光子技術(一)矽光子發展史
    (包括矽基發光器件、調製器、探測器、光波導器件等),並利用這些器件對光子進行激發、處理、操縱,以實現其在光通信、光互連、光計算等領域中的實際應用。此外矽材料對通信波段的光吸收很小,有利於降低器件損耗,而且矽和二氧化矽材料之間的折射率對比大,增強了光器件對光場的限制,有助於減小矽基光集成器件尺寸,從而提高晶片的集成密度。矽光子學由此誕生。為了實現在矽基上集成光器件,首先要在矽襯底上設計和製造高性能的分立器件。所以早期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矽基有源器件(調製器、探測器、光源等)和無源(波導等)器件的探索。
  • 選修一:LB培養基和MS培養基的比較
    LB一般被解釋為Luria-Bertani培養基,根據其發明人貝爾塔尼(Giuseppe Bertani)的說法,這個名字來源於英語的lysogeny broth,即溶菌肉湯。1.用途一般用該培養基來預培養菌種,使菌種成倍擴增,達到使用要求,可分為液體培養基和固體培養基。
  • 解密細胞培養基及工藝開發的技術變革者
    加快研發與產業化應成為每一位從業人員的使命,對於細胞培養工程們而言,最重大的貢獻就是如何快速高效提高工藝水平。提起細胞培養工藝,普遍認為這是一個系統性工程,但它真正的硬核還是培養基,可以說細胞培養工藝的發展史就是一部培養基開發史。各大藥企紛紛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來研發自主配方的培養基,而小型藥企往往因為人員、技術、投入受限,最終培養基依賴於各培養基供應商而苦不堪言。
  • 培養基的配製
    3、選擇培養基:是根據某一種或某一類微生物的特殊營養要求或對一些物理。化學條件的抗性而設計的培養基。利用這種培養基可以把所需要的微生物從混雜的其他微生物中分離出來。 4、鑑別培養基:在培養基中加入某種試劑或化學藥品,使培養後發生某種化學變化,從而鑑別不同類型的微生物。如伊紅-美藍(EMB)培養基、糖發酵管、醋酸鉛培養基等。
  • 微生物培養基的類型
    (2)半固體培養基。是在液體培養基中加入少量凝固劑而呈半固體狀態。可用於觀察細菌的運動、鑑定菌種和測定噬菌體的效價等方面。用於觀察微生物運動特徵。(3)液體培養基。液體培養基中不加任何凝固劑。這種培養基的成分均勻,微生物能充分接觸和利用培養基中的養料,適於作生理等研究,由於發酵率高,操作方便,也常用於發酵工業。用於觀察微生物生長狀態的液體培養基。
  • 選擇性培養基
    因為既然是培養基,總有固定的成分,不同微生物要求的條件也是有差別的。培養基的種類很多,根據成分、物理狀態和培養基的用途等又可各分為很多種.如根據成分可分為:天然培養基,合成培養基,半合成培養基.物理狀態分:固體培養基,半固體培養基,液體培養基;用途分:基礎培養基,加富培養基、選擇培養基、鑑別培養基.
  • 食用菌培養基的配製
    食用菌培養基的配製(1)培養基的分類①按成分不同分類天然培養基:指以天然物質為培養原料的培養基。常用的有馬鈴薯、豆芽汁、麥芽汁、玉米粉、麥麩、清糠、牛肉膏、蛋白腖、棉籽殼、木屑等。一合成培養基:用化學藥物配製而成的培養基,一般見於研究性的培養基。如實驗某種食用菌能利用哪種碳源,就選用各種有關的化學藥材,分別製成各種培養基,觀察實驗菌種的生長情況。半合成培養基:以天然材料和化學藥物混合配製而成的培養基。②按菌種擴大形式分類母種培養基:即常用的斜面培養基。廣州等地介紹用枝條代替斜面培養基,這種枝條培養基也屬母種培養基。
  • 一文解決培養基選擇問題:科研論文可重複性不足 50%,問題出在培養基?
    這引起了多種常用培養基的開發,包括基本培養基(MEM),Dulbecco's modified Eagle's medium(DMEM)和 Roswell Park Memorial Institute(RPMI)培養基。
  • 動物細胞培養的培養基_鄭大中科博生
    動物血清是細胞培養中用量最大的天然成分.含有豐寓的營養物質,能促進細胞的生長繁殖,同時對細胞的貼壁和保護右明顯作用.合成培芥基模擬天然培養基的成分,其中的組成物質成分明確,補充部分天然培養基後(通常星血清)能使細胞很好地生長和繁殖。合成培芥基可根據實驗目的,調節各種成分的比例,設計出許多種培養基。中科博生。
  • 【培養基時間】回歸基礎培養基→ DMEM還是RPMI?
    —關鍵是以貼壁細胞培養的MEM(DMEM)和懸浮細胞培養的RPMI為開始。
  • 細胞培養基的種類及應用
    其他 如 M199 、 IMDM 、 L15培養基等也用於某些細胞的培養。其具體的特徵及應用如下:  1、BME細胞培養基基礎Eagle培養基(Basal Medium Eagle),1955年Eagle設計,BSS+12種胺基酸+穀氨醯胺+8種維生素。
  • 根據其作用不同,培養基分為誘導培養基、增殖培養基和生根培養基
    營養豐富,在一般培養中,無需加入複雜的有機成分:微量元素種類全,濃度高。這類培養基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培養基。鉀鹽、銨鹽及硝酸鹽含量較高,微量元素種類齊全,比例適當,離子平衡性好,具有較強的緩衝性,養分數量及比例比較合適,廣泛用於植物的器官、花葯、細胞及原生質體的培養。
  • 培養基及無菌水的製備
    一、基本原理培養基的種類很多,不同微生物所需要的培養基不同.培養基製成後的物理狀態可分為液體、固體、半固體三種類型.目前所用培養基均為已配製好的生物試劑和紙片.二、器材三角瓶、試管、燒杯、玻棒、天平、搪瓷杯、量筒、鋁箔紙、角匙、杜氏小管、矽膠塞、電爐三、培養基的種類營養瓊脂培養基、乳糖膽鹽發酵培養基、乳糖發酵培養基、伊紅美蘭瓊脂培養基、馬鈴薯-葡萄糖瓊脂培養基(附加抗菌素)、平板計數瓊脂、月桂基硫酸鹽胰蛋白凍肉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