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最容易與它們結合!地球生物基因組計劃披露:四百多物種...

2020-11-25 上海觀察

科學研究相信,新冠病毒傳播存在中間宿主,並且傾向於蝙蝠——那麼,其他動物尤其是脊椎動物呢?作為正在上海進行的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分論壇,「繽紛的生命——世界頂尖科學家生物多樣性峰會」31日在線披露一項新冠病毒風險基因的最新研究結果,並將風險性分為5級,其中人類與其他靈長類處於最高級別。

「早上好庫什,我們雖然距離只有幾公裡,但疫情開始後,還沒能真正見過面……」作為「地球生物基因組計劃(EBP)」發起人之一,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基因組學家哈裡斯·李文,與另一位沃爾夫農業獎得主通過網絡會議打招呼。隨後,他透露了「地球生物基因組計劃(EBP)」相關實驗室正在開展比較實驗,針對新冠病毒在基因層面上更易與哪些野生動物、家禽家畜以及寵物等相結合。

由李文實驗室博士後研究者領導的國際科學家團隊,已經對410種這樣的動物進行專門測序,比較其基因序列中的「ACER基因」。因為在這一基因下,特定生物可存在一種關鍵受體,能夠結合新冠病毒的ACER蛋白。反之,沒有這一受體,就天然「免疫」。

「最近對恆河猴的相關基因研究,也能證實這一點。」李文表示,與人同屬靈長類的黑猩猩、大猩猩、倭黑猩猩的基因,導致其體內受體與新冠病毒的蛋白結合風險「非常高」。一些鹿、倉鼠、食蟻獸、海豚等,其風險級別也屬於「高」;一些虎、羊、貓、牛等,則屬於中等風險。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從分級圖表了解到,相比之下,豬、馬、狗、象等屬於低風險,海獅、家鼠、烏鴉以及美洲鱷等,其風險更低一級。李文認為,就目前研究而言,魚類、兩棲類、爬行類的基因決定其沒有與新冠病毒ACER蛋白結合的受體,也就是說他們無法作為中間宿主與新冠同體共存。

「地球的生物多樣性正面臨拐點,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已經來臨,這一滅絕比自然演化的速度快幾百倍甚至上千倍。」李文向其他生物科學家以及在線與會同行呼籲,力爭地球生物基因組計劃在未來10年內完成已知150萬種生物的高質量、全基因測序。目前,包括中國在內的18個國家33個研究機構籤署諒解備忘錄,5300位科學家參與其中,計劃的第一階段將在3年內率先選定9300種生物完成這項測序。

相關焦點

  • 新冠病毒最容易與靈長類結合
    2020-11-01 15:42:09 來源:解放日報解放日報記者 徐瑞哲作為正在上海進行的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分論壇,「繽紛的生命——世界頂尖科學家生物多樣性峰會」昨天在線披露一項新冠病毒風險基因的最新研究結果,並將風險性分為5級,其中人類與其他靈長類處於最高級別。
  • 華大基因參與發起地球生物基因組計劃
    4月24日,《美國科學院院刊》正式發布「地球生物基因組計劃」(EBP)科研展望文章。華大基因是該項目的發起單位之一,他們稱,這是繼人類基因組計劃之後,生命科學領域又一件大事,堪稱生物「登月計劃」。徐訊介紹,地球上生存著1000萬至1500萬種真核生物以及數萬億種原核生物,但實際上已經被人類認識的只有約230萬種,完成基因組測序不到1.5萬種,而且其中大部分是微生物,相對複雜的高等動植物只有約1000個物種的基因組被破譯。人類通過對這極小一部分地球生命的認知,已在農業、醫藥、生物產業以及瀕危物種保護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進步。
  • 」地球生物基因組計劃「:不保護生物多樣性,就會有下一場大瘟疫
    地球生物基因組計劃保護生物最有力的途徑,就是掌握需要保護的物種,乃至整個生態系統的高質量全基因序列。『地球生物基因組計劃』應運而生。圖|採訪截圖在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WLF)期間,2011年沃爾夫農業獎得主、「地球生物基因組計劃」(Earth BioGenome Project,EBP)負責人哈裡斯·李文(Harris Lewin)表示在這項堪比生物界的
  • 地球生物基因組計劃正式啟動
    科學家稱,地球生物基因組計劃是繼人類基因組計劃(HGP)之後的「下一個生物學登月計劃」。人類基因組計劃歷時13年,耗資30億美元(按現在的價格約為50億美元),於2003年完成了對人類DNA圖譜的繪製。地球生物基因組計劃負責人、美國加州大學教授哈裡斯·盧因說,預計該項目「最終將為推進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維持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創造一個新基礎」。
  • 哪些動物容易感染新冠病毒?黑名單一長串
    (新華社/歐新/圖)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全球感染案例至2020年9月18日,已超過3000萬,死亡人數接近100萬,但仍沒有要停的跡象。與此同時,對於這一傳染力強勁的新型病毒,9個月來,人類對其傳播規律依然知之甚少。對比新冠病毒與其他已知冠狀病毒的基因序列後,科學家只是估計它很可能源自蝙蝠,並通過某個中間宿主傳給了人類。
  • 新冠病毒的出現,是否意味著地球上隨時都有新物種誕生?
    除了這種病毒之外,還有包括SARS病毒、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MERS病毒)等6種冠狀病毒會感染人類,並引起相關併發症。新冠病毒的出現,這是否意味著地球上隨時都有可能出現新物種呢?根據科學家的研究結果,病毒在地球上存在的時間非常漫長,可能達到四十多億年,它們在生命起源時,可能就隨之誕生了。
  • 華大基因參與"地球生物基因組計劃"發布
    e公司訊,4月24日,《美國科學院院刊》正式發布「地球生物基因組計劃」的科研展望文章。該項目的提出,有助於整合世界各地的生物基因組研究,使之形成更有價值的科研體系,促進物種研究工作有序而高效地進行。上述項目是繼人類基因組計劃之後,生命科學領域又一件大事,目標是破譯地球上所有真核生物的基因組。作為該項目的發起單位之一,華大基因始終關注生物多樣性研究,通過基因科技已解碼眾多地球物種,發起國際合作深入科學研究。
  • 法國完成新冠病毒全基因組測序,該病毒不需要突變即可適應和傳播
    法國完成新冠病毒全基因組測序,該病毒不需要突變即可適應和傳播引言法國巴斯德研究院於1月30日向世界宣布,目前,我們已經成功的完成了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組測序工作,這是自2020爆發的疫情以來,歐洲地區首次測出新型冠狀病毒的全基因組序列。
  • 新冠病毒變異是否構成更大威脅?人類基因組計劃在獲大突破!
    新冠病毒最常見問題:是否存在變異,構成更大威脅?7月14日《Science》發表:經過水貂養殖場數據揭示了新冠病毒的緩慢變異,是否會變得更危險?目前研究指出,相對於其他病毒,新冠變化速度要慢,從而使得突變機會更少,除此之外還有病毒學家猜測:在進入人類世界前已經做好了準備,不太需要突變提高感染人的能力。其中就單基因突變-D614/G614的傳播速度,致病性就行測試,發現就算增長速度快一些,也不能構成真實世界數據!也就是說沒實際意義。
  • 為保持物種多樣性,地球基因組計劃啟動,對 150萬個物種進行測序
    為保持物種多樣性,地球基因組計劃啟動,將對 150萬個物種進行測序「地球基因組計劃」最早是美國加州大學與中國華大基因練合倡議,將對目前所有的150萬個動物、植物和真菌測出完整的DNA編碼來保護地球的生物多樣性,目前威康桑格研究所和自然歷史博物館也都參與其中
  • 高考熱點:基因工程和新冠病毒研究涉及的生物技術
    背景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想要徹底戰勝新冠病毒必須要對它們有足夠的了解。
  • CCR5基因突變使人體不受愛滋病感染,或存在類似對抗新冠病毒的基因
    CCR5基因突變使人體不受愛滋病感染,或存在類似對抗新冠病毒的基因  olivia chan • 2020-04-26 14
  • 新冠病毒的出現是否意味著,地球上隨時都可能有新物種出現?
    雖然嚴格意義上來講病毒並不能算作生命,可以把它看成是介於生命和非生命之間的類生命體。病毒也可以按照這樣的規律進行分類,一般所說的冠狀病毒指的是冠狀病毒科下的一大類病毒包含很多種,而新型冠狀病毒是冠狀病毒科-冠狀病毒屬下的成員。
  • 新冠病毒變化多端,基因測序怎麼跟節奏
    新冠肺炎大流行為科學開啟了巨大的機遇,並讓科學在這之中充分發揮了作用。其中,以閃電般的速度開發疫苗就是核心技術能力的體現,基因組測序亦然。  1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舉行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總幹事譚德塞表示,病毒傳播得越廣,變異的可能性就會增加。最關鍵的是,我們可以有效地對病毒進行測序,從而了解病毒是如何變化的以及我們該如何應對。
  • 如果人類因為新冠病毒滅絕,哪種動物會接管地球?
    如果人類被新冠「抹殺」,哪個物種會接管這個世界?2020年,是人類近十年來遇到的最大危機,新冠病毒輕易帶走了數十萬人的生命,在病毒面前,人們是如此不堪一擊,幸運的是,我國這場危機中做了最好的榜樣,為防禦病毒侵襲做了最好的工作。
  • 前瞻基因:冰島現全球首例新冠「雙重感染者」,病毒變異速度或加快
    冰島發現全球首例新冠「雙重感染者」 冰島德科德基因公司的主管卡裡·斯特凡松近日在接受新聞採訪時說,到目前為止,該公司已經對冰島新冠肺炎檢測中發現的大約40種新冠病毒變體進行了基因測序,並發現有一人同時感染了兩種新冠病毒變體。
  • 新冠病毒引發的基因武器思考
    新冠病毒讓地球按下了暫停鍵,人類不得不忙於自救,有人說新冠病毒是生物武器病毒洩露,並非來自大自然,但是國內外眾多科研單位都給出否定,雖然我們暫時還不知道新冠病毒來自哪裡,可是不得不引發人類的新思考。2003的非典讓人們恐慌了幾個月,有了非典的案例,人們以為新冠病毒也會隨著溫度的升高而自然消失,然而事實讓人們更加的擔心,全球的傳播已經讓人們在思考以後怎麼辦,雖然病毒終會被戰勝,但是我們都知道基因對地球生物至關重要,它是一個巨大的生物信息庫,隱藏著人類進化的奧秘,甚至決定著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假如新冠就是生物武器,那我們人類的命運究竟掌握在誰的手裡。
  • 新冠病毒肆虐多國,探索病毒起源之謎,它們又是如何進化的?
    轉眼間,2020年已進入8月份,但從1月份就開始肆虐的新冠病毒,依然在美國、印度等國家和我國新疆等地存在並感染人類,這表明,人類與新冠病毒的對戰之路遠未結束。C型肝炎病毒這些脫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序列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即發生變異,變異的積累有利於病毒遺傳密碼的修改,豐富擴大病毒基因庫,為病毒的變異和進化提供先決條件。科學家可以通過觀察這些基因序列來評估不同病毒是如何相互關聯的,以及它們是如何進化的。
  • 探秘「諾亞方舟」國家基因庫,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提供基礎支撐
    記者從現場獲悉,國家基因庫也為正在進行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提供了重要的基礎支撐,由國家基因庫等機構共同開發的新型冠狀病毒基因組分析平臺促進新冠病毒基因組數據及相關演化分析結果的實時共享,為評估疫情風險、啟動公共衛生應對措施及制定醫療對策提供全面、有效的數據支撐。
  • 「地球生物基因組計劃」負責人:不保護生物多樣性,就會有下一場大...
    「地球生物基因組計劃」負責人:不保護生物多樣性,就會有下一場大瘟疫 2020-11-24 11: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