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老爸帶娃太硬核了:5歲去南北極、8歲爬雪山

2021-01-17 人民日報

↑5歲的辛巴在南極。

1月初,在大家都凍得瑟瑟發抖的時候,8歲的辛巴卻穿著短袖在大理的戶外悠閒地看路人的表演。

「哈,我也不知道這孩子為啥這麼猛,他每天都是穿這個,就是鍛鍊出來的。」辛巴的爸爸徐承華說。1月上旬,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專訪了徐承華,85後的他皮膚黝黑,一頭長髮像是野馬的尾巴。拎著旅行箱,徐承華就這麼出現在記者面前。不過作為「中國當代徐霞客」、班夫山地電影節「中國首位探險家」,徐承華兒子辛巴的故事卻更吸引人:辛巴兩歲開始拿手機學攝影,3歲旅行北極、5歲到達南極、8歲登頂青藏高原海拔5396米的哈巴雪山、旅行超過30個國家。

3歲去北極,5歲去南極

↑老極和辛巴

出生於1985年的徐承華老家在遼寧,2005年,作為藝術生大學畢業後,他就只身前往西藏,旅居兩年,並去往新疆20多次。他熱愛自然、喜歡探險,足跡遍布50多個國家,漸漸成長為一名探險家、作家和紀錄片導演。因為酷愛極限運動,被圈內人稱之為「老極」。妻子小豬同為戶外愛好者,兩人在一次戶外運動中相識相愛,本來計劃著丁克,卻意外有了兒子辛巴。辛巴的到來,並沒有使得他們成為無奈的「雞娃父母」,反而讓他們全家的旅行更具深度。

2014年11月2日,辛巴剛滿兩歲半,徐承華騎著三輪摩託車從中國出發,帶著妻子和兒子一路北上,途經12個國家,花了185天跑到了北極,希望滿足小辛巴「看北極熊」的願望。在天寒地凍的北極,徐承華和家人一起邂逅了美麗的極光,體驗了鑿冰釣魚,就連3歲的小辛巴也能獨自釣上魚來。徐承華還帶家人走訪了北極「最後的薩米人」,探訪他們和馴鹿,森林之間珍貴的感情。在北極的最後一天看到北極光的時候,徐承華對辛巴說:「爸爸要告訴你,你一定要自由地、有尊嚴地、乾淨地、有味道地活著,活出自己的價值和追求,像極光一樣自由、獨特。」

2016年11月,辛巴5歲時,這家人又縱穿了遙遠的南美洲,歷時146天到達南極看企鵝,完成了前往地球兩極震撼整個中國旅行圈的傳奇旅行,5歲的辛巴成為年齡最小的到達南北極的中國人。在南極,辛巴見到了憨萌的企鵝、海豹等野生動物,邂逅了在南極科考站工作了45年的動物學家,他氣憤於動物學家斯考比爺爺講給他聽的,人類在南極捕殺野生動物的行徑,主動要求爸媽幫他寫下「野生動物是我們的朋友」的字畫,並舉著字畫和企鵝拍照,希望呼籲更多的人保護野生動物。

8歲徒步7小時登頂雪山

徐承華心裡一直有個想法,去了國外這麼多地方,也應該好好感受一下祖國的大好山河了。2020年6月底,徐承華帶著辛巴開著越野車、帶上裝備,一路向西出發,穿越鮮有人踏足的藏區,去往世界第三極——青藏高原境內的珠穆朗瑪峰地區探險。這一路,他們登雪山、騎馬漂流、拍野生動物,在天寒地凍中一往無前。

2020年7月1日是登頂日。凌晨四點鐘,天沒見亮,辛巴還在睡夢中就被老爹叫醒了。爬山時,辛巴又累又困。天寒地凍的高原,這一天還下起了雨。辛巴走了一會就受不了,被折磨得直哭。可以想像,在海拔4000多米高的地方,缺氧、寒冷、體力不支……幾乎沒幾個成年人能吃得了這種苦。但年僅8歲的辛巴,竟然硬生生地咬牙撐住了。最終,經過7小時15分鐘的連續攀登,辛巴爬到了山頂。

8歲的辛巴談論起自己對於「堅持」的理解:「堅持就是,你要一步一步地往上爬,要是突然放棄的話,之前的努力就全白費了。」

獨自駕皮划艇挑戰三米大浪

告別雪山,他們又來到了四川甘孜,一趟驚險刺激的河流漂流將在這片風景秀美的源頭啟程。全長194公裡、力丘河流經寬闊平整的高原,穿過陡峭險要的峽谷,途中有波濤滾滾的驚險時刻、也有如鏡一般的靜謐時光。辛巴從小就有過划船訓練,然而這次他要獨自劃著皮划艇挑戰長江。徐承華有意希望辛巴經歷一次翻船的考驗。在他和同伴們良苦用心的引領下,辛巴的小船終於被三米多高的大浪卷翻。

徐承華對記者說:「我們不僅要給孩子克服困難的勇氣和力量,更要給孩子磨鍊的機會。就連南極企鵝的父母都會想方設法引著不會遊泳的小企鵝儘早地下水,因為生存讓它們知道:現在不忍心磨礪孩子,往後遇到天敵就該後悔。」

網友:「輸在起跑線」?

除了南北極,辛巴還和爸媽一起去了俄羅斯、土耳其、秘魯、智利、玻利維亞、斯裡蘭卡等近30個國家,學會了英語、西班牙兩門外語,擁有了25個雄心勃勃的夢想。網友們這樣稱讚徐承華:這個爸爸真是了不起。然而,帶著孩子一走就是十天半月,作業寫不了,書念不了,學也上不了……是不是打一開始,就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了?

談到對於教育的思考,徐承華說:「這一路上,儘管辛巴上山下海,一直在玩。但我敢說,他所收穫的一定比坐在教室裡學習、考試要多太多了。你會發現,他成長的速度,快到讓人驚訝。路上的那些感受、那些好奇、那些勇敢,那些在他身體裡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會像一顆顆種子一樣,在他心裡生根發芽,隨著他的長大,慢慢長大。經歷就是成長。」

「當他坐在北極厚厚的冰面上,自己在冰洞裡釣來活魚自己吃時,從此學會了珍惜食物。又比如這次,在河流旅行的路上,我們漂到了一個藏區學校旁邊,幾個年紀和辛巴相仿的孩子非常好奇,一直追著我們跑,辛巴趕緊下了船。孩子們一起在操場上踢球,扭在一塊兒,玩得別提多開心了。然而,當辛巴不小心闖入他們的教室時,他愣住了。桌椅胡亂堆在一起、長時間沒有粉刷的牆壁已經脫落、甚至有人直接在教室角落鋪了床……兩個月後,開了20多個小時的山路,我們又回去了,給當地的孩子們帶來了書、新衣服新鞋、桌球桌、籃球筐,還將他們的舊倉庫粉刷成一間嶄新的圖書室。那一刻,我在辛巴的臉上看到的是善良,是愛心的傳遞。」

「一息尚存,從吾所好」

徐承華和家人在之前環球旅行歸國後,先是生活在杭州千島湖,今年搬到了大理,「因為喜歡這裡的山山水水自然環境和人文的圈子。」徐承華喜歡把花在旅遊上的錢和大城市的房價做對比。「去北極只花了30萬,去南極花了60萬。其實只是北上廣的一個衛生間而已。」他和妻子的工作很普通,二人經營過一家客棧,徐承華偶爾寫書、拍紀錄片,和辛巴共同的旅行經歷,被他拍成了《辛巴奇遇記》,給很多人帶來啟發;而妻子小豬曾是上海的一名工程師。

「對於我們一家來說,世俗意義上的房子、車子絕不是生活必需品,美好的經歷和冒險才是。我們就是想一家人在一起,去安安靜靜地看看這美麗的星球,尋找生命中的更多可能。」在唯美的玻利維亞天空之鏡,徐承華寫下了自己的感悟:「維繫婚姻最重要的是什麼?在我和妻子看來,不是孩子,不是物質,而是彼此精神上的共同成長。至於那些雞毛蒜皮的瑣碎小事,統統讓他們見鬼去吧!」

「一息尚存,從吾所好」。這就是他最崇拜的探險家沙克爾頓的經歷給他最深的啟示。

(來源:廣州日報)

相關焦點

  • 3歲去北極,5歲到南極,8歲他的紀錄片衝到了第一
    彈幕裡的評論,炸了鍋:  「太燃了!」  「這可是辛巴,去過幾十個國家!」  「3歲去北極,5歲到南極的傳奇小孩!」  「中國小貝爾。」  當辛巴說想去青藏高原,想去爬雪山。  老極拾掇拾掇,就帶著8歲的辛巴,再度出發。
  • 老爸102歲:I Hope You Understand
    反過來,他的老爸已經102歲了,穿著花俏的西裝,圍著新潮的圍巾,接受女孩子送來的鮮花。乍看之下,老爸比較像兒子。而故事便是從這裡開始的,老爸從外面帶來了一個中國人的人像——王重陽,突發奇想的老爸想要破王重陽先生的長壽記錄,所以打算把兒子送去養老院。我們都曾聽說子女把父母送去養老院,卻不曾想過,老爸把兒子送去養老院養老的。同樣錯愕的不僅僅有兒子,還有我們這群觀眾。
  • 瀋陽老爸帶5歲女兒 「穿越」《我愛我家》,網友:咋有點想哭呢
    8月5日據媒體報導,還記得《我愛我家》嗎?憨憨可愛的一家之主傅明、老實巴交的賈志國、曲藝文化工作者和平、不著調的賈志新、可愛的圓圓、帶口音的保姆小桂和小張、新一代女大學生小凡,記憶瞬間把時光拉回1993年。
  • 海拔4000米的喜馬拉雅,雪豹媽媽從容帶娃:以後雪山就交給你們了
    海拔4000米的喜馬拉雅山脈,雪豹媽媽從容帶娃:以後,雪山就交給你們守護了「生命」二字實在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字眼,世間生命在一些情境之下雖然脆弱易逝,但多數時間都充滿韌力,欣欣向榮。照片中,一位雪豹母親剛剛結束一段辛苦的「帶娃」時光,趴在一塊陡峭的巖石上休息。而它的兩個接近兩歲的雪豹幼崽,則絲毫沒有疲憊的跡象,在懸崖峭壁之間來回移動。圖:蜷縮在懸崖上休息的雪豹母親這個辛苦的雪豹母親被攝影師親切地命名為卡爾。
  • 孩子幾歲學畫畫?家長怎麼引導?這個爸爸總結了8年的帶娃畫畫經驗!
    果仁媽今天分享的這篇文章,是一個爸爸帶娃畫畫8年的經驗總結,參考意義非常大。文章不僅詳細講述了不明年齡段孩子畫畫的特點,和家長應該如何引導,同時分享了兩個用畫畫培養創造力和邏輯、語言表達能力的秘訣。我家憨憨超級愛畫畫,就算去藝術博物館,他都會帶著畫筆去臨摹。有一次帶他去史丹福大學藝術博物館,他就情不自禁拿起畫筆臨摹起東南亞那古老的圖騰雕塑。對我而言,畫畫對孩子最大的幫助,是讓他自信和快樂。每當他心情不好的時候,靜下心來畫一幅畫,很快就會變得Happy起來。快樂是伴隨孩子一生的,這比什麼都重要!
  • 生娃57天上雪場,我帶孩子全球滑雪8年的心得
    ▼生完娃兩個月:所以我們每年冬天,都是會帶娃去雪場的。她從走路踉踉蹌蹌的時候,就嘗試過穿在普通鞋子外面的玩具雪板了。兩歲那年冬天,她開始穿上雪鞋和兒童雪板。不過由於年齡太小,其實也只能在非常平緩的坡上走一走,甚至因為雙板雪鞋比較厚重,連站都不太能站穩。▼2歲在爸爸背上感受滑雪的速度:▼三歲的冬天,娃已經可以開始短距離,平坡滑行。
  • 張亮兒子天天罕曬照,13歲身高直逼老爸187,基因太強大
    ,真是太暖啦! 兩人同款背影照放一起,身形十分相似,更令人注意的是,13歲的天天身高已經直逼老爸,一雙大長腿十分吸睛,說他今年才13歲怕是沒有人會相信吧!
  • 孩子過生日老爸網購大恐龍,過程一波三折,這樣的爸爸太有趣
    01不按常理出牌的老爸,給兒子網購恐龍當生日禮物。在國外,有一個4歲的小男孩喬治。他在看了一部恐龍題材的電影後,心心念念想要一個恐龍玩具,而且是那種兇狠龐大的食肉牛龍。孩子的老爸是個狂熱的恐龍愛好者,正好想送孩子一個生日禮物,隨即決定給兒子買一個恐龍玩具,而且要買就買最大的,能多貴就買多貴的。
  • 瀋陽老爸太硬核!孩子一句話,他就整了個「太陽地球和月亮」…
    >這不,瀋陽的一位老爸,給孩子製作了「硬核」日地月模型,一下子走紅網絡!該視頻剛一發出立即引起網友的點讚,截昨日下午記者發稿時止,點擊量已經突破千萬,點讚量38.4萬,評論有2.5萬。視頻的發布者馬興江告訴記者,這些數據僅是他一個帳號的,如果加上其他平臺轉發的量,閱讀量已超過2000多萬。「日地月三球儀」的視頻讓馬興江一下子在抖音平臺就增加了3萬粉絲量,這完全超出他的想像。
  • 3歲娃跟媽媽坐氦氣球墜落的啟示:還有5種遊樂設施,不要帶孩子玩
    看到一則令人痛心的新聞,山東煙臺馬家溝景區,3歲娃跟媽媽乘坐的氦氣球鋼纜脫落,隨後氣球升空,不久後破裂,母子二人不幸墜亡。警方初步調查,氦氣球遊樂項目為非法經營,經營方涉刑事犯罪,已控制5名嫌疑人。相信法律會做出公正的審判,肇事者會得到嚴懲,可是2條活生生的生命卻再也回不來了,一個美滿的家庭轉瞬破裂。
  • 12歲神奇少年,硬拉負重183公斤!網友:這個操作,太硬核
    今天七七要帶大家認識一位健身界的——大力神奇少年他叫摩根·尼科爾斯,12歲,來自美國雖然小小年紀,但是健身成績驚人在健身、健美、力量舉領域大名鼎鼎摩根的媽媽和叔叔也是健身健美界的超級大咖從小在耳濡目染的學習中在各種健身健美器械中摸爬滾打
  • 5歲混血說英語笑壞老爸,單詞量不及4歲的醒醒,章子怡做對了啥?
    不過,重慶出了一位中美混血小萌娃,媽媽把他跟美國老爸的對話發到了網上,不僅笑壞了美國老爸,網友們也被萌化了:這真的像極了只會幾個單詞的我!視頻中,爸爸問萌娃,你為什麼吃飯吃不快?萌娃答:Because it can 滑來滑去~哈哈哈哈,笑裂了~爸爸繼續問:為什麼你那麼喜歡霸王龍?萌娃:I said he has 尖牙齒!
  • 4歲娃足跡遍布3大洲,是長見識還是窮折騰?這是我聽過最好的回答
    往常幼兒園開學,家長湊在一起最開始聊的,就是假期帶孩子去哪裡玩了。頂級玩家去南北極看極光企鵝的沒遇上過。有的家長帶著孩子去了澳洲瑞典紐西蘭,有的去了英國美國加拿大,再就是日本韓國東南亞。不出國的有的去了西藏徒步、有的去了內蒙古賞月,再不濟的也得開車出去週遊一圈。不少家長在旁邊其實也挺不是滋味,畢竟同樣的年紀,有的孩子連省都沒出過,有的孩子快把美國五大湖旁邊有幾棵樹都快數清楚了。
  • 25歲前生娃能預防乳腺癌?超過年齡了怎麼辦
    趁自己年輕好給你們帶娃?生娃能包治百病,治痛經、治腰痛?更厲害的理由是,生娃可以預防乳腺癌!而且生得越早越好,年紀輕輕恢復快!你一定覺得這都是父母們為了催生在瞎扯吧?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 NIH )曾經表示:* 在 20 歲之前生過娃的媽媽,比到了 30 歲還沒生娃的中年少女患乳腺癌風險低!(沒有鼓勵大家搶在 20 歲前生娃的意思)嘎嘎嘎?20 歲前,人家還在讀書好嗎?好像準生證也辦不下來呢,這靠不靠譜?
  • 因為娃一句話,這對夫妻用185天帶娃環球去北極,你有這個膽量嗎
    1歲在額爾齊斯河上划過船,2歲在菲律賓和大海龜玩,4歲走過南極北極。在土耳其、緬甸、寮國坐熱氣球、在南極看罕見的飛碟雲、在亞馬遜釣惡魔食人魚、在加拉帕戈斯群島吃龍蝦、在厄瓜多蕩世界上最高的鞦韆。吃遍全球美食、和小企鵝是夥伴。
  • 迷你羅10歲就當「爹」,替C羅在家帶娃!幫繼母分擔,太懂事了
    由於C羅感染病毒,這也讓他的心思更多花在了自我康復的修養過程中,而作為C羅的長子,目前已經10歲的迷你羅,他在這段時間,充分履行了當哥哥的義務與責任,幫助喬治娜一起照顧三個弟弟妹妹,如此體貼暖心的舉動,也讓父親C羅非常感動。
  • 5歲的娃發熱抽搐不止,媽媽靈機一動,卻把娃給害慘了
    5歲的娃抽搐不止、翻白眼,媽媽靈機一動,卻把娃給害慘了!君君(化名)是個5歲的小朋友,最近被弟弟傳染了皰疹病毒發燒了。10月26日晚上,上一秒還睡著的君君,突然全身不停地抽搐,雙眼向上翻白,牙咬得緊緊的,手也拽得緊緊的一直在抖,怎麼叫都不答應……這可把一家人嚇壞了。
  • 5歲兒子RAZ讀到19級了, 帶娃搞懂海量知識點, 這些中文科普很有效
    花友 @肉肉等媽 家兒子5歲了,目前上中班。
  • 跟毒書皮毒跑道較勁的硬核老爸:推動國家標準修訂
    在不少兒童醫院,兒科醫生每見到一個誤食磁力珠的幼兒,便對這類東西增添一重厭惡:「太害人了!」一番研究後,「老爸評測」第一時間在自媒體平臺發布預警信息,提醒家長讓孩子遠離磁力珠。沒想到,這條預警視頻隨即避免了一場悲劇。
  • 帶8歲女兒住賓館,隔壁傳來「嗯嗯」聲,媽媽的解釋堪稱教科書
    不久前,一位寶媽就在網上分享了自己的一段經歷,而她的做法也被很多網友點讚,甚至被稱作「教科書式的回答」賓館隔壁傳來「嗯嗯」聲,8歲女兒滿臉疑惑,媽媽的解釋堪稱教科書在女兒8歲生日到來之際,這位寶媽買了兩張飛機票,準備帶閨女去海島度假,體驗一次不一樣的生日。